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年少成名,總好過白發青衫

年少成名,總好過白發青衫

就比如說,他剛剛提到的火鍋。

要不是許星君做出來,他還真不知道食物竟還可以那樣邊煮邊吃。

他原以為沒經過熱油炒制的東西,怎麽會好吃,沒想到随口一嘗,沒放一滴油,竟香的讓他掉舌頭。

又香又辣又麻,一頓火鍋吃下來,竟讓人吃的大汗淋漓,渾身舒爽。

原來吃飯也是一件這麽讓人享受的事嗎?

反正自打那一次之後,他就忘不了那火鍋的味道了,許星君這段時間光忙着研究他的種子了,都沒時間搗鼓吃的了,倒讓他很是想念啊。

壞小子,早知道他這麽長時間一直在坑自己,能是一頓火鍋就能解決的事?

十頓還差不多!

還得是有牛肉的那種!

剛跟人商量完事,星君覺得自己也不能就這麽走了,好歹陪人多說會話,不然他不就成了個只會讓人幫忙,用完就丢的壞人了麽。

随口找話題聊:“最近村裏不少人都出去做生意了,譽哥有什麽想法嗎?”

原是随口一問的,沒想到趙譽很認真的思考了一陣,最後說:“我想開個早餐店。”

星君扭過頭去看他。

趙譽接着說:“閑着也是閑着,家裏一共就這麽幾畝地,偶爾照顧下就可以,其餘的時間都閑着,而且只是賣早點的話,也就只是忙活大半天,家裏三口人,更忙活不多久就能整完。掙多掙少我都不在乎了,只要不賠本,那就是賺的。”

有些話趙譽沒說,他心裏想的是,反正自己手裏有靈泉,早餐店一直開下去,總會把名聲一點一點打出來的,不急于這一時。

Advertisement

星君在一旁認真聽着,時不時的點頭表示自己在認真聽着,等趙譽說完之後,星君才說:“我覺得,你這個早餐店,配上你的靈泉水,絕對會爆火的,等那個時候,估計別人來店裏吃個早點都要排隊呀!”

趙譽溫柔的笑笑,黑黝黝的臉上泛起微微的紅暈,又有些不好意思的撓了撓頭,“但願吧。”

趙譽如是說着,行動力也很強,回去之後,就把早餐店的事提上了日程。

趕在秋收之前,早餐店就開了起來。

天還沒亮,葉溪村的農家大院裏就已經燃起了炊煙,趙母在廚房裏忙活着,正在熬粥。

為着開這個早餐店,趙譽還專門在院子裏新建了一間大廚房,一家三口人在裏面忙活都不顯得擁擠。

粥煮好之後,趙譽和趙父也把小籠包包好了,大火起鍋,架起蒸籠,把包子放進去,半小時一大籠屜薄皮大餡的小籠包就出鍋了。

等到所有的吃食都裝好了放在車上之後,忙活了一早上的趙母臉上忍不住流露出擔憂的神情,“會不會一個都賣不出啊?”

畢竟現在大家手裏也都沒多少東西,真正有錢的人家也不是很多,鎮子上誰會出手這麽闊綽會舍得來早餐店裏吃東西。

趙母覺得,自家做出來的早點,并不一定能賣得出去。

心裏已經做好了賣不出給村裏人分着吃了的打算。

趙譽勸她:“沒事。不會賣不出去的。我走了,你跟我爸再回去睡個回籠覺吧。”

趙母只能點頭,目送着兒子騎着腳蹬三輪車走遠才回了家。

到了早點店,趙譽把鋪面收拾出來,早先蒸好的包子又架到了鍋爐上,這樣就算是放好一會也不會涼。

在他計劃和想象中,自家這個小店第一次開張,雖然價格放的很低了,但是畢竟是新店嘛,大家都還不知道東西好壞,肯定來買的人不多,他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準備。

哪想到,原本無人問津的小店,沒一會兒就排起了小長隊。

“老板,給我來五個小籠包和一碗粥!”

“哎哎。好嘞,這就給您上來!”

“老板,你家有胡辣湯沒,給我盛一碗!”

“有有有!”

“老板,我來十個小籠包!”

“好嘞!您稍微等一下哈!馬上就給您拿!”

不一會兒就吸引了不少人過來圍觀。

“哎。這裏新開了個早點店啊,要不是這裏排隊的人多,我還真不知道這裏開了個新店!看樣子還不錯嘛,我也排隊買點嘗嘗!”

“新開的店,正好我老婆子這兩天快生産了,整天吵吵着要吃點不一樣的,我看這兒排隊的人不少,我也給她買點吧,正好包子粥的,也健康的很。”

就這樣,排隊的人越來越多,不到晌午時分,趙譽準備的早點就全都賣完了!

看着空空如也的籠屜和粥鍋,摸着口袋裏鼓鼓囊囊的鈔票,黑黝的臉上樂開了花,輕快的收拾着東西,打道回府。

騎着三輪車從鎮子上走的時候,不知道為什麽,趙譽總覺得前面一閃而過的那個人的背影,好像許星君啊。

他也來鎮子上了嗎?

怎麽沒跟自己說一聲,說一聲自己給他留兩個包子,吃了他那麽多次好吃食,讓他也嘗嘗自己的手藝啊!

星君從鎮子上回來之後,一直跟着他的小助理忍不住問他:“許研究員,你為啥自掏腰包去雇人買那家鋪子的早點啊?您這不是虧了嗎?”

星君笑了笑,“這就是gg效應。他家的早點本就是好東西,也不是虛假宣傳行為,早點把名氣打出去,總歸是好的。”

年少成名,總好過白發青衫。

小助理似懂非懂,也沒有再問,又說,“所以他家的包子真的好吃嗎?下次有機會直接去他家吃剛出鍋的去!”

星君溫柔的笑了下,“真的好吃,機會很多,明天就能去,不過你得早點爬起來,他早晨五點半就出門了。”

“還有,記得付錢哦。”

“那是自然~”

時光飛逝。

一九九八。

趙譽的早餐店開遍了全國。

葉溪村的種子也遍布了全國,甚至已經開始有外國的農業研究基地注意到了,準備來中國商談種子開發合作事宜。

唯一一件令人心痛的事情,大概是那個帶領着葉溪村全村發家致富的病弱少年,永遠留在了美好的一九九八年,留在了青山綠水環繞的葉溪村。

但,他活在了每一個人心中,每日吃飯的時候,偶爾也會想起他。

七十年代完。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