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117

115-117

見蘇平又回來了,胡娟有點奇怪道:“我們還以為大人今天不過來了。”

說完,抿嘴忍笑。

蘇平嘆息,“其實我也是這麽想的。”

讓他看小說可以,讓他幫着編,那就有點太可怕了。

好在孫知寧基本草稿都打好了,讓他瞧一遍,找找問題就行。

蘇平道:“其實我想了個法子,咱們可以面向全縣征稿,誰的小故事好,要是适合做成皮影的就做成皮影,适合編成曲的就編成曲,要是有長篇的就讓莫老爺子當書來說。”

“自然,長篇和短篇的價格肯定不一樣,行了,就這麽愉快地決定了。”

他這麽一拍桌子,直接把孫知寧遞過來的稿件又推了回去,嘿嘿樂道:“怎麽樣,我聰明吧,集思廣議才是正确的法子,你們總盯着我一人,就算是想破門袋了也想不出什麽好東西來,更何況,每個人的思維都是固定的不是,人多了力量大,這話可是一點都不摻假。”

兩人見從蘇平這兒實在榨不出什麽油水了,索性回頭自己慢慢琢磨。

反正她倆也沒別的事,如今的報紙,只要稿子寫好了,編排一事就給負責編推的幾個小姑娘,而且兩人身邊的使女也會幫她們整理稿件。

來了八個月了,大家要幹的事都摸得清清楚楚,再不似先前那到處抓瞎的懵逼狀态了。

再加上,每個月從下頭收上來的稿子就把四、三版全給占了,除了頭版和一些見縫插針的小文章、小詩詞需要兩人費點心思,其餘的也沒多少事。

現在又多了莫老爺子四個人,編排的事情兩人就很自然地接了過來。

兩人收拾東西準備撤離,就見張典吏笑哈哈地從外頭進來了,手裏推着他們自制的貨車,裏頭滿是紅彤彤的棗子。

張典吏道:“大人,這是咱們自個兒種的大紅棗。”

前頭朱老爺子和蘇平說的,蘇平提了個建議,可以嫁接,他還在自家院裏做了實驗,不知道從哪移截了一株月季花,是大朵的紅花,為了顯示嫁接的成果,他直接剪下三枝,接了粉色的。

還真別說,經過他一通實驗,過了兩日那嫁接上去的還真活了。

按照他的法子,朱老爺子帶着村民把山頭的原有的果樹能處理的都給處理了一下,同時選了一大片的山地種了大棗、蘋果、桃子、李子、梨、核桃。

這其中只有大棗是當年挂果的。

眼看已經逼近中秋了,山上的地也開始種起了小麥,張典吏和朱老爺子上山時,就瞧見棗樹上結了不少的果。

雖然不多,但上百棵的樹,一圈摘下來,差不多1200斤了。

張典吏就裝了這麽一小貨車,推着給蘇平他們送了過來,餘下的放在食堂,給大家當零食用。

孫知寧道:“這是咱們地裏種的?”

當時種樹的時候剛好是二月份,她和胡娟剛來沒多久,第三期報紙的時候,兩人還去實地采風了,親自扶着樹種了一棵。

後來每回過去都得看看自己親種種的樹。

一想到,這裏頭有自己種的樹結的果子,孫知寧就忍不住小激動了起來,抓了一把又一把,可惜她手小,棗子又特別大,抓了四五次也不過才十來顆。

蘇平一邊往嘴裏塞棗子,一邊道:“你放下,我給你拿個東西,你裝上回去。”

“哎呀不對,給我裝一點,餘下的你帶回去,你們婦幼辦的人多。”

孫知寧:“……”

我特麽還以為,你要全送我。

結果讓她帶回婦幼辦去。

一旁的胡娟樂得直抖,然後,就被好姐妹孫知寧眼神警告了。

蘇平給自己抓了一竹筐,餘下的大半車全數讓張典吏送過去,不過想了想又道:“算了,還是我去吧,張大人挺累的。”

