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武器
第42章 武器
對戰型類似于藍星上的戰鬥機或者叫殲擊機, 主要作用是打擊敵人的小型飛行器,保護己方艦隊或者保護己方攻擊對方艦隊的對艦型飛行器和技術型飛行器不受幹擾。
對艦型類似于藍星上的轟炸機,因為攜帶了威力更大的武器, 所以對艦型的體型比對艦型更大, 速度比如對戰型快, 機動靈活性也不如對戰型,對上對戰型飛行器非常吃虧, 所以執行任務的時候需要對戰型飛行器的保護。
技術型類似于藍星各種的電子戰飛機、雷達預警機之類的飛機,同樣也是防備敵人的技術戰,或者主動對敵人實施技術展打擊的小型飛行器,為了在上面安裝各種技術裝備,所以體型也會比較大,有些還會長得比較奇怪, 和對艦型飛行器一樣需要對戰型飛行器的保護。
星際戰艦則分為可以大致分為大型戰艦和小型戰艦兩種。
戰艦不管是大型的還是小型的,體型都比小型飛行器大很多, 也都裝備了比小型飛行器更加強大的武器,靈活性自然也會差很多。
大型戰艦類似于藍星上的航母,主要作用是容納各種小型飛行器和作戰人員,不過上面裝備的武器也非常強力,只是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大家都不會使用。
這一來是因為大型戰艦建造費用太高了,損失了大家都肉疼。
二來也是因為, 大型戰艦主武器的威力非常強大, 可以輕易地毀滅一個巨行星就別的星球, 而摧毀行星是一件很嚴重的事情, 這可能會影響到整個恒星系的運行軌道,說白了就是……太不環保了!
所以大型戰艦在大多數時候充當的都是軍隊和小型飛行器的旅館, 以及艦隊指揮艦的作用。
小型戰艦則類似于藍星上的護衛艦、驅逐艦之類的戰艦,他們可以單獨行動執行任務,但如果是以艦隊的形式作戰,則它們最重要的任務就是保護大型戰艦的安全。
在星際世界,如果是小型戰艦組成的艦隊只能成為編隊,只有有大型戰艦存在的編隊才能被稱為艦隊。
每一艘大型戰艦都必然會組成一個艦隊行動,因為大型戰艦的機動速度相對來說太慢了,單獨行動的話安全性無法得到保證,必須有小型戰艦保護。
如果是兩個艦隊戰鬥群以上組成的大編隊,則稱為戰鬥集群。
軍隊之中存在固定的艦隊戰鬥群,但并不存在固定的戰鬥集群,只有在需要的時候,會臨時抽調組建。
順便一提,因為戰艦過于龐大的體型,他們雖然可以停駐在星球上修建的航空港,但無法在陸地上行動,由于氣動布局的緣故,也很難在大氣層內飛行,但可以在海洋或大型湖泊中行動。
Advertisement
戰艦還有兩種停駐方法,一種是跟衛星一樣,直接停在行星的引力軌道上,讓戰艦在行星引力的作用下無需自身動力繞着行星飛行。
另外一種則是在星際空間中直接建立一個航空港,但這種航空港雖然可以建造,但耗費的資源太多了,即便是月輪帝國和翼舟聯邦這樣的國家,也很少有這種航空港。
不過這種星際航空港還有一個好處,它本身也是一個巨大的飛行器,如果有需要的時候,它是可以被開走的,等于是一個大型的可移動航空港,在戰争中也能發揮獨特的作用,唯一的缺點是移動這樣的龐然大物真的太耗費能源了,即便是月輪帝國和翼舟聯邦輕易也玩不起。
至于小型飛行器,則和戰艦不同,它們的設計其實本身就是考慮到了星球內飛行的需求的,為了适應不同星球不同的大氣層,小型飛行器的氣動力布局還可以根據機載智腦的計算進行自動變形,以達成最适應所在星球大氣環境的氣動力布局。
所以小型飛行器不僅能夠從大型戰艦中脫離起飛,而且也有類似于藍星的陸基飛機那樣,直接從星球內起飛,或者從航空港起飛的,可移動式航空港這樣又貴又笨重的大家夥自然也配備了保镖,其中就包括小型戰艦和對戰型飛行器。
另外,當然也有一些陸地作戰的武器,并且和藍星不同,即便是純粹陸地作戰的戰車類武器,其實也有一定的飛行能力,只是飛行能力不強,一般來說也不會有人把它們當做飛行類武器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因為現在的戰争很少在星球內爆發,尤其是大國之間的戰争更是如此,所以這類的武器多數時候都是警察使用的,用作維護治安、打擊犯罪。
