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第60章
“子不孝, 父之過。小十一的教育之事朕會用心。”李恒表示他對于做嚴父是有非常深厚的經驗。他笑道:“對于做嚴父朕也有體會。”
賈祤一聽皇帝這話後,她伸手摸一摸兩個月大的烨哥兒小胖手。她笑道:“聽聽,烨哥兒高興不高興,你父皇對于你的教育問題這般關注。你有福了。”
有親爹的在意, 賈祤覺得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她能省心。當一個省心的親娘是好事情。
賈祤和李恒一起哄一哄兩個月大的小破孩子李烨。這會兒狗狗福寶就在殿內轉悠。她圍着賈祤“汪汪汪”的叫喚好幾聲。
“這狗怎麽到處亂竄?”李恒指着福寶問話道。
“烨哥兒也喜歡福寶, 就讓他倆一道玩耍一下。”賈祤不會承認是她自己想撸一撸狗狗。
不過對于烨哥兒這一個小破孩子, 賈祤也讓太醫确診過。孩子對于狗狗這等毛孩子不過敏。
也因為如此, 賈祤覺得小嬰兒跟小狗狗相處一樣也不錯。打小的感情培養上,将來烨哥兒也會是一個有愛心的小朋友。
“原來如此。”李恒眼神裏有一點不相信。不過他看破不說破。
“是的,就是如此。”賈祤回答的很肯定。她的語氣理直氣壯。甭管真假, 面上她就很鎮靜。
這會兒圍着狗狗和孩子,賈祤和李恒探讨一番後。李恒說道:“朕要出征,小十一就要祤娘你用心照顧。待朕歸來後, 朕盼着見到一個健康活潑的皇子。既然是男兒,頑皮一些也無妨。”
“皇上要出征。”賈祤本來逗弄兒子烨哥兒的手停頓一下。爾後,她擡頭, 她似乎若無其事的問道:“那皇上歸期未定吧。”
“一切屬于軍務之事。朕不說, 祤娘也不必多問。”李恒移轉話題,他說道:“祤娘在宮廷內苑會習慣嗎?你是否要去骊山行宮小住。”
賈祤聽懂皇帝的意思。對于賈祤的性子皇帝還算了解。賈祤就想去外面單飛, 在宮廷內苑的日子過得不太舒坦。
“不了。”賈祤笑道:“臣妾在宮廷裏等候皇上歸來。”
Advertisement
“在這裏臣妾和烨哥兒祝皇上旗開得勝, 馬到成功。”賈祤抱着懷中的親兒子, 她和兒子一起對着皇帝做一個禮。
“借祤娘的吉言,朕也願旗開得勝, 馬到成功。”李恒當然也想得一個好結果。不過就心底而言, 李恒把握挺大的。
賈祤的目光又落在皇帝身上, 她問道:“皇上親征,那皇太子和皇次子大婚之時, 皇上多半可能會錯過。太遺憾了,皇上不能見證長子次子的人生大事。”賈祤嘴裏這般說,她的心頭在想着,皇帝眼中可能征伐新的疆土更重要。
至于娶兒媳婦這等事情,皇帝心頭真的覺得重要嗎?也未必。
“此是茂鼎、茂眺的人生大事。他們幸福即可。”李恒說的淡然。
“臣妾想留在宮廷內苑,也便是想着一旦皇太子和皇次子大婚,臣妾如何也要親自送上賀禮。人不在,未免太失禮。旁人議論臣妾時,多半也會非議烨哥兒。”賈祤伸手,她輕輕的逗一逗親兒子的小臉蛋兒。
“臣妾倒不在乎一些流言扉語,臣妾就怕将來一些話語落進皇太子和皇次子二人耳裏。到會讓二位皇子跟烨哥兒這一個親弟弟生分起來。”賈祤嘴裏說得平淡。其時她就想提醒一下皇帝。這天家兄弟之間容易産生矛盾,皇帝還是早些有心理準備的好。
就賈祤而言,她也想裝一裝小白花。柔弱不能自理的美人總容易占便宜。不過想一想自己是貴妃的位份,好像是宮廷內苑裏的諸妃嫔之首。
于是賈祤就要承受得多一點點壓力。
賈祤可以不在意,她不知道她家小破孩子長大後會不會在意啊?
