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第 29 章
年前蘇平他娘又給他送了兩車的年貨。
蘇平也沒特意讓人去請,畢竟林管事來了這麽多回,早就知道東西送來,直接送到廚房。
是以,聽到有人來報說蘇家的商隊又來了,蘇平便笑着應了一聲,而後沒事人一樣,繼續和黃大個、張典吏、老李頭他們在廚房幫忙。
眼看就要過年了,蘇平想着跟自己合作的小夥伴們發發福利。
便與杜師傅兩口子商量了一番,做幾樣小點心,給大家分發下去,銀子就從縣裏的盈利裏頭扣。
張典吏雖然心疼錢。
可也知道蘇平說得在理,再加上,現在他們手上的東西都是賺錢的。
張典吏那扣扣縮縮,跟抽他的筋扒他的皮一樣的難受勁兒,已經淡了許多許多。
自八月底開始,到九月中旬第一輛水車就木匠們的帶領下完工了,并且架在了孫主簿帶人修建的一段水渠之上,由于這段水渠近水,經過兩三天的調試,成功完成任務。
這一消息,被去附近各大縣賣農具的老雷頭和黃大個一宣傳,再加上史員外自己的渠道一傳播,不多時便有人上門來訂貨。
于是,他們自個兒還沒生産幾輛呢,這會兒訂單已經上百輛了。
水車不比農具,但價格卻是翻了上百倍的。
蘇平當場就表了态,不管是誰帶人來定水車,都得先交三成的費用,再根據訂單的先後,前來提貨,自然如果,在約定的時間沒上門提貨,這銀子他們是不會退的。
算是對方的違約金。
同時他們還會根據對方的要求,對水車進行小範圍的更改,不過提出這點要求的話,還要多加十兩銀子。
Advertisement
饒是現在一輛沒送走,他們也收了三千多兩的銀子。
再加上第一批農具已經非常成熟,而且這兩個月的訂單和銷量比他們想象中的要好上幾成,饒是現在花錢如流水,每月也有不少的盈利。
如今,張典吏一口氣将書肆的錢和本縣小吏們的拖欠的工資給補上之後,縣衙的庫裏還是有個兩千左右。
蘇平問過張典吏賬目之後,便琢磨着給大家發個福利,讓大家喜氣洋洋的過個年。
也算是給他這小半年來一個好的總結。
至于人頭,縣學的幾十個學和先生肯定不能少,那些個給百姓講授種田經驗的老者們也不能少,凡是在他們縣衙裏挂上名的,如今也有二百多人了。
張典吏仔細一算,饒是每人500文,也花不了二百兩。
這還能有一個好的名聲。
與張典吏說好之後,蘇平就與杜師傅商量了一下,臘月十八這一日大家一起幫忙做點心,到了臘月二十放年假之前,給大家一并發下去。
杜師傅做的點心挺簡單的。
餡料什麽,都已經提前準備好了,就算是面他也昨天晚上就開始忙了。
這會早就醒好了,蘇平幾人,一個負責擺盤,另一個負責燒火,餘下的便跟着學包餡,雖然包得扭,但好在有模具,往裏頭一壓,出來之後也似模似樣的。
為了怕人手不夠,張太太和孫太太也一起過來幫忙了。
這幾日已經完成修改農書,沒什麽事情的朱老爺子也跟着湊熱鬧。
張太太本來就手巧,還與孫太太和杜太太一起做了不少的花馍和一個大花糕,都是留給蘇平和老李頭他們幾個過年用的。
蘇平笑道:“嫂子別麻煩了,其實我不在乎這些的。”
張太太道:“大人不是常說入鄉随俗嗎?咱們黃楊縣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要做花糕的,應應景也是好的。”
蘇平點頭,“那就勞煩幾位嫂子了。”
張太太笑道:“什麽勞煩不勞煩的,跟着大人今年都有了這麽多的白面,先前咱們過年可舍不得吃這個……”
蘇平:“……”
幾人正說着,就見一個全身裹得嚴嚴實實的人影走了進來。
對方逆着光,蘇平沒瞧清楚。
倒是對方見着蘇平之後,快步上前,哽咽道:“大公子……”
對方頭上的帽子一拿下來,蘇平就認出了來人——黃二叔。
黃大個的二叔。
黃二叔仔細看了蘇平一會,一直忍着沒落下來的眼淚,啪啪地往下掉,“大公子,您瘦了,也黑了……”
這才幾個月呀,看着比前頭瘦了好幾圈。
蘇平有點尴尬地咧咧嘴,恰在這時去外頭打水的黃大個回來了,見到黃二叔不停地抹眼淚,嘴裏還叨叨着,這地方太苦了,大公子在家裏怎麽的怎麽的……
忙放下手裏的東西,喊了一聲:“二叔,這次怎麽是您來了?”
黃二叔這才被吸引了注意力。
一邊轉身一邊道:“這個月貨比較多,林管事一個月也只能走一趟,所以這一趟我就來了,本來這一趟要董老大過來的,是你奶和你爹想你了,便讓我與董老大換了一趟。”
話音未來,兩人已經站到了一起,黃大個還調皮地揮了揮他的拳頭,順便紮了個馬步,顯示了一下自己的強壯。
結果,這一打眼,剛下去的眼淚又落了下來,比剛才落得還兇。
“聽老林說你們在這邊過得還不錯,沒想到……”
這哪裏是不錯呀!
不止蘇平瘦了黑了,就連黃大個也瘦了,黑了!
不過笑起來還是挺沒心沒肺的。
黃大個笑道:“挺好的,除了沒在家裏好吃的多,但這裏自由自在。”
誰也別逼他讀書、再讀書。
黃二叔心裏嘆氣,再過分的話他都不好說了,讓人把年貨卸到了廚房,他們得在這邊留宿一晚,因為這次離開,得把前面訂的農具還有玩具給帶上。
雖說玩具賣得不怎麽好,但在京都嬰兒車卻特別受歡迎,再加上買車送玩具,一時間倒是訂單量增。
蘇家不止在京都鋪了貨,像各大府城也均有。
玩具在北向國賣得不太好,但這個小玩意卻在別處賣得很好,同時,黃二叔還與蘇平對了一下這幾個月的賬單。
裝完貨,對完賬天已經黑了。
黃二叔他們留宿了一晚,本來一直叨叨着這地方沒啥好吃的,結果,一頓羊雜湯,黃二叔足足喝了三大碗。
連起身都需要黃大個扶着,黃大個瞧着走得挺困難的二叔笑道:“這次信了吧,我跟公子在這兒過得可好了。”
“怎麽樣,我們杜師傅的手藝不錯吧?比起府裏的廚子可是一點都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