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真的被收購了-2
第2章 真的被收購了-2
路勉每次打開春雨小菜藍,都覺得自己被某些無腦的小學生游戲襲擊了。
小元科技可能沒有靠譜的設計,給整個頁面胡亂地塞上了好多卡通元素,太陽、花朵、甚至還有花盆,五花八門的配色很有沖擊力地刺傷了他的眼睛,讓他一瞬間忘了自己要做什麽。
但從功能的角度來說,春雨小菜藍的架構幾乎無懈可擊,無論從齊全、便捷都挑不出毛病,路勉坐在一堆已經打包好的紙箱上,在屏幕上的表格裏打了個勾。
看完最後一行字,他才把眼鏡摘了下來。
路勉長着一雙沒什麽笑意的桃花眼,沒了鏡片的遮掩,顯得有點冷,坐在打包得幹幹淨淨的公寓裏,顯得有點兇。
家裏的東西不多,配上頗大的面積帶了點極簡風的意思,路勉抽了幾個工作日的淩晨,自己把行李給打包好了。
搬家公司正好打來電話,根據他的要求給了粗略的報價,兩千公裏的異地搬家,算上他想要帶着的、大件小件的行李,花了接近小一萬塊。
路勉眼皮也不眨地說好,挂了電話繼續刷軟件,小菜藍的頁面不長,各種功能被劃分成了子頁面,用起來很舒服,他把筆記本放在包裝好的紙箱上,在最後一列加上了備注:産品組可用。
前一天的會議結束得很晚,劉維元到最後還是沒說清之後的安排,全公司的人不歡而散。
季姜寰帶着若有若無的抵觸心理打車上班,順手在一樓的便利店裏買了幾塊桂花米糕,想象成不負責任的學長兼老板,惡狠狠地咬上幾口。
辦公室裏彌漫着熬夜過後的散漫,前臺幾個淡黃色的樹脂擺件莫名其妙地被清走了,季姜寰路過的時候多看了兩眼。
李泉音已經坐在了他對面,臉上化了棕色調的淡妝,聚精會神地看着屏幕。
“一大早,幹什麽這麽嚴肅?”季姜寰遞了塊沒開封的米糕給她,有點好奇。
“你看了昨天發的郵件沒?”李泉音有點慌張,新的管理制度。
季姜寰擡手打開了屏幕,從滿屏未讀消息裏找到目量的通知郵件。
Advertisement
附件裏有兩個都是關于新的管理制度,簡而言之就是現有的員工會根據目量的考核标準進行為期一個月的考核,最後拐彎抹角地提醒,如果達不到目量的用人标準,可能會有被開除的可能性。
季姜寰一字不拉地讀完,氣得血快冒到嗓子口,不輕不重地拍着桌子站起來,問:“劉維元呢,他管不管?這事目量得跟他溝通吧?”
李泉音愣了愣,回答:“他請了兩個星期的假。”
你媽的。
季姜寰在心裏罵,下意識地看向劉維元的辦公室。
午飯的時候,負責行政的女生率先提出了聚餐的想法,截了一張附近的餐廳截圖丢進群裏,很熱絡地邀請大家,并且表示劉總已經提前買好了單,大家放開了吃就行。
群裏忽然死寂下來,十來個同事從工位前擡起頭,面面相觑。
季姜寰終于察覺出不對,怎麽看都像是劉維元把公司賣了之後,自顧自潇灑快活去了。
行政看大家沒什麽反應,又挑了幾家更遠一些、人均價格很高的餐廳丢了進來,小心翼翼地繼續詢問。
季姜寰的臉色肉眼可見地更差了,李泉音隔着電腦屏幕給他發消息:“別生氣了,小季。”
“不氣。”季姜寰鐵青着臉回複她,然後從群裏的十幾張截圖裏挑了個人均七百塊的日料店,說:“就吃這個吧,同意地扣1。”
聊天框裏齊刷刷地飄過十幾個數字,李泉音眼睛裏有點藏不住的憂愁,發了個數字一作為收尾。
季姜寰瞥見她的表情,心裏的想法清晰了一些,從郵箱裏又找到昨天的郵件,反反複複地看了幾遍,琢磨了一會之後得到了一個不太确定的結果。
目量集團看起來想把他們都開了。
季姜寰其實沒有太大的心理壓力,但是別人不一樣,他看了看緊皺着眉頭的李泉音,煩得沒有頭緒。
人均七百塊的日料除了食材新鮮一點,在季姜寰看來并沒有什麽區別。
冷清氣質的裝潢和反常安靜的包廂都讓團建活動看起來格外詭異,甚至有種散夥飯的悲涼感。
行政是個剛畢業的女生,坐在長桌的頂頭,看起來像是快哭了,李泉音不太忍心地替她招呼人:“大家動筷子,別坐着了。”
她剛滿三十歲,是個脾氣很好的新手媽媽,公司的人都很聽她的話,拿起筷子開始埋頭苦吃。
季姜寰捏着個手握有一搭沒一搭地啃,心裏想着劉維元到底什麽時候敢開機,一邊接過李泉音遞過來的烏龍茶。
“小季。”對面喝了兩口啤酒就臉紅的程序員大哥喊他,“現在我們怎麽弄啊?”
