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因着突然想起的這一遭,顧沁媛很快吃完飯,跑到屋外向主人家詢問關于糧食的事。

這戶人家的當家人是個樸實的漢子,雖然不明白這白白嫩嫩的小公子怎麽想起問這些事,但還是大致說了一番。

回程的路上,顧彥玺很是驚奇地盯着顧沁媛。他原以為自家小妹就是個閨閣小姑娘,沒想到卻有大胸懷,倒是比他這個兄長長進。

顧沁媛正在思索怎樣去找玉米、土豆的種子,從剛才那個大漢的口中,她知曉現在的大齊百姓們主要以小麥、水稻為食,那些物種都還未在大齊出現過。

她眉頭微蹙。

現在歐洲那邊應該是有了這些糧食,若想尋得良種,肯定是要出海去找。

出海?

“二哥,如今朝廷出海容易嗎?”顧沁媛開口問道。

顧彥玺更是詫異,反問道:“你這怎麽突然間又問起出海的事?”

“我就是想着現在大齊的糧食養不活百姓,那海外的呢?”顧沁媛迎上他的視線。

見她認真,顧彥玺也正經起來,“都說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想必海外的糧食與大齊肯定會不一樣,不過這麽多年也沒聽過南邊的茜香、瀚海等小國有什麽産量極高的品種。”

“那更遠的國家呢?”顧沁媛又問道。

“更遠的國家?”

顧沁媛點頭,“對呀,二哥,前些時日我還聽娘親和大嫂說起京城裏好多人家都有參與海運的生意,利潤很是不菲,若只是南邊的小國又怎麽會賺那麽多錢呢?他們肯定是跑到很遠的國家去做生意了。”

顧彥玺笑了笑,“所以,都有人跑遠了,但還是沒有帶回來良種。”

“二哥。”顧沁媛有些急了,“那些都是做生意的,想必沒能想到這些地方去。再說了,我可不相信海外人與我們一樣都吃稻米。”

Advertisement

“行了,你說這麽多,我們家也沒有做海外的生意,也沒人給你找呀!”

顧彥玺雖也希望可以找得良種讓百姓都填飽肚子,可一時半會兒也沒什麽頭緒。不過看一個七歲的小孩子這般憂國憂民,他倒覺得有些樂呵。

顧沁媛可是被他敷衍的态度氣到了,瞪了他一眼,便扭頭自己想法子。

顧彥玺半眯着眼養神,也沒在意,不過心裏卻另有一番思量。

他離家這大半年,一路上見識過許多事。

看似太平的大齊,底下卻暗潮洶湧。無論是漸起的皇儲之争,日益嚴重的土地兼并,還是各地的貪官污吏,都讓人心頭難安。

小妹想尋得良種,心意是好的,只是這毫無線索、大海撈針的又該如何去找。

回府後,顧沁媛想去找鄭氏,希望能勸家裏做海運的生意,這樣就能派人去海外找良種。

顧彥玺見她着急忙慌的,伸手拉住她,問道:“小妹你可是要去找娘?”

顧沁媛點頭,側過身來,“你又不願意幫忙,我不只有去找娘親。”

顧彥玺失笑,揉了揉她的腦袋瓜,“行了,讓家裏摻合海運可不是件小事,我帶你去找父親,若是父親同意,事情自然好辦。”

顧沁媛想了一圈。

倒也是,這樣的大事肯定是要家主同意,便跟着顧彥玺去找顧清柏。

書房門口,顧彥玺問候在外邊的顧安,“老爺可在裏面?”

顧安笑着說道:“老爺剛從外邊回來,正在裏頭看書呢。”

顧彥玺微微颔首,朝裏面喊了一聲,得到顧清柏允許後便推門帶着顧沁媛進去。

顧清柏手捧着一本古籍,聽見聲響,擡眸一瞧,便見到身着男裝的顧沁媛,不由笑道:“媛姐兒這身還不錯,這是和你哥去哪兒玩啦?”

顧沁媛走到他跟前,“去郊外了,二哥帶我去看桂花。”

“老二做得不錯。”顧清柏給顧彥玺一個贊賞的眼神,“知道帶你妹妹出去,沒自己一個人亂跑。”

顧彥玺挑一挑眉頭,随意找椅子坐下,“瞧您老說的,我哪有亂跑。”

“哼,反正我是管不着你,只要你別讓你娘擔心就好。”顧清柏說了顧彥玺一句,便轉頭對顧沁媛溫和道:“媛姐兒可要與爹爹一同讀書?”

顧沁媛拉着他的衣袖,搖了搖頭,“爹爹,我有事想和您說。”

顧清柏有些好奇,問道:“你有什麽事啊?”

“爹爹,我們家可不可以做海運的生意啊?”

“誰和你說的海運?”顧清柏掃了一眼顧彥玺。這混小子,一天到晚每個正行。

顧彥玺攤攤手,這可不是他說的。

父子兩用眼神交流一番,随後暫停。

顧沁媛說道:“爹爹,我就是想着如果能在海外找到一些産量高的糧種,這樣百姓們就不用餓肚子了。”

“媛姐兒你有這心是好的,不過誰又能保證海外一定有那樣的糧食?何況我們顧家從未有派人出過海。”

“可是......”顧沁媛小臉微皺,爹爹這兒說不通該怎麽辦呢?

