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第 34 章

日子過得飛快,很快就到了五月底,盛夏的已經能夠看出端倪,也漸漸變得悶熱起來。

玉惹這一天抽了個空,準備要給溫時衡做身兒衣裳,因為她琢磨着,或許過兩日便要動身去京城了,如今天氣炎熱,他的衣裳還是材質偏厚,若是到了京城以後,天色變得更加炎熱,再穿那些衣裳難免會悶熱不透氣,卻不如用這些上等輕紗,坐上薄薄的衣衫,涼快透氣又舒服。

将鋪子裏的事情交代清楚以後就去溫時衡的書房裏頭,坐着等他回來。

這幾日溫時衡每日都要去外頭的茶館兒,與舊日的同窗一道,研讨詩書,好像又新得了幾本快要瀕臨失傳的詩詞書,像是得了什麽世上最好的珍寶一般,如癡如醉的拉着那幾個好友,日日都守在茶館裏頭,研究着裏面的東西。

每日都顧不上吃飯,就算是溫老夫人派人去喊也都沒有用,溫時衡仍舊是那樣的如癡如醉。

等溫時衡慢悠悠回來的時候,玉惹已經将手裏頭半個帕子都快繡完了。

其實說是帕子,但是用那刺繡的圈子繃着,到時也可以把繡好的紋樣剪下來,以後縫制到做好的衣服上面,圖案精致,樣式奇巧,倒也是一個極好的裝飾。

“回來了。”

瞧見溫時衡,推門進來,聲調極輕的打了個招呼。

溫時衡卻是被她的這一句平常話暖到了心窩子裏,原來有人等着你回家是這樣的感覺,原來書房裏有一盞亮着的燈是這樣能夠叫人心中歡喜。

他繞過屏風,才看到玉惹坐在一旁的軟凳子上接着燭火之光正在繡着手中的帕子,似乎是個松竹的圖案,瞧着顏色便是極好看的。

這豈不就是話本子裏所說的那般,在這凡塵俗世裏有一個人在等着你回家,為你點亮家中的燭火。

“原來有你在,是這樣的安心。”

溫時衡看着她的雙眸定定的說着。

玉惹卻是正好繡完一處,将手中的針線收拾起來,擡起頭瞧着他,輕笑。

Advertisement

溫時衡雙眸的餘光又瞧見了放在桌面上的精致糕點,他似乎已經習慣了自己晚歸之後,玉惹總是會準備好許多精致的小點心叫他晚上吃,或者是做好以後就在桌面上放着,等他回來吃。

他再圓凳子上坐定,将放在瓷盤上的糕點小口小口吃下去,又喝了口熱茶,便覺得異常餍足。

瞧着他已經将瓷盤之中的糕點都吃完,玉惹開口問道:“可是吃完了?”

他擡起頭回應道:“恩。”

“将衣衫褪去罷。”

溫時衡被玉惹的這句話震驚到無以複加,手中的半塊糕點都險些掉了在地上,又被他右手牢牢拖住,這才救了回來。

他半邊耳窩子通紅,卻是将臉變扭的扭到了一邊去,不肯去看站在自己身後的玉惹。

他将外衫退去,玉惹很自然地伸手,接過去以後放到了一旁的屏風上面輕輕搭着。

将外衫退去以後裏面的尺寸再去量就比較精準了,玉惹手裏面拿着布尺,伸手剛要搭到他的肩膀後側,卻見眼前的人手腳麻利,又準備将裏頭的第二層衣衫褪去。

将第二層一褪去,裏面露着的才是貼身的衣衫。

“可以了。”

玉惹的語氣有些慌亂,卻是急忙忙的制止溫時衡接下來的動作。

少年勁瘦的軀幹像極了冬日雪地裏挺拔的松樹,在燭火的映照之下隐隐若若的透出輪廓,玉惹是知道他身形極好的,畢竟每日都去練劍,這練功之人的身形都是挺拔有力又勁瘦好看的。

她不知想到了什麽,突然就臉紅了,手中拿尺子要量身子的動作也莫名停頓下來。

整個內室之中突然就變得很是安靜,只能夠聽到兩個人深深淺淺的呼吸聲,好像是在說着什麽隐秘心事。

“你想看就直說。”

“我願意。”

他耳根子不知何時也變得通紅,當真是紅的能夠滴出血來。

玉惹驚詫的擡頭,難道這就是旁人口中所說的什麽百口莫辯?

