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地鍋雞貼玉米面餅子(下)
第70章 地鍋雞貼玉米面餅子(下)
◎“我覺得這次相親肯定能成”◎
徐剛在旁邊門口靠牆的地方拿起來網兜, 直接出門右拐,雞圈沒在家裏。
“自家喂的又不要錢,你多少年沒回來了, 一會可要多吃一點。”
趙桂蘭握着徐小溪的手, 能清晰的感受到她手裏的厚繭,自己是幹慣了家裏地裏活的, 手裏有繭多正常, 她上大學握筆杆子的也這樣,那肯定是沒少幹活。
“去年咱們家裏的紅薯種的多, 自己去加工的細粉, 可正宗了,還有曬的豆角,幹梅豆, 小蘑菇,一會放鍋裏一炖,特別香。”
徐剛的動作麻利, 到圈裏就弄個最大的一只。
趙桂蘭的孫女聽到外面有聲音,也從他們裏屋出來, 村裏不講什麽書房不書房的, 都是在睡覺的那屋裏床邊弄個小書桌,讓孩子寫作業。
“這是你建工哥的孩子, 叫徐年,就在咱們鄉裏上學。”
徐小溪記得, 徐建工是剛大爺的兒子, 現在在外地打工, 一年到頭也就回來一次。
“徐年, 叫姑姑。”
徐年上初一, 雖然是在自己家裏,但還是很腼腆,靠在趙桂蘭的腿邊,小聲開口。
“姑姑好。”
徐小溪也笑着跟她打招呼,“年年好,這是弟弟,徐池,比你小幾歲。”
徐年雖然才十一二歲,但在家裏會經常幫忙幹活,學習成績還好,回回考試都是第一名,很聽話乖巧,老兩口就希望孫女能考上大學,以後別像他們,只能在地裏抛食,面朝黃土背朝天。
徐剛在院子裏宰殺雞,地鍋裏燒上熱水用來褪雞。
趙桂蘭讓徐池跟徐年一起去屋裏玩,看動畫片。
徐小溪跟趙桂蘭在堂屋裏坐下來說話。
“徐淮學習咋樣啊?我之前聽說他成績一般。”還總愛打架,那會是在村裏站着跟大家一起說閑話的時候,聽徐老二說的,但後面這句,趙桂蘭倒是沒說出口,那句話咋說的,莊稼都是人家的好,孩子都是自家的好,誰也不願意聽到別人對自己孩子的貶低。
徐小溪點點頭,“還行,他初三進了重點班,現在就是班級第一,年級前十,是能考上一高的。”
趙桂蘭聽完哎呦一聲,誰不知道一高啊,好多人都說,一只腳踏進去一高,那就是一只腳踏進了大學。
“你們家的孩子都聰明,你也是咱們村裏第一個大學生,我就跟我們家年年說,要向你學習。”
徐小溪抿嘴笑笑,“我看年年很不錯,等到中招也能考到一高去。”
所有江縣以及下面的鄉鎮初中的學生都是要考進這一個高中的,可想而知壓力有多大。
趙桂蘭聽見這誇獎高興地嘴都合不攏,真要是那樣,她幹多少活都願意。
徐剛把雞收拾幹淨也從廚房裏過來。
“都收拾幹淨了,你去做吧,我燒火。”
趙桂蘭聽見就要站起來,“行,做完飯吃了就差不多要量地邊子。你琴嬸子的娘家表妹要出嫁,今個她去當陪客,要不也不會上午沒時間。”
徐小溪也跟着起身,“大娘,要不嘗嘗我的手藝,我來做。”
趙桂蘭聽着眼睛一亮,“也行啊,你這開飯店的,肯定比我們做的好吃,我去燒火。”
徐剛從外面的柴火棚子裏抱進來好多木頭,有一些是樹根,挖出來劈成小塊小塊的,曬幹,就能燒火,家裏也有燃氣,但還是覺得地鍋燒出來的飯好吃,香,有味。
趙桂蘭坐在鍋底前面燒火。
徐小溪看着這只雞還是很肥的,挽起來袖子把上面多餘的油脂都切掉,然後剁成塊,廚房裏收拾的很幹淨,案板上的調味料都在方方正正的小盒子裏,大料也都在一個袋子裏,大娘都給她找了出來。
現殺的雞也不用再過水來煮,熱鍋涼油放上蔥姜八角爆香,然後再把雞肉全部倒進去不斷翻炒,一直煸炒出香味,每塊肉都随着翻炒變的金黃,放上鹽醬油調味調色,最後倒上茶壺裏的熱水。
徐小溪把自己配好的大料用一小塊布包好,直接放進去。
趙桂蘭在下面看着徐小溪的動作娴熟,做起來飯有模有樣的,就知道在縣裏開飯店還真不是鬧着玩的。
“真香啊,你這剛剛最後放的啥?”
