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第 20 章

對付方大伯母這種蠻橫不講理的人,直接硬碰硬是不合适的,浪費精力不說,可能收效甚微,這樣的人就需要有個更惡的人去治她。方應禮心中早有人選,那就是方大伯母的兒子——方茂財。

吃過晚飯,方應禮在內屋點起煤油燈,鋪開信封紙,伏案寫信。

原身學歷低,卻有一手整潔漂亮的硬筆字,筆鋒走挺有力,與方應禮本人的字跡有幾分相似。

所以方應禮并沒有藏拙,按照自己的書寫習慣,開始下筆。

早在初見方茂財時,方應禮就沒打算與方大伯一家能和平相處,收下雞蛋不過是導火線之一,他打算趁這次機會,跟方大伯家劃分關系。

他先詳細地寫出這次事件的經過,接着委婉地表達對這件事的看法,若是因為收下這雞蛋導致兩家關系更差,這不是他想見到的結果。只是這次大伯母說了很多難聽的話,不僅罵了他們家,還把爺爺奶奶都罵了進去。

爺爺奶奶這輩子都老老實實勤勤懇懇,不應該遭到這樣的辱罵。

寫到八字硬這件事,方應禮面色沉冷地寫下:雙親已遇難,若他們聽到這些話,定是萬分痛苦,大伯母的話,實在傷了我的心。

我并非有意告狀,只是想着茂財哥能好好跟大伯母解釋,封建迷信不可取,可不要因口舌之争,導致有心人抓到批判的把柄……

灑灑揚揚。方應禮一口氣寫了滿滿兩頁信紙。

他揉着略微有些酸的手腕,心裏想着,方茂財這人最是注重面子,篤定他離家前叮囑過方大伯母不可到他家生事。

待方茂財收到信,肯定會立即回來。加上經過今天這一鬧,明天村裏肯定家家都在讨論這件事。

只要是明事理的,都知道是方大伯母在無理取鬧,這件事他家是占理的。方茂財要是知道了,肯定氣得半死,好不容易經營起來的好形象,被他媽差點敗光。

……唉,方應禮料到會有事發生,失策在沒想到這麽快就被周慧岚撞到。說到底還是因為他,才讓周慧岚遭這次的罪。

他把寫好的信紙折疊放進信封裏,找出封膠封好,再貼上郵票。明天去上工的時候帶上,寄到方茂財的單位。

Advertisement

方應禮從內屋出來。

周慧岚在縫今天拉扯時被扯壞的衣袖,見他出來停下動作:“忙好了?”

“嗯。”方應禮走到她面前坐下,跟周慧岚說關于他的計劃。

周慧岚仔細聽着沒有插嘴,等方應禮說完,才說:“這樣大伯母以後不會再找麻煩嗎?”

方應禮:“可能會。”

周慧岚深吸氣,這樣的話,以後還是會有争執啊。她擡手揉起犯疼的太陽穴,覺得這都是什麽事呀,怎麽就攤上這樣的大伯母。

方應禮道:“但我不會讓她有機會再來騷擾咱們,我在信裏還寫了不願意看到你再收到這樣的屈辱,要是大伯母再說那話,我願意以死來證明你的清白……”

“噗,你在寫劇本呀,還以死證明清白。”周慧岚臉微微紅起來,羞惱地瞪了他一眼,心情卻極快好起來。

心裏頭那點霧霾被這個打岔給驅散,她皺成“川”字的眉梢跟着舒展開。

“不寫得誇張一點,大伯母肯定還會找機會再鬧一次。現在我說要以死證明,他們肯定不敢讓大伯母亂來,要不然我就去方茂財的單位門前哭。”方應禮笑盈盈道。

周慧岚:“……”怎麽突然不正經起來。

兩人安靜了一會,周慧岚繼續縫沒補好的衣袖。等袖子縫好,時間已經不早了,兩兄妹在前堂帶着牛娃在玩,現在牛娃一直在打哈欠。

方巧娥過來說牛娃困了,周慧岚就起身想抱牛娃回屋睡。

“牛娃該學會刷牙了。”方應禮道。

周慧岚贊同點頭,三歲的小孩是該學會刷牙了,要不然等長牙齒的時候容易長歪跟蛀牙。

她道:“你明天回來前記得買牙刷。”