張典吏:“我不累啊,我過去剛好接你家嫂子一起下班,今日她娘家弟媳和妹妹來了,我們還得回去早點招待客人。”

蘇平哦哦哦地點頭,而後對孫知寧道:“你回去吃的蒸一下哈,要不然會拉肚子。”

孫知寧剛還在心裏吐槽蘇平是個傻子,再看張典吏這沒眼力見的樣子,突然感覺有什麽上峰就有什麽下屬。

結果,就聽傻了吧叽的蘇平關系她。

于是,将傻子兩個字給偷偷去掉了,點頭道:“謝謝。”

“不客氣。”

蘇平跟他們一道走的。

既然有棗了,那就帶點給文氏他們一道吃。

得知這棗是今年才種的,一個棗都快趕上一個小雞蛋了,且與尋常吃的紅棗不一樣,又脆又甜,肉多核小。

汪道成驚喜道:“你還會種樹啊?”

蘇平笑道:“沒有沒有,我先前不是給您說過,我是找了幾位種地種的好的,在村裏極有名聲的老爺子來研究種地的麽?”

“幾位老爺子除了農忙時給百姓講講如何處置之外,不忙時他們就在辦公室研究種什麽東西,咱們縣衙裏有個院子全是種的菜,平時食堂裏有一部分菜就是從菜地裏薅的。”

“這樹就是他們種的,我就是提了個小建議。”

姚盈比她外祖還好奇,搶着道:“什麽建議?”

蘇平指着院裏開了三種顏色的月季花道:“嫁接。”

本地種果樹的不多,尋常家裏也只種一兩棵,百姓又不識字,有什麽好的技術也沒人樂意給他們講。

導致本縣的許多東西都比旁的落後。

他查過資料,這種技術很早之前就有了,只不過應用起來不算太廣泛。

尤其是本地人覺得土質不好,種果樹價值不大。

後來蘇平翻出資料給朱老爺子他們瞧時,才重新給拾了不起來。

頭一年看起來還是比較成功的,這一片棗樹不止成功挂果,果子質量也是相當的高了。

蘇平笑道:“外頭這兩棵月季就是我自己嫁接的,技術不太好,接了四枝,只活了兩枝,本來我是想着五福臨門什麽的五種顏色,看起來更好看一些。”

汪道成摸着胡子感慨:“你這動手能力比起蘇康那小子可好了不知道多少倍。”

要是早知道蘇家大公子這麽能幹,就不該盯着什麽狀元不狀元的老二。

姚盈無奈道:“您別動不動就說他成不成。”

汪夫人附和:“這麽大的棗子也堵不住你的嘴。”

棗樹的成功,讓蘇平對于別的還沒挂果的果樹充滿了期待。

家裏來了客人,蘇平思來想去,還是讓萬喜樓送了兩桌菜過來。

做為接風宴,汪道成嚷嚷着不能沒有酒,饒是汪夫人在一旁攔着,他還是喝了三四杯,心滿意足地将最後一滴酒倒進嘴裏。

而後拉着蘇平開始叭啦起來。

說到後來,就談到了京都的不太平。

他之所以出來避難,是因為他身份比較特殊,雖然不在朝為官了,可做為聖上的老師,衆皇子的先生,地位就算是不比三公,在京都文官圈子裏那也是超然的。

聖上沒出事之前,就有皇子、外戚等等上門尋過他。

他左推又推,後來實在推不了,便稱病不見客。

他一直琢磨着該怎麽脫身。

向聖上辭了好幾次,都沒辭成,還是六月份的時候突然接到老家的來信,有個比他長了一輩的三叔去逝了。

雖說早就出了五服了,可畢竟是族裏碩果僅存的老一輩。

汪道成便以此為借口,要回家奔喪。

他自然不會回老家,一琢磨去萊州找外甥女吧,沒想到在半道船上碰到了柳少安帶着孩子,說是去黃楊縣陪公公婆婆過中秋。

汪道成一問才知道,姚盈也會過去。

這不他就自作主張帶着自家老太太也跟了過來。

汪道成思來想去,目前也就蘇平這裏最安全,比起萊州一點不差。

話到這兒,蘇平道:“可是去年開始的?”

