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不忘初心

不忘初心

皇上聽到這是愣了一愣,他這段時間聽到最多的就是“謝斯文”這個名字,慧貴妃在他跟前說自己這個妹妹如何如何美貌動人,如何如何聽話懂事,宋宰相卻纏着他說外頭那些風言風語。

就是宋岩那小子也不歇着,一次次跑來找他說非謝斯文不娶……如今就連沈易北也摻合進來了?

皇上只覺得頭疼,揉了揉眉心道:“朕也聽宋岩說過,說是前段時間寧遠侯老夫人想要将謝斯文嫁給你做平妻,,謝斯文不願意你也不願意,如今你……這又是唱的哪一出?”

沈易北太了解宋岩,所以早知道宋岩會來這麽一出,如今只道:“皇上所言甚是,當初的确是謝斯文傾慕我在前,只是當時我對她并無男女之情,如今知曉她快要嫁給別人了,這才後知後覺難受起來。“

“只是,皇上您是要給宋岩賜婚的,原本我是不敢過來的,可思來想去,若是有些話現在不說,以後怕是會後悔終生,哪怕今日皇上責罰我,我也在所不惜。”

皇上聽到這句話也聽明白了,敢情沈易北和宋岩一樣,都瞧上謝斯文了……雖說一家有女百家求,可如今這倒是有點棘手。

皇上想了想,拍着腦袋道:“要是朕沒有記錯的話,你不是幾個月前才成親了嗎?”

當時他還派了人送了不少東西去,為的就是給寧遠侯府作勢,給沈易北長面子。

雖說男子花心些不算什麽事兒,可沈易北這陣仗鬧得太大了些……要是這樣說來,好像還是宋岩更适合謝斯文一些。

愛屋及烏,因為疼惜慧貴妃的關系,皇上對素未謀面的謝斯文也是挺上心的。

沈易北從未想過有朝一日自己會落得一個花心的名聲,可如今想着幫人幫到底,送佛送到西,只能硬着頭皮道:“回皇上的話,人這一輩子,孰能無過,我是成親之後才發現自己心思的,雖覺得有些對不起陳氏,卻木已成舟。”

”當日祖母的确是說過想要将斯文嫁給我做平妻,那個時候我不願斯文也不願,這平妻是商戶裏的做派,我不願因為這樣的事情傷害兩個女子……可如今回想起來,更不願因為那些條條框框而讓自己後悔一輩子。”

“皇上,我自知這些話是不該說出口,出口之後辱沒了祖父的名聲……還請皇上責罰!”

頓時,皇上看他的眼神多了幾分打探,這話不像是沈易北會說的,從小就孩子從說錯過一句話,沒走錯過一步路,不管說什麽做什麽,那都是一等一的好,為了這事他不知道訓斥自己那幾個不成器的兒子多少回,可沒想到沈易北也會有這般沖動,這般糊塗的時候。

皇上想了想,只道:“聖旨雖還沒下,可朕已經私下答應過宋岩,将謝斯文嫁給他……”

不管怎麽說,沈易北都是皇上從小看着長大的,論私心,自然是更偏愛沈易北一些。

沈易北從皇上的言辭之中已經聽出了猶豫,繼續道:“雖說世上男女的親事該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要是宋家真的求娶斯文,我絕無二話,定會忍痛割愛,只是宋宰相和宋夫人這架勢,明顯是不贊同這門親事的。”

“慧貴妃娘娘護妹心切,想要将斯文嫁個好人家,只是以後這日子過得好不好,只有斯文才知道,自古以來,媳婦都是要孝順公婆的,若是宋宰相和宋夫人不喜歡斯文,只怕斯文一輩子的日子都過的艱難。“

說着,他看了一年猶豫不決的皇上,只道:“要不皇上您看這樣,您不如問問看斯文的意見,雖說她的婚事該由長輩做主,可她到底不是貨物,不是能随意買賣的,您問問看斯文願不願意嫁給宋岩,若是願意嫁到宋家去,我絕無二話。”

“哈哈哈哈哈哈!”皇上發出了一陣爽朗的笑容,拍着他的肩頭道:“沒想到你這小娃娃倒是和從前一樣,明明心裏就想好怎麽做了,居然還想着算計朕?”

“這京城之中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謝斯文喜歡你,就連慧貴妃為了這事兒不知道掉了多少次眼淚,你要朕去問謝斯文,這答案不是顯而易見嘛!“

話就這樣一說,倒是提醒了皇上自個兒,“是啊,宋家雖說是我朝新貴,可娶兒媳婦也是講究身份地位的,宋家如今的身份和地位,想娶什麽樣的兒媳婦娶不到?為何偏偏要娶一個心有他人的女子?”

