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超導材料

第23章 超導材料

古景耀沉默了一下,可控核聚變技術,又稱為人造太陽,在藍星上也是最前沿的科技,盡管一直沒有能夠實現,但确實是這一代人浪漫,他當然也是感興趣的。

所以可控核聚變技術,他還真研究了一下,就是……

據他了解,因為技術更加簡便,而且和某個北方大國起初關系更好,所以國內最開始研究可控核聚變技術走的是托卡馬克的路線,也确實取得了一些突破。

但托卡馬克路線一直沒有能夠取得最後的成功,國家又有了條件,所以開始兩條腿走路,又引進了仿星器進行研究,目前還沒有什麽成果。

不過古景耀完全能夠理解國家的對可控核聚變技術的重視,對一個現代化國家沒有,不會有什麽東西比能源更重要了,能源就是一個國家的血液,沒有血液人就沒了。

他沉默的是……

“我确實有一些了解,不過還沒有研究透徹,課題比較大比較複雜,所以我暫時還沒有完全整理出來。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星際時代各國都是獨立發展出了可控核聚變技術,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方案,當然科學原理是一樣的,所有也有很多方案基本重合。但不管是托卡馬克還是仿星器,我都沒有找到類似的方案。”

許部長捂住了自己的心髒,想到了這些年國家撥給這兩個項目的經費,感覺自己心髒病都要發作了,“也就是說,這兩條路線都是錯誤的,行不通的嗎?”

他努力安慰自己,科學技術的發展,本來就是一個不斷試錯的過程,搞科學研究,沒有一定會成功的。

可是真的好難,那是好多好多錢,國家的錢,比他自己丢了那麽多錢都還要讓他心痛。

古景耀搖搖頭,說道:“我不确定,也許可以成功,只是沒有人嘗試過而已。但我知道的成功的路線,沒有這兩種。”

曹院士站出來給自己不熟悉的同行說了句話,“條條大道通羅馬,科學原理是一樣的,但利用科學原理達成目的的方法卻可以有很多。我們未必走錯了路,只是多了一個選擇……額,也可能是多了很多種選擇。”

許部長面無表情地說道:“但是之前的兩個選擇未必是正确的,新的選擇卻一定是正确的,我可以選擇少花點試錯的錢。”

許部長不是對研究可控核聚變的科學家有什麽意見,而是……錢啊!都是因為錢啊!國家也沒有餘糧,要花錢的地方那麽多!

而且,有成熟的完全可以學習透徹變成自己的東西的技術不用,非要花更多的錢和更多的時間去自己研究,那不是純粹的大傻子嗎?

Advertisement

曹院士無言以對。

自主知識産權是很重要的,但這并不代表有現成的東西不學習不利用,非要傻乎乎的從頭自己開始研究,而是學習了別人的東西之後,再在這個基礎上繼續研究和發展。

就像是航母,一開始也是買的別人的半成品和配套的技術資料,然後自己專研學習,在此基礎上繼續升級技術。

梁院長出來了說了句公道話,“不管怎麽說,該建的設備都已經建了,該買的東西也買了,放着不用是更大的浪費吧?”

許部長的心髒還在抽痛,“他們可以想想能不能用來幹點別的,順便也還得用它們迷惑一下西方,總之以後不會有那麽多經費給他們燒了。”

等到他們讨論完,古景耀才說道:“我大致整理了幾個比較容易實現的可控核聚變技術,無論是氘氚聚變還是氘和氦3的聚變反應,首先都需要解決超導材料的問題。我們大概需要先擁有一種可以投入實際應用的高溫超導材料。”

所謂高溫超導,高溫和大家所理解的高溫不是一回事,而是和低溫超導相對應的一個概念。

低溫超導,也就是現在主流應用的超導材料,溫度是零下269攝氏度,需要使用液氦來進行冷卻,因為需要的溫度太低,大大限制了超導材料的使用範圍。

另外,液氦的價格也非常高昂,而使用超導材料的設備需要的液氦數量往往還不少。

而高溫超導則是指超導臨界溫度更高,可以使用價格更加低廉的液氫冷卻的超導材料,溫度在77K以上,77k換算成攝氏度就是零下196攝氏度左右。

說到超導材料,曹院士就來興趣了,“我們也研究出了一些高溫超導材料,但因為種種缺陷,始終沒有能夠走出實驗室。順便一提,星際時代有常溫超導材料嗎?镥氮氫化合物真的能常溫超導嗎?”

梁院長悄悄翻了個白眼,“镥氮氫這種東西就沒必要拿出來說了吧?”