汪道成嗯了一聲,看了一眼姚盈,而後道:“你是瞧着盈丫頭和你弟弟去了萊州這麽猜的?”

蘇平點頭,“一件事情,從計劃到實施,肯定不是一朝一夕的,我想着他們去找您起碼在去年春天或者夏天,最遲也是秋天。”

汪道成也不可能在對方來找他之後,立馬把姚盈一家送出去。

汪道成伸手拍了拍他的肩,扭頭對蘇明遠道:“你養了兩個好兒子啊。”

蘇康別看是個書呆子,可人家遺傳好,有個白手起家,十來年間就成了江南首富的老爹,可想而知,計謀什麽一點也不差。

只不過表面看起來憨憨的,還經常一臉癡漢臉地看着老婆孩子。

蘇平面上看着比他弟弟好些,但也不像是精明之人,甚至還隐隐透着實誠,誰知道,偏偏生了一顆七竅玲珑心。

蘇明遠忙謙虛地開口,“都是老爺子您教的好。”

汪道成道:“我可沒教他。”

話音未落,他突然小聲嘀咕道:“也對,老夫指點了他差不多一年了。”

蘇平道:“對對對,沒有老師的指點,就沒學生的今日。”

汪道成拿起酒杯,往蘇平跟前湊了湊。

蘇平:“……”

“還愣着幹什麽,認師禮什麽的,難道不要敬酒嗎?”

蘇平微微一愣,随後道:“是是是!”

哎呀媽呀,老爺子為了一口酒,愣是當場認了個徒弟。

汪夫人道:“只能再喝這一杯了。”

汪道成保障道:“肯定啊,學生給老師倒酒,肯定得喝,別的酒我肯定不喝。”

蘇平愕然,你這說話好有藝術啊。

汪夫人被他氣樂了,“小蘇只此一杯。”

蘇平點頭,恭敬道:“師娘放心,學生曉得。”

汪道成瞪眼,“你這才入門,就又被拐跑了,這學生不能要,不能要!”

蘇平見他實在好酒,琢磨了一會道:“要不,明日我給您尋些柿子酒,即能養生又能解饞。”

是村民自家釀的。

本地山頭上別的樹不多,柿子樹倒是有少,柿子經常挂了一樹又一樹,也沒什麽人要,除了少數一些村民會釀酒之外,餘下的基本上都挂在樹上,待到冬天氣溫降底了,凍得跟冰棍似的,特別好吃。

蘇平去年就因為吃多了,拉了兩天肚子。

還摘了一大筐回來,讓杜娘子給他炸了丸子,真是超級好吃,又香又甜。

後來黃大個找了幾個人,上山把樹上挂的全給摘了回來,夠着木工場的人吃了好幾頓了,又是炸丸子,又是小甜餅。

以前大家手裏沒餘錢,也沒油,他估摸着今年他們想摘都不好摘了,畢竟有去年這樣帶頭的吃食,今年大家早早就刮分完畢了。

不過柿子酒倒是好找。

有幾家固定釀酒的,張典吏以前就買過幾次。

聽蘇平給他弄酒,汪道成滿意地點點頭,“為師沒白疼你。”

嗨!

