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黃鹂書院正式開張
黃鹂書院正式開張
村東頭的茶寮裏,幾戶人家聚在了一起。
這座茶寮是茶農們茶餘飯後用來喝茶聊天,家長裏短唠嗑的地方。
阿瑞娘子盤着腿磕着瓜子,大金嫂子也不知道在沒在聽,眼神似乎老是看着西面的茶園。
聽村裏人說,大金叔這陣子跟采茶的劉小妹常說說笑笑,大金嫂子估摸着就是正看着那邊,盯着暗哨吧。
花娘子、呂順大哥倒是聽得認真,偶爾還跟着陶小醉停下的頻率點點頭,示意一下。
陶小醉今天把大家聚集起來,為的是一件事,就是想要利用村裏面廢棄的那所舊倉庫改造成一所學堂,讓村裏那些孩子們可以有個讀書的地方。
這樣一來,他們既能有書讀,又不會跑到白鷺書院去胡鬧搗亂,一舉兩得。
呂順大哥倒是挺贊成陶小醉這個主意的,只是也有疑惑。
“要開書院,就得有先生,要是我們能有錢請先生的話,就早送到白鷺書院去了。”
阿瑞娘子吐着口中的瓜子殼也跟着說:“那可不是,這請先生可不是一筆小數目。再說了,那些有錢人家的孩子送去讀書是為了将來出去考狀元的,咱們家的孩子長大了還不是要留在這裏當茶農,這讀書有用嗎?”
陶小醉截住阿瑞娘子的話頭立刻贊道:“這個問題提得好,到底讀書有沒有用?就算不是為了考狀元,學些本領總是好的。學了本事,以後外出販茶的時候可以給家裏寫家書,遇到那些奸猾的茶商也不會那麽容易被騙……最重要的一點是,我向大家保證,不要你們花錢,所有的孩子都是免費進書院!”
這幾點倒是說的頗得大家的心意。
花娘子問:“不花錢,先生哪裏來?白鷺書院的江先生一個月是三兩銀子,會有先生願意不收錢就來的嗎?”
陶小醉拍着胸脯狡黠的眨眼笑道:“遠在天邊,近在眼前。如果大家信得過我,就讓我來帶這些孩子們,保證都給你們一個個管教好了。”
大金嫂根本無所謂,反正孩子讀不讀書對她來說沒什麽大區別,陶小醉這麽一攬,倒是省了她們不少的麻煩。至少,有人看着,那邊的江清流也不會再三天兩頭往這裏跑,給他們喋喋不休長篇大論了。
Advertisement
于是,大金嫂是第一個拍手叫好的。
“小醉肯看着他們那是再好不過了,咱們也沒什麽要求,讓他們老老實實呆着,別惹禍就行了。”
“就是就是,”阿瑞嫂子也同意,只不過對小醉能當先生這件事顯然還是抱着懷疑态度,“随便教他們認幾個字,能把自己名字寫對了就行了,最重要是千萬別再讓那個唠叨先生來了。他那一開口說話,我就受不了犯暈。”
“好,好……”小醉點着頭答應。
還是花娘子貼心,拉着小醉的手說:“那可就要辛苦你了,需要什麽就只管和大家說。雖不收銀子,但大家能出力的就一定出力。那個舊倉庫是破舊了一些,不過好好休整一番還是能用的,我同呂順哥去和村長商量一下,他要是說行,那咱們就這麽辦。”
村長當然是樂得點頭直說好好好,為了這群小鬼,村長也沒少跟江清流賠罪,就怕這個先生書生意氣,一下氣惱起來撒手不幹。
現在有人願意免費看着這些孩子,正合他意。至于要休憩倉庫的事,那還不是說幹就幹?
村裏別的都缺,最不缺的就是身強力壯的壯丁。
第二天日頭初升,大家就忙活開了。
村裏的舊倉庫挺大一塊地兒,只是因為時間久了,裏面的木料有些受潮發黴,屋頂也漏了一個大洞,下雨天的時候,就是外面大雨滂沱,裏面小雨潺潺。
屋頂換上了新瓦,腐爛掉的木頭也都換上了新的,破了只剩一半的大門也裝上了另一半,村裏人湊了些錢,在裏面添置了一些上課用的桌椅。
村長想着,既然也是叫書院,那總該起個名字,挂個牌匾。
于是問大家:“這書院起什麽名字好?”