徐小溪蓋上鍋蓋,剩下的就是要用柴火來大火炖煮,等到肉炖的差不多,再把幹豆角,蘑菇,粉條,幹梅豆放進去就行。
“是我配的大料包,提鮮增味的。”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大料在熱水裏炖煮的太久會爛掉,等到炖好撈出來就能扔了,不過這裏的大料不多,她也就簡單的配了一下。
“大娘家裏有玉米面沒?”
趙桂蘭把鍋底弄上大的劈柴放着自己燒,“有的,我去拿。”站起來就往堂屋裏走。
徐剛在外面棚子下面剝玉米,院子裏都飄滿了香味。
“小溪的手藝真不錯,我剛剛都聞見香味了。”
徐小溪站在院子裏笑笑,“是大娘喂的雞好,還是吃糧食的雞肉嫩還香。”這雞肉的肉質嫩,剛剛在鍋裏炒的時候她都注意到了,要是吃飼料養出來的雞,其實也會肥嘟嘟的,但口感會柴,而且吃起來也很油膩,這個就完全不會,做好之後吃起來還會很勁道。
趙桂蘭挖了一瓢玉米面端到徐小溪面前,“這咋樣?”
“夠用了,我去和一下。”徐小溪接過來到廚房裏摻了一點點白面,這一點白面是為了增加粘性,好貼餅子。
趙桂蘭跟在後面,看着徐小溪的手藝,“這貼餅子,我也就去縣裏看你那個二姑住院的時候,你二姑夫說是下館子請吃飯,就吃的這個,人家貼的餅子就是比咱們自己在家做的香,焦香焦香的,配上那雞肉更香。”
徐小溪把面和好,“醒一會,一會就能貼上。”
趙桂蘭哎了一聲,又到鍋底前面看看火,再放上一根大的木柴,鍋底的大火燒的特別好。
徐小溪跟趙桂蘭也坐下來剝剝玉米,閑着也是閑着。
“今年的收成好,價格也比去年高了兩分,我們準備弄上大棚,過年的時候青菜就會很貴。”趙桂蘭說着家裏的安排,他們只會種地,別的也不會。
徐小溪是知道的,冬天的青菜格外貴,特別是臨近過年的時候,不過那會啥都貴,但大家過年的時候也很舍得錢,啥都願意買,畢竟辛苦一年了。
“我認識的一個也是弄了大棚,過年我還跟他一起合作要做熏腸,熏肉,到時候我給咱家也留一些,給送來。”
趙桂蘭笑呵呵的,“不用,你留着賺錢,多存點錢。”
徐剛倒是想起來一件事情,“你家裏那塊宅地基,我聽說你二叔想要。”
徐小溪點頭,估計這事全村都知道了。
“我有個主意你聽聽,你這以後也不一定會回來住着,那塊地放在那一天,徐老二就惦記一點,你看誰買,到時候賣了幹淨,他也就沒指望了。”
徐剛手下剝着玉米沒停,畢竟賣了就幹淨了,還能落到手裏一筆錢,主要是不跟他們打交道,省得在中間扯皮,到時候吵架生氣都是傷的自己。
徐小溪細細想了一下,是可辦的,村裏的宅基地是可以賣的,“這要遇到一個合适的買家。”
徐剛也知道,“你不在村裏,我給你留心,要是有人要,給你打電話。”
徐小溪點頭,“行,謝謝剛大爺。”
邊幹活邊說話時間過得也挺快的。
廚房裏的雞炖好,徐小溪過去把配菜放進去,玉米面餅子也挨着鍋邊貼滿了。
趙桂蘭站在旁邊看着,貼的真好,都一般大,還別說,這手藝是真的厲害。
“你咋想起來在帝都學做廚師了?”她是挺好奇的,之前不是說她在帝都一家大公司裏上班嗎?