她還是真是說不清楚了!

“等日後成親的那一日,想看多久都随你。”

“我,不是。”

後來玉惹幾乎是落荒而逃,再後來的幾天裏頭,她都不敢再去溫時衡。兩個人有的那麽兩次碰面,也都是互相繞了一個大紅臉,倒是将溫家的衆人都整得有些莫名其妙,還以為他們兩個人吵了架。

自從隆盛齋推出夏日酥後,整個鋪子的生意變得更好,玉惹将鋪子裏的事情又檢查了一遍。發現沒有什麽事情看着。收入堆成小山的小金庫,終于是歡歡喜喜的離開了鋪子。

這是那一句,春風兩得意,此時此刻的玉惹愛情與事業雙豐收,倒是想不歡喜都不可能。

巧若跟在玉惹的身後,主仆兩個人很快就走到了溫家的大門口。

卻見清叔遠遠的從裏面走出來,瞧着玉惹回來以後,連忙就打了個照面,将手中的東西遞過來,語氣透着三分的緊張。

“姑娘,有你的信,好像是錢嬷嬷派人傳過來的。”

溫家老人都知道錢嬷嬷是誰,錢嬷嬷是玉惹的義母,兩人雖然沒有血緣關系,但是在玉惹沒有進溫家的大門之前整整五六年的時光,都是錢嬷嬷照顧着玉惹,兩個人一路走南闖北,四處這樣流浪過來。

玉惹對于錢嬷嬷一直都是敬重有加的,每次說起她來也都是一臉唏噓。

自從錢嬷嬷說要去找她的子女以後,兩個人就此走散在了汴梁城裏,後來玉惹也曾派人去打聽過錢嬷嬷的下落,卻始終是不得其消息。後來又忙于鋪子上的事情,她也漸漸将這件事給淡忘。

如今乍然聽說錢嬷嬷有信過來,她如何能夠不激動?

進到花廳裏坐定,玉惹才将那信拆開。

“我的兒,見字如面,多年不見,卻不知你如何。當年我為了去尋我的親生孩子,将你扔在了溫家,這麽多年過去。卻不知你如今長成了何等模樣,我如今病重,卻不知道自己還能夠在這世上存活多久。只盼着你見到信以後來見我最後一面,如此,就算是我到了九泉之下也能夠瞑目了。”

“我自知當年我将你抛棄也是對不住你,這幾年也一直都沒有臉面再去找你,可是我當時也是有萬般的苦衷,還盼着你不要生氣,一定要來見我一面。”

那信上面的字跡,玉惹已經認出來了,确實是錢嬷嬷的字跡。只是字跡當中透着虛弱無力,想來卻不知道這寫信的人是在怎樣的情況下才一筆一劃,顫抖着手寫吧。

溫老夫人将那信接過去,仔仔細細又看了一遍,卻是嘆口氣。

“當年我說讓她留在溫家,她執意要走,卻不想如今造化弄人,不過四十歲的年紀就得了這樣的重病,你快去看看吧。”

話分兩頭卻說這當真是一波不停,一波又起,玉惹那邊還在拿着錢嬷嬷的來信傷感不已,又想起了幼年流浪四方天地時,所受的那些苦難,這邊清叔又接到了另一封快馬加鞭的信。

溫時衡從書房裏走出來的時候,那封信剛剛送到清平的手裏。

“少爺,是望老先生親筆信。”

