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第四章
俞星塘的工作室面積不大,是間兩層的LOFT。
房間視線極好,也布置得精致,奶白色牆面,木色地板,整體暖色調。
牆上挂着幾幅顏色跳躍的現代畫作,随處可見新鮮花束。
一層是辦公區域,二樓用來作拍攝區和休息區。
今天是周末,工作室沒人上班。
倆人躺在休息區的沙發上喝咖啡,俞星塘從櫃子裏拿出幾套限定款護膚品禮盒,遞給江冉,“送你。”
江冉接過來一看,都是市面上的爆款,自己之前去買斷貨了。
她朝俞星塘擠擠眼,“有個做博主的姐妹就是好哦。”
幾口咖啡下肚,江冉好奇問俞星塘,“昨晚跟你老公碰面了嗎?”
“何止是見面。我現在回家住了。”
“啊?”江冉嘴張成0型。
俞星塘和陳則初結婚後就分居兩地,也沒什麽感情,江冉是知道的,倆人突然住在一起,她忍不住問,“那你倆直接就睡一起了?”
“怎麽可能,我倆現在是室友,哦,不對,他是我房東。”俞星塘學起陳則初的樣子,手插在褲兜,表情嚴肅,“你看看哪間房合适。”
江冉笑得直不起腰,“真的假的?”
說起陳則初,俞星塘又想起早上的事,“這都不算什麽。早上你沒看見我跟他說我工作時他那表情,在他眼裏做博主就不算事業啦?我一年gg費也收入不少呢。”
Advertisement
她起身放杯子,“我倆真就是妥妥的塑料夫妻。”
江冉工作忙,成天加班,好不容易有空相個親,對方不是打聽她收入,就是讨論結婚後要不要生二胎,聽俞星塘吐槽完,嘆了口氣,“你呀,知足吧,好歹你老公有副好皮囊,又不幹涉你的生活。這麽好的室友去哪找?”
俞星塘噗嗤笑了,“有道理哦。”
閑聊完,江冉問俞星塘,“說認真的,你接下來什麽打算?”
這話讓俞星塘收斂了笑意,她之前跟江冉聊過自己的瓶頸期。
對于婚姻,她沒報太多期待,倆人在那種情形下結婚的,只要表面過得去就行。
反倒是自己的那點小事業,她還是挺熱愛的。
之前俞星塘一個人做博主,視頻更新不頻繁,接gg也看心情。
現在有了團隊,得為員工考慮,誰也不想待在一個沒有奔頭的團隊。
她在時尚領域已經做到了頭部,但內容還需要創新,不然粉絲總會流失。
“我想成MCN機構,簽一些有潛力的網紅。”俞星塘突然說,“我考慮了很久,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我能産出的內容有限。”
之前也有公司想簽俞星塘,她不想受公司限制,自己又有開公司的資本,就萌生了創業的想法。
江冉的工作是一步步靠自己做起來的,她拍了拍俞星塘的肩膀,“姐妹,自己做老板肯定會很辛苦,不過我支持你。”
俞星塘是風風火火的性格,下定決心就開始行動。
中午吃完飯,讓江冉帶她去自己工作的開發區看看,那一片寫字樓衆多,俞星塘挨個去要了聯系方式,準備改天來看看,租一間更大的辦公室。
兩人一直忙到晚上,俞星塘回家眼睛都睜不開了。
她強打着精神洗澡護膚,忍不住感嘆,還是忙點好,失眠都給治了。
*
陳則初出差期間,兩人自然沒有聯系。
華宇集團要在臨省的淮京市開發一個商業綜合體,陳則初到了淮京後,忙着見項目合作方,連續應酬了好幾天。