季姜寰啊了一聲,不太明白地看着他。
“現在是什麽個意思咯?”程序員大哥表情有點難看,“現在劉總也不在,小菜藍到底還做不做了,是我們做還是目量的人來做,我們要幹嘛啊?”
季姜寰含了口米飯在嘴裏,一時間說不出話來。
“劉總什麽也沒說,現在什麽個意思我也不懂。”程序員大哥有點苦悶地看他。
“是啊是啊。”旁邊戴着厚厚鏡片的産品經理從拉面裏擡起頭,“後面要做什麽也沒說,小季,你也算老板,後面我們幹嘛啊?”
“對啊,你說要幹嘛,我們聽你的好了。”正對着三文魚奮戰的另一個程序員也擡起頭,很誠摯地跟季姜寰說。
季姜寰的動作頓在原處,很茫然地掃視了整張桌。
之所以說季姜寰也算小元科技的老板,是因為小元科技成立的時候,差了點辦公室和置辦的錢,季姜寰不知道從哪裏搞來了這個市中心的辦公區,劉維元便用百分之十五的作為技術股和場地的費用還給了他。
百分之十五是虧的,季姜寰不止一次聽李泉音這麽說。
不過這些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小元科技即将被收購了,而季姜寰是除了劉維元之外,在這個工作室裏唯一說得上話的人,即使他只畢業了不到三年。
第二輪晚高峰結束,日料店裏的人已經散得差不多。
季姜寰獨自坐在吧臺邊,蹙着眉研究目量集團的通知郵件,人員考核要求的文件很長,他握着手機一條一條地研究。
他垂着頭琢磨了半天,被滿屏幕晦澀的術語弄得有些頭昏,想了一會還是打算等到下周一。
發送郵件的是目量集團的人事部門,嘩啦啦地抄送了大片的人。
季姜寰捏着屏幕放大,看見抄送那欄第一個人的名字,和實體宣傳冊上的那頁一樣,顯示LuMian。
他想了想,打開常用的互聯網交流平臺,輸入了路勉兩個字。
搜索框裏幾乎沒什麽有用的信息,季姜寰撇撇嘴,加上了目量兩個字,搜索框裏還是空空蕩蕩的。
“這人怎麽沒八卦啊!”季姜寰有點不服氣地想,又在幾個不同的論壇裏查了幾番。
照理來說,能登上目量集團宣傳手冊的人,怎麽樣都應該是有頭有臉的人物,這種人怎麽可能沒八卦?季姜寰想着,在新聞欄裏搜了幾次,最終還是一無所獲。
路勉沒什麽花邊新聞的原因一定程度是因為他升職的速度快得驚人,圍觀目量起起落落的路人還沒反應過來,他已經一口氣從邊緣業務的分公司爬到了集團總部。
用路勉上司推薦他的話來說,這個人的腦子裏只有效率和結果,适合重用。
于是路勉順理成章地加入了INF收購項目,被分到了東南沿海一帶,來來回回折返了好幾次,配合Mia完成電子商務的收購計劃。
他乘着飛機由北向南飛,行李和項目資料坐着大卡車在陸地上追着他的步伐。
落地時候已經是周六的傍晚,開機的一瞬間,父親的電話就撥了進來。
按照這個接通的速度,大概率是已經奪命狂call了半個小時。
“喂?”路勉單手提着一個随身的飛機箱,口氣頗有點公事公辦的意思。
對面愣了一會,才說:“你到了哈?”
“嗯。”路勉頓了一會,把自己從工作狀态裏拖了出來,放緩了語氣:“剛落地。”
“好哦,好哦。”電話那頭的氣氛很熱鬧,像是有好多人在家裏聚會:“你回家一趟嗎?”
路勉想了想,說:“暫時有點忙。”
聽筒裏傳來另一個聲音,有點無奈地說:“都調回來了,開車就半個多小時,回來一趟又不要多久哈?”
“你弟弟忙咯!”父親及時打斷,湊近了電話很溫和地啰嗦起來:“反正回來的話,要多注意身體哈,這段時間經常下雨,你出門的話要記得帶傘,早晚天氣變化也很大……”
面前的傳送帶滴了一聲,緩緩地運行起來,領取行李的指示牌從黑色橡膠片後晃悠悠地劃出來,提示北京抵達的乘客可以領取行李。
“好,知道了。”路勉耐心地聽完,語氣很強硬地答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