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深秋季節, 天氣漸漸冷下來,但京城裏卻熱鬧起來。

雖大臣和百姓只需守百日的國孝,可皇家還守着孝, 他們不敢太過, 好在二十七個月終于過了。

小宮女遞來一件芙蓉色的衣裙, 蜜蠟笑盈盈接過為顧沁媛換上,“主子穿亮色的好看。”

顧沁媛微微一笑, “素色的倒也不錯。”

蜜蠟一想,也是,主子人好看, 穿什麽都好看,便不再說話。

打理妥當後,從鏡中看着豔光四射的自己, 顧沁媛神情有些恍惚,時光過得可真快。

沒等她再多感嘆時光飛逝,外頭傳來清脆的笑聲,顧沁媛展顏一笑。

蜜蠟往窗外望望,笑着道:“主子,是公主和二皇子來了。”

“二哥, 快點。”曦兒拉着永旭的衣袖向前跑,嘴裏噠噠的,不停催促。

永旭撅着嘴,一臉的不高興,不過小短腿還是跟着向前邁。

後邊跟着奶嬷嬷和小宮女, 氣喘籲籲的,不時還喊着,“二皇子、公主,跑慢些,別摔着。”

顧沁媛剛出門,懷裏就撞進來一個軟軟的小身子。

“母後。”曦兒高興喊道,又從顧沁媛懷裏出來,拎着裙擺轉圈,“曦兒好看嗎?”

顧沁媛仔細看看打扮精致的小閨女,笑着道:“好看。”

曦兒抿嘴笑,小手摸上紮着珠花的小花苞,“父皇和大哥什麽時候回來?曦兒想給他們看。”她都有好久沒見過父皇和大哥了。

對于小孩子而言,幾天已經是很久很久。

曦兒低下頭,數着手指頭,“一天,兩天……”

永旭哼唧兩聲,給顧沁媛行完禮,就站在一邊自己生悶氣,父皇和大哥出門都不帶他。

曦兒聽見聲,小手抱着永旭的胳膊搖一搖,安慰道:“二哥,父皇和大哥很快就會回來的。”說完,還沖顧沁媛努努嘴,“母後,是不是?”

顧沁媛笑眯眯點頭,伸手拍拍永旭的小肩膀,“你大哥不是說了,等他從皇陵回來,就帶你出宮玩。”

曦兒湊過來,“母後我也要出宮。”她想出宮去吃糖葫蘆,上回九叔帶來的,她只嘗了一小口,母後就不讓她吃了。

“那我要到莊子上去,大哥說帶我去打獵。”永旭兩眼亮晶晶的,“母後,好不好?”

顧沁媛笑着睨他一眼,“你大哥答應了,母後可沒答應。”

見永旭耷拉着腦袋,顧沁媛翹起嘴角,“不過你若乖乖把你大哥留下的功課背完,母後就許你到莊子上去,只是你年紀小,只能看看,不能親自動手。”

永旭小腦袋猛點頭,能去看也行,他不貪心,“好好,我這就去背書。”說完,腳一轉,便想往書房去,被奶嬷嬷一把攔住。

“先用膳。”顧沁媛捏捏他圓嘟嘟的臉,随即牽着曦兒往裏邊去。

先帝駕崩後一年徒明瑾才另立年號,因此今年是宣平二年。

這兩年徒明瑾于朝堂的掌控愈深,對朝事的處理也更加得心應手。

那年去邊關的隊伍回到京城,徒明瑾便在朝堂上提出在北方建立另一個織造處,專門用來制作毛紡料子。

大臣們立馬應下,就算有幾個禦史老大人叽叽歪歪想進谏,也被周圍人拉住。

沒看最近陛下心情正好嘛,再說,白花花的銀子,誰不想要,更何況多一個織造處,朝廷就會多好些官職出來,他們也能多條路安排家族裏的子侄。

朝臣無異議,織造處很快建成,徒明瑾派心腹前往邊關。

織造處從草原部落收購羊毛,再由女工制作料子,等到天冷,便賣去各地。

當然最開始只選幾個與大齊沒結過怨的部落合作,并沒有理會莽子,畢竟先前還打過一仗。

一年後,所有人都見識到其中的好處。

戶部收到更多的賦稅,尚書大人臉上的褶子都笑了出來;吏部忙着清點多出來的官職,好些日子不得空;兵部能插上一腳的便是邊關的防衛,那裏又有沈振霄幾個将軍在,還算是太平;工部也說要改良紡織機......