不過在月輪帝國內部,因為對武器的管制比較嚴格,雖然各地警局都有這樣的裝備,但其實很少會用到,警方行動的時候帶把射線槍就差不多了,最多再帶上更強力一點的單兵武器。
順便一提,在藍星科幻小說中非常流行的機甲,也就是機械動力外骨骼對星際世界也是存在的,但不會做得跟高達似的那麽大,這玩意不适合飛行,而且太大也太顯眼,關節節點那麽多,非常方便攻擊,做大了就是個活體大靶子,更多是作為小型的單兵裝備存在。
機械動力外骨骼在應用還是比較廣泛的,不搭載武器的就是民用,用途可以說多種多樣,可能每個人都能想出不同的用法,就像夏國的工兵鏟一樣,甚至還有人把機械動力外骨骼當做一種酷炫的交通工具。
而搭載武器的基本上就是警用和軍用,可以作為一種護甲,也可以作為一種攻擊性武器,攻擊力如果不和戰鬥飛行器之類的東西比,那就還是很不錯的。
軍方使用的機械動力外骨骼技術水平更高,使用的是一種特殊的記憶軟金屬材料,這種東西現在只有三個大國有,而且很可能成分和技術手段是不一樣的,目前還處于高度保密的狀态,外界以及內部的自己人都只是知道有這麽一個東西存在,至于這個東西是怎麽搞出來的,除了參與研究的團隊和有足夠權限的少數軍政高層,沒人知道。
而且這種特殊金屬材料的産量非常有限,幾乎全部都用來制造機械動力外骨骼了,目前機械動力外骨骼全部裝備一線部隊,主要換裝單兵作戰的特種部隊和一線的小型飛行器駕駛員,在星際世界也稱他們為飛行員。
和藍星的特種部隊一樣,星際時代的特種部隊執行的也是特殊的作戰任務,他們的單兵作戰能力很強,執行的任務以星球內的戰鬥或救援任務為主,也可能會有潛入或者破壞敵方軍事設施的任務。
他們所使用的武器殺傷力并不需要很強,但各方面的破壞力卻是不言而喻的,他們所執行的任務的危險性也很高,機械動力外骨骼在單兵作戰中能夠發揮的作用可以說是最大的,尤其在使用了記憶軟金屬材料之後,更是增加了便攜和隐蔽的特點。
不過特種部隊古景耀他們是不可能進的,在星際時代進特種部隊的一般都是作戰系畢業的學生,雖然作戰系學生不一定會進特種部隊,但不是作戰系畢業的基本上都進不了特種部隊。
古景耀他們所在的作戰指揮系雖然戰鬥力未必比作戰系差,可是軍校培養他們的側重點還是指揮能力,國家培養指揮型人才不容易,不可能把他們當做人形武器使用,那是對人才極大的浪費。
當然,這倒也不是說作戰系的人就沒有一點指揮能力和大局觀,只是側重點不同。
衆人讨論到這裏,竟然都有些遺憾,尤安嘆了口氣說道:“我挺想試試新的機械動力外骨骼的,以前在家裏的時候,我就有一個民用的,但那玩意功能和軍用的聽說差距很大。”
邵梁咧嘴笑道:“沒問題,我們以後可以去當飛行員啊。”
從飛行員開始晉升,也可以說是目前軍校指揮系畢業生的一個常見晉升之路了,而且晉升的機會會比在基地或者艦隊其他位置服役更多,邵梁早就打算要走這條路了。
吳衡和尤安表情就不那麽可愛了。
飛行員對體質的要求很高,他們兩個一個C級一個C+級的體質,就算再努力,也是通不過的,他們只能選擇基地或者艦隊其他位置的職位。
這是因為不管哪種類型的小型戰鬥飛行器,靈活性的要求都很高,而靈活性高,往往就代表高超的加速和減速性能,再加上小型飛行器為了追求更加輕便靈活減少了這一部分的保護功能,所以飛行員便需要承擔高得驚人的重力過載,沒有B級以上的體質,危險性非常高。
雖然打仗總是難以避免會有犧牲,但任何一個負責人的領導人都會想方設法把犧牲降到最低,再加上B級體質這個要求其實不算很高,月輪帝國B級體質的人還是很多的,軍方并不缺乏體質合格的飛行員,自然也就沒必要提高風險降低要求。
邵梁說完才意識到自己似乎說了什麽不該說的,連忙閉上嘴。
古景耀其實也準備去考飛行員,但這時候當然不能說出來讓吳衡和尤安傷心了,他轉移話題道:“現在這種材料剛研究出來沒多久,産量肯定比較低,成本也比較高。等将來加工工藝改善了,産量就會上去,成本也會降低,到時候肯定會在軍隊內部大範圍推廣的,大家都有機會。”
吳衡和尤安其實早就已經接受了自己不能做飛行員的事實,聽到古景耀這樣說,又露出了向往的表情,現在科技發展這麽快,他們還是在肯定會被率先列裝的軍隊裏,還是很有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