溫時衡點頭應着,将信接過來以後仔仔細細地看了起來。

“我京中故交來信,國公爺的身子已經大好。想來不過三五日的時間就會放榜,你如今在家裏頭也待了數月。想來與他們團聚,也可一解多年未見的寂寞。不管出于怎樣的目的,你都不應該繼續在汴梁城裏待着了。再見到我信這一刻起,便收拾東西,準備啓程往京城走吧。以防是再有什麽其他變故還是盡早啓程的好。”

“你這孩子若是再拖到最後一刻到了京城,為師可是不會饒過你。”

望松山老先生這一生收了許多的徒弟,溫時衡是他的最後一個弟子,加上又自小跟在身邊且聰慧無比,自然是比旁人要更加上心。

當年的朝廷風起雲湧,望松山老先生原本是想要走仕途去為國家盡忠心,卻不想朝堂之上根本就不是他所想的那麽簡單,新帝上位之後對于之前的競争對手的黨羽有諸多戒心,偏生望老先生是個最直率的,最不喜歡的就是這些黨争,可是他越這樣的孑然一身,新皇帝反而不敢相信他。

後來又出了許多旁的事情,卻是徹底将望老先生的心寒透,他才直接辭官歸隐,又在歸隐山林以後寫出了那兩本名動天下的奇書。

片刻之後,溫時衡走到玉惹的旁邊,兩個人相互對望着。卻是都有話要說。

“我。”

“我。”

兩個人同時開口,卻又同時頓住,片刻的時光,裏面只說出了這樣子一個字。

兩個人心裏頭都裝着心事,卻不知道要讓誰先開口。

“我要出趟遠門兒。”

“我要出發去京城了。”

兩個人終于将心裏話說出來的時候,确實都詫異的擡頭。

溫老夫人坐在一旁,瞧着自己親手養大的這兩個傻孩子。唉,終究是無奈的嘆氣。

“你們這兩個孩子素日裏都是多麽玲珑心思的人,如今卻是連個分別的話也都說不出?既然如此,那便一同上路不是正好。”

“沿北鎮不就正在汴梁城去京城的路上嗎?”

這話确實一語驚醒夢中人。

玉惹,只是想着要同衡哥兒分開,卻沒有想到衡哥兒也要出門兒。更加沒有想到要去的沿北鎮正在衡哥兒去京城的必經之路上。

“可是要放榜了?”

“嗯,我恩師來信,想來不出三五日。就會公布這一次春闱的結果,叫我先去京城裏熟悉環境,裏面等着放榜。因為放榜的第二日就會舉行游街。”

“我陪你一起去。”

兩個人說出這話來,卻又是異口同聲。

“老夫人,您瞧,姑娘跟少爺還真是心有靈犀呢。這樣當真是情投意合羨煞旁人。”

“唉,我也是老啦。他們這些年輕人的事情我是不懂左右這兩個孩子。自己想明白就好。”

“你若是真的想要陪衡哥兒去,但是可以,反正沿北鎮就在汴梁城去京城的路上,你卻瞧一瞧錢嬷嬷在她家中住上一日,第二日天亮便啓程繼續往京城走。也來得及。”

這樣便将事情定下來,老夫人有交代了許多事。玉惹與溫時衡都一一記下來。

“我走以後,鋪子裏的事情就讓巧若與大掌櫃一道盯着,這些日子以來,我教她上手,如今賬本還有一些進貨上面的事情,她已經都比較熟悉了。家裏頭還有鋪子上的那些老人,盯着應該也不會有什麽差池。”

“你這丫頭卻放心的去吧,一切有我這個老婆子盯着,還能有什麽差池呢?再者,如今這幾家鋪子早就已經有了穩定的客源,便是你不在。也絲毫都不會有影響。”

兩個人收拾起來也很快,第二日天剛剛亮起,便收拾好準備要出發,巧若沒有跟着過去。只有溫時衡玉惹,還有清平三個人一起去。而沈自為原文也是要上京去等着放榜的,但他卻不願意走水路,堅持要坐馬車過去,溫時衡也就不理會他,逐步三個人上路。

走水路果真是很快,這條運河是前幾年當今的天子下令新修建的。不過幾個時辰就已經到了沿北鎮,而言北鎮距離京城就已經很近了。基本上只剩下了三分之一的路程。

玉惹拿出手中的信,按照錢嬷嬷留給她的地址開始去尋找她如今所在的位置。

很快就找到了推門兒進去的時候,屋子裏面瞬間走出來了好多人倒是将玉惹吓了一跳。

“你是何人?上門來可有拜帖?”

