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前太子
第011章 前太子
也不怪玉珠擔心,她一個小門小戶的姑娘,莫名得罪了皇後公主,又被太後娘娘看中,本身就已經吓得她夠嗆了。萬一太後娘娘又交給她什麽了不得的差事,她自認可沒那個本事辦到。到時候兩邊兒不讨好,可真是死都不知道怎麽死的。
萬嬷嬷被眼前的小姑娘逗笑。明明慌得杏眼泛紅,偏還要強裝鎮定,倒是惹人疼。安慰道:“其實這事說複雜也複雜,說簡單也簡單。誠王府現在除了一位正妃,兩位側妃,還有許多莺莺燕燕。你只要別與誠王妃戚氏争長短,其他的倒也不用慣着,你要做的就是顧好誠王。”
玉珠還是聽的一頭霧水:“誠王殿下究竟?”
“唉,誠王殿下殿下命苦,你去了就知道了。對了,府上有一位庶妃叫文竹的,是以前太後娘娘指給誠王的,可她自己軟趴趴的,立不住,你也不用理會她。”
玉珠暈乎乎的往住處走。太後、皇後、公主、親王,她怎麽就和這些人扯上了關系,簡直像是做夢一樣。可等她回了住處才發現,毓鳳宮早就來人傳了旨意,讓人幫忙收拾好了她的東西。這些時日在一處同吃同住的小姑娘們,看着她的眼神再不同與以往,有羨慕讨好的,也有嫉妒不甘的,可卻都不敢再輕視于她,嘴上無一例外說着吉祥話。
“玉珠姐姐,我早就說你長得這麽好,肯定會有大造化的,這不,一下成了側妃娘娘。”
玉珠又與她們不相熟,只覺得尴尬難以接話。這女人與女人之間啊,她捧着你說話的時候,你要是謙虛兩句,她就要暗罵你虛僞。你要是不謙虛,順着她的話誇自己,那人家更要恨你很得牙癢癢。
玉珠一擡眼見葉兒卻站在外圈擠不進來,只面色焦急的對她招手。
平日裏就數她們二人關系最好,此時站在院中說悄悄話,倒也沒人覺得奇怪。
“姐姐被指去做側妃當然是好事,可......怎麽偏偏是誠王殿下!”
玉珠見她似乎是知道內情,連忙追問道:“誠王究竟怎麽了?為何大家說起他都含含糊糊的?”
葉兒擰着眉,小聲道:“姐姐之前不住在京城,不知道也是正常。誠王他,他是個傻的!”
玉珠一雙杏眼瞪得溜圓,先前她還不明白呢,怎麽好端端的親王,太後娘娘卻說讓她護着,好好照顧,原來竟是個傻的。
玉珠有些無奈,可這事現在已經板上釘釘,別說是傻的了,就是個死的她也得嫁啊。
“葉兒,你還知不知道其他的?再跟我說說,也好過我兩眼一抹黑的進府。”
Advertisement
葉兒苦着臉想了半天:“我家只是平頭百姓,可知道不了太多,我只依稀記得誠王府姓戚,是戚首輔的孫女。”
玉珠在心中琢磨,首輔的孫女,要嫁大可嫁其他的親王,為何嫁給一個傻子?真是奇怪。
葉兒卻紅着眼圈:“好姐姐,你去了誠王府我可怎麽辦,想說說話都沒人,不如你帶我一起去吧?”
玉珠卻道:“說什麽胡話?尚衣局的姑姑看上了你的繡活,還說要把你調過去栽培呢。你放着好好的女官不做,跟着我做丫頭怎麽行?”
葉兒抹着眼淚:“我進了宮只有姐姐你一個人待我好,不嫌我沉悶。我在宮中苦熬,還不如去伺候姐姐,心裏頭倒快活。”
玉珠見不得她哭,可憐巴巴的像極了玉琳:“你真想好了?我當然願意帶着你,你跟我妹妹就像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可我就怕耽誤了你的前程。你要真願意跟我走,那也行,過一陣子我也可以随便尋個由頭打發你,到時候你就回家與家人相聚也好。”
葉兒聽她松了口,立馬破涕為笑,擺手道:“我爹娘都不在了,我才不回去,那種寄人籬下的滋味還不如跟着姐姐有趣。”
趕在宮門落鎖之前,玉珠帶着青葉一同出了宮,東陽伯府接了懿旨,自然不敢怠慢,一輛寶藍色的馬車早就在宮門外等候着。
玉珠一眼就瞧見了馬車旁焦急等待的陳婆,飛奔到她懷裏:“嬷嬷,我好想你。”
陳婆子也抹着眼淚:“嬷嬷也想你,聽了姐兒入選的消息,我本都沒抱希望,打算收拾東西回家了,多虧姑奶奶多留我兩日,要不就和姐兒錯過了。”
玉珠這才瞧見站在一旁的年輕婦人。二十五六的年紀,容貌秀麗,一雙黑亮的眸子與玉珠的爹爹有幾分相似。正帶着溫柔笑意看着玉珠,玉珠遲疑道:“姑姑?您是妙姑姑,您怎麽親自來了?”