等她走過去抱起牛娃,又喊方同路他們去刷牙洗臉睡覺後,方應禮在後面叫了一聲:“小慧。”

“嗯?”周慧岚疑惑地回過頭,她還有些不習慣方應禮這樣喊她。

方應禮摸出口袋裏用紅布包起來的兩塊錢,遞過去給她:“今天我去上田村一趟,這是我給別人看田拿到的咨詢費……”

這錢從到手他就想拿給周慧岚,她負責家裏的夥食,手裏沒有錢會更難。

況且他去上工需要吃早飯,村裏離農場較遠根本來不及做飯,方應禮去上工後,周慧岚就拿出散的一塊錢給他當早餐費。

留給家裏的錢不多,周慧岚都是緊巴巴地用,有這兩塊錢,最近兩周的夥食應該會好點。

他惦記着給小孩補充一點肉蛋白,想讓周慧岚明天早上去買點肉回家……

方應禮惦記着買肉,周慧岚想到的卻是別的:“你怎麽沒有給自己留着,你去城裏坐車可是要車票錢的。”

方應禮:……

把買車票這事給忘了。

“去城裏的車票錢單程就要五角錢,我給你一塊五,五角錢你請謝專員吃頓飯吧。”周慧岚抽出其中一大一小的錢拿給方應禮。

見方應禮沒有拿,她解釋:“不用擔心家裏吃的,今天我去買了塊鹹魚,能吃幾天。”

等方應禮真的能去城裏工作,他們家還用擔心飯菜問題嗎。

家裏缺的東西不少,得一點點來,手裏這五角錢,周慧岚打算用來買一斤鹽、二兩醬油,剩下一角,她打算給方同路跟方巧娥買兩本新的作業本……

周慧岚說着家裏瑣碎的小事,方應禮聽得卻有些發愣,原來這就是搭夥過日子嗎?

他這幾天只忙着上工,原來家裏這些雜七雜八的事這麽多,周慧岚不僅要帶孩子,又要幹家務,還要給孩子做飯,然後去菜田裏澆水,再去巡邏水田,看看水稻苗長得如何……

這麽多事情加起來,一點都不比他輕松。

他再次被這個年代的女性給震撼到。她們是貧困家裏的一半天,只有她們在,才能有一個個家。

第二天,方應禮早早起來,為了不吵到周慧岚他們,他蹑手蹑腳地做好準備,沒有多待地收拾好出門。

等到農場,周葉在供銷社大門外等着他,見到方應禮,就把手中買好的早餐遞給他。

周葉:“應禮這份是給你買的,肉丸粿條湯。”

怕方應禮不收,他連忙說自己已經吃過了。

他完全多慮了,方應禮就不可能不收,笑嘻嘻地拿過碗筷,大口吃起來。

沒錢痛苦,沒得吃更痛苦,方應禮大學三年裏,習慣周圍各種蹭飯的舍友、學長、學弟,他也沒少蹭學長他們的作業,已經養出厚臉皮。

吃起來完全沒有心理負擔。

“下次別買肉丸粿條湯了,我還是喜歡饅頭,更杠餓。”方應禮吃完擦嘴,對他說道。

“……哦哦,那我明天買饅頭。”周葉呆呆的應道。

方應禮對他的表現挺滿意的,勾着他的肩去集合點排隊。

路過的周牛正看到這一幕,臉上表情頓時不好了。怎麽兩人今天看起來關系更好了?

有這個想法的不止他一人,杜勇田跟杜秋生同樣有這個想法。他們跟周牛正嫉妒發酸的情緒不一樣,覺得方應禮能多交一些朋友是好事。

這個周葉看起來就挺老實,不像是會欺負方應禮。

于是,四人下工時約好在一張桌子吃飯,後面連方大力也加入他們。

幾個人邊吃邊聊,方大力就說起信的事,說等會他有空就去農場郵局給方應禮看下信到了沒。

“大力哥我自己去吧,我剛好要去寄一封信。”方應禮道。

其他人聽着一頭霧水,杜秋生問:“什麽信呀?”