他家老師這張嘴,真是一句實話沒得。

汪道成喝了酒話頭就有些多,拉着蘇平說了一個來時辰,直到外頭響起了二更聲,他才被汪夫人給拉了回去。

蘇平今日也陪着喝了幾杯,搖搖晃晃的被人送回了縣衙。

在文氏和蘇明遠剛來的那會,他也搬過來一起住了兩日,後來胡夫人和孫夫人來了,他又搬回去了縣衙。

再後來宋氏帶着孩子過來,好不容易胡夫人他們走了。

蘇平琢磨着要不要搬過來,這下子好了姚盈和柳少安又來了,如今又沒他住的地方了。

三進的院子,現在塞得滿滿當當,這還是因為長途跋涉大家帶得人少,否則哼哼,他還得讓人擠到黃大個家去。

惦記着學生給他送酒。

汪道成第二天起床後就來找蘇平了。

蘇平道:“一會早飯的時候,我問問張大人,在哪個村子我讓人陪您去。”

汪道成瞪眼,“說好了你送我,怎麽着還得讓我自個兒去取?”

蘇平無奈道:“我這不是今日要開早會嗎?”

汪道成哦了一聲,跟着他一道去了食堂,瞧見人來人往比菜市場還熱鬧的食堂,饒是汪道成見多識廣,也一時張口結舌。

蘇平道:“起初的時候吧,縣學房子爛,也沒吃飯的地,我尋思着這邊位置大,便讓縣學的學生也過來一道吃了,再後來,攤子越鋪越多,人也越來越多……”

現在基本上都分出去單吃了,可依舊架不住木工場離他們近。

木工都來這邊吃飯,再加上縣衙現在的臨時工、正式工等等,差不多有六百人在這邊吃飯,因為人多,所以飯點都是錯開的。

已經吃完的是木工一部和二部的。

也就是做水車和農具的,他們這會一起進來的是三部和四部,做盲盒和各種玩具車等等的工人。

最後一批便是各處的差役了。

汪道成吸了口氣道:“你這弟子,我收得不虧。”

突然又被誇了一下。

蘇平還有點不太适應,心說他新認的這位老師也不虧,處處給他提供情緒價值。

是個稱職的好老師。

早飯過後,蘇平要去開個早會,本來早會是八月十五的,不過明日是中秋節,大家得放假一天,于是便将時間提前了一日。

汪道成問了他一句:“外人能去嗎?”

蘇平道:“您想去看看嗎?那可真是太好了,您見多識廣,有什麽問題可以給咱們指出來,我這一直是摸着石頭過河,如今有個軍師在,那可真是謝天謝地。”

“啪!”

汪道成不給他繼續逼逼的機會,一巴掌乎在了他後腦勺上,“你哪學的這些虛話,好好說。”

蘇平揉了下腦袋,正色道:“歡迎老師指導工作。”

汪道成早上急着找蘇平要酒,早飯沒來得及吃就跑了出來,這會兒見擺了十來樣的小菜,熱的涼的都有,還有一個大筐裏放了洗好的大棗。

見蘇平拿着托盤自己去打飯,也自個兒拿了一個,跟在他的身後。

蘇平道:“老師想吃什麽,可以自己夾,我管這個叫自助餐。”

汪道成一邊夾菜,一邊呲牙,“就你花樣兒多。”

更關鍵的是,他發現不管是木工場的工人,還是普通的差役,大家都吃的一樣。

一時間心裏五味雜陳。

他與蘇平讨論過所謂的天下大同。

蘇平告訴他,其實很簡單,先從人人平等開始,只要切實做到了這一點,那離天下大同也就不遠了。

所謂的人人平等,蘇平的理解是,從對方的角度出發,理解和包容。

汪道成夾完菜,便與蘇平坐到了一張角落的桌子上,兩人面對面吃了起來。

不一會兒孫太太她們婦幼辦的也來了,小姑娘們看起來都很開心,嘻嘻哈哈地也不害羞,就那麽拿着托盤,而後一起拿東西,最後坐到了蘇平旁邊的桌子上。

蘇平笑着和大家打了招呼,而後道:“嫂子,給你們介紹一下,這位是我老師,昨日才到的,可能要在咱們縣裏多待一段時間,我老師的文章天下第一好,你們有什麽問題可以問問他老人家。”

汪道成驚:“……”

這居然給他安排上工作了,而且還是與女人對接。

萬一,萬一被他家老婆子知道了,他這耳朵就不保不住了。

汪道成感覺耳朵特別疼,苦着臉和恭恭敬敬又熱情的婦幼辦衆人打了招呼。

一頓飯吃得差不多了,汪道成才想起,這個所謂的婦幼辦是做什麽的。

因為京都有,不過現在已經土崩瓦解了。

為此,汪道成就有點好奇,打算一會開完會讓蘇平帶着他去瞧瞧,不過轉念一想,萬一老婆子知道了揪他耳朵怎麽辦?