徐小溪從原主的記憶裏知道,她因為性格的原因其實工作能力并不突出,也沒有換過公司,從畢業就在這家上市公司幹,辭退賠償了n+1。
“我想着倆孩子在老家也不放心,想學點什麽東西能回咱們縣裏也能幹的,選來選去還是廚師好,當廚師的餓不着。”
趙桂蘭聽着這話不錯,當廚師到哪裏都餓不着,她那個年代結婚對方要是個廚子就是可吃香了。
過了十分鐘,地鍋炖雞已經完全可以了,裏面的粉條吸滿了湯汁,看起來也很香,湯汁熬的剛剛好,玉米面貼餅子金黃的,貼着鍋裏的部分焦焦的,看着就香。
每人盛上一碗,這只雞大,所以盛完鍋裏還有呢。
趙桂蘭聞着就覺得香,都到堂屋裏圍着桌子坐下。
“吃吧,嘗嘗你姑姑的手藝。”
徐年跟徐池剛剛在一塊,徐池雖然比自己小,他居然都會自己課本上的東西,他可真聰明啊。
徐剛一只手端着碗,還拿着一塊玉米面貼餅子,另外一只手拿着筷子,形成的習慣,也不坐凳子,就靠在門口的門上,一大筷子夾了蘑菇來吃,這還是前段時間下雨去樹林裏摘的,回來洗幹淨晾幹的,豆角也是夏天弄好曬幹的。
蘑菇是吸滿了湯汁,自家喂的雞是好吃,但小溪的手藝才是真的好,肉吃着嫩嫩的,但又有嚼勁,又不塞牙,裏面全面都入味了,吃着真香。
趙桂蘭也是,她還從來沒吃過這麽好吃的玉米面貼餅子,焦香的,感覺比肉還好吃,粉條煮的時間剛剛好,又軟又彈的,湯汁都被吸進去了,一點都不膩。
“姑姑做的好好吃。”徐年因為家裏養的雞太多了,吃的次數太多,所以都有些不愛吃雞肉,但這次的很好吃,很香,這個玉米面餅餅最好吃。
徐小溪吃着也覺得不錯,這樣的雞做出來就是香,肉質也勁道,真是啥下功夫了啥就好,還是要用糧食喂出來的雞好。
徐剛吃了兩碗,吃完就打了飽嗝,因為這只雞太大,所以一鍋肉也沒吃完,倒是裏面的粉條還有幹豆角都吃完了。
趙桂蘭到廚房裏把肉都盛到盆子裏,放到案板上,鍋裏也洗幹淨。
一點半,琴嬸子就給這邊打電話過來。
“剛哥,小溪回來了沒啊?我走親戚回來了,現在就能騎着電動車去地裏。”
徐剛嗯了下,“行,我們這邊也剛剛吃過飯,現在就過去吧。”
這會正是午後吃過飯,大家都會選擇午睡,也有人在外面睡的,樹林下面,鋪上一張席,江縣地處平原,沒什麽奇怪的蟲子,所以也都很放心,吹着風比在家裏睡還舒服。
趙桂蘭關上門,帶着倆孩子也一起過去的。
地裏對面就是一個樹林子,樹跟樹中間還有綁吊床的,也能躺在上面睡覺。
琴嬸子騎着電動車停在地頭。
徐小溪家的地在中間,左邊是徐剛大爺家的,右邊是琴嬸子家的,三家正好都在。
琴嬸子不到四十歲,人很是爽朗,穿着一個青色的短袖,下面一條黑色的褲子,一雙運動鞋,中午有點熱,她早上還穿着外套呢。
“這是小溪啊,這麽多年不見,越長越好看。”
徐小溪笑着叫人,“嬸子好。”
寒暄兩句就開始幹活,原來就有個地邊的,沿着之前的先扯線量上,然後再看偏差。
徐小溪不懂這些,但趙桂蘭在旁邊給她講了一下。
徐二叔騎着電動車剛剛去鄉裏買東西,從進村的大路上過去,就看到了徐小溪,再一看就知道是幹啥的了,不過他沒停車,直接走了過去。
地頭一會也有一些人圍過來看着說話,看着徐小溪,跟趙桂蘭打聽,上午來的時候就看到了人,那大包小包的沒少拿東西。
“桂蘭大娘,這是你家哪個親戚啊,長的這麽好看?”