方大力道:“是謝專員寫給應禮的信。”

其餘人:“!!!”

他們知道謝專員喜歡方應禮,但沒想到還給方應禮寫了信。

看向方應禮的眼神,多多少少帶上了羨慕。

因還不确定能不能面試通過,方大力跟方應禮都沒有明說信裏都寫了什麽,他們也識趣的沒有多問。

吃好飯,方應禮跟他們打聲招呼,獨自一人去農場郵局。

農場郵局在公社的右邊,漂亮的獨棟小二層,有嶄新的玻璃窗,是這幾年建好的。

方應禮走進去,看到前臺趴着一個穿着墨綠色制服的工作人員,現在是午休時間,是允許員工可以在工作崗位短暫休息的。

他便走過去,還沒開口說話,趴着的人先擡起頭。

是個看着模樣四五十歲的中年婦女,看清人,口吻淡淡問:“這位同志,有什麽事?”

方應禮道:“請問這位同志,有沒有方應禮的信?”

“喏,今天剛到的信都在那邊還沒清理出來。”她打了個哈欠,“你要的話,去那邊自己找。”

說完,又繼續趴到桌上,沒再理會方應禮。

還挺随意的,方應禮心裏好笑,也不生氣地走到角落,站在專門用來收信封的墨綠色防水袋前。

裏面裝的信封不少,大多數都是從城裏寄回鄉的,先是由農場郵局統一收件,再按照不同村來分,如果不想等可以自己到郵局拿。要不然就要等郵遞員送到村委,去村委那裏拿,不過這樣的話,就要遲兩天才能收到。

多的是像方應禮這樣,親自過來農場郵局拿信的,工作人員都見怪不怪,指揮他們自己去找就不再管。

謝畢卿的信很好找,方應禮專挑比較厚的檢查,沒過一會就找到他的信。謝畢卿選用的是大號信封,裏面裝得鼓鼓的,推薦信也在裏面。

方應禮拿着信封回去找工作人員,簽好名蓋了章,就可以将信封拿走。走前,他把寫給方茂財的信寄出去。

拿到信他沒急着拆開,返回到公社,找到個安靜沒人的地方,拆信看起來。信裏還裝了封沒有封蠟的信封,方應禮沒急着拿出來查看,先是打開了謝畢卿寫給他的信。

謝畢卿在信裏告訴他,将在十點半到十一點左右在糧食局旁邊的早餐館二樓窗口等他,還交代他回去時就已經給面試官提起過了,但吐槽說面試官沒有直接答應他,反而告訴他需要看方應禮的面試表現。

接着,他還在信裏說,他将方應禮跟他聊天時說的話整理進入到他的工作筆記裏,希望方應禮能同意。他覺得方應禮提出了不少有趣有用的意見,他想采納編輯到農學課本裏。

說到農學課本,謝畢卿在後面還用一張信紙用來解釋這農學課本是做什麽的。原來是今年縣裏開展農業會議時打算撰寫一本當地的農學縣志,謝畢卿便是其中的撰寫人員之一。他還說關于方應禮的農學意見還沒給其他撰寫者确定,等有好消息,一定告訴方應禮。

對此,方應禮還挺高興的,沒想到自己根據上輩子學到的知識,還能用在這裏。

而推薦信則不同了,謝畢卿寫給方應禮的信用的是輕松愉快的語氣,但推薦信卻是嚴肅端正的寫作體,先是介紹了糧食局,再介紹他自己的職位,再鄭重地介紹了方應禮。

看完後,方應禮臉紅耳赤,總覺得謝畢卿對他有種很厚的濾鏡,在他眼裏,竟是有點優秀?