于是,想了想,拉了蘇平一下小聲道:“一會你帶我和你師娘去婦幼辦瞧瞧。”

蘇平笑道:“好呀,要是師娘有興趣,咱們也歡迎她的加入。”

汪道成:“……”

你可真敢想啊!

進入八月份,玉米已經成熟了,地裏該收的也開始收了起來,該種的也要種起來了,所以這次早會的主題很明确,秋收和秋播。

莫老爺子幾人也來有幾日了,演出了三場。

反響非常不錯,婦幼辦的報紙也在今日發了下去。

汪道成原先是想着要挑錯的,可全程下來,愣是一次次刷新了他的認知。

饒是許多東西,蘇平先前在信裏與他提過一嘴,可親眼瞧見卻又是另外一回事。

所謂天下大同,先是人人平等——

嗯,蘇平做為縣令,做為父母官,吃的住的與百姓沒有區別。

衙門裏的差役也沒有表現的高人一等,就算是早會時,大家表現的也是一種很有禮貌,互相合作的态度。

待散了會,汪道成拉住蘇平道:“你這是故意演給老夫看的吧?”

“什麽?”蘇平沒懂。

“這就是人人平等?”

汪道成問。

蘇平依舊沒太懂,不過還是解釋道:“這還不算吧,只是目前來說,大家都奔着一個目标……”

他把先前才剛剛賺了點錢,大家日子好過一點,就有人中飽私囊,假公濟私什麽的給簡單說了一下。

再到後來,順藤抹瓜真牽出了幾個人。

還有外鄉人知道他們有錢了,故意混進來,設局騙工人錢的事。

總之,怎麽可能一帆風順,只要有人的地方,總有一些花花心心的人,不過本縣的百姓都還差不多。

大概是窮怕了,以前吃不飽穿不暖,如今日子好過了,他們就特別珍惜。

再加上蘇平仔細給大家分析過,你到底是憑本事出去賺錢順利,還是跟着他混在這裏生活滋潤。

大家心裏都有把稱,多少能分出點是非來。

而張典吏和孫主簿雖然是佐貳官,可兩人前頭确實不受重視,吃了不少的苦,再加上底子薄,也知道靠誰賺錢,于是,心态也擺得很正。

許木匠他們更不用說了。

就目前來說,大家所展現出來的禮貌和擺出的姿态,不管是真心還是假意,起碼都是有一個共同的目标。

趁着蘇平還在的這段時間,努力賺錢,讓自己的日子變得再好一些。

哪怕蘇平以後走了,他們也不至于沒有餘糧。

汪道成笑道:“确實如此,所以真正的人人正等,目前甚至以後都極有可能實現不了,因為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會有出現紛争,出現分歧,甚至發生各種各樣不可預料的事故。”

蘇平點頭,“所以,短時間內,共同的目标就是一個平衡點。”

汪道成:“……”

汪道成去找自家老婆子說是要帶她去見識婦幼辦時,姚盈剛好聽見了,拉着柳少安道:“外祖父我跟嫂子也能去嗎?”

汪道成巴不得去的人多點,老婆子以後就沒有理由翻舊賬了,就算是有,他也能反駁回去,笑道:“看在你這麽有上進心的份上,算你們一個吧。”

柿子酒公元600多年的時候就有了哦

嫁接技術在遠古時期就有,到了宋朝被廣泛應用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