曹院士這就不認同了,“就算迪教授拿出來的東西是作假的,那也不能說明镥氮氫化合物本身不可能常溫超導嘛?”

對于最近學術圈的熱門話題,魏教授也來了興趣,“我覺得這件事情想要證實非常簡單,也不需要他公開他的原始數據,只要他把他實驗室裏的樣品拿出來,讓大家測量一下,如果真的有常溫超導,那他就是真的。”

梁院長對師弟也不客氣,冷笑一聲說道:“問題是他敢拿出來嗎?這也不是第一次了,他什麽時候拿出來過?第一次的金屬氫,直接就是壓砧的金剛石碎了,金屬氫沒了。這次不知道他的镥氮氫材料有會以什麽樣的方式消失。”

這話題,其他人就不太插得上了,只能坐在一邊看着他們争論。

古景耀倒也知道梁院長他們說的事情,最近國際學術圈最大的新聞就是這個了,米國某大學的某教授再次發表了他的常溫超導材料的論文,這是他第二次發表常溫超導材料的論文。

他的第一篇關于含碳硫化氫的常溫超導材料的論文發表于頂刊自然,然後因為論文涉嫌作假且他本人并不願意提供所有原始數據,在去年被自然撤稿。

對于自己的論文被撤稿,那位教授的團隊一直對此并不認同,只是他完全不能拿出證據證明自己的論文是真實的,所以他的抗議在學術界也就是個笑話。

然而風波還沒有完全平息,前不久這位教授又在同一家雜志發表了關于镥氮氫化合物常溫超導的論文,并且這種新材料超導轉變溫度更高,只需要21攝氏度,壓力只需要1GPa,也就是一萬個标準大氣壓。

這篇論文一出來,就收到了學術圈各方的質疑,如果說當初含碳硫化氫論文發表那會兒還有一些人相信他,那麽這次即便上可以說沒人信他的鬼話了,反駁他的論文簡直就如雨後春筍一般冒出來,國內也有團隊做出了他所說的那種镥氮氫化合物材料,測量之後證明這種材料并不能常溫超導。

至于梁院長所說的金屬氫,則是這位教授第一次聞名于世界,至今還有很多争議,許多人認為這是這位教授第一次作假愚弄學術圈。

衆所周知,氫單質在常溫下以氣體的形式存在。

而同樣是常識的是,在壓力下,分子的排列是可以變得更加緊密的。

學術圈有一些人認為,只要壓力足夠大,氫也可以表現出金屬性,也有許多實驗做過相關的實驗,只是并沒有人成功。

目前藍星的超高壓實驗使用的是金剛石壓砧,因為金剛石對藍星上最堅硬的物資,可以承受非常大的壓力而不會變形,但是幾百年是金剛石,所能承受的壓力也是有極限的,一旦超過這個極限,金剛石就會碎裂。

而想要得到金屬氫,預計需要對固态氫施加幾百萬個大氣壓的壓力,而金剛石壓砧無法承受這樣龐大的壓力,還沒有得到金屬氫,金剛石就先碎了,所以金屬氫還是個只存在于概念裏的東西。

不過有許多科學家認為,如果能夠得到金屬氫,那麽金屬氫可能就是一種室溫超導材料。

而這位在學術圈名聲非常微妙的教授,第一次出名就是聲稱自己在毀掉了許多對金剛石壓砧之後,意外得到了金屬氫。

然而在有學者其他讓他把金屬氫拿出來實驗一下,看看金屬氫是否真的能夠常溫超導的時候,他表示壓着金屬氫的金剛石壓砧意外碎了,所以金屬氫沒了。

故而,他的金屬氫又被戲稱為薛定谔的金屬氫,可能有也可能沒有,處于有和沒有的疊加态,畢竟說他真的有大家都不太相信,說他沒有那也沒證據。

看着他們還準備繼續争論,古景耀說道:“金屬氫确實是存在的,也确實可以做到室溫超導,但是需要一直維持幾百萬個大氣壓的超高壓,一直也只能出現在實驗室裏,并沒有投入實際應用。至于镥氮氫,額,之前我沒有關注過,下次我去看看有沒有相關的論文,但我了解的幾種常用的室溫超導材料并沒有镥氮氫化合物。”

發現梁院長聽到冷笑了一聲,古景耀趕緊在他開口之前繼續說道:“星際時代确實有室溫超導材料,而且應用的非常廣泛,不過查閱過相關論文,所有公開的室溫超導材料的合成都需要特殊的工藝,我們目前的技術達不到條件,不過高溫超導材料可以。另外,許部長您考慮過可控核聚變的原材料問題嗎?”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