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第21章
郭嘉年和編劇讨論了好幾回,微調了劇本,劇組很快建起來了,戲份少一點的反派角色是請的資深演員客串,主演都是沒什麽名氣的年輕演員,不過基本都是科班出身,也有幾年經驗,表演能力夠用,剩下就是導演指導的事了。
這難不倒郭嘉年,當初他用的演員條件更差,結果不是也不錯嗎?演員們都要很有信念感才行,雖說是軟科幻,很多戲份也都是對着綠幕表演。
演員表演的部分問題不太多,郭嘉年在片場算不上多麽有威嚴,他總是笑呵呵的指導着,但這可不能小瞧他,總是嘴上哄兩句,演員就找到方向了。
這讓從易夢口中得知郭嘉年執導方法的顧生明格外羨慕,他合作過的導演大都很嚴厲,就算私下很溫和,一旦進入片場,站在攝像機後,态度立刻變了。
顧生明私下找了表演老師練習,但每個導演的攝影機前要求的表演還是不太一樣,他想多學一點,就很想向郭嘉年導演學習一二,但他沒有加入《上載》劇組,也不想為這個事請求易夢,現在他還處于追求階段,不希望易夢把他當成那種勢利小人,也希望自己在表演這個專業領域內能更厲害一點,有一些代表作,省得以後被人說攀高枝,配不上易夢。
不過還是讓顧生明找到了一個機會圍觀,當初參加的選秀節目有個男生排名差了一點點,最後沒有正式出道,但他本來就是正兒八經學表演的,選秀出道這條路沒有走通,那就回到原本的路上,慢慢參加電視劇電影這些項目,也許有一天能當上主演,能拿影帝視帝,能火到全國人民熟知。
顧生明就打着去探班的旗號跑了過去,張燕已經不再具體負責劇組的工作了,這次是柴敏抓着現場的大小事情,她忙得焦頭爛額,雞毛蒜皮的麻煩層出不窮,又不想總去打擾張燕,不希望在易夢和張燕眼裏,她連這點小事都辦不好,只好硬着頭皮處理。
顧生明的探班這事本來已經排不到柴敏面前,但她也是知道易夢和他之間的緋聞,加上他現在也算是一線明星了,就抽空見了一面,把他帶到忙碌極了的混亂現場,找到他指明要探班的演員。
男演員很是意外,又有些受寵若驚地接待了顧生明,顧生明對他就明說了,想看看他們是怎麽被郭嘉年指導的,所以還會再打擾幾天。
男演員當然沒有意見了,他很知趣的沒有立刻提給他介紹工作,而是講起劇組的趣聞。
“郭導對我們演員的确不錯,不過他也不是沒有脾氣的,後期特效是同步制作的,拍一集做一集,好像找的是國外團隊,郭導時常打電話飙英語,我聽不太懂,但他說的特別急,特別兇,好像是在罵人。”
顧生明笑了起來,他聽易夢講了見郭嘉年的事,也就猜到了郭導對特效一定很在意,但這不是說他對演員的表演就放松了,而是很多戲份面對着綠幕,他就要指導他們發揮想象力。
演員們的基本功是過關的,不缺乏信念感,無實物表演也能演到位,只是不知道導演心中這個最後用特效制作出來的東西是什麽樣子,哪怕給演員看過了效果圖,他們的概念也并不夠清晰。
顧生明認為這是一通百通的技巧,他的現代戲就比玄幻仙俠劇要演的更好一點,他沒有科班出身那些同行多了四年的學習經驗,只是運氣更好獲得了觀衆喜愛,但這不代表他可以偷懶,那麽路人緣很快就會流失,只能下苦功練習。
從耀星娛樂獨立出來後,顧生明不再讓經紀人接唱歌跳舞這類工作,他打算全心鑽研表演,其他類型的綜藝适度參加,不過度消耗顧生明這個品牌。
Advertisement