趙桂蘭笑着樂了起來,“我家親戚能長的這麽好看啊,小溪,徐老大的那個小閨女,這不是今個回來量地邊嗎?”
說話的人是這兩年才嫁到這村裏的,沒見過徐小溪,但聽過他們家的事情,徐二叔在徐家村可是有名的有錢人,“哦哦,這樣啊。”
量完地邊子也下午兩點多了,徐小溪帶着徐池就直接從地裏走着去坐車了。
不過徐家老大的小閨女帶着外甥回村量地邊子,給徐剛兩口子拿不少東西,還留在家裏吃飯的事情不到一下午可是就傳遍了,畢竟徐老二跟她才是正兒八經的親戚,但也沒見回去,更何況八月十五也沒過去多久,就猜着這中間肯定是鬧了別扭,不然人怎麽不回來。
徐小溪對于這些就不知道了,她回到縣裏就開始忙活起來,直接去店裏熬牛肉湯。
吳老板給徐小溪送牛肉過來。
“徐老板,我們上次說好的啥時候有時間去給我指導一下。”
徐小溪把這次的牛肉的進貨賬單給簽好,“明個下午行嗎?我這邊忙完就過去。”
吳老板聽完可是高興了,“得勒,我現在就回去準備。”
徐小溪這邊忙的不停,她這周六還要去市裏給人家做生日宴,費用有一萬。
張大山也沒閑着,他從昨天晚上就開始剪輯視頻,剪了好久,這期視頻要多用心就有多用心,配的音樂也是很好聽,裏面的菜式都有拍照,還有各種景色,但這只是第一期。
中午十二點發了視頻,配文,“我還是得到了淨化。”
發出去不過幾十秒,視頻還沒看完,但評論倒是先多了很多。
“看了配文,哈哈哈哈哈,快把我樂死了,張大毒嘴開始變成善良的好人了。”
“太搞笑了,淨化,不知道的還以為你去了寺廟。”
“他這個味跟尤天的差不多。”
……
張大山一點都不管他們的評論,因為他們根本就不懂自己,不跟這些人計較,他自己置頂了一條自己的評論。
“我會想經常住在江縣。”
不過沒一會評論區的評論畫風就變了,這期視頻有五分鐘,大多數還有些看完的。
張大山也是在視頻上有講解的,也把在餐館裏遇到的小故事講了出來,但沒細說,只是說個大概,評價了一下這個現象。
“我去,張大山開始給我上價值,我真的忍不住要哭了。”
“唉,這家店真這麽好吃嗎?想去了,蠢蠢欲動。”
“看起來真的很美,那個胡同。”
“為啥我不住在這裏呢。”
……
沒一會,也上了微博熱搜,在一衆娛樂新聞跟各地發生的事件中,#江縣 徐家餐館#詞條顯得很是突兀。
秦時時是5G沖浪達人,第一時間刷到,立刻就點了進去,第一條就是張大山發的視頻,浏覽量在蹭蹭的上漲,她點開也看的特別開心,好久沒去過了,這次戲拍完一定要回去再看看的。
營銷號大球:不是這家店到底有沒有人去吃過,真的那麽好吃嗎?我馬上就去。
是蘋果不是梨:進來問號臉,現在的網紅店都宣傳的這麽過了,請完明星請網紅過去宣傳,誰家的小公主出來開店了,這麽大的手筆。
我磕的cp就是最甜的:舉手,我吃過,真的很好吃,還是前幾天國慶的時候回老家去吃的,今天返程回去打工,在車上還意猶未盡呢,真的巨巨好吃,老板很漂亮,是個二十多歲的女孩子,也超級溫柔,很有氣質,這個詞條裏的人說話不要太過分,難道就不能因為做飯真的好吃才出名嗎?
