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往昔

第36章 往昔

周景維半天的時間,走遍了美術館的每一個角落,也幾乎和每一個賓客打了照面,但始終沒有見到那個面孔。

他本來是很有把握阮想今天能來的,以她的性格,必定是願意開幕當天來看看自己的勞動結果吧。

“周總,恭喜啊。”

周景維聽到耳熟的聲音,轉回身去看。

是歐文,還有悠萊的幾個員工,都算是熟面孔。

周景先看了他們一圈,再往他們身後看,然而并無那人。

興致還未提起就已經落下。

“周末還麻煩你們過來捧場,辛苦了。”

周景維斂起心思客套。

清醒時的歐文和那天喝多了的,判若兩人,今日的行動做派得體許多。

“我們悠萊也是希望能借助周總的這個項目,再出彩,拿到更多的客戶。”

“再說,也是他們非常願意來,阮總監不在,我就帶他們一起過來了。”

歐文話說的滴水不漏,毫無破綻,每回又總能剛好給周景維遞上他想要的話。

周景維以前和歐文接觸的少,沒多留意。

這幾次下來才發現,這人長袖善舞的功底實在厲害,其他人還只以為是他口無遮攔,城府不深。

Advertisement

也不知幾時就發現他和阮想的不尋常了。

“哦?阮總監去哪兒了?”周景維順着話問了。

“阮總臨時去倫敦一趟,元旦收假以後就回來了。”歐文回答。

倫敦,又是倫敦?

周景維不曉得那地方是有什麽好逛的,去了三年多,現在回來了,還三番兩次往過跑。

“私事還是公事,歐洲那邊正是聖誕假期周,她有工作能談上?”

周景維是一點不覺得自己的問題已經越界了。

悠萊的幾個員工裏面,跟來的還有個不知分寸的實習生。

這實習生平時和阮想說話不着邊際慣了,這會兒人看阮想不在,不顧場合,也不忘打趣她。

“阮總監肯定是找男朋友去了,我們現在年輕人都把聖誕節當作情人節來過,阮總監肯定也是的。”

周景維聽了這話,只是看了眼那人,面上表情未曾變過,對着面前的歐文假裝不在意問:

“哦,是嗎?”

歐文腳下升出一股涼氣,尬笑幾聲道:

“哈哈哈,怎麽會,怎麽會。”但也找不到合适的說辭來應對。

周景維不再強人所難,道:

“那幾位先逛着,我還有事,就先不陪了。”

周景維從歐文那邊一離開,臉色就變了。

明知道要等的人是不會再來了,但他一直待到閉館。

空曠的美術館,最後的聲音,就是周景維離開的腳步聲。

周景維第一次見阮想是在程是宜家裏。

第二次見她,是在她學校後門小巷的一家二手書店門口。

當時書店門口的各種書籍堆積如山,他注意到阮想拿了一本已經卷了邊的美術類的畫冊蹲在門口的一個角落看。

他那時竟然生出了好奇心,亦或者早已不只是好奇心的驅動,被吸引了過去,還主動打了聲招呼:

“原來你是藝術生,美術類專業?”

那時正是黃昏時刻,一天之中,天色最為浪漫之際。

阮想擡起頭,渲染過的光芒,溫柔的落在她的臉上。

她卻是淡淡一笑,眉間又隐藏着一絲冷然道:

“怎麽,普通人就不配欣賞藝術了嗎?”

——————

阮想這邊,和他們母子倆一起過平安夜的還有吳清明。

阮想往年都是和蘇涼他們一家三口一起過的。

今年實在特殊,蘇涼一家子在國內蘭城待着,吳清明這邊又是孤家寡人一個。

阮想怕叢安覺得人少孤獨,再者,她從燕城回來前,和凱蒂有半天的差,還是吳清明幫她照看孩子的。

於是,就也邀請吳清明過來一起吃晚飯。

阮想做飯水平,能保證的是把生的做成熟的,但至於味道,則是個概率事件。

有時候超常發揮,自寓能和國宴大師平分秋色,有時候就純純成了黑暗料理。

以至於大部分時間的成品,只能用不難吃也不好吃來形容。

然而唯一拿手的,百分百不出錯的菜,就是一道爆炒雞肉。

這是阮想母親自創的一道菜,因為加了黑糖,成品看起來有些黑,但是味道很好吃。

阮想以前最愛吃的就是這道菜,於是當初跟着她母親專門學做一番。這算是母女兩難得的溫馨回憶。

做這道菜也比較麻煩,但今天過節,也就不覺得麻煩了。幸好吳清明的廚藝很好,平安夜的晚飯不至於慘淡收場。

飯菜一俱上齊後,他還不忘拍了幾張照片留作紀念。三人用完餐後,吳清明陪阮叢安稍微玩了一會兒就離開了。

阮想給叢安洗了澡,把孩子哄睡着後,看着他熟睡的面孔,拿出了給他買的禮物放在床邊。

随着叢安一天天長大,阮想對孩子的愧疚也與日俱增。

比起同齡的小孩,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圍繞着,叢安獲得的愛,少的可憐。

吳清明開着車慢慢行駛在回自己公寓的路上,街道兩旁裝飾的很漂亮,燈火璀璨。

他和之前的每一次一樣,最終還是沒有捅破那層窗戶紙,沒有勇氣說出“阮想,讓我照顧你和叢安吧。”的話。

他害怕,他一開口,他們連朋友都沒得做了。

比起飄忽不定的未來,他寧願小心翼翼的維持現狀。

此時,他也不可避免的回憶過去。

“先生,這幾幅畫你要是準備扔的話,可以送給我嗎?”

這是阮想對吳清明說的第一句話,在垃圾桶跟前。

那一年是他孤身來英國學習畫畫的第四年。

來歐洲學美術的人幾乎個個卧虎藏龍,他一個半路出家的人,很快就淹沒在芸芸人海裏。

那一腔對藝術的熱血,終究被理想與現實的落差一步步澆滅。

就是在他最後決定放棄的時候,遇見了阮想。

彼時倫敦正值秋天,風吹的厲害,路上到處覆蓋着落葉。

阮想身着廓形黑色毛呢外套,雲容月貌,随意散落的頭發被圍巾圍着,手裏還抱着幾本書。

秋風拂過,發絲輕舞。

吳清明一時忘了回答她的問題,阮想自覺話有失誤,便又彌補了句,

“哦,不是送,我說錯了,我可以給您付一些費用,只是我,可能付不了太高的費用。”

他當然沒有收阮想的錢,尤其發現寬松外套下的阮想還懷着孕。

他不知道自己一時是動了恻隐之心還是如何,竟也自告奮勇幫忙把畫給阮想搬回家去。

阮想為了以示感謝,還額外請了他喝咖啡。

因此契機,兩人也便算是認識了。

後來,兩人熟絡以後,阮想得知他是辭掉在海城投行的工作,來倫敦學畫的時候。

他永遠記得阮想微笑着對他說的那句話,

“原來,你漂洋過海,是來追尋你的月亮啊。”

是啊,他漂洋過海,是來追尋他的月亮。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