顧生明苦笑着,他過去就是很厭惡父親刻意打造出來只有歡樂的游樂園,員工們連微笑都有要求,笑的不規範被發現就要處罰,更別提裝在玩偶裏的人,他們汗流浃背,一天下來都不能說一句話,也不能摘下頭套,要一直逗孩子們玩,和游客們拍照,每年夏天這些員工都會有幾個人中暑。還有表演節目的,每天的節目都是重複的,一部分是雜技,極其危險,卻吸引了很多游客。
顧生明從小在員工通道裏跑來跑去,聽見了無數的抱怨,他們讨厭不高的工資,讨厭每日不變的節目,讨厭煩人的游客,更讨厭中了暑或表演中失誤受傷後什麽關懷都沒有的游樂園。
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顧生明也讨厭起了游樂園,可誰能料到,命運讓他走上了造夢的道路。
藝人都要把自己塑造成一個美好的人,從外形到人品再到能力,都要往完美打造,可他深知背後卻是每個真實的人,有的人品不堪,有的性格惡劣。
顧生明差不多從大學畢業正式出道,幾年下來,他卻發現自己越來越适應娛樂圈了,尤其紅了以後,更是如魚得水,不管多麽疲憊,鏡頭前他是不會出錯的,永遠微笑着,鏡頭外和身邊的員工也總是合作愉快。
可走到這一天,他一直是随波逐流的,盡管知道應該提高業務能力,也在努力學習,但他不是真心熱愛這個行業的,只是也沒有什麽熱愛的事情,既然已經端上了這個飯碗,那就好好往前走吧。
業內他見過的大部分人,也并非是熱愛,而是想賺大錢得大獎,這當然沒什麽不好,只是認識了易夢的純粹之後,才覺得格外不同。
易夢常常說她是個資本家,很愛錢,可顧生明卻覺得要是真如此,那怎麽會投資拍《超級達人》和《跳出天地》,這并不是回報率最高的題材,現在又拍起受衆不大的科幻電視劇。
他并不太确定易夢是怎麽看待自己的,只知道他自己格外仰慕易夢,不管怎麽說,她經常在繁忙中應約一起吃晚餐,他就很滿足了。
從片場回來後,顧生明又約了易夢,這次選的是家雲南餐廳,點了一桌特色菜,用芭蕉葉包裹的烤魚,還有出名的包漿豆腐,現烤出爐的鮮花餅,裝在菠蘿裏的焖飯,燒的各種菌,最後再來一碗米線就吃撐了。
雲南菜不少偏酸口,很是解膩,顧生明盡管時常健身,也不敢吃太多,擔心上鏡的效果,于是易夢盡情享受,吃了不少。
易夢一邊聽顧生明講他去探班的故事,一邊也苦惱地點頭:“雖然說是全部拍完才播出,但特效也立刻制作了,郭導說萬一要重拍補拍,也比較方便,但現在的問題是找的國外團隊也時常達不到郭導想要的效果,他要求很高,很想拿出一個好的作品出來,但也許是文化差異,那邊總是有些不符的地方。”
她說的委婉,其實是國外的特效團隊不太注重他們這個項目,這是一家很出名的特效公司,接過不少著名作品,手上的項目很多,他們的并不算多麽複雜,對方的負責人常常覺得他們不懂最新的技術,總是不聽建議,非要按照自己的來,效果不差,但和郭嘉年想要的不完全一樣。
郭嘉年和對方負責人用專業知識吵了好幾架,才讓對方信服,最近才慢慢沒有出現太多問題。
“返工多了,也是麻煩事,工期就變長了,不知道能不能趕上暑假上線。”易夢嘆道。
這次她還是選擇暑期,先試着報給了電視臺,現在這個時期,大部分電視劇主要還是先争取在電視臺播出,流媒體平臺也在争取同步播出,出品方當然高興了,多賣幾家賺的更多。
但幾家收視率頗高的電視臺都沒有答應,易夢無奈只好找合作過的幾家流媒體平臺,他們的意願也不強烈,這種題材很少見,他們買來了萬一播放量很低怎麽辦?都推說等有一兩集制作好了,先看看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