方才玉惹敲了半天的門,都沒有人回應,這才試着輕輕推了一下門,卻發現自己都沒怎麽用力,門就推開了。裏面走出來的是一個二十多歲的男子,面色蠟黃,雙眼無神,個子也不是很高,說起話來有氣無力的。

“我找錢嬷嬷。”

“我這裏沒有錢嬷嬷,你可是走錯地方了。”

“嗯,這不是她的本名,我也不知真實姓名為何,只是不知您家中可有一位四十歲左右向前,曾經在京城待過,後來又去過汴梁城,最後來到這裏的女人。”

“你說的可是我的母親?”

“你這個老不死的。方才喊你半天讓你去做夥計,你卻偷懶不去,如今倒是躲在這裏同年輕貌美的姑娘說話。呸!真是個不要臉的!你那老子娘可是還生着病,躺在床上不知道哪天就死了,你又在這兒提不起精神來,一臉要死的模樣給誰看,我當初真是瞎了眼才會嫁給你,原本以為是能享清福的,結果,誰知道你過了童試以後就一蹶不振。從此再也靠不住當真是個無用的。”

“我當初也是被媒人忽悠,想着你日後若是能中個舉人也好,才會下嫁給你,結果誰知道這麽多年過去了,你只要一去考試就肚子疼。當真是一輩子的衰運全都在你身上。”

那女子罵罵咧咧的,她體态較胖,聲音也洪亮,說起話來真的,整個屋子裏外都能聽得一清二楚,一邊說着好像是還不解氣,伸出手還要往那瘦小男人的耳朵上捏上兩把。

等她終于罵夠了以後,才好像終于反應過來,一旁還站着幾個人。

“你找誰?”

這二大媳婦兒還從來沒有見過長得這樣好看又标志的人,不光是這姑娘,那姑娘旁邊兒站的那位公子哥,也是個面容俊秀的,就怕十裏八鄉最好看的人也都比不上他十分之一。

“我找錢嬷嬷。”

玉惹耐着聲音又說一遍。

“你可是從汴梁城來?”那女人眯着眼打量着玉惹。

“正是,想來您應該就是錢嬷嬷的媳婦罷,不知她如今病情怎麽樣,可是快要好了?”

那婦人眯着眼睛打量,莫不是她就是那短命老婆子口中所說的有錢幹女兒?

她心裏正在想着卻不妨身後有聲音傳來。

“姑母,什麽聲音這麽吵。”

從人堆你走出來個清秀姑娘,瞧見站着松樹一般挺拔又俊秀的溫時衡,雙眼瞬間就亮起來,竟是說話也變得磕絆絆的。

“見過公子。不知公子從何處來?”

溫時衡好像沒聽到一般。

那清秀姑娘卻是異常的不離不棄,快步走到溫時衡面前,裝出自己不小心踩到石子要被絆倒的模樣,直直就往溫時衡身上倒去:“哎呀。”

溫時衡卻往後快速的退了一步,那姑娘便結結實實的摔在地上。

“不知公子可否将人家扶起來。”

那二大媳婦兒瞧着自己家侄女這一番行雲流水的操作,整個人呆愣在原地,還能這麽幹?

若不是她家姑娘還小,她也想把這公子哥兒收來做女婿了!

“姑娘自己可是沒有長手?”

衡哥兒:自己沒手沒腳不會走路?摔倒了還要被人扶?矯情!

後來玉惹多走了兩步腳疼:這路太硬了,我來抱着你罷。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