80年代處在于改革初期,正是大力發展農業、工業的重要時期,現在最缺的就是人,只要是有能力的,都是單位争搶的香饽饽。也就是偏遠農村信息落後,對于方應禮能解決田地問題這件事沒太大的感覺。

但放在謝畢卿這種專員對口的人來說,方應禮便是他的香饽饽。且……他們不過是沿海小縣鎮,大部分去外地讀書的人畢業後都留在了外地發展,回鄉的寥寥無幾。

目前糧食局裏,能獨當一面下鄉指導種田事宜的人實在太少,光靠謝畢卿的團隊,簡直是杯水車薪。

傍晚收工後,方應禮向方大力請了明天的假。

裝着飯後去供銷社買小孩用的牙刷,還買了兩包東方紅牙粉。回家時周慧岚已經燒好菜,只等方應禮帶飯回家就可以開飯。

今晚還是方應禮喂孩子,吃飽時,方應禮就跟周慧岚說明天要去縣城裏的事。周慧岚打算提前給他準備去縣城裏吃的早飯。

問他要不要裝兩個烤紅薯在路上吃。

“好啊,我來烤吧,你回屋休息。”方應禮沒讓周慧岚動手,自從昨天知道她要忙那麽多事後,方應禮就打算以後能自己動手的就絕不讓她動手。

兩人坐在木凳上,方應禮在竈口裏燒紅薯,周慧岚在旁邊給小孩們燒洗澡水,牛娃吃飽就不讓周慧岚抱着,見方應禮在忙沒法抱他,就要趴在他的後背,時不時用小手摳着後背玩。

“哈哈哈哈……牛娃別亂動。”方應禮被摳得後背直發癢,扭過頭就把牛娃攥進懷裏,專對着小孩的癢癢肉下手。

“怕了吧?嗯?快跟爸爸說,以後還敢不敢!”一邊做鬼臉地吓唬牛娃。

牛娃哇啊哇啊地又笑又叫,短小的四肢亂踢地喊着:“小叔救我……嗚嗚,不敢不敢啦~”

“叫你叔來也沒有用。”方應禮下手再次撓了幾次,佯裝用力地拍了拍他的屁股。

牛娃吓得哇哇叫,哭着喊:“叔叔,救我,小姑姑,救我。”

方應禮驚訝地對周慧岚道,“牛娃這兩天能幾個字說話了,速度挺快。”

“小孩子學說話很快的。”周慧岚道。

牛娃都三虛歲了,屬于說話比較慢的,但只要一學會說話,後面便能越來越利索,要比先說話的小孩更快。

作為獨生子的方應禮詫異:“還能這樣?”

周慧岚:“對啊,我帶過弟弟妹妹。”

說着她就舉例她弟弟一歲多就開始會說話了,可等到四歲多才完全說利索,但她妹妹兩歲多才開始學說話,還沒四歲就基本能說利索。

不止如此,其他家的小孩大部分都這樣,不過也有很小就會說話,學得非常好的小孩。周慧岚表示她見到的不多。

“每個孩子的語言天賦都不同,不能強求。”方應禮使壞地捏了捏牛娃的小臉蛋,才施施然地放開他。

牛娃一得到解放,立馬跑去找小叔叔了。

要小叔叔給他報仇。

“爸爸,打我!叔叔,你打爸爸!”牛娃奶聲奶氣地朝方同路控訴。

方同路:“……”抱歉,我打不過你爸爸。

方應禮跟周慧岚聞言,兩人四目相對,頃刻,都開懷地大笑起來。

逗小孩子,真的太有趣了。

次日,周慧岚跟方應禮同時起床,她檢查了方應禮出門要帶的東西,忽然想到什麽,問道:“應禮,今天要是能成,以後我們會去城裏住嗎?”

“你想去城裏住?”方應禮沒立即回答,而是反問她。

他們家只有分配的地,0.8畝水田跟0.2畝旱田,靠着兩塊田,是養不活全家人吃食的。到那刻,要是真的能在城裏工作,就有份穩定的工資,靠這份工資,也可以養活全家人。

但是,周慧岚也有自己的想法。

她不想一輩子都待在農村裏,如果有機會去鎮上、或者縣上生活,她肯定要抓住這個機會。就是不知道方應禮願不願意。

周慧岚看到很多男人去城裏上班,老婆孩子都留在老家這邊,周日才會回家。他們是不願意帶村裏的婦人去城裏的,覺得她們到底是沒有見識的村婦,怕她們給自己丢臉。

周慧岚的幾個表哥都是這樣……她這幾天有時候會胡思亂想地擔心,方應禮會不會也這樣。

聽她這麽說,方應禮一口答應下來:“好啊,小慧你有這個想法太好了,到時候有機會,我們全家人都去外面的世界見見世面。”

