第33章 看清
看清
後宮衆位福晉如常向太後請安。
這一次,衆人臉上表情的精彩程度跟上一次八卦楊格格時的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楊格格眉目低垂,裝作一副謙卑的樣子,微翹的嘴角卻出賣了她。
也是,作為配殿裏的小格格,能在永和宮裏第一個得到皇上的臨幸,換誰都得得意。
董鄂福晉瞧着她的神情,覺着有些好笑,伺候皇上本來就是福晉格格們的職責,這有什麽好得意的?這後宮不是個個都會經歷嗎?
她還真想錯了,比如殿內三位蒙古福晉,這輩子就與侍候皇上這事兒無緣。
對于順治不喜歡蒙古福晉這事,阿格倒是樂得自在,但她從旁人的角度看來,覺着順治的行為難以拿上臺面。
牛鈕剛宣布夭折不到三日,他就臨幸其他妃子,這與他是否有情無關,而是代表他沒有大局觀,不懂得隐藏自己的私欲。
孟婧對此的态度與阿格相同。
她知道內情,也知道順治此時并不難過,但做戲做全套,痛失長子,作為一位父親,該有什麽反應?
傷心個十來天,在太後和百官的勸說下重振旗鼓,才是合理的。
若是普通人家,那确實不必這樣僞裝;可皇帝的行為,特別是臨幸宮妃之事,必須經由史官記錄在冊。
這順治不知是真性情,還是腦袋空空不想事兒。
太後心內也有不滿,但永和宮是順治主動去的,她可沒辦法責怪楊氏。
她照例接受問安,淺淺與各個福晉們交談了一會兒,就讓大家各自回宮。
Advertisement
最後還提醒了一句:“今後大家還是要盡力為皇家開枝散葉。”
聽了這話,楊氏比誰都興奮,聲調比平時高了幾分:“妾謹遵太後娘娘懿旨!”
陳福晉右手撫上自己的肚子,聲調不高但十分自信道:“妾聽命。”
大家都暗暗偷笑,人家懷着龍嗣的還沒開口,你這剛剛被寵幸一次的急什麽?
楊氏并未覺得尴尬,依然昂着頭,一副志在必得的表情。
畢竟皇上第一次事未成,又惦記着第二次來找她,說明皇上心裏是有她這個人的。
跪安後,衆人依次走出壽康宮,這回楊氏放慢了腳步,讓自己處在了福晉格格們的正中央。
她不僅想看看福晉們嫉妒的眼神,還想聽聽皇後心中會說出怎樣的酸話。
恩綽與京及格格、捏及尼格格走在最後邊,還以為楊氏這次會跟随自己,誰知找了一圈卻看見楊氏卡在年資較長的福晉中間。
陳福晉一手被婢女攙着,一手護着肚子,用鄙夷的眼光瞥了一眼楊氏,生怕她冒失撞到自己。
天底下怎麽有這麽不知位份尊卑的小丫頭,陳福晉十分疑惑。
楊氏感受到陳福晉不善的眼神,也往前面挪了兩步,卻不想踩到了董鄂福晉的腳後跟。
“哎喲!你!”董鄂福晉吃痛喊了一聲。
孟婧聞聲轉頭,詢問道:“何事?”
董鄂福晉瞪了楊氏一眼,這等小事,不說令人生氣,說了又顯得自己小題大做。
“沒事,是我不小心踩到了石頭。”她随口編了個理由。
孟婧回到:“無事就好。”
然後在心中關切道:
【小心點,別把腳崴了。】
楊氏瞧見董鄂福晉也沒給她好臉色,心裏頭覺得這些老福晉既沒用,又小心眼兒。
她豎起耳朵,十分想探聽皇後如何評價自己。
孟婧走在最前頭,也思考起了楊氏獲寵之事。
【皇上素來喜愛漢家文化,對詩詞書畫頗有興趣,楊氏才華橫溢,獲寵是早晚的事。】
楊氏心中得意,确實,她自己也認為,皇上眷顧自己只是時間的問題。
【拿畫作獻給皇帝,也說明她聰慧,能看懂皇上的喜好,得寵也是自然。】
楊氏得意的神情褪了些,皇後怎麽知道自己送畫的事?況且她這一說,豈不是其他人都知道了?
她轉頭看向身後的陳福晉,只見陳福晉給了她一個意味深長的眼神。
【不過論才華,誰能比得過今後的皇貴妃娘娘?在咱皇帝那兒,那才是唯一的例外。】
身後衆人比楊氏更好奇這皇貴妃娘娘是誰?都豎起了耳朵想聽聽下文。
誰知此時皇後娘娘卻停止了思考,反而轉過身,看着衆人道:“今日我身體困乏,不便在外久留,就在此與衆位別過。”
孟婧此舉,一方面是因為自己精神确實不太好;另一方面,是她猛然發覺順治這皇帝近來的表現有些讓她出乎意料。
她匆匆忙忙回宮,直奔西暖殿,那邊有紙和筆,可供她寫寫畫畫理清思路。
自穿越以來,除了計劃牛鈕出宮那事,她還沒有認認真真計劃過什麽。
她首先寫下一些關鍵詞,列出了原主在這個世界的歷程:
清史稿記載:原主在順治八年八月被立為後;順治十年八月,被廢除皇後尊號,降為靜妃。
之後歷史文獻中再出現原主,居然是在皇貴妃董鄂氏的祭文裏。
在順治親筆書寫的《孝獻皇後行狀》裏頭,為了表現董鄂妃多麽賢良淑德,竟拉了原主來對比,說原主容貌甚佳,卻嫉妒其他靓麗的妃子,甚至想将她們置于死地;還說原主衣着綴繡珠玉,吃食必用金器。
拉踩的意圖就不說了,也不看看這些說法多麽荒謬?
誰人不知後宮佳麗三千人?皇後見着美女就“憎惡欲置之死”,那皇家陵園的喪事辦的過來嗎?
歷史上的孝莊文皇後,也就是如今的太後,畫像中多以樸素衣着與簡單的盤頭出現,原主穿着綴繡珠玉的服侍去跟太後比美嗎?
這些事在此之前她都知曉。
但如今見識了順治在朝堂上拙劣的表現,和在處理後宮事宜上的不顧影響後,她忽然意識到了,以順治的智商,根本琢磨不出這麽多奇怪的罪名。
她被廢的原因絕對不只是順治憎惡多爾衮然後遷怒于她這麽簡單,其中肯定還有許多無形的力量推波助瀾。
原主被廢後,并未直接被貶為庶民,除了她本身身份尊貴外,也少不了作為原主姑姑的太後在皇上面前力保原主。
原主在這後宮能夠生存下去,至少說明她與其他妃子的關系不錯。
邏輯捋順之後,接下來需要做的事就十分明确了。
防着和順治有親密關系之人,抱緊太後的大腿,與後宮一切能搞好關系的人結交,以保證被降為妃之後的生活起居。
将這些都牢牢記下後,她直接将紙張撕成了碎片。
“那和雅,去給我請高太醫。”孟婧高聲命令。
那和雅從西暖殿外探了個頭進來:“娘娘有什麽不适?需不需要……”
孟婧擺擺手道:“你趕快去請他來就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