還配了好幾張照片出來。
然後就是張大山點贊過。
大家都議論紛紛,當然說什麽都有。
梁樂刷到這條視頻的時候,剛剛下飛機,她假期還有一些,現在在雲南散心,也默默地點了贊。
張大山是認真的,他都在看房子了,但又因為自己要經常探店,一定要住在一個交通相對發達的地方,江縣不太行,他選擇了省裏,那邊有四通八達的高鐵站,而且回江縣也方便。
徐小溪這會在店裏剛剛把牛肉炖上,準備收拾冰箱,這個冰箱是那個買的特別大的,裏面東西放的并不少,基本上兩天需要打掃一遍。
外面胡同裏有吵架聲。
何薔從外面進來,沒在餐館裏看到人,就直接往後面走,人肯定是在裏面忙着呢,一聞就知道店裏是在熬牛肉呢,不得不說,小徐老板做飯就這個每天都熬上一鍋新鮮的牛肉湯就讓人放心,誰家飯店都沒小徐老板有良心。
“徐老板,忙着呢?”
徐小溪埋頭擦冰箱呢,被這一聲還吓了一下,擡頭看她一眼。
“何姐,這會不忙嗎?”
何薔點頭,“你沒聽到外面吵架嗎?五金店,劉嫂子跟她婆婆吵起來了,好像是思思感冒,嫂子是要送醫院,但她婆婆不知道弄的啥藥水讓孩子喝,昨個劉嫂子娘家媽病了,她去伺候沒回來,結果剛剛回來就看到閨女病的嚴重,當下就發火了。”
徐小溪手下不停,聽完這話也皺緊了眉頭,“現在呢?送醫院沒?”
“剛剛走的,風風火火的,唉,我看思思那孩子燒的臉蛋都是紅的。”
何薔站在一旁靠在牆邊,“幸好我婆婆沒這麽封建迷信。”
徐小溪跟五金店那邊的不太熟,他們會時不時的來店裏買飯吃,但基本上很少閑聊。
“只要孩子沒事就成。”
何薔也這麽覺得,“後天你家那個小的也要開學了吧。”
徐小溪把冰箱關上,站起來,“是,何姐,你們家買房子沒?”
何薔不知道徐小溪怎麽突然問這個事情,但還是如實點頭,“買了,前兩年付的首付,在東邊的一高附近,可貴了。”
徐小溪也在琢磨這個事情,不過現在的房子住着也挺方便的,二樓,南北通透,戶型也方正,她不會搬家,主要是給倆孩子考慮,原先還動過買房子的念頭,但現在想着也覺得倆孩子也小,要買房子起碼要等到徐淮上大學,他要定居在哪裏,自己到時候可以幫忙,她還是很想弄個院子的,弄個兩層小樓住着舒服。
“我原本也打算買房子的,但看現在的情形也就算了,等等看吧。”
何薔也這麽覺得,說着話就接到電話,是程大娘給她打的,兩個人這段時間給人做媒呢,這不是今天約了雙方見面呢。
徐小溪看也是忙的不行,六點多把店裏收拾好關上門就回家了。
徐池回來就到自己房間裏睡着了,徐小溪回來悄悄地去看了一眼,給他拉了一下被子,自己坐在客廳裏算賬。
小餘老師剛剛改完這次測試的試卷,坐在自己工位上伸了一下懶腰,拿起來旁邊的手機先是回複了一下自己的朋友的微信,看到有人分享自己一個微博鏈接,她點了進去,這不是她小徐老板的店嗎?
給自己發的人是大學室友,叫衛茜茜。
“你們那邊真的有這個店嗎?你去吃過沒?”
小餘老師先在微博逛了一圈,然後遇到說話不好聽的直接就給怼了回去,怒氣沖沖的回到微信。
“當然,我經常去吃,特別好吃,我們全辦公室都是徐老板的粉絲,就在我們初中對面。”
衛茜茜還是不相信。
“真的那麽誇張?”