馮妙擡手摸了摸她的鬓發:“你認不出姑姑,姑姑卻能認出你。你的眼睛與小時候一模一樣,我們玉珠真是好看。”玉珠的印象裏,在她很小的時候,姑姑還未曾出嫁,會溫柔的抱她在懷中逗弄,指着樹上的小鳥讓她看。姑姑是馮府中為數不多喜歡她的人。
一行人上了馬車。那馬車從外邊看,看着還算是氣派,坐進去才發現又小又擠。
玉珠挨着馮妙,怕擠到她,只好緊緊的貼着車壁。馮妙見狀有些不好意思道:“趕得不巧,我婆婆帶着兩位嫂子出門了,家中只剩下這輛,委屈珠兒了。”
玉珠見她一副怯懦的模樣,頭上戴的釵環也不是時興的樣子,心中嘆道:怕是姑姑的日子也不好過。
果不其然,一行人到了東陽伯府,東陽伯夫人只說了兩句場面話,就吩咐下人帶玉珠她們去休息。
要說起來玉珠的姑姑嫁到了她家,即便沒有賜婚這一檔子事,姻親的小輩來家中做客,怎麽也要張羅着一起吃頓飯。東陽伯夫人這樣冷淡的做法,實在是不給自己兒媳婦留面子。
馮妙羞的臉色通紅,還不忘了安慰玉珠:“我婆婆就是這樣的性子,不是不喜歡你,珠兒別往心裏去。姑姑讓廚房給你做些好吃的送來。”
玉珠其實根本不在乎伯夫人對她的态度,反正日後也不會再有交集。反倒是姑姑這樣,總覺得沒照顧好自己,讓玉珠心裏發酸。
伯府的青松堂中,除了伯夫人,馮妙的兩個嫂子也陪坐在一旁。
大奶奶想了又想,猶豫着開口道:“到底也是太後娘娘親賜的側妃,母親就算不待見三弟妹,也該對那女孩兒客氣點兒。”
伯夫人眼都不擡,繼續逗弄着懷裏的波斯貓:“瞧把你吓得。親王側妃卻是該敬着,可也要看是哪個親王的側妃,若是她要進壽王府,別說是側妃了,就是做個庶妃我今日也好好擺酒招待她。可誠王......呵,我還真用不着費那個心。”
二奶奶捂嘴笑了起來,揶揄道:“母親說的在理。怎麽?大嫂捧着她,指望将來她得了寵,讓誠王賞你一堆泥巴土?”
大奶奶遭了擠兌,也扭過臉去不再說話。
康元帝長到成年的兒子一共有四個。
太子劉湛是于皇後親生,壽王劉泓是如今盛寵的徐貴妃之子。太子占了嫡長,壽王頗得帝心,所以這二人在朝堂上都有一波擁護者,誰不想要那從龍之功呢?
康王劉澤生母出身低微,自己也沒什麽才學,是個閑散王爺。
而誠王劉淵,要論起來血脈倒比太子劉湛還要貴重,其生母乃是康元帝的元後,已故的先溫貞皇後。先皇後出身顯貴,為人賢良溫婉,在民間都有着極好的名聲。所以她的兒子劉淵從出生就是太子,可那又怎麽樣呢,他七歲時燒壞了腦子,梁國總不能讓個傻子當皇帝吧,這才封了他誠王。
康元帝對這個傻兒子可沒什麽憐惜之情,态度明确的很,眼不見心不煩。
皇帝爹都是這樣的态度,所以即便這個傻子有個親王之位,權貴人家還是不将他放在眼裏的。
陳婆子見玉珠望着燭火發呆,心疼的攬着她問:“姐兒可是心中委屈?”
玉珠一愣:“也沒什麽好委屈的,事已至此再多想也沒用。嫁個親王我倒從沒想過,不過托了他的福,我當了側妃就是從二品,嬷嬷難道不高興?那樣我的品級可是咱們馮家最高的了呢。”
陳婆哪能不知道玉珠這是在安慰自己,對于女子而言,身上的品級再高又有什麽用,還不如嫁個老實人日子過得舒心。
“姐兒這麽好,嫁給誰我都是不放心的。”
玉珠笑的眉眼彎彎:“嬷嬷淨哄我。其實我剛才是在想姑姑的事,總覺得她看起來,很不開心。”
“姑奶奶的丈夫看着是個随和人,就是這一大家子女眷,有些.......哎,不說這個,提起來就生氣。說來我從聽到消息就給家中去了信,如今又有了變化,姐兒要不要再寫封家書?”
玉珠想着是該去個信兒,也不知道家裏人如今都好不好。她寫了滿滿的兩張紙,可覺得寫的越多越讓他們跟着擔心,臨了又改了主意,最終只寫了一句:一切安好,爹娘弟妹勿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