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假如穿越到唐朝,你能超越李白嗎
假如穿越到唐朝,你能超越李白嗎
A:“現在流行穿越劇,比如說什麽清宮劇,總有些人幻想能夠成為某個爺的福晉,之後晉升成功,然後自己就是皇後了。”
B:“女孩子們大多都有過這種夢,不清楚什麽原因,男孩子就幻想着醒掌天下權,醉卧美人膝了。”
A:“是啊,英雄美人,紅袖添香夜讀書,很美的夢。”
B:“要實現這樣的夢可不簡單。”
A:“前些日子我在知乎看到了一個問題:要是穿越到了唐朝,比李白早上一年,把李白出名的那些詩都給寫了,自己是不是就能夠代替李白了?”
B:“這個夢挺美的。”
A:“是挺美的,估摸着是看小說給看多了,還真以為唐朝說普通話呢。”
B:“嗯?那唐朝都說什麽話呢?總不是帝都話吧!”
A:“當然不可能說這話了,也就說的河洛話,也就是如今閩南語的文讀法,你給聽聽現在閩南語,那你都聽不懂的,壓根就聽不懂,現在人說的都是那種比較白的,文讀法就是比較文的那種讀書音,雖然說閩南語的文讀法就是河洛話,但是現在還會文讀法的人都少之又少,更不要說是無障礙的交流了。”
B:“那可真是不容易,這樣穿越過去,也不會說那裏的話,該不會一輩子當個啞巴不說話吧!”
A:“如果是身體穿了,那連當時證明身份的證件都沒有,要是靈魂穿了還好一點,至少不用擔心身份的問題,不過也得注意不要露餡了,畢竟以前的人可都謹慎的很,你要是稍微有點不一樣,指不定把你給當妖怪燒了。”
B:“如果是胎穿,應該稍微要好一點兒吧?”
A:“這個想法就很好,一切都是新的模樣,從一個嬰兒開始做起,但是這也得投個好胎,要是是個普通人,指不定一輩子都出不去自己在的那個地方,你以為李白是個普通人?當然不了!人家可有錢了,不然也不能夠動不動就要千金換美酒,人家是真的就那麽有錢。”
A:“而且就算找到了,在李白先一步寫下,有些經歷也不可能雷同,李白真的能夠交到那麽多朋友,但是其他人不一定,更何況有些時間壓根不行,比如你說這給那個誰的《聞王昌齡左遷龍标遙有此寄》,你要是早了一年,人家當時做官做好好的,你跟人說這句話,你這不是詛咒人嗎?”
B:“人王昌齡估計也覺得莫名其妙,不是還有那個汪倫嗎?”
Advertisement
A:“對,還有個汪倫,就那個李白不寫了首詩,小學課文裏頭有的,說什麽這個潭水這麽深,不及你送我的這片情。提早一年,寫下不及汪倫送我情,人汪倫還在那兒納悶呢,你他媽誰啊,我認識你嗎?”
B:“诶,如果沒有記錯,記得唐朝要求寫字得好看。”
A:“寫字好看倒沒有後世那麽多的要求,至少得寫的能夠讓人看得懂吧,但是現在有幾個人練字的?就算是練字的,也都是照着模板練的,壓根沒有半點兒自己的風骨,就算穿過去了,那也抵不了什麽用。”
B:“說不定有些人做着想要跟歐陽詢、柳宗元這些人來個battle之類的。”
A:“那純粹是在異想天開!”
A:“你說,在現在過得好好的,怎麽會有人成天想着怎麽穿越?”
B:“一般來說,每個人都會有幻想,這些幻想都是現實生活中自己所沒有的,有一句話說得好,缺啥補啥,這一句話用在這裏也很合适,很多人在現實中過得其實并不幸福,就幻想着去了另一個世界自己就能夠活的風生水起,事實上,在本世界這個按理來說最适合生活的地方都活不下去,去了別的世界就更加活不下去了。”
A:“你會覺得可笑吧,在這個最适合他們生存的世界活得一塌糊塗,卻希望着換個世界能夠更好。”
A:“但是其實一點兒也不可笑,你應該知道一百年前,我們的人民經歷了怎樣的苦難,當時有個人寫了一本書,幻想了一百年後的世界,其實那應該算是一本爽文了,裏面的世界越美好,我就越覺得難過,他該是在怎樣的情況下幻想出這樣的一個世界?”
B:“……”
B:“越是清醒,越是痛苦,越是痛苦,越是想要沉醉,但是現實卻又讓他清醒。”
A:“他構想了一個未來的世界,一片清明,不再權争勢奪,不再争名奪利,國民思想進步,科學技術迅速發展。你無法想象一個半封建社會的人是如何想到這些的,他想着有個飛車,想着有個能夠在水上走路的鞋子……這或許就是最早的科幻小說了吧。”
B:“什麽名字?”
A:“《新中國》。”
B:“新中國……”
A:“那個年代的人無法想象到現在的人,現在的人也無法想象到以前的那些人的生活到底是怎樣的,前些日子刷某博,簡直就要被一些人給吓到了,竟然有人想要穿到古代當個妓女的,還說什麽遇到個俊俏的,稍微出點力,別的收點錢,絕口不提怎麽淪落的,只說是天生浪蕩……她該不會真的以為妓女是可以挑選客人的吧?”
