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借刀 第七

第34章 借刀 第七

(小修)約法三章

不着邊際的想法轉瞬即逝, 下一刻,元徹沉靜下來。

沈之嶼雖然睜開了眼,但并不代表已經脫離了危險。

渡氣只是延長了他的支撐時間, 還得盡早讓他将之前灌進肺裏的水吐出來。

估計水面距離,觀察身邊暗流的流動方向, 提防四周暗礁和河床的位置, 在腦內形成一張完整的逃生地圖, 元徹只在須臾就完成這一系列準備, 每一根神經都緊繃着,最後,敲定出最快也是最安全的逃離路線。

走!

掐準第一波暗流卷來的時候, 元徹擡手将沈之嶼的頭往肩上一扣,同時, 轉身, 以自己的背部作為抵擋,放松下肌肉, 讓暗流卷着他們往上沖去!

幸運的是,他們掉入的這一段河域流向是由高及低,元徹水性極好,加上計算的準确和暗流的助力, 僅一次沖擊,就已經将他們直接帶到水面上, 元徹還趁着這個間隙重新換了口氣,判斷他們已經被沖出了多遠。

但不幸的是,安全只和他們插肩而過。

“嘩啦”

水面, 白花花的浪花緊跟而至, 卷着他們向下壓, 将他們重新拍回了河底。

天旋地轉,耳邊全是水花咕嚕咕嚕的