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思君令人老,軒車來何遲(6)

第七章 思君令人老,軒車來何遲(6)

沈離聽到這裏,心中一動,牽動心事,又咳了起來。

蕊珠吓得連忙說道:“都是珠兒不好,珠兒不該說這些的。”

沈離安慰她道:“不妨事的。”停了停,又道:“你幫我把太醫請來。”

蕊珠問道:“才人姐姐可是有什麽不舒服嗎,早上已經請孫神醫診過脈了。”

沈離只得答道:“我覺得胸中有些悶。”

蕊珠連忙答應,轉過頭來對一名內侍道:“煩請公公去影霞閣将孫神醫請來。”見那內侍匆匆走了出去,轉頭又向沈離道:“才人姐姐,你稍等一會兒,孫神醫很快就會來了。皇上為了方便給才人姐姐診病,就安排孫神醫住在紫辰殿西邊的影霞閣裏。”

“孫神醫,是哪一位太醫,給皇上診脈的也是他嗎?”沈離輕聲問道。她從沒有聽說過太醫院中有這樣一位被稱為神醫的太醫。

蕊珠便細細說給她聽:“孫神醫并不是宮中太醫院的禦醫,是皇上特地征召他進宮為才人姐姐看病的,皇上病了後,他也為皇上診脈。才人姐姐,你不知道,前幾日,你病的有多兇險,一直高燒不退,昏迷不醒,皇上把太醫院所有的太醫都召來會診,他們都說才人姐姐是什麽舊有宿疾,新傷外感,因為身體虛弱導致易感風寒,而新感的風寒又加重了舊疾的病勢,外感內傷一并發作出來,病情甚是危急,他們合議了半天,勉強開出來一劑湯藥,皇上親自喂才人姐姐服下,卻是一點效用也沒有。因此皇上便下诏尋訪京城中的名醫,晉王知道後便舉薦了這位孫神醫。皇上素知晉王從小體弱多病,因此結識了不少京中的名醫。當下便将這位孫神醫召進宮中,為才人姐姐診病。他診完脈後,向皇上說了一大堆脈象醫理,我也記不住,他不但開了一劑湯藥,還向皇上進言要輔以針灸之術。皇上聽了後,瞧了他片刻,問道:‘你有幾分把把握可以治好朕的才人。’孫神醫說道五成,還說,還說關鍵是要看才人姐姐有沒有求生的意志,如果五天之後高熱還是退不下來,那多半就……。皇上聽了最後一句,想了想,最後還是點了點頭,同意了孫神醫的治法。”蕊珠一氣說了這許多,略停了停,喘了口氣,又接着道:“才人姐姐,你知道嗎,你高熱不退那幾天,皇上幾乎是不眠不休,寸步不離的守在床邊,更換手巾,喂水喂藥,親自照料才人姐姐,連早朝都辍了好幾日,直到三日前才人姐姐的高熱終于退下去了,孫神醫也說才人姐姐已無大礙,皇上這才松了一口氣,卻也因此累得病了,但只歇了一日,第二天便上朝了。”說到這裏,只聽門外傳報道:“孫神醫求見。”

蕊珠急忙去門口将他迎進來,請他為沈才人診脈。

孫神醫依次候了沈離左右兩手的寸關尺六脈,細細體會指下感覺,過了一盞茶功夫,孫神醫起身答道:“才人的脈象雖然仍是極為虛弱,但并無大礙,只要才人按時服藥,悉心調養數月便可安好。”

“神醫是說,我的病還能醫得好嗎?”沈離輕聲問道。

“那就要看才人是不是想要醫好此病。”

沈離沒料到孫神醫竟會如此直接地回答她,一時語塞,過了半晌才問道:“那皇上,皇上的病要緊嗎。”

孫神醫伸手撚了撚颌下早已全白的胡須,想了想,說道:“其實皇上的病和才人的病同出一源。”說完微微輕笑了一聲才接着道:“微臣素來和晉王交好,晉王爺平素最愛的便是種植花草,最愛養蘭花。有一回晉王爺精心種的一株蘭花不知什麽緣故,忽然漸漸枯萎,奇的是與此同時晉王爺也生了一場小病,雖并不重卻是藥石無效。很多人都道這株蘭花有靈性,知道主人将有病厄,便先行枯萎了,卻不知道晉王爺的病卻是因這株蘭花枯萎在先而起。因為擔憂心愛的蘭花,內傷七情,這才會生病,後來,當這株蘭花重又活了過來,晉王爺的病竟不藥而愈。”孫神醫講到這裏,又停了片刻,見沈離仍是不發一言,又道:“皇上的龍體素來康健,此次固然是因為長途奔馳,太過勞累,但若非因為才人的病而擔憂勞心的話,斷然不會感染風寒,而且還病勢不輕。沈才人,請恕微臣抖膽進言,才人之病病根在于憂思抑郁而不能言,長年郁結于心,陛下之病在于憂心如焚,動搖中氣,俱都是內傷七情所以致病,正所謂無情之草木焉能治有情之病,才人倘能做到七情暢達,五志和悅,方可病去身安,只要才人的病日漸好轉,陛下再無憂心之所,自然也會早日康複的。”

孫神醫說完見沈離仍是沉默不語,便道:“倘若才人沒有別的吩咐,那麽請恕微臣先行告退。”

Advertisement

沈離這才說道:“這幾日有勞神醫為我診治,多謝神醫。神醫的這一番話,我一定會記在心裏的。蕊珠,替我送送孫神醫。”

蕊珠送走孫神醫再回來時,手上又捧了一只玉碗,裏面盛着褐色的湯藥,輕聲對沈離道:“才人姐姐,該喝藥了。”

沈離極是順從的将一碗藥盡數飲盡,雖然眉頭緊皺,顯然這藥甚苦,卻并沒有再說什麽,漱完了口,重又躺下,覺得頭腦昏沉沉地,然而孫神醫的那一番話卻格外清晰,在她心底不住回響。過了好一會兒,才終于沉沉睡去。

那個,最近年關将近比較忙,基本上以後周三、周六、周日更新:)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