顧清柏看女兒愁得像個小老太,覺得有點兒好笑,捏捏她的臉,“好了,何苦作這番模樣,你若真想找一找,我便傳信給你二叔。江南那邊出海的隊伍多,到時出點賞銀讓商人們去尋尋便是。”

顧沁媛點頭同意了。這也是沒法子的事,她人小言輕,大人們又怎麽會一聽她的話就派船出去。

不過,如果真的有人去找,應該可以帶回來。若是不行,那她只好另外想些法子。

第二日,顧清柏派人送信去揚州。

“大哥可是真疼媛姐兒。”林氏看着丈夫手中的信慨嘆道。小孩子随意提的請求,大哥二話不說便答應了。

顧清松笑了笑,收好信,“難不成你不疼?”妻子年年往京城送的那一箱箱小姑娘家的首飾、衣裳,那可不是假的。

林氏嗔怪,“你還是快些出去找人,不然媛姐兒可會怪你這二叔對她的事不上心。”

“行,行,我這就去。”顧清柏好脾氣的答應。

因為出海尋找糧種的事一時半會兒也不會有消息,顧沁媛便想着是不是要額外做些事。

不過顧沁媛前世是文科生,穿越前輩們做的水泥、火藥的她不懂,搞發明這一條路也不好走。

還是顧廷澤出水痘時,顧沁媛才想起預防天花的牛痘來。

家學裏有一個孩子得了水痘,顧廷澤不小心便染上了,好在不嚴重,太醫來看過,喝了藥便好了。

倒是家裏的女人們心裏發慌,鄭氏還将顧沁媛拘在正院好一陣子,不敢讓她出去。

待顧廷澤完全好了之後,顧沁媛才回到自己的院子。

一解禁,顧沁媛便去德濟堂找李老大夫說起牛痘的事。

老大夫行醫多年,聽說此事,不敢妄下結論,只說要與老夥計們商量商量,再去鄉下找養牛的人家問問。

顧沁媛也不急,畢竟是關系人命的大事,自然要慎重。

**

入冬以後,榮國府裏的老夫人過壽。因着老夫人今年身體好上不少,賈代善便決定大辦一場。

顧清柏帶着一家人給老夫人賀壽。

到賈府,男人們被賈赦引到外院,女人們則跟着顧沁婷到老夫人的院裏。

顧沁媛一路上瞧着,雕梁畫柱、美輪美奂,真不愧是“白玉為堂金作馬”的賈家,一派富貴人家的作風。

老夫人面色紅潤,臉上帶着笑,很是和藹可親。四周圍着好多诰命夫人,嘴裏說着奉承的話。

南安王妃正和賈史氏說着話,“你們家老太太身體可是好上不少,不知有什麽良方?”

王府裏的老王爺近來有些不好,南安王妃就想着問問。

“都是太醫的功勞,哪有什麽良方。”賈史氏可不知道老太婆是怎麽好起來的,便推辭說是太醫的功勞。

南安王妃有些不相信,她前頭拜見過老夫人,那樣蒼白的臉色,如果沒有什麽奇丹妙藥,怎麽會這麽快好起來,何況她們家也不是沒請過太醫。

“真的?”

賈史氏看出她不信,便說道:“當然是真的,我們是多少年的好姐妹,我怎麽會騙你。可能是赦兒成了親,老太太心情好罷了。”

這話南安王妃是有些相信的,“也是,想必這沖喜還是有效果的。”看來她們府裏還得辦場喜事才是,開春時便讓世子娶一門側妃好了。

“對了,你家老二的婚事準備定哪家?”南安王妃突然想起賈家的二公子還未定親,便開口問道。

賈史氏臉一僵,想起丈夫一直考慮讓王家女當二媳婦,她這心裏就極不是滋味。好在她推脫說政兒開年便要考秀才,這才打消了賈代善的念頭。

“還沒定呢,政兒二月便要考秀才,我家老爺打算等政兒有了功名再說親事。”

“瞧你這福氣多好,大兒子在兵馬司裏當差,二兒又即将做進士老爺,可不是好福氣。”

南安王爺是極羨慕賈代善的,常在家裏說起賈家的兩位公子這些日子都上進,對家裏兒子恨鐵不成鋼。

南安王妃倒不覺得自家兒子比她賈家的差,不過口裏還是恭維着賈史氏,畢竟賈代善聖眷正濃,聖上又重視老夫人。

賈史氏聽着南安王妃說二兒子将要做進士老爺,很是高興,笑容都燦爛幾分。

“王妃的福氣也好,你家世子也能幹着呢。”

兩人便就着話題開始互相誇贊各自的兒女。

作者有話要說:  小天使們多收藏呀~

謝謝“喵”的地雷~

謝謝“木有枝”的營養液~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