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第32章

吳翠芸的嘴裏,一直念叨着江城還有江遇,兩口子又給林知意跪着,想讓林知意幫忙。

不多時,大家也明白他們的意思了,就是想讓林知意去找林江借錢,然後他們實際也從沒說過分家,以後還是一家人一起生活。

這算盤打的可是叮當響。

吳翠芸說的也有理有據:“家裏這麽多人,總不能把田地全都賣了,那我們以後就沒法活了。我們家也沒有分家,意哥兒是我們江家的人,意哥兒一個小哥兒做事也辛苦,以後家裏人都會幫着他,家裏做什麽都聽他一個人的。”

“地裏的那些糧食還有菜等等,他想用就随便用,不收銀子,家裏的錢他管,由他做主。”

“我們也知道,他想送小遇讀書,這一點我們家裏全都支持,以後老三也不去讀了,全家都供着小遇,砸鍋賣鐵也供着他。”

這些話一出,大家都很是震驚,居然讓小輩去管家。

“江家的,你說的可是真的?”有人忍不住問道,“銀錢也都歸意哥兒管?”

吳翠芸神情卑微,“真的,意哥兒說什麽我們就怎麽做。”

等銀子拿到手了,其他的到時候另說,就算她以後反悔,其他人也管不了。

她話說得好聽,但林知意也不傻,說是讓他當家做主,做什麽主?欠了三百多兩的外債,把江家全都賣了都抵不上那麽多。

讓他管家管銀子,那不就得同時管江家的吃喝,還有還債。

他賺的銀子還不是得花到江家的身上。

可是聽到吳翠芸這麽說,村裏有些人倒是很感動,不由得勸說道:“意哥兒,你娘說的也挺好的。”

林知意簡直想沖人翻個白眼,挺好的你咋不去幫忙借這三百多兩的外債呢?以後江家全聽你的,全管你要吃喝行不行?

Advertisement

他道:“我沒那麽多銀子,三百多兩的銀子誰家敢随便就朝人借的?你們要借就自己借,反正我是不敢。”

他目光看向那些給吳翠芸說好話的人:“你們敢找人借那麽多嗎?只要你們肯幫他們借,以後江家肯定也願意都聽你們的。”

所有人的目光都回避了,這誰敢借啊。

那可是三百多兩的銀子。

但還有人不甘心的說道:“可是你能做生意啊,三百多兩銀子,你掙上兩年也就回來了,那可是江遇的祖父祖母,總不能見死不救吧,你們也沒分家,你也是江家的一份子。”

林知意都要氣笑了,他道:“如果是爹娘真的有危機,那我肯定願意把我手裏的銀子給出去,但現在也不是他們有事啊,現在是小叔子的事。”

好聽的話誰不會講,反正又不真給錢,林知意覺得自己也要學學吳翠芸的厚臉皮。

他好心提醒道:“我一個守寡的嫂子,總不能讓我去幫小叔子填無底洞吧。”

那人一噎,想着也對啊,這又不是吳翠芸出事,是江家老三出事啊。

吳翠芸當然不願意林知意就這麽算了,但她哭天搶地的,林知意就只說自己沒多少銀子,還要供兒子讀書,幫父母行,幫小叔子不行。然後直接門一關,把人關在外面不出來了。

吳翠芸沒法,現在她是求着人,也不敢太放肆,只好先走了。

現在是江老三自己欠了銀子回來說的,賭坊沒過來要債,因而也不急這一會兒。

等人走後,江城進了裏面,看着林知意說道:“意意,要不我們成親吧?”

“嗯?”林知意一愣,“怎麽突然說這個?”

