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發瘋×23
發瘋×23
期末的開始踩着期中結束的影子。
許靜有時候懷疑各門課程的期中期末時間差異如此之大,是因為老師之間根本沒有達成統一的标準。
例如有的老師認為期中作業應該在開學布置,期中作為ddl;而有的老師卻認為期中作業理應在期中布置,期末作為ddl。
于是後者毫不意外地與期末撞在一起。
以上種種,造成了大學牲永遠都在趕ddl的慘狀。
距離下一個ddl還剩五天,許靜花了三天時間閱讀原文獻——盡管大多數時間她都在摸魚,一天列出大綱,剩下一天極限寫論文。
時間分配很合理,有種不顧人死活的美感。
畢竟ddl是第一生産力,離開即将到來的ddl,這篇論文是一定動不了筆的。
不過是一個月水完五篇論文罷了。
呵。
她懷疑自己可以上某些挑戰人類極限的生存類節目。
接下來的日子不可避免地忙碌起來,盡管她仍舊在慌亂之中摸魚,但是專業課侵襲了她的生活,具體體現為:
某日,舍友A上課太困,舍友B在宿舍群裏道:“因為你沒有‘坐忘’。”
許靜下意識打字道:“你沒有定性。”
群裏沉默了一會兒,C接着道:“這是先驗的嗎?”
Advertisement
……
宿舍群裏沒有人想繼續探讨這些問題,他們大多戛然而止——如果這個詞能夠被用在這種情境下,許靜大腦超負荷運轉,起床想的第一件事就是她怎麽還活着。
“我昨晚夢見我被挂了,”有一天,她模模糊糊地道,“太恐怖了,我夢見我忘了專業課的期末ddl,根本沒提交作業。”
“那你完了,”舍友C正在拍保濕水,“這節課助教不是公認的見本科生皆是垃圾嗎?”
“那你明年要重修這節課,”舍友B插嘴道,她剛買早餐回來,“好像是另一個給分更爛的老師開課——你不會延畢吧?”
許靜用枕頭蒙上臉,又躺回了床上。
“我再睡五分鐘清醒一下。”她喃喃道。
“來不及了,”舍友C說,“還有15分鐘上課,你最好還是現在就起床。還有A。”
舍友A的床簾關着,方才的交談聲都沒能吵醒她。
舍友B在門口順手開了燈:“A才是完蛋了,她肯定來不及——A,這節課你還上嗎?”
聽聲音A拉過被子蒙住了耳朵。
舍友B嘆了口氣。
許靜最終還是起床了,帶着對挂科的一腔悲憤。
“太可怕了。”她洗漱完,端着洗漱用品回來,A剛從床上坐起來。
“萬一一會兒點名,你遲到更可怕,”舍友C在貼假睫毛,“課程大綱上寫了有出勤分,但到現在為止都還沒點過名,估計就這幾次了。”
“走了,”舍友B領先全宿舍,她在門口回頭問,“有誰要幫忙占位置的嗎?”
沒有人,舍友B遺憾地走了。
許靜是第三個出宿舍的。
她在喝膩了的美式與喝膩了的拿鐵之間選擇了牛奶。
看似喝咖啡,實則喝牛奶。
她的精神狀況可謂是遙遙領先。
自動販賣機已經在“0秒之後請取走您的飲品”的顯示頁面上卡了一分鐘,許靜聽見上課鈴,她由急切到呆滞,最後覺得随便吧。
反正遲到了,遲到一秒鐘與遲到一分鐘與遲到十分鐘沒有任何區別。
正在此時,她的手機突然震動了一下。
群消息:
舍友B:點名了!!!點名了你們快來!!!@許靜 @A
舍友C:……出勤率不到一半吧我覺得。
許靜急,然而急也沒辦法。
她總不能拆開這個破機器。
又過了約莫一分鐘,許靜從販賣機窗口取走燙死人不償命的牛奶,冷靜地蓋上蓋子,優雅地走上樓梯。
從後門溜進了教室。
助教仍舊在點名,他聽見後門的聲響,驟然與許靜對上了眼神。
許靜:“……”
在助教的注視下冷靜地端着牛奶入座。
好在助教還是分得清遲到和臨時被提醒趕過來上課的。
點到舍友A的名字時,教室詭異地寂靜了一秒,下一秒,教室裏同時響起兩聲:“到。”
許靜埋下頭,披散的頭發和口罩遮住了她的表情。
她忍笑打字:“你們不提前通個氣嗎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我笑不活了。”
舍友A:“發生了什麽?”
她補充一句:“我已經樓下,馬上就到了。”
許靜立馬打字:“你先別進來!”
她擡頭,助教也疑惑地從花名冊上擡起頭。
他重複了一遍A的名字,問道:“是誰?”
千鈞一發之際,C說:“不好意思我聽錯了。”
舍友B反應過來,立刻說:“是我。”
助教點點頭,又問C道:“你的名字是?”
許靜的心已經提到了嗓子眼。
方才點名已經點過她了,C冷靜地道:“我是來旁聽的。”
助教狐疑,,但也挑不出什麽毛病,于是只好略過了這個問題。
許靜扣在桌上的手機又開始不要命地震動起來。
舍友B:“啊啊啊啊啊啊啊我吓死了我馬上吓死了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舍友C:“一年有餘的舍友情,默契零分。這一年的情愛與時光,終究是錯付了。”
舍友B:“啊啊啊啊啊你什麽意思!我把你們三個拉扯大我容易嗎!同時跟三個人打配合我是什麽萬能匹配血包嗎?”
舍友C:“。”
許靜:“後面的配合打得不錯。”
一步錯,她們三個就等着一起完蛋。
舍友C:“下次還是先商量一下吧……驚心動魄的,老年人心髒不好。”
舍友A:“你們在說什麽啊點名到我了嗎我還能進嗎?”
許靜想了想:“別進了,幫你答了,你要不課間再溜進來吧。或者實在想聽課的話進來也行,就說自己是旁聽的?”
舍友B忍不住吐槽道:“到時候出現一堆旁聽的……誰還記得這是節專業課。”
舍友A:“那行,我随便找個教室自習一會兒。”
罕見而突至的點名風波就這樣過去了。
教室裏三分之一的人,硬生生在點名冊上呈現了三分之二出勤率的效果。
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