宋岩那小子也是個極有野心的,這樣做又是要做什麽?

還有,慧貴妃一向聰慧,這其中的關鍵之處不是想不到,為何偏偏要将自己疼愛的妹妹嫁到宋家去?

皇上平日裏雖被美色迷惑,可他并不是個糊塗的,如今一想好像有些明白了,只道:“這件事你讓朕想一想,你是朕從小抱在懷裏長大,朕自然是更偏向于你的。”

“只是要将謝斯文嫁給你,宋家那邊定是有意見的,這件事得緩一緩,就算是将謝斯文嫁給你做平妻也緩一緩。”

皇上是講究感情的,當初老寧遠侯在世時幫了他多少,他都記得,如今聽聞沈易北說了一句“多謝皇上”後,只長長嘆了口氣,“易北啊,朕坐在這個位子要考慮的太多,你也莫要怪朕!普天之下,若說朕真正感激過的人,那只有你的祖父,你是你祖父一手帶大的,秉性、德行與你祖父一樣,對你,朕自然也是信得過的。”

“朕一直想不明白,你為何不願涉及朝政,朕不強迫你,但若是有朝一日你想明白了,想為國效力,直接來找朕,朕能給你的都會給你!“

“都說天家無情,可朕打從你小時候便将你當成兒子一般疼愛的!”

這話是實打實說的,不管沈易北過了多少年之後回想起這些話來,心中還是有些感動。

皇上平素不是個會對人說矯情話的人,如今這一番話說起來卻是真心實意。

沈易北想着自己很小的時候還與五皇子一起往皇上茶盅裏加過鹽巴,可最後皇上也沒怪罪過他們,只笑罵了他們幾句,心裏覺得五味雜全,“多謝皇上,您對我的心意我都知道,只是入朝為官,我并不願,如今寧遠侯府什麽都不缺,我這輩子只想當一個富貴閑人……”

“只是你沒有想過我朝如今是內憂外患,需要你這樣的人啊!”皇上說到這個話題,又是常常嘆了口氣,“衆人都說如今朝堂之上能人異士不少,是啊,他們一個個是有本事,可朕不相信他們,不敢相信他們。”

“別的不說,就說宋家那父子,宋宰相是靠着一路苦讀上來的,原本家中并無任何積蓄,可如今了,京城城郊的別院,保定那千餘畝上等的水田,皇城根下置辦的五進的大院子……這些靠着他的俸祿怕是買不下來,這些還是朕知道的,朕不知道的東西還不知道有多少!”

“連當朝宰相朕都不能相信,這偌大的朝堂,朕還能相信誰了?”

其實別說外人了,就連皇後與三皇子,甚至連慧貴妃,他都不敢相信,從古至今都說後宮不得幹政,可又有幾個人能做到了?

沈易北還是那句話——皇上恕罪,我實在是無心朝政。

“是無心朝政,還是不願趟這趟渾水?你啊,比你祖父還從聰明!”皇上苦澀一笑,卻并沒有把這話說透,只道:“朕也不願意逼你,等你有朝一日想明白了再來找朕吧!”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朕知道你不是那種一心只知享樂,而不顧百姓生死的人。”

沈易北一愣,卻還是告辭了。

只是回程的路上,他想到皇上那番話,一顆心還是覺得久久不能平靜,想起小時候自己在祖父和師傅跟前說的那番話——國之根本在于民,只有老百姓日子過好了,我們國家才是真的好了,所以我不僅要跟着祖父學怎麽打仗,保家衛國,還要跟着師傅學習如何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

那些話沈易北已經忘記自己是幾歲時候說的了,五歲或者六歲的樣子,可他記得很清楚,當初祖父和師傅聽聞這番話時欣慰的表情,若是祖父和師傅泉下有知,看到自己這樣子,一定會很失望吧!

沈易北不是沒想過為國效力,要是他從一開始就想當個纨绔子弟,就不會寒窗苦讀,不會日日習武練習騎射了……衆人都說他天資聰穎,可他到底下了多少苦功,只有他自己知道。

想及此,他心緒不佳,可誰知道剛到寧遠侯府大門口,就看到了一雙翹首期盼的眼睛,這人不是謝斯文還能是誰?

就算謝斯文是個沒心沒肺的,也知道這件事的嚴重性,如今巴巴在門口等着,盼啊盼,總算是把沈易北給盼回來了,遠遠看去,沈易北臉色難看到了極點,頓時,她的心情一下子跌到了谷底。

難道,這件事沒成?

當初說好十拿九穩的了?小老弟,你這是怎麽回事?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