華宇集團以地産起家,但地産黃金十年早已過去,集團也在多年前開始轉型,目前重點開發商業地産和景區。
商業項目投資大,回報周期長,起初項目盈利狀況良好,前兩年狀況越來越不如從前。
陳則初就是在這時候上任的。
成為負責人後,他不僅要重新梳理項目,找到突破點,還要讓一些沾親帶故的元老放權,壓力非常大。
不少人私下讨論,華宇會不會從新總裁手上走下坡路。
當時有傳言,新總裁要和嘉瑞集團的千金聯姻,借一波嘉瑞的勢力。
誰知道後來不了了之了。
陳則初上任後,為了扭轉集團狀況,引入了高端商業團隊,自己也多次去國外考察。
力排衆議,打造了“華宇城”這個商業綜合體,項目成功落地後,商鋪和寫字樓的出租率都在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近幾年,“華宇城”開始在各省會城市複制,每次開業,都成為當地人流量最大的商場。
下一站便是淮京。
負責項目的是個北方人,姓方,酒量好,見面這幾天,每晚吃飯必喝酒。
陳則初不喜歡參加酒局,但自己在這個位置上,應酬避免不了,連續幾天都喝多了。
最後一天,在對方單位的會議室裏,雙方溝通合同的細則,負責人突然提出,商場一樓要留出五間位置最好的商鋪,用來支持本土品牌。
合作的事已經聊了大半年了,雙方意向基本确定,但這位負責人前後加了幾次條件。
在淮京市開發一座新的商業綜合體,要考慮當地的市場風格,陳則初是贊同的。
之前聊到這個問題,雙方達成一致,招商時會優先考慮本地品牌,但也要考察品牌的影響力以及調性是否和華宇城相符。
方主任推薦過兩家本土品牌,知名度不高,但為了表示誠意,華宇集團同意給出兩間位置較好的商鋪。
一樓的黃金位置就那麽幾個,現在對方突然提出要五間,華宇這邊的同事都傻了眼。
會議室安靜下來,都等着陳則初表态。
他靠在椅背上,面無表情,沒有直接回答對方,而是轉過頭問市場部的同事,“咱們南浦的華宇城,一樓黃金位置都是什麽商鋪?”
“三家一線奢侈品品牌,五家一線護膚品品牌,兩家珠寶品牌。”
陳則初點點頭,“一樓有本土品牌嗎?”
“有一家中式糕點,現在在全國都有連鎖店鋪。”
“什麽牌子?”
“秦酥。”
市場部的同事拿出平板,打開了秦酥的官網給會議室的人看,還給對方負責人展示,秦酥全國已經有三百家門店了。
對方的同事也都有聽過秦酥,畢竟在淮京就有幾十家分店,和他們想放在一樓的本土品牌不是一個量級。
“在合作上,我們已經給了最大誠意,如果您這邊還有要商榷的地方,那麻煩你們再溝通,這次合作協議,我們就先不簽了。”
陳則初說完,起身準備離開。
高俊和一旁的同事都愣住了,項目前期已經投入很大人力財力,如果真的不合作了,虧損數目不小。
對方顯然也沒料到陳則初的态度,畢竟企業和當地合作,一般都得看當地單位的臉色。
姓方的領導拿捏合作方拿捏慣了,第一次碰到陳則初這樣的。
陳則初雖然态度強硬,也給他留了餘地,他起身,禮貌地跟方主任握了手,“再會。”
方主任看了看身邊同事,說道,“那行,我們再開會溝通溝通。”
華宇集團一行人從會議室離開,陳則初上了車。
車子開出去一段距離後,高俊這才小心翼翼問道,“陳總,咱就真的這麽走了?”
陳則初偏頭看他,“你是擔心,合作黃了?”