他就沒有把周慧岚當成普通的村婦,哪怕周慧岚沒讀過書。

“別說是縣城了,我們還可以去北京,去看天安門升國旗!還可以去黑龍江,去看那裏的黑土地!那裏有萬畝耕作田,到農忙時一定很壯觀!”方應禮興致勃勃道。

上輩子他就差一點跟着導師去瞅黑土地了,可惜還沒啓程呢,就穿越到這裏來。

這輩子,他一定要去見識下,東北三省的黑土地。

“應禮哥!應禮哥在嗎?”

屋外,有人在喊。

是方書朋。

方應禮跑去開門,方書朋看着他道:“應禮哥,我聽說昨天的事了,表嬸母這次太過分了,我昨晚回家的時候就聽好多人都在說,表嬸母還說嫂子的壞話……”

他話一頓,看到周慧岚就在前堂,讪讪地笑着打招呼:“嫂子好。”

“書朋來了,吃紅薯嗎?你哥昨晚燒了紅薯,還有幾個。”周慧岚招呼他。

方書朋也不嫌棄:“好啊。”

他走進來,抓起一個撕開咬着吃,一邊朝方應禮看過去,就見方應禮并沒有吃紅薯,而是把紅薯放進到紅軍包裏。

“應禮哥,你要出門啊?”他問。

方應禮道:“去縣城一趟。”

“今天不上工啊?怎麽就去縣城?”方書朋想到什麽,滿臉驚愕,“應禮哥,你該不會是想要去縣城找茂財哥吧?這……這不太好吧,雖然這事是表嬸母的錯,但要是鬧到茂財哥的單位,就不好收場了。”

方應禮:“……”想象力還挺好。

方應禮解釋并不是去方茂財的單位,而是要去糧食局一趟,他沒說自己是去面試的,而是說要去見個人。

聽到這裏,方書朋當即表示他要去農場,可以順道載方應禮去農場汽車站。

方應禮自然沒意見,兩人很快就一起出門。

農場汽車站,并非在農場裏,騎自行車到半路,需要走岔道,這條路通往外面的沙土路,走起來依舊不平穩,颠得方應禮屁股生疼。

騎了足足十五分鐘,兩人終于見到挂着“農場汽車站”的牌匾,車站外的空地,還停放着幾輛中巴車。

在停泊區旁,還有片圍起來的空地,停放着不少上鎖的自行車。這些自行車都是去縣裏或鎮上工作的職員停放的,每個月交5角錢就可以,由保安看管。

這就是最早的公有停車場啊。

停的自行車還不少,每個月收入挺可觀。

方應禮收回視線,跟放書朋分開後,去站臺購買當日來回返程的車票,能便宜一角錢。

他把零錢放進紅軍包,在泊車區找到自己要坐的中巴車,上車後,把車票遞給司機師傅,司機師傅撕了一角把剩餘的票還給他。

距離發車還有十幾分鐘,方應禮找到個空位坐下,拿出包裏的紅薯吃起來。

吃到一半,又有幾個人上車。

都是原身不認識的人,身上穿着得體的工作服,一看就是去縣裏工作的職員。

其中有兩人是認識的,坐到方應禮前面的座位上,旁若無人的聊起天。

他們說話聲音大,坐在方應禮對面看着像是焊工師傅的大叔睜開眼睛,出聲打斷了他倆的話,讓他們不要吵吵。去縣城的路程有三個多小時,大多數人都是在車上補覺,這兩人的聲音已經打擾到不少人。

有人提醒,其他人便紛紛跟着表示說話小聲點。

兩人被這麽多人提醒,臉瞬間比猴子屁股還要紅,直到車子啓動,到縣城,都沒再開口說話。

嘿嘿,今天章節提前更新啦~~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