總之,為這事,朝野上下忙得不可開交。

許是見朝廷對行商之事沒多打壓,甚至隐隐還有鼓勵之意,大齊的商人齊齊活躍起來,作坊什麽的開得各處都是。

徒明瑾還下旨嘉獎幾家雇傭老弱和女子的商戶,又賜下匾額,言其是“仁義之家”。

那幾家得了陛下的誇獎,又被選為皇商,樂呵得不得了。

其他人見此,心裏一番思量後,也跟着招收老弱和女子做工。

如今走在大街上,都能看見好些擡頭挺胸,一看就底氣十足的女子。

從五王妃那兒聽說這些,顧沁媛止不住笑,心裏滿是暢快。

雖然如今女子的地位還是很低,但她明白,照這樣下去,總有一天,大齊的女子能挺直腰杆過活。

平民女子出門做工養活自己,高門大戶的千金小姐雖不能離家,但也能到女學讀書。

京城第一女子書院建成不過兩年,京裏适齡的姑娘大部分都到學堂入學。

然而,如今仍有一小撮人家拘着女兒在家中讀女四書,甚至有些小姑娘心中對女學頗為不屑,明面上不能表露出來,暗地裏卻有些閑言閑語傳出來。

對于這些人,被家人拘着的小姑娘,顧沁媛還憐惜幾分,可那些寧願被綁縛的女子,她也管不了太多。

當然,女學中并不都是心思純粹的小姑娘,有些人只是想取得皇後的好感,或是在書院中與公主、貴女交好,以後可以嫁個好人家。

顧沁媛無法說她們不對,到底她從未想過讓女學中的姑娘不嫁人,畢竟這時代家中有個未嫁的“老姑娘”,整個家族的女兒都會受牽連。

只是顧沁媛心裏難免有些失望,還是徒明瑾安慰她,“媛媛不是說要慢慢來,她們既然想借書院牟利,自然會好生學,也算符合媛媛最初的想法,何況并不是所有人都如此。”

顧沁媛嘆息一聲,随即又振作起來,“你說的對,是得慢慢來。”

值得一提的是榮國府的賈元春也在女學讀書,這還是顧沁婷特意進宮向顧沁媛求的,畢竟賈元春的父親只是從五品的工部員外郎,尚且無資格入學。

榮國府去年出了孝,賈赦便帶着顧沁婷住進榮禧堂,正式接管榮國府,至于賈瑚和賈琏仍住在東院。

徒明瑾念着賈家的功勞,把賈赦塞進兵部,讓他領了個四品的職位,而賈政遵從先帝的聖旨,也在工部開始他的仕途之路。

因着賈赦的官職比他高,賈政心中不知多惱恨,可他不敢埋怨陛下,只能怨賈代善和賈赦。

賈代善早就放棄這個二兒子,反正二房的賈珠上進。

賈赦倒不怎麽理賈政,只要賈政不惹出事來連累榮國府,他不介意在老爺子還在世的日子裏養着二房。

榮禧堂,顧沁婷對元春道:“最近風大,每日出門可得注意些,讓抱琴把披風帶上。”

賈元春抿唇笑,“伯母疼我,我且注意着呢,再有抱琴那丫頭,把伯母的吩咐記得牢牢的,伺候的極好。”

看着眼前樣貌端正,舉止優雅的賈元春,顧沁婷心裏連連點頭,又問道:“你入學不過幾個月,在學堂裏可好?”

“馨寧表姐在書院裏,對我十分照顧。”賈元春笑着回道。

說了半晌話,外頭丫鬟傳話說大爺來了。

“又不是請安的時辰,怎麽這會兒來?”顧沁婷疑惑,還是讓賈瑚進門。

賈元春道:“大哥哥孝順伯母呢。”

顧沁婷笑着點點她,“你大哥哥可得向你道聲謝才是,這些日子多虧你陪着我。”

“娘和大妹妹在說什麽?”賈瑚走進來問道。

“說你得和元春道個謝。”顧沁婷就道。

賈瑚給顧沁婷行禮,又與賈元春相互見禮,這才坐下,“從江南帶回來些精巧東西,正适合大妹妹用,才整理出來,已經送到妹妹院裏。”

賈元春站起來,福了福身,“偏了大哥哥的好東西。”

賈瑚伸手扶起她,“太太懷孕這段時日,父親忙公務,琏兒那小子連自己都顧不好,多虧有你在太太身邊。”

“伯母養我教我,我不過是陪伯母說說話,值當什麽?”賈元春就道。

“兄妹兩這般客氣。”顧沁婷嗔道,“元春的好,有我知道就行,你啊,只管把禮備足就是。”

賈瑚笑着點頭,拱手道:“是。”

過上一會兒,賈元春先告辭回自己的院子。

賈瑚看着她的背影,不由想起前世省親時那個雍容華貴的賢德妃,心中一嘆,只盼她今生能有個好結局,不再困于家族。

賈元春走在石板路上,聽見屋裏傳來一陣啼哭,眼中閃過一絲複雜,大房有個嫡長女,她便不再是榮府最尊貴的姑娘。

“姑娘何必擔憂,珊姑娘和您差着歲數呢。”抱琴低聲道,自家姑娘出嫁,大房的珊姑娘還小,兩人尚且比不到一塊兒。

賈元春只搖頭,呢喃道:“終究不一樣。”她有時真恨不得自己是伯母的女兒,這樣她又何必羨慕襁褓中的珊妹妹,可她不是,她是二房的女兒,就連進書院都沒資格,還得伯母去求皇後娘娘。

滿腹心事回到院裏,賈元春看着桌上的食盒,眉梢一挑,問道:“這是誰送來的?”

外邊的小丫頭回道:“是大爺從國子監回來時,特意給姑娘帶的。”這兒的大爺說的是賈珠。

賈府兩房孩子的排序并沒一起排,因此大房有個瑚大爺,二房便有個珠大爺。

賈元春眼圈微紅,臉上卻帶出笑意,不是伯母的女兒,可她是大哥的妹妹。

又想着佛堂裏的王氏,賈元春知道自己不該有怨怼的。

作者有話要說:  晚了點,不好意思呀~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