人與人的不同,這真的難說清楚。
“宮廷內苑,多舌之人需要清理一下。”李恒笑道:“祤娘放心,朕膝下諸子不是那等兄弟不悌之輩的人物。”
“有皇上的教導,諸皇子自然會兄友弟恭。”賈祤附合一回皇帝的話。
至于這話有多少水份,這就是天知道的事情。
宏武二十年,季夏末,皇帝親征。
關于宏武帝親征的事情也不是頭一回,朝廷內外也都有心裏準備。或者說皇太子監國,朝堂一切按着既定的程序在轉動。
對于大夏皇朝而言,西南的戰事起。大夏皇朝與蜀漢國的争鋒再起。這等事情于東南面的吳國而言,這也是歡喜之事。
因為如今的大夏皇太子李茂鼎的母族就是出身吳國的宗室。
一些人的心頭還是想法頗多,皇太子一系在這等時刻也是活躍許多。
宮廷內苑,金粟宮的主殿內。賈祤在跟司徒女史說話。她說道:“女史替本宮去一趟随國公府。本宮的兩個弟弟要成婚,本宮的添禮,女史替本宮送上。”
随國公府在入秋後就有兩場婚事要舉辦。當然這是正緊的随國公府的主子。至于替賈祤操持一下的禇女史的婚事,還有替賈祤的陪嫁丫鬟夏月等四人安排的婚事,這都算小事情。
真正讓随國公府的主子們在意的就是二房的四郎賈弘祿的婚事。
随國公府的二房二老爺賈道仁膝下二子,如今就剩下賈弘祿未成婚。一旦賈弘祿成婚後,賈道仁這一位二老爺也算了一樁心願。
在賈弘祿之後,自然就是五郎賈弘祐的成婚。對于賈弘祐的成婚,那自然更是大肆操辦。因為賈弘祐是随國公府的世子,他一成婚後,就應味着随國公府的未來繼承人也要踩上仕途的正式舞臺。
成家立業,自然是成家之後,男子就得定下心神來立業。成家後的男子也便是一個小家的頂梁柱。
賈祤做為姐姐,甭管是四郎賈弘祿成婚,還是五郎賈弘祐成婚,她都要送了賀禮。
賈祤這給做出來的體面,不光是添自己的光彩,也是添一添随國公府的光彩。花花轎子衆人擡,這一起擡才能夠紅紅火火。
“諾。”司徒女史對于貴妃的吩咐恭敬應下。随後就在賈貴妃給出禮單子後,她就要去随國公府送禮物。
京都內城,随國公府。
甭管對于大房而言,還是對二房而言,貴妃差身邊的女史來送禮。這都是備有體面的事情。
等着司徒女史送完禮,又得着随國公府的回贈後,她就告辭離開。
寧安堂內,隆安郡主笑道:“娘娘待府上的兄弟們親近。哪一回兄弟們成婚,娘娘都是送了三回禮。”
送一回,送二回,還送第三回 。這回回多送,這自然顯得特別的親近。
“娘娘心裏有娘家的兄弟們。”賈趙氏也是開心的說道。
宮裏出一位貴妃,哪怕是庶女。在賈趙氏的眼中也是好事情。畢竟這一位貴妃待兄弟親近,賈趙氏的親兒子得便宜。
“是啊,娘娘待娘家的兄弟們好。等将來十一殿下長大後,有娘娘的教導熏陶,十一殿下也肯定親近随國公府這一個外家。”賈崔氏也是笑着附合一回話道。
對于賈崔氏而言,她跟嫂嫂賈趙氏一樣的想法。就盼着宮裏的貴妃娘娘親近娘家。因為她膝下也有親兒子,如今還有親孫兒。
宮裏的娘娘好,宮裏的皇十一子好,這宮外的貴妃娘家也沾着光彩。
更不消說賈崔氏也聽着夫君議過一些話。對于皇十一子的前程,自家夫君可有大期盼。
賈崔氏是夫妻一條心,她自然也盼着宮裏的皇十一子有大富大貴的好前程。
對于娘家人的期盼是什麽?