江城道:“每次江家出事,他們就都來找你,說到底就是因為你沒再嫁,理論上來說還和江家沾邊,還有就是小遇的存在,他們拿小遇來拿捏你。”

“但你如果再嫁了,以後就是我的人了,江家再找上來也就沒理了,我也能光明正大的護着你們。”

他越說,越覺得這樣剛好,沒聽說前夫家還能找到現任家裏的。

等他們成婚後,只要他不願意,甚至可以強制要求林知意不許理江家,旁人也不會覺得有哪一點不對。畢竟嫁出去的女子、小哥兒,哪怕是貼自己娘家,都會惹人說嘴,更別說還和前夫家有牽扯了。

再遇到吳翠芸和江老頭的無理要求,林知意直接罵回去都不會有不對。

林知意自然也是想嫁給江城的,可是:“你之前寫的信上說了要孩子六歲之後才再嫁。”

江城搖搖頭,“此一時彼一時,你和江家的事,所有人都知道,就算你現在嫁給我,大家也能理解,沒人願意守着一個滿是麻煩的家庭。而且,若是村裏真的有人一直說閑話,我們搬到城裏去也就是了。”

“小遇應該也很高興我們真的在一起,只要他不反對,你當初說的那番話也就不會違背了。”

在初時回村的時候,江城是想要一直住在村子裏的,反正他們村離京城也不遠,就算在京城做生意,也很方便。

他喜歡那種清靜中帶着些許煙火氣的鄉村生活。

漫漫青山,行走其間,便感覺心都跟着寧靜起來。

但現如今心境也不一樣了,這個村的人從小說裏可看出,看不得別人好的,還有會道德綁架的不少,看誰可憐就幫誰。所以他開鋪子、酒樓,找員工都沒在村裏找,這些人許是看他不好招惹,也沒鬧到他面前。

如果在村裏過得不開心,那換到城裏或許也不錯。

買個漂漂亮亮的大宅子住着。

林知意思索片刻,眼睛裏也流露出笑意來,這确實是個不錯的時機,他欣然答應下來:“好。”

這時機确實好,江家有三百多兩的賭債頂着,村裏人不可能會支持他們來搶走江遇。

就算是拿到縣衙裏,江城不是江家唯一的兒子,且身份存疑,江家又有賭債,他的條件好江家太多了,江遇肯定也是會被判給他的。

不趁着這時候,日後怕是就有得等了。

看他應了,江城沒忍住一把将人抱住,臉埋在他肩頸處,兩人心中俱是歡喜。

江城在村裏和大家都不算太熟,因而也沒先跟人說這件事,盤算着等把該買的東西買回來,再跟大家說一聲。江家這三百多兩的事還有得磨,他最好是這幾天趕緊把婚事給辦了。

但該有的東西都得有。

他當年和林知意成親那會兒,江家窮,辦的也就一般。

現在重來一次,手裏銀錢充足,江城的興致非常高,非要這回辦的更熱鬧喜慶才是。

而吳翠芸那邊,等身邊人散了,一家人也讨論起來到底該怎麽辦了。

“意哥兒難道就不為江遇想想?”吳翠芸滿是忿忿。

江老頭則沉着臉道:“他會想清楚的,兒子肯定比銀錢重要,只要他看重江遇,早晚都會捏在我們手上。”

話是這麽說,吳翠芸總覺得還是有股不好的預感。

等他們回到家裏後,卻來了一個意料之外的人。

兩口子和人單獨在房間裏聊着,吳翠芸一臉震驚:“你真的願意幫我們還那三百多兩!”

這世上竟有如此冤大頭之人。

李文恒點點頭:“只要你們能幫忙,讓林知意嫁給我就行。”

先是林知意知道他和江城的死有關,對方身邊也一直有另外一個人陪伴着,林知意還能夠自己擺攤賺錢,到了現在,李文恒越發覺得,娶到林知意對于他來說是一件希望非常渺茫的事情了。

但是這個人在他心中藏了那麽久,他完全放不下。

只要有一絲的希望,他都還想娶到對方。

找不到別的方法去接近,想來想去,李文恒就想到了吳翠芸和江老頭身上。

林知意對于江遇的在意這是全村人有目共睹的,而江城是吳翠芸和江老頭的兒子,他們天然就掌握的有江遇的歸屬權,從他們這邊入手,不失為一種辦法。

聽到這個要求之後,吳翠芸內心無語,他們難不成還能管得住林知意嫁給誰不成?他們要個銀子都費勁。如果他們是林知意的親爹親娘,那還好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林知意不應也不行。但人家林知意有自己的父母,找他們能做什麽?

