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史官

史官

乾清宮東配殿內,順治坐在矮榻上,好一陣子才緩過來。

門外,史官候了許久。

要說今日最無辜的人,非這小史官莫屬。

皇帝在後宮裏的生活,包括臨幸宮妃,向太後請安的事,因為過于私密,通常只需稍作記錄。

例如“何年何月何日,皇上向太後請安”,如此簡潔即可。

今日不知為何,皇帝一本正經地命令他跟進坤寧宮內,還要求他将帝後的對話一字不落地記錄下來。

而現在他更是困惑,這皇上為何要他記錄自己挨罵啊?

這大清的未來還能好嗎?

順治在殿內逐漸恢複,他重重拍了一下床榻,卻震得自己咳嗽了兩聲。

但他依舊惦記着史官那頭:“吳公公,去敲打敲打史官,今日這事絕不能放進記錄!”

順治先前翻閱了不少史籍,尋找歷代廢黜皇後的理由,然而史上的廢後,存在政治因素聯姻的,通常都是君主獨攬大權後,才能過河拆橋。

他現在只能走另一條路,就是找到皇後自己犯錯的證據與事件。

這一次他便是認為,皇後此舉是在擾亂後宮,如果有詳細的記載,定能降低廢黜皇後的阻力。

結果沒給皇後安上罵名不說,還被指控不務政事,沉迷後宮争鬥。

最難受的是,這一切還被自己叫來的史官記了下來,真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Advertisement

吳良輔也認識到,他不僅低估了太後,也低估了皇後。

“奴才讓史官進來?”他弱弱詢問。

順治大手一揮:“趕緊的。”

吳良輔連忙走去門邊将等候的史官召進門。

史官先是拱手行禮,随後不卑不亢站在順治面前:“不知皇上還有何吩咐?”

順治定定神,直接冷靜下令:“今日朕與皇後的對話,不用做記錄了。”

史官在外頭候着的時候,就想過這個情況。

但記載實錄,如何能夠想删就删?

“皇上有所不知。”史官低着頭道,“臣手上這本文書,是有編號有頁碼的,無法将已記錄的文字修改或删去。”

順治捏了捏拳頭,咬着牙說:“今日不管用何辦法,都得給朕把這删去!”

站在下頭的史官聽了這話,心中也升起了無名火,文官最重視的便是氣節,豈是一句威脅就能讓他破壞原則的?

順治氣急敗壞,當年多爾衮手握重兵,威脅皇權,自己在他的壓迫下度過了整個童年;如今這些手無寸鐵的文官居然都敢忤逆聖意,簡直無法無天。

他大喝一聲:“滾出去,明日若是沒将這段删去,就別怪朕不客氣了!”

“臣告退。”史官的聲音并沒有透露出懼怕的意思。

他只身退出東配殿。

吳良輔眼睛一轉,忙跟皇上說:“奴才去勸勸他,請皇上在此稍候片刻。”

說完,忙加快腳步往屋外追去。

他追到了乾清宮過道邊的臺階處才攔住史官。

“大人!大人等等!”他氣喘籲籲地喊着。

史官定住腳步,面不改色詢問:“公公有何貴幹?”

吳良輔順了順氣,才開口:“大人是真不怕皇上處置?”

史官心中還有氣,于是語氣也生硬:“皇上處置想必也是有正當理由。”

“哎呀,大人何必如此堅持?”吳公公擺出一副好心規勸的樣子,“大人您看,今日這帝後對話,本就不是院裏要求必須記錄的。這事兒讓皇上丢了面子,皇上想挽回也情有可原。”

史官心裏琢磨,仿佛也是這個道理。

看着史官臉上的表情有些猶豫,吳良輔乘勝追擊道:“這區區幾句話,對朝堂與歷史并沒有多大影響,但皇上要是跟大人有怨,今後大人的理想恐怕也不好完成。這、這不值得呀!”