高俊點點頭。
陳則初雙腿随意敞開,松了下領帶,“他們已經把華宇城作為淮京今年的重點項目宣傳了,放心,黃不了。”
合作講究共贏,對方也知道,之所以一再提條件,是看準了華宇集團的發展規劃,必定有淮京這一環。
但到這種地步,如果一再妥協,今後項目的開展也不會順利。
當晚,華宇集團一行人回到北安。
剛下飛機,高俊接到方主任秘書的電話,對方表示對合同沒有異議,可以約時間再當面過一下條款。
高俊彙報給陳則初,他看了眼日程,“不急,安排到下個月。”
*
周五晚上,陳則初從機場到家時已經晚上十一點了。
他往常一個人住,經常應酬,家裏也沒有太多家務需要做,蓉姨周末會正常休息。
他推開家門,屋子裏漆黑一片,他打開玄關處的燈,換完鞋徑直往三樓走。
路過二樓時,陳則初腳步頓了頓,看見這層房間燈都關着。
連日的應酬和奔波,陳則初睡眠不足,他停頓片刻後,揉了揉眉骨,上樓洗澡。
*
俞星塘最近剛剛成立新公司,忙着約見有意向簽約的紅人。
經常中午出去,晚上才回來,不在家裏吃飯。
連陳則初出差回家了都不知道。
第二天早上,俞星塘打着哈欠下樓,看見坐在餐桌上的陳則初,吓了一跳。
陳則初在接工作電話,背對着她,說着她聽不懂的業務,她喝了口水,等陳則初挂了電話,對他說,“我跟奶奶通電話,她去青露寺上禪修班了,說回來之後讓咱們去吃飯。”
“好。”陳則初輕聲答應。
俞星塘有時候回家,碰見陳則初跟高俊聊工作安排,她跟高俊點點頭,算是打過招呼了。
倆人從以前就不怎麽會主動找對方說話,現在更是更忙各的。
偌大的別墅裏面日日相見,卻連一個眼神一個問候都沒有。
*
周末,俞星塘從一個飯局上回家,已經十二點了。
她回國後,線下活動多了起來,認識了一些同行。
時不時會有人組織聚會,大夥兒見面聊聊靈感,互相推薦資源。
她晚上喝了酒,回來的路上口幹舌燥,此時迫切需要喝一大口氣泡水。
進門後,俞星塘脫掉外套,光着腳搖搖晃晃走進廚房。
陳則初下樓喝水,打開壁燈,看見廚房裏一個纖細的身影。
他走近,見俞星塘頭鑽進冰箱,叮叮當當的,不知道在搗鼓什麽。
“怎麽了?”陳則初聲音清淡。
“哎呀,你吓我一跳。”俞星塘轉過身,烏黑的頭發垂落,臉被柔和的燈光籠罩,小巧又精致。
她指了指冰箱,“制冰機好像壞了。”
陳則初穿着一套棉麻睡衣,站在島臺旁,看了眼冰箱側面,“裏面有冰水。”
他頭發濕着,沒戴眼鏡,人看着比平時柔和許多。
“冰水和加冰塊的水口感不一樣。”俞星塘皺着眉,繼續研究制冰機的盒子。
她生活上的小毛病不少,比如此時,加了冰塊的氣泡水,比一瓶冰水更能拯救她幹渴的嗓子。
陳則初無奈看她一眼,走過去,挽起睡衣袖子,“我看看。”
他蹲下,手伸進去,稍稍用力,胳膊上的青筋明顯。
俞星塘坐在一旁餐椅上嘀咕,“我記得蓉姨說過,只需要加水再按進去就行,我中午出門的時候加了水,這會兒一個冰塊都沒有。”
陳則初拿出盒子看了看,沒有回應她在旁邊的一連串輸出。
“算了,我明天聯系人來修吧。”俞星塘又說。
話音剛落,“咔嗒”一聲,陳則初起身,“好了,加水的盒子沒卡住。”
“啊?這就好了?”俞星塘站起來,不可置信地湊近看。
陳則初擦了把手,看向俞星塘,“應該是你接完水沒把盒子卡進去,大概半小時後就有冰塊了。”
俞星塘愣在原地,有些尴尬,一時不知道說什麽。
房間內突然變得安靜。
兩人住在一起後,很少有這種碰面的時候,陳則初喝了口水,打破了這種微妙的氣氛,他問,“生活上,都還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