但想歸這麽想,吳翠芸還是一口就答應下來了:“好,不過這事也不是一下就能辦的,那賭坊銀子催的緊。”

她期待的看着李文恒,意思不言而喻。

李文恒有些猶豫,事情還沒做,就把那麽多銀子給出去,恐怕不太好吧。

吳翠芸見狀,連忙說道:“你放心,答應你的事,我們肯定會做,他要是不肯嫁給你,我們就把江遇給抱回來。實在是賭坊這件事拖不得,我們要是不盡快把銀子籌過去,老三的手就保不住了啊。”

話說的可憐,李文恒心生動搖,他也知道,江家在村裏的口碑不怎麽好,但他本來也不是只靠着村裏:“我可以先把銀子給你們,但是之後的事情,需要你們配合我,如果他還是不答應的話,你們就把這件事鬧到衙門裏去,咱們打官司,讓官老爺來分配孩子歸誰。”

這下就輪到吳翠芸猶豫了,普通老百姓,誰想和官員權貴打交道啊?

衙門那邊光是從門口走就讓他們感到心驚膽戰的了。

更何況那衙門長官就是何家的。

李文恒安撫道:“你們放心,我們李家在衙門裏有關系,沒什麽大事的,事後我還會給你們一些銀子。”

吳翠芸一想,咬牙同意了,“好,我答應你。”

李文恒也沒有直接就把銀子給了,雙方都說好之後,還是讓吳翠芸他們簽了一個欠條,雖然吳翠芸有些不情不願的,但還是在上面按了手印。

辦好了這件事,李文恒回家的步伐也輕松了許多,像是想到自己馬上就能夠娶到林知意了,整個人高興到不行。

李思娴看到他這副模樣,有些好奇的問道:“三哥,這是有什麽好事發生嗎?”

最近因為制冰方子的事情,經常有人要來他們攤子找茬,所以李家這些日子就沒有再去城裏擺攤。

看到李思娴,李文恒情緒收斂了一點,搖搖頭:“沒什麽。”

然後就快速回房去了。

李思娴低下頭嘀咕了一句:“奇奇怪怪的。”但也沒有放在心上。

幾天後,江城宣布了他和林知意的婚事。

他動作迅速,那天和林知意商量了之後,就去城裏把該買的東西都買回來了,林知意的嫁衣也去了城中最好的繡紡,買了一套成衣。

在他們這裏,嫁衣除了自身手藝很好的是自己弄,或是大戶人家自家養的有繡娘,其餘在繡坊買的不少,一些大繡坊極為受追捧,繡出的精美嫁衣價格不菲,連大家小姐出嫁都會買。

并不會感覺不合适。

買了東西,婚期也選的最近的日期,弄好了就去通知大家到時候來吃酒席。

至于媒婆提親這些流程,江城是直接找人去林家那邊提的,清溪村這邊竟是一點也不知。

直到江城說要辦酒了,大家才知道有這事。

“可是……可是意哥兒不是要聽江城的遺書,等小遇六歲之後再改嫁嗎?”村裏人有些反應不過來。

江城神色未變,笑眯眯的說道:“他要是等到六歲後,還不知道得被欺負成什麽樣呢。”

“這事小遇也是同意的。”

“哦哦。”這人往日和江城、林知意也沒什麽沖突,說不出什麽不好的話,想着林知意要是再嫁其實也沒什麽。

人家本就不用守節。

反悔也不是什麽大事。

下意識的便說了幾句恭喜的話。

江城應了下來:“到時候記得帶着嫂子孩子過來吃席啊,這回飯管夠。”

一路又去了好些家說這事。

請客的事得挨個去說。

大家的态度也都差不多,雖然詫異,但還是說了恭喜。

要是一群人聚在一起還能說不同的意見,逐個的單獨說,這些人便不好意思說不好聽的了,聽到江城還邀請一家人都去,不是每家只能去一個人,更是心裏期待了。

江城可是在城裏開了好幾家鋪子的人,有錢,這次的酒席肯定辦的好,他們也都好久沒碰過葷腥了,可得好好吃一回。

四千四千。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