宮廷裏的賈祤可能知道,也可能裝傻。不過賈祤的心裏有一番帳目。賈祤想得不太多,或者說在自家的崽子烨哥兒年歲小的時候想再多,全是瞎想。
平平安安把孩子撫育大,讓他健健康康,這就是如今賈祤的唯一期望。
京都皇城,宮廷內苑。宏武二十年,孟秋臨,夷則月,初一日。
一大早各宮的妃嫔們來一趟金粟宮,衆妃嫔們齊聚自然因着今天是去長壽宮請安的日子。
錢淑妃來的不算早,當然也不算特晚別。她一進了金粟宮的花廳後,衆妃嫔們就捧着錢淑妃說話。
衆星捧月,這說的就是錢淑妃如今的位置。至于石德妃這會兒挺低調,當然石德妃再低調,她也是四妃之一。
石德妃比錢淑妃來的晚,她一來,衆多的小妃嫔們就上前向石德妃見禮。
錢淑妃沒有起身,她坐在位置上與石德妃輕輕颔首,二人算是打一個招呼。
石德妃落坐後,她虛虛一扶,笑道:“免禮。”這時候衆多小妃嫔們是謝恩後一一起身。宋婕妤也是行禮中的一人。
錢淑妃的目光在石德妃的身上打量一眼後,她的目光又落在宋婕妤的身上。
錢淑妃心頭憤憤不平,這些日子遇上宋婕妤也想刁難。誰讓皇次子妃的家世太好,這就讓錢淑妃有一點酸了。
“貴妃娘娘到。”小宮人掀起珠簾,喊了一聲話道。
此時小妃嫔們一一起身恭迎貴妃。至于石德妃、錢淑妃二人還是安坐在位置上。
“臣妾參見貴妃娘娘,娘娘萬福金安。”小妃嫔們一起福禮問安。
“免禮。”賈祤在主位上落坐後,她虛虛一扶後,笑道:“諸位妹妹請落坐。”
“謝娘娘恩典。”小妃嫔們謝過話後一一落坐。
此時賈祤的目光落在石德妃和錢淑妃的身上。她笑道:“本宮離着一些距離就聽見一些歡笑聲。德妃、淑妃,不知道大家夥在說什麽事情這般的開心,且先請說一說,本宮也攀上一回趣事,得一回樂趣。”
石德妃的目光淡淡,她回話道:“好叫貴妃知曉,大家夥都在恭維淑妃,賀喜淑妃馬上就要做婆母。皇太子妃一旦嫁進皇家,淑妃指定很快就能抱上小皇孫。”
“皇太子大婚後,本宮确實就盼着抱上小皇孫。”錢淑妃也不客套,她就說出自己的期盼。
在錢淑妃的眼中,東宮一旦有嫡皇孫,還是長皇孫,這代表着東宮的儲君位置更牢固。這等美事錢淑妃當然期盼。
既然期盼,錢淑妃也不會反駁石德妃的話,她就是大大方方的承認下來。
“本宮在此也恭喜淑妃,盼着皇太子妃嫁進皇家後早日為皇家開枝散葉,早早替東宮添一位嫡出的皇長孫。”賈祤不介意說一點好話。反正錢淑妃愛聽,賈祤說了又不花費什麽,她就順嘴的講一回。
“承蒙貴妃吉言,本宮也是這般期盼着。”錢淑妃大方的受領下貴妃的吉祥話。
在人群裏的宋婕妤低下頭,她聽着錢淑妃的得意。她心頭酸了。
只是宋婕妤還是知道什麽場合需要什麽表現。如今她的位份降下來,她當然不會跟錢淑妃正面争鋒。
在心裏宋婕妤更盼着生下皇長孫的是她的兒媳婦。畢竟皇太子大婚後,皇次子也會大婚。
誰會先生下皇長孫,這還是未知數呢。在宋婕妤的眼中,錢淑妃未免得意的太早了一些。
賈祤倒不在意下面一些人的眉眼官司。她只是調和一下場中的氣氛。大家夥小小的閑聊幾句後,賈祤笑道:“時辰不早了,還是早些去長壽宮吧。可不敢誤了向慈壽太後娘娘請安的時辰。”
話罷,賈祤起身,她領頭往殿外走去。有賈祤領頭,石德妃和錢淑妃自然也起身,這時候衆多的小妃嫔們也一道跟着往外走。
