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是誤會
第14章 是誤會
梁泊言這才發現一個問題,做熱播劇的編劇,似乎比他想象的要有錢許多。
對李昭的經濟水平有誤解這件事,并不能怪梁泊言,畢竟李昭平日裏看起來并不是很有錢的樣子,每次過來找他,坐的是紅眼航班,乘的是地鐵,永遠背着一個灰色的電腦包。
“你之前答應我的,”陳啓志正好發消息過來問,“勸李昭勸得怎麽樣了?”
“完全給忘了。”梁泊言老實回答。
他又問:“你們拍劇,寫一集給編劇多少錢啊,我看看收多少回扣合适。”
陳啓志那邊又半晌沒回答,梁泊言猜測,可能等一會兒收到的消息就是:“我是不是太給你臉了,讓你這麽不要臉。”
果不其然,正在想着,陳啓志的消息就過來了:“你知不知道,你這種級別的人,一般來說,都沒資格跟我說話。”
梁泊言不知道跟陳啓志說話需要什麽資格,陳啓志是個很油膩的人,在夜店裏勸小姐從良,在KTV裏逼着梁泊言賣唱,酒桌上侃侃而談吹牛逼許下不會兌現的承諾,但梁泊言仍然會跟他有交集,因為這個人還有點用。
這麽一想,他和梁幻,居然也是有相似之處的。
梁泊言回過神來,又看到陳啓志發來的新消息。
“其實我根本沒有必要理你,我不知道你跟李昭的關系,也不知道你到底能不能說服他。事實上我讓項目組的人自己去談,用人脈,用錢砸,都更容易一點。”陳啓志說,“但我有過一個朋友,可能這輩子我都見不到他了,有沒有什麽歌,能表達我現在的心情呢?”
梁泊言都有些反應不過來,一個油膩的男人突然談起友誼來,也是有些讓人肉酸的。他搜了一下關鍵詞,給陳啓志發去了一首歌的鏈接。
《與你無關》。
“你他媽就沒有一刻正經點是吧?”陳啓志果然暴怒。
“我繼續去幫你勸李昭。”梁泊言見好就收,“您繼續給你那朋友唱大悲咒啊!”
Advertisement
一擡頭,才看到李昭不知何時已經站到他身邊,直勾勾的眼神從上至下,俯視着他的手機屏幕。
“勸我什麽?”李昭問。
“你不知道嗎?他想讓你負責什麽劇來着,好像你拒絕了。”梁泊言将手機息屏,“我讓他給我回扣,我來說服你。”
“哦。”李昭聽了,但似乎又沒有聽進去,“與你無關。”
“啊?什麽?”梁泊言的思維還停留在那部還沒開的劇裏,“我知道跟我沒關系,你愛接就接,說着玩的。”
“你送給他的歌,《與你無關》。”李昭說,“那是一首情歌,主題是我愛你,但與你無關。”
“……我只是搜的關鍵詞。”梁泊言其實根本沒有聽過,但寄人籬下,他的脾氣也好了許多,還會跟李昭解釋一句。這麽冷門的歌,也不知道李昭怎麽聽到的。
唱歌的時候,呼吸是非常重要的,一呼一吸間的節奏,對歌曲有着致命的影響。李昭的呼吸是沉默的,沉默之後,李昭才說:“沒事,反正我們也沒那麽熟。”
眼看李昭走出去,梁泊言覺得頭都要大了。
他想抽根煙冷靜一下,但在自己記憶中的位置摸索了半天,也沒有找到那包被壓過的煙。
再細想一下,似乎剛剛李昭出門的時候,順手也把煙拿了出去。
這沒有經濟自由和買煙自由的日子,真是一天都過不下去了。
梁泊言只好給罪魁禍首陳啓志發消息:“V我50,再給我買包軟中華,我幫你偷李昭劇本。”
但這次,陳啓志似乎終于煩了,沒再搭理他。
“陳總,”秘書敲了敲門,才走進來,“已經查過了,梁先生的确已經從香港回到北京,而且……是跟李昭同一個航班。”
陳啓志看着秘書遞過來的資料,不太明白這上面呈現出來的東西是什麽意思:“這是什麽行程?香港飛上海,然後馬上從上海飛北京。有病是不是?把京港高鐵當什麽了?”
秘書謹慎地考慮:“可能是為了誤導別人,不讓別人追查到?”
“你說得像懸疑電視劇,”陳啓志說,“而我像追查別人逃跑蹤跡的反派。”
他當然不是反派,他只是多了那麽點直覺,總覺得有什麽事情不太對。種種跡象表明,梁泊言的确還沒死,但梁泊言的手機號,依然是已關機。
陳啓志擺出一套完整的茶具,給自己沏了杯茶,又分了秘書一杯,開始給秘書講起中國茶文化的起源,秘書頻頻點頭,聽得很認真的樣子,說陳總懂得真多。
“略知皮毛而已。”陳啓志很謙虛。
像他這種有涵養的中年人,總是容易讓年輕人崇拜的。哪怕是那個阿占,開始說話嗆人得很,後面也含情脈脈給他發情歌來暗示勾引。
還好他不吃這套。
如果不是那個項目還沒解決,陳啓志真想給李昭看看,讓李昭知道,他是找了個什麽人當替代品。
與此同時,李昭坐在咖啡館裏,看着來面試的年輕人急匆匆地趕來,頭發都沒有打理,西裝也套得淩亂。
“李昭老師。”面試者坐下,“不好意思,我剛接到電話就趕過來了,搞得有點亂……”
“沒事。”李昭暫停了當事人的陳詞,“是我的錯,臨時改時間,實在不好意思。”
招聘助理這件事情,是之前就提上議程了的,李昭早就不想跟那些人直接對話,招人到最後,已經基本确定,就差李昭親自面試看看是否合适,但李昭一直沒時間。
“我看你之前也有一些實習經歷,應該知道怎麽跟甲方對接。如果你對薪資沒什麽疑問的話,回頭把工作電話號碼給我,我對外就改成你的號碼聯系。”李昭又翻了翻對方遞過來的簡歷,略微一頓,“你也是戲文專業畢業的。”
“是的,同一所學校。”被面試的應屆生極力表現,“我上學的時候就知道師兄的名字了,聽說您那時候坐着輪椅還校考第一……”
一般來說,被誇的人會客氣一下,擺着手說好漢不提當年勇,再給即将上任的助理畫畫餅,但李昭不屬于“一般來說”的範疇。
“那時候出了場車禍,”李昭放下那疊簡歷,“我去找我初戀,結果變成了捉奸。”
果不其然,此話一出,對方嘴巴張得老大,眼神不斷變換,明顯受到了沖擊,又要強裝淡定,不然會顯得大學生沒見過世面。
“我跟你講講吧。”李昭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