陶小醉琢磨着,人家白鷺書院是“一行白鷺上青天”,那是淩雲壯志的大志向。
咱們這些孩子,也只圖個安穩太平,将來并非是要去參加科考當什麽狀元的。
不如就做那在翠柳上悠閑鳴叫歌唱的“黃鹂”吧。
于是,起名為“黃鹂書院”。
牌匾是特意請了江清流先生過來寫的。
起先聽說村西也要開書院,他心裏有些疑惑,村裏的讀書秀才并不多,好一些都是在八仙鎮上開班授學的。
像他這樣肯留在茶園村,寧可少拿一些月銀,肯教茶農孩子的先生少之又少。
等來了之後,又聽說是個免費的學堂,驚訝之餘還有欽佩。
再等知道教書先生是陶小醉之後,整個人就愣在了那兒。
“陶姑娘是女子,在下不才,從古至今,女子當教書先生還是聞所未聞。”
哎,真是個迂腐的秀才。陶小醉在心中暗道,要知道在她的那個世界,女老師可是遍地開花,特別是幼兒園、小學,倒是男老師反而成了稀罕物。
陶小醉學着江清流的口氣正色回道:“不敢不敢,在下不過是随便教教。”
“陶姑娘是教他們念什麽?《三字經》、《千字文》還是《聲律啓蒙》、《幼學瓊林》?”江清流問。
小醉笑笑:“都說是随便教教了,自然不是這些什麽什麽文了。總之江先生你教你的,我教我的。你帶着你的一群白鷺上青天,我就領着這些黃鹂鳴翠柳。你看如何?”
江清流被她的白鷺、黃鹂說愣了,微微一晃神。筆下“黃鹂書院”的院字最後一筆,勾得有些倉促。
第四天,黃鹂書院正式開院招生。
雖然是免費的學堂,但是開院的熱鬧程度并不亞于白鷺書院的開張。
一年前白鷺書院開張,村裏有錢的鄉紳是請了鎮上的舞龍、舞獅隊來表演了一番。
還有爆竹噼裏啪啦,還有村長慷慨激昂的講話。
比起來,黃鹂書院的開張,倒更像是村民們的自娛自樂。
呂順哥和幾個年輕的漢子去借了銅鑼、大鼓,花娘子和幾個農婦們則在這樂聲中唱起了嘹亮的采茶歌。
好不歡樂!
村長正式授予陶小醉黃鹂書院“院長”兼教書先生一職,以後黃鹂書院所有的運作都由她一人負責。
陶小醉欣然接受,接着就是報名了。
她早就準備好了一本名冊,這個名冊并不是只簡單的填一個名字便算了,裏面的內容可不少呢。
比如說:孩子的年齡,生日、愛好、性格等等。
阿瑞娘子一臉迷茫:“怎麽要問這麽多?愛好?啥叫愛好?”
“咳咳,”小醉解釋,“愛好就是他平時最喜歡做些什麽事?”
“他呀,”阿醉娘子笑着揪過小家夥的耳朵笑道,“就喜歡到田裏捉些蛐蛐蝈蝈兒的,可沒見喜歡些別的什麽,就是個沒出息的。”
瑞生被娘笑話,一張小臉頓時漲紅了起來,羞羞低下了腦袋。
小醉想,喜歡蛐蛐蝈蝈兒也未必沒有出息。法布爾從小還喜歡這些東西呢,最後不是成了偉大的昆蟲學家。
不過,和她們說這些,也不會明白。
小醉笑着将瑞生的資料都登記好,指着裏面的一張桌子道,“好了,瑞生,你先進去坐着吧。”
輪到小五和小七這兩個小魔怪了,他們能來書院讀書興奮的不得了。
聽花娘子說,小五昨晚講夢話的時候一直在嚷嚷着這回事兒,而小七就翻來覆去一晚上沒睡着,天沒亮就爬到了花娘子床上,嚷着要去書院。
“小醉姐姐!”兩個孩子一進門就撲了過來。
小醉笑笑,拍着兩個孩子的頭心說道:“到了學堂來,可不能再調皮,讓娘親擔心了啊。”
“我知道,我知道,娘都說過了……”小五趕忙接嘴,“叫我們都聽小醉姐姐的。”
“恩,對了!”小醉滿意地看着兩個孩子,給他們登記好了資料,也領着過去坐下了。
陸陸續續,一共來了五戶人家的孩子。
這些小魔怪們,一個個臉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臉。
坐在這個有些破舊,又并不十分明亮的書院裏,卻是個個都安安靜靜,沒有一個出聲吵鬧。
她終于是幫這些孩子完成了進書院的心願啊,小醉由衷的高興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