在殿外,賈祤等一宮主位娘娘皆是坐上辇輿,其它的小妃嫔們自然是步行跟随。
宋婕妤很沉默,或者說在一衆的妃嫔裏她就覺得自己是最尴尬的一人。明明以前她也是坐着辇輿出行,如今卻成為步行裏的一員。
這等被人拔掉面皮子的難堪,那簡直就是在拷問心靈。
這疤痕自然是越揭越難受。宋婕妤心裏堵塞着熊熊的大火。這火就是這般日常裏一點一點堆積出來的。
長壽宮。
衆多妃嫔來請安,慈壽太後娘娘的正殿也不是誰都可以進去。
這等時候就一宮主位娘娘才在長壽宮的嬷嬷恭請下往正殿的花廳去。
至于正三品婕妤及以下的妃嫔們,這等時候只能在外面候着。
宋婕妤在袖中的手緊緊的握着。她的手指甲已經掐在手掌心裏。這等請安,特別是來長壽宮請安,對于宋婕妤而言就一場又一場的考驗。
考驗着她的耐心,拷問着她的不體面。至少宋婕妤心裏是這般覺得。
長壽宮的主殿內,賈祤等一衆妃嫔落坐。宮人們送上茶點。衆人都沒有嘗一嘗的心思。
這會兒賈祤只是拿着茶盞在掌心裏把玩。她就瞧着,就像瞧出一朵花兒一樣的認真。
倒是錢淑妃最淡然,她跟回自己的寝宮一樣。
這會兒衆妃嫔們落坐,分列左右。左邊依次是賈祤、錢淑妃、曾充容。右邊依次是石德妃、秦昭容、管充媛。
錢淑妃跟曾充容說道:“充容,本宮瞧着你的氣色不太好。這入秋了,你就得補一補。”
“娘娘說的有理。臣妾聽您的吩咐,回去就好好的補一補。”曾充容也不辯駁錢淑妃的話,一味的就附合一下。
錢淑妃瞧着曾充容配合的樣子,她就繼續巴拉巴拉的講一堆。曾充容全程陪聽,時不時還得附合一回,點贊一回。
賈祤對于錢淑妃的活躍,她就充耳不聞,裝着沒有聽見。
直到慈壽太後娘娘來了。
賈祤趕緊擱下手中的茶盞,她起身福禮。她與衆位妃嫔一起問安,道:“臣妾參見太後娘娘,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
“免禮。”錢太後在主位上落坐後,她輕輕的擺一擺手。
“謝太後娘娘恩典。”賈祤與衆人一樣謝過話後,方才起身。
“坐。”錢太後語氣和善。
有着錢太後的話,賈祤也是落坐下來。這會兒慈壽太後的目光落在賈祤的身上,她問道:“哀家的小孫兒如何,入秋了,貴妃你也要仔細照顧。這季節轉換的,可得多小心一些。”
“勞太後娘娘記挂。烨哥兒的大小事情臣妾都會一一盯緊。臣妾膝下就烨哥兒一個孩子,臣妾哪敢不細心。”賈祤的臉上帶着笑容回話道。
“嗯。”錢太後輕輕點頭,她笑道:“那就好,那就好。”
話罷,錢太後的目光又落在石德妃的身上。錢太後說道:“德妃,哀家的小九兒怎麽樣,哀家聽着你姑母講,這孩子喊人喊得利落,倒是一個聰慧的小公主。”
“姑母過譽了。勞太後娘娘記挂,九兒如今用飯香,喊人也清晰。就是年歲倒底還小,還需要長輩們多多教導。說一聲聰慧,她一個小孩兒哪擔得起。”石德妃是笑意盈盈的回話道。
“小孩子最讨喜,哀家瞧着小九兒就讓德妃你教導的好。”錢太後又誇一回。
誇過九公主。錢太後的目光又落在秦昭容的身上。錢太後問一問皇八子的情況。
在秦昭容的嘴裏,皇八子自然一切妥當的很。
“哀家沒記錯的話,秦氏你膝下的茂盼來年就滿六歲。這馬上就要正式的進學習武。你做母嫔的也要辛苦一些。這年紀的小郎都是頑皮又活潑。”錢太後笑意濃濃,她跟秦昭容說話時語氣親切和藹。
“臣妾不辛苦,只要茂盼好,臣妾心裏就踏實。”秦昭容淺淺的回一個笑容。哪怕笑容淺,卻也是入了秦昭容的眼眸子深處。
在場的妃嫔裏,曾充容和管充媛二人生育的皇子早夭。這會兒錢太後是習慣性的忽視二人。
錢太後的目光落在族侄女錢淑妃的身上。錢太後說道:“淑妃,皇太子的大婚之期馬上就要到了。你也得盯緊一些。莫要讓皇太子的大婚之事出什麽纰漏。”
“太後娘娘,您就放心。”在妃嫔們都在時,錢淑妃自然不會傻得喚一聲姑母。這等時候她也跟衆人一樣喚一聲太後。
“東宮的大婚之事,誰若出簍子,那就是活膩歪了。”錢淑妃敢保證,誰若壞了她兒子的大婚之事,她就拔誰的皮子。
錢太後輕輕點頭,她回道:“你心頭有數就好。”在錢太後想來,她替淑妃尋一樁事情,也省得錢淑妃每一天過得太清閑。
就怕淑妃閑着瞎想,還不如讓她忙一忙。這忙一忙就省得瞎摻合。
長壽宮的請安流程,在賈祤的眼中一如往常。然後,錢太後不出意料的留下錢淑妃說說話。
賈祤等其它的妃嫔也是識趣的告退離開。
等着出了長壽宮的主殿後,賈祤瞧着外面候着的小妃嫔們。這會兒賈祤不在意,她走出長壽宮,爾後坐上辇輿就回返金粟宮。
宏武二十年,孟秋的下旬,皇太子大婚。
皇太子妃嫁進皇家,那等熱鬧跟皇帝冊立中宮皇後差不了多少。不過就遜色小半籌。這可是迎娶未來的國母。總之應該給皇太子妃的體面,那一定給的足足得。
宮廷內苑,張燈結彩。
賈祤在金粟宮裏也瞧着這一份東宮的喜慶,她跟身邊的司馬女史和司徒女史說道:“皇太子妃嫁進皇家,往後兩宮皇太後忙碌了宮務時,也算有着名正言順的幫手。”
司馬女史和司徒女史聽着貴妃的話,二人就是聽着,二人不多嘴。
賈祤就是随口一說。當然她說得也是真相。只要皇帝想,其時皇太子妃管裏宮務,那比着四妃當初的協理宮務更加的名正言順。
皇帝沒有冊立中宮,昭陽宮缺着皇後娘娘坐鎮。皇太子妃掌管宮務,這算是提前上崗就位。
不過就賈祤的心裏想法,她也就一說。至于皇帝如何想?
這賈祤也是說不準。或者說兩宮皇太後會樂意本來皇帝就插一腳的宮務,再來一個小輩插手嗎?
這就很難說。
或者說錢太後樂意的話,宋太後就未必樂意。兩宮皇太後的心意在大多數的時候不太一致。
至少依着賈祤的觀察就是如此。
“汪汪汪……”福寶圍着主人叫喚兩聲。這會兒賈祤有心情,她伸手攬着狗狗到懷裏。賈祤撸一撸狗狗。
一邊撸了狗狗,賈祤還伸手替狗狗順毛。瞧瞧懷裏一團白毛,賈祤的心情莫名的好起來。
“哇哇哇……”小搖籃裏,本來還在熟睡的李烨這會兒哭起來。
賈祤繼續的撸着狗狗,她讓奶嬷嬷瞧一瞧自家崽子的情況。
“尿了。”賈祤瞧着奶嬷嬷替親兒子換尿布,她問話道。
“回娘娘,小殿下尿了。”奶嬷嬷手裏的動作不停,嘴裏也是忙回話道。
等着奶嬷嬷替李烨這一位皇十一子收拾一番攤子後。奶嬷嬷伸手摸一摸皇十一子的小肚子。
奶嬷嬷對貴妃說道:“娘娘,小殿下餓了,奴婢這去侍候小殿下吃奶。”
“嗯。”賈祤輕輕點頭。
奶嬷嬷侍候親兒子去吃奶,當然不可能就一人盯着。因着賈祤的安排,甭管什麽時候她家親兒子跟前至少得跟着四個人。