史官冷靜下來,也覺得吳良輔說的有理,于是松口道:“我考慮考慮吧。”

聞言,吳良輔也知道自己的勸解有了成果,低頭行了一禮:“那還請大人細細思量。”

随後轉過身回到乾清宮向皇帝複命。

聽吳良輔說,史官願意考慮将記錄的時間删掉,順治長舒一口氣。

但他也怕,皇後畢竟是一國之母,若她在別的地方提起這些事,傳播出去,那自己的名聲就全毀了。

順治咬着牙狠狠地說:“朕這次是下決心要做個明君。”

*

“他這不孝子能做個屁的明君。”

坤寧宮內,孟婧手上拿着新鮮多汁的蘋果,一邊叫罵着。

“老老實實做個傀儡皇帝,讓武官們決定戰場的事,讓文官們處理百姓的事,按部就班就挺好,他只要不多事兒,太後和鄭親王能給他這皇帝捧得穩穩當當。”

阿格也手拿蘋果坐在羅漢床上,眼瞧着孟婧站在地上慷慨陳詞。

孟婧越說越放松,竟一只腿撐在地,一只腿跪在了羅漢床上。

“阿格姐姐,我也不瞞你了,我這後位是坐不穩的,來年戰事稍有進展,皇上就得琢磨着怎麽處置我。”她說着不幸的際遇,卻沒有半分擔憂。

她歪着頭詢問:“如果我不是皇後了,姐姐會嫌棄我嗎?”

阿格一改端莊的坐姿,一手撐着下巴,一手拿着咬了半口的蘋果:“妹妹要是再這麽上蹿下跳,我現在就會嫌棄你。”

孟婧聞言,忙收拾手腳,挺直脊背坐在了阿格對面:“那這樣,姐姐會不會嫌棄我?”

阿格也坐正了身子,認真思考了片刻才嚴肅回答:“妹妹說自己會被廢黜,我之前是不信的,但看皇上毫無緣由的責怪,我現在也有幾分懷疑。”

孟婧揚了揚眉毛,仿佛在為阿格相信自己的預言而高興。

“皇家無情,我知曉,可你說你今後不是皇後,那又如何?沒了你,太後也會為皇上挑些身份高貴的皇後。既然我以福晉的身份入宮,就說明我沒有皇後的命。”阿格分析得有條有理,“你若被廢黜,那也只是成了與我相同的女子,我有何好嫌棄的?”

孟婧伸長了手,拍上阿格的肩,扮作上級的語氣:“你能這麽想,我很是欣慰。”

看着她假裝正經的模樣,阿格又忍不住笑了起來,皇後這位置,拘着她的天性,她還是當自己的妹妹來得好。

然而對于戰事,阿格有些擔憂地問道:“可是,妹妹,雖然後妃不得幹政,但我還是有個疑問,這南邊的戰事……”

古往今來的政權更替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清軍入關占領北京後這十幾年,前朝後裔和前朝官員南下建立的南明,與李自成的大順軍隊一同割據着南邊的大片土地。

李自成死後,南明政權已被趕到軍閥占據的雲南。

其實作為一個芯子是漢族的人,如果南明政權有一絲希望,孟婧覺得自己努力做一個妖後掀翻大清也不是不行。

奈何她有幸翻過幾頁南明史,她的評價是:很棒,低血壓都被治好了。

思及此她還為自己當初的俏皮話笑了一聲,接着她耐心解釋:“這戰争不是一年兩年的事,咱入宮以前,南邊其實一直在打,只是今年會異常慘烈。”

如今她是大清皇後,并不會為那丢人的南明政權感到可惜,只是百姓們苦,飽經戰亂幾十年,至今都還沒過上好日子。

南明能茍延殘喘至今,也多是因其無能。

多爾衮當初意識到李自成才是亟需蕩平的敵對勢力,連夜将出征南明的多铎與孔有德召回一同進攻李自成的大順軍。

占領了大順軍控制的部隊後,清軍才開始進攻南明。

她壓着眉頭,極力勸說阿格:“姐姐你別為這些擔心,大清國運昌隆,雖過程會有曲折,但這些事都能迎刃而解,咱在這深宮大院兒,先管好自己才是真。”

阿格聽她這樣說,才放下心點點頭。

孟婧接着回憶南明的歷史,癟着嘴,沒忍住在心中說了一句:

【南明死在了內讧上,根本不需要皇上做太多事。算是順治這只瞎貓撞着了南明這死耗子。】

阿格憋着笑沉默了,反正結局是好的,她哪兒管順治是不是瞎貓?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