小餘老師覺得自己要生氣了。
“沒誇張,這哪裏誇張了,完全是正常描述。”
周老師看到自己隔壁的小餘老師看起來很生氣,“餘老師怎麽了?是誰考的特別差嗎?”
小餘老師搖頭,“你看,周老師,徐老板的店,有人說不好吃,你說這人是不是在胡說八道。”
周老師近視的厲害,接過來手機仔細的看了好一會,“确實胡說八道,上學的時候老師沒教過不要信口開河嗎?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小餘老師深吸一口氣,拿回來自己的手機,“這要是讓徐淮看到肯定也生氣。”
周老師拿下來自己的眼鏡,正在擦鏡片,聽她這麽說,有些意外,“關我們徐淮什麽事情啊?”
小餘老師看着他,疑問,“你不知道咱們吃的這家店就是徐淮小姨開的嗎?”
周老師是挺震驚的,他知道啥?勉強回憶了一下,知道徐淮小姨是開飯店的,但哪裏知道是開這樣的飯店的。
“我不知道。”
小餘老師又突然間笑了起來,哎呦,真是的,還不如自己呢,“周老師,等到期中考試後開家長會,你能當面問問。”
周老師又想起來只吃過一次的牛肉醬了,心痛,心痛。
徐淮,趙明柚,張懸這會在食堂吃飯呢,三個人圍着一個牛肉醬的瓶子。
“我的面條還沒拌好呢?再給我挖一勺。”
徐明柚拿着勺子在旁邊着急,他們三個到食堂賣面條的窗口那邊,只要了一碗煮熟的,什麽湯都不要加的面條,然後撈出來自己用香辣牛肉醬拌的,吃起來特別香,又香又下飯,吃一口都滿滿的牛肉粒,越嚼越香。
張懸哎呦一聲,“徐明柚,你起來吧,你看看這一瓶還有多少,不是我說,你剛剛已經挖了兩大勺,你不知道嗎?”
趙明柚見自己實在搶不到,只能看着自己那碗面,“行吧,不是張懸,你中秋節是不是去小姨家了。”
張懸在低頭拌面,這一瓶牛肉醬又沒了,吃的可快,聽到他這麽問那是相當得意。
“是啊,小姨給我們做了冷吃兔,還做了玉米羹,甜甜的,還有大包子,我又吃到了滿口流汁的大包子,你不知道剛剛出鍋的到底有多香。”
他現在都很懷念,又是羨慕徐淮的一天。
徐淮聽着他們倆吵架都習慣了,只吃自己的面,晚上放學要把瓶子帶回去。
趙明柚只能拿嘴裏的牛肉醬拌面洩憤,這個面條要是換成小姨做的手擀面,會更好吃的吧。
第二天一早,吳老板都把牛肉準備好,抽真空的機器也都到位,他都想好了,鹵制好的大塊牛肉抽真空包裝成袋,吃着也放心,牛肉幹也是,香辣的跟原味的各做一部分。
孟秀秀也在牛場裏呢,在廚房裏盯着,拉着老吳的胳膊到一旁。
“一會你把手續費先給小徐老板,是咱們的誠意,然後呢,把要給小徐老板的牛肉準備好,要最好的部分,還有做好的牛肉幹還有鹵好的牛肉也給裝上幾袋子,上次的事情也是咱們做的不周全,道歉就要有個道歉的态度,不能光用嘴,要用實際行動。”
吳老板明白媳婦的意思,就算不說他也會這麽辦的,“你去坐下來休息,今個閨女又要牛肉醬,家裏也快沒了吧。”
孟秀秀趕緊點頭,“你閨女你兒子,還有我媽,咱們倆都要吃,那才多少瓶。”
“得勒,但人家徐老板挺忙的,我問好時間吧。”
徐小溪早上依舊忙個不停,何姐跟程大娘一起到店裏坐下等着吃飯,還在讨論昨天相親的事情。
“你別說,我覺得這次有戲,那一看就看對眼了。”何姐說起來都有些興奮。
作者有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