甭管是不是人力浪費,皇家不缺這一點養人的祿米銀錢。就安全而言,賈祤相信人多了盯着,這才不容易出差子。
哪怕親兒子跟前的人,賈祤查看過,皇帝也查看過。
那又如何呢?小心無大錯。制度合理,那才不會給人尋着鑽空子的機會。
有些時候人心會壞,壞就壞在制度出問題。
可能最初就是偷一點小懶,再到後面就是摸魚摸出大問題來。反正賈祤為着親兒子的健康平安,她這做親娘的也是操碎了心思。
“汪汪汪……”福寶伸出小狗頭,它瞧一眼空空的小搖籃,福寶得意的繼續汪汪汪的叫喚着。那聲音裏帶着歡快。
等着賈祤一直撸了狗狗,福寶就更開心了。
一直到奶嬷嬷給皇十一子喂了奶後,奶嬷嬷抱着吃好奶的皇十一子回到主殿。
這會兒皇十一子的眼睛一直盯着親娘。他的眼睛裏有一種讓人一瞧就懂的情緒。那就是“求抱抱”。
“啊,啊啊……”皇十一子是不懂說話的。他會的火星嬰兒語大多數的時候也就哈哈啊啊啊。
誰要聽得懂,誰就是小嬰兒。賈祤當然聽不懂。不過瞧懂小破孩子的情緒這一點小事情,賈祤還是懂。
于是賈祤把白毛的狗狗福寶挪到小榻一邊去。賈祤伸手抱一抱她家的親崽子。
等着賈祤抱起親兒子後,李烨就是張嘴,他露出無齒的笑容。
這會兒的小破孩子落在親娘眼中真可愛。賈祤輕輕的碰一碰兒子的額頭。
“真乖,真俊。長大了一定是一位出衆的郎君。”賈祤抱着親兒子搖一搖。李烨被親娘逗一逗,他又啊啊的笑了。
小狗狗福寶瞧着主人有了小主了後,它就被抛棄在一邊。
福寶急着“汪汪汪”的叫喚個不停。賈祤瞧着福寶的尾巴搖啊搖。
賈祤也笑了,她說道:“福寶,你一個狗兒,你還愛吃醋不成。”
“來,瞧瞧你家的小主人。”賈祤把親兒子擱在小榻上。又把福寶擱在親兒子的旁邊。
“往後福寶要保護小主人。知道嗎?”賈祤伸手點一點狗頭。
“嗚嗚……”福寶嗚咽幾聲。至少懂沒有懂,這是一個誰也不知道的問題。
在金粟宮裏逗孩子和狗狗對于賈祤而言是一件挺開心的事情。
次日,明明不是去兩宮皇太後那裏請安的日子。
不過長壽宮的慈壽太後娘娘早有話。于是賈祤還是去一趟長壽宮。
不光是賈祤來了,一宮主位的妃嫔們全來了。大家夥全部齊聚長壽宮,這當然也是見證一下皇太子妃的誕生。
長壽宮裏,賈祤等人都向錢淑妃道喜。錢淑妃今個兒盛妝打扮。瞧着那等珠翠滿身的模樣,賈祤大概估算一下,就錢淑妃這一身的重量不輕。
賈祤替錢淑妃先累一回。她瞧着眼累。
慈壽太後一出來時,賈祤等妃嫔們也不多話。衆人向皇太後問安,道:“臣妾參見太後娘娘,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
“免禮。”錢太後笑道:“都落坐吧。”
“謝太後娘娘恩典。”賈祤等妃嫔們謝恩後落坐。
此時錢太後笑道:“今個兒哀家高興,皇太子大婚,哀家也能喝一盞媳婦茶。”
“淑妃,你也大喜。”錢太後的目光落在錢淑妃身上時,這會兒帶着一片的暖意。錢淑妃笑道:“同喜同喜。”
衆人這時候少說話,就錢淑妃巴拉巴拉的陪着錢太後說些喜慶的吉祥話。
一直到宮人來禀話,說皇太子和皇太子妃來了。賈祤等妃嫔趕緊起身。
皇太子是儲君,儲君也是君。賈祤等妃嫔只是皇帝的妾室。哪怕因為皇帝顯得地位高一些。可面對皇太子時,這就不夠瞧。
國之儲君,這就不是說說。