B:“如果沒有記錯,很多妓女最後的結局都不怎麽好,最好的結局不過就是從良。”
A:“要不然怎麽有個玩笑話呢:那些男人最喜歡做的事情,不過就是看良家女淪落風塵,然後再勸風塵女從良。”
A:“即便是那些名妓,都是賣藝不賣身的,留下了千古的名聲的,人要是願意,肯定也是不願意去當妓女的,這不是什麽好不好的問題,這是壓根就沒得選擇。”
B:“據說那些得了病的,也不過是一張草席。”
A:“是啊,而且她們就算是得了病,常常是還沒有好就又要接客,得了病的能夠生生把你從林黛玉給整成醜姑婆。”
B:“可憐。”
A:“還記得琵琶行這首詩吧?”
B:“好像是必修三還是必修幾裏的,白居易寫的吧?”
A:“人琵琶女還只是彈彈琵琶的女孩子,就那麽凄凄慘慘了,她嫁的是商人,還算不錯的了,雖然多分離,但是總歸是吃穿不愁的。”
B:“但是以前商人的地位……”
A:“沒有辦法,畢竟那個時候,就是現在也沒有幾個人過得好的,更何況是從前!”
B:“始終想不明白怎麽會有人想要回到從前,社會總是不斷往前走的。”
A:“未知的才是精彩的。正因為是自己從來沒有經歷過的,才覺得美好,這個時代的人通常不會最欣賞羨慕這個時代,總是覺得之前的時代更好,其實也就是那個原因,現實世界不如意了,就在想象中如意下吧。”
B:“嗯……也是。”
A:“現在不是很流行那些清宮劇嗎?”
B:“是很流行。”
A:“前面說有些人就想着穿越唐朝炮灰掉李白,然後自己成為詩仙,不過妹子們可能沒這麽想,畢竟在各種因素的影響下,妹子們更多想的是,怎麽在皇子們之間徘徊,被好些個人喜歡……雖然壓根不清楚她們怎麽會這麽想,但是只能夠說是被主流文化影響吧,能夠理解,曾經我也做過這種夢。”
B:“各種價值觀告訴女孩:你存在的價值是被男人喜歡。在這種價值觀的影響之下,女孩子們即便是幻想,也大多是希望自己被不同的男人競争,最後被最強的那個男人帶走,也跟男人們幻想自己打敗其他的男人,帶走更多的美人沒啥兩樣,無非是視角的不同。”
A:“你可能想象不到,幾百年前竟然有這麽一個離經叛道的女人。”
B:“是什麽樣的女人呢?”
A:“她這個人,結了婚,結果并不喜歡那個人,她愛上了另一個人,于是就跟人殉情,結果那人并不像她這樣,但是她并不後悔,還說自己是情貞,只為喜歡的人,不是為丈夫,這個女人很有才,她在詩文上有附和的文人就勸她丈夫,兩個人最後還是和好……”
A:“知道嗎,她還寫過一些詩,意思是同為女人何必相互為難,結果現在有些人,思想還不如這個女人,一心想着要玩宮鬥宅鬥才行,幾百年前還有個女性,她是袁牧的學生,她覺得局限于內宅之中會限制自己,于是走了不少地方,詩文上跟她的老師多有來往……看吧,她們都不甘願于困在一宅之中,這些人反而越活越回頭去了。”
B:“這些女子實在是奇!”
A:“不可不謂是奇女子也。”
A:“诶,對了,你知道談允賢嗎?”
B:“是不是那個《女醫明妃傳》裏的主角?”
A:“……”
A:“快別提了,不過就是借着談允賢的名頭拍的一部瑪麗蘇神劇,現在的這些劇,但凡是女主角的,定然是脫離不了一段狗血戀情的,什麽卷入皇子們的争鬥之中什麽霸道王爺愛上我,談允賢這個人經歷雖然沒有這樣豐富,但是從某一個方面來說,也可以算得上是傳奇了,她學醫其實跟她奶奶有關,受了她奶奶的影響,她第一個醫好的人也不是別人,是她自己,她從小身體不好,後來一邊學醫一邊醫自己……好了,那時候不是封建禮教嗎?”
B:“對,啊,你是說?”
A:“當時因為男女授受不親,女性的病其實很難得到救治,她看到這個情況,就從醫,救了許多婦女的生命,後來她奶奶走了,她很傷心,就消瘦了,結果做了個夢,這個夢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總之就是這麽傳說的,她奶奶說她會活到七十歲,會救很多很多人,其實她活到了九十歲。”
B:“是人瑞啊。”
A:“是啊,見官不拜,逢年過節了那些當官的還要請人吃飯,多好。”
A:“在那個時候,盡管大環境如此,總會有些離經叛道的人,李贽知道吧?”
B:“歷史必修三的那個吧。”
A:“對,人就不認為婦女頭發長,見識短,人覺得婦女是因為沒有什麽機會學習才會顯得見識短了,若是給婦女們機會,人說那些男的定然是會羞愧的!他還收了不少的女學生,這個人恐怕是怕人說閑話,自己還打扮的跟和尚一樣,可惜,最後也死了,自殺的。”
B:“沒怎麽了解過他的事情。”
A:“喜歡他的一句話:今日等死,明日等死,等不得死,反等禍來。”
B:“為什麽喜歡這句話呢?”
A:“人活在這個世界上,誰能夠說得準明天呢?說不準哪天就看不到明早上的太陽了。”
B:“這話聽起來悲觀。”
A:“其實一點兒也不,正因為不知道明天會怎樣,我才一直期待着明天,我希望有一天,能夠看到更多的女孩子,自信從容地說我就是女孩子,不是什麽性格強勢一點就自稱女漢子,女孩子就是女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