皇太子和皇太子妃一主殿內,賈祤等妃嫔們一起避開。
這會兒皇太子和皇太子妃向錢太後見禮問安。
“孫兒問皇祖母安。”
“孫媳問皇祖母安。”
“免禮,快快起來。”錢太後笑着說道:“你二人新婚,新婚宴爾的哀家瞧着高興,先落坐吧。”
在皇太後的跟前,皇太子和皇太子妃當然有坐位。
這會兒賈祤等妃嫔們上前,一起向皇太子和皇太子妃問安。
皇太子和皇太子妃側身避了半席。
“見過太子殿下。”這不是頭一回見皇太子。不過賈祤心頭還想着,還是少見面的好。
見一回,就給皇太子問安一回。哪怕對方避開,這倒底心裏不舒坦啊。
“諸位娘娘多禮了。”皇太子客客氣氣的回一句。
這會兒賈祤等人當然就是背景板。此時皇太後身邊的嬷嬷走出來。
此時當然是皇太子和皇太子妃正式給皇太後見禮,二位小輩要給皇太後磕頭敬茶。
錢太後吃了孫子孫媳的茶,又賜下給小輩的禮物。
輪着錢淑妃時,皇太子和皇太子妃也是磕了頭,敬了茶。
錢淑妃覺得備兒的有體面。前面諸妃嫔們見着皇太子要見禮。輪着她時,就是皇太子和皇太子妃給她見禮。
這一來一回的差別,在長壽宮的主殿裏體現的太明顯。這就是大大的不同。
“好兒媳,往後皇太子哪裏待你不好的。你盡管跟母妃講,母妃替你做主。”錢淑妃嘴裏說的客氣。
在心裏當然是皇太子妃沒有親兒子重要。不過就是場面話。皇太子妃要信了,那就真傻。
在長壽宮裏,賈祤等妃嫔們這一回也送上賀禮。這自然賀皇太子和皇太子妃新婚。
等着皇太子和皇太子妃告辭離開後,錢淑妃的臉上還有不舍得的神情。
錢太後說道:“他們夫妻二人來一趟長壽宮還不成,還要去一趟長樂宮。你真念着兒媳婦,往後你們婆媳見面也容易。在玉衡宮裏,你們天天都能見一見。”
“是我心急了。”錢淑妃笑一笑。
“真羨慕淑妃,如今都是吃上媳婦茶。”石德妃這會兒說道:“我膝下的九兒還小,也還要好久才能吃上一盞女婿的茶。”
“你啊,你這般就盼着嫁女。”錢太後指着石德妃,她還是輕輕搖搖頭,她笑道:“皇家的公主可不能恨嫁。”
“瞧太後娘娘說的,皇家的公主,民間的女兒,哪有不嫁人的道理。臣妾就盼着九兒将來尋一個良婿,她過了舒坦的日子,臣妾能盼着早早抱上皇外孫。”石德妃這會兒巧笑嫣然。
“你想抱皇外孫,那可有得等一等。”錢太後笑道:“九兒才多大,你當母妃的可急不得。”
“唉呀,太後娘娘您這一說,臣妾再算一算。确實臣妾就是太心急了。”石德妃也笑了。這場面上的話就是随意聊聊,誰也不會當真。
賈祤就聽一耳朵的廢話。
打那一日皇太子大婚後,兩宮皇太後繼續管着宮務。不過長壽宮的權柄有一些的下放。慈壽太後管事少了一些,皇太子妃如今也替慈壽太後分擔一些事宜。
金粟宮,主殿內。
賈祤抱着親兒子李烨在玩着拔浪鼓,她就搖的咚咚響。
李烨還是高興的啊啊叫幾聲。這等養兒育兒的日子一天一天的過去。
宏武二十年,季秋臨,無射月,這一月中旬,皇次子大婚。
皇太子大婚的次日,一宮主位去長壽宮一趟。
輪着皇次子大婚的次日,一宮主位們就不去長樂宮一趟。
至于前面長壽宮的舉動是不是錢淑妃的顯擺,賈祤懶得猜測。
不過皇次子大婚時,宋婕妤不顯擺,那肯定就是因為九畹宮的宋婕妤如今變得低調起來。
秋末時節,金粟宮裏的桂花飄香。這等時候賈祤的主殿外面也擺着一些盆栽。裏面栽種着各色的秋菊。
大朵大朵的秋菊盛開,次第不同的顏色怒放,端是美的各有風情與韻味。
“娘娘,随國公府的女眷進宮了。”司徒女史來到賈祤的身邊禀話道。
“女史替本宮去迎一迎娘家親人。”賈祤笑着說道。
“諾。”司徒女史恭敬的應一聲,随後告退離開。
又過去一刻鐘的時辰,賈祤在金粟宮的主殿內見到娘家的親人們。
這一回進宮的女眷裏不見着賈祤的祖母。倒是多兩幅新面龐。
“臣婦參見貴妃娘娘,娘娘萬福金安。”一衆女眷向賈貴妃見禮。哪怕是親人,一樣是國禮在家禮之前。
“母親、叔母,你們快快請起。”賈祤走上前親自攙扶嫡母。
這會兒賈趙氏在賈貴妃的攙扶下順勢起身。其它女眷們也是一一起身。
“自家人,快請坐。”賈祤指着旁邊的位置笑道。
此時殿內氣氛不錯,衆人皆是落坐。賈祤當然是坐在上首的位置。
宮人們送上茶果點心,賈祤跟身邊的司馬女史說道:“女史,你替本宮吩咐一聲,讓奶嬷嬷把十一殿下抱過來,也讓十一殿下的外祖母見一見他這一個皇外孫。”
“諾。”司馬女史應一聲後,她馬上就去偏殿尋皇十一子和小殿下的奶嬷嬷。
稍過片刻後,奶嬷嬷抱着皇十一子進了主殿內。
“來。”賈祤伸手,她要抱一抱親兒子。奶嬷嬷小心的奉上皇十一子。
在親娘懷裏,李烨也不吵不鬧。這會兒他的眼神瞅着親娘瞧一瞧。
“烨哥兒可是吃過奶?”賈祤跟奶嬷嬷問道。
“好叫娘娘知曉,剛替小殿下換過一身衣裳,也剛是喂好了奶。”奶嬷嬷笑着回話道。
“這便好。”賈祤點點頭。
對于自家的崽子,賈祤就喂過新生兒的那幾天。再往後,賈祤就喝了回奶的藥湯。為何不繼續喂養親兒子。
賈祤表示打從生完崽子後,她就覺得生孩子前和生孩子後大不一樣。
于是賈祤讓太醫替她調養。既然是調養就免不了食補。這等時候賈祤再想喂養孩子就不成。
在喂孩子和調養身子骨之間選擇,賈祤當然是選擇調養自個兒的身子骨。畢竟皇家的皇子不缺奶嬷嬷。
那一口奶水,吃誰的都是吃。
賈祤盯緊的是不讓奶嬷嬷把持親兒子。不過那也是往後的事情,如今她家的崽崽年歲還太小。
賈祤心頭也有一些想法的。等着孩子不吃奶,奶嬷嬷給了豐厚的賞賜一定打發掉。至于孩子身邊的教養嬷嬷,那又是另外的一回事情。
教養嬷嬷在賈祤的心裏也要競争上崗。反正對于孩子的教育問題,賈祤想得多,合不合适當将來有皇帝這一個親爹當後盾。
賈祤覺得卷親娘,不如卷親爹。雞娃親娘,不如雞娃孩子。
怎麽着的,賈祤就想她這做親娘的不能吃虧。
“母親、叔母,你們瞧瞧。烨哥兒馬上就要滿半歲。他如今會坐着,會自個兒玩耍。”賈祤把自家的崽子往小榻上一放。她一塞過去一個小拔浪鼓。
李烨哪怕小小年紀,他坐得穩穩的。他拿着小玩具就在手中搖啊搖。
一邊搖,一邊還盯着親娘,他嘴裏發出一些嬰兒語。
賈祤笑着伸手,她逗一逗孩子。
“來,烨哥兒,喊母妃。”
“母妃,母妃。”賈祤指一指自己。李烨笑着,他張開嘴,笑得非常開心。
“瞧瞧,那是烨哥兒的外祖母。外祖母。”賈祤又指一指嫡母。李烨跟着親娘的動作挪移一下視線。
“小殿下真聰慧。”賈趙氏誇一回。
“小殿下長得像娘娘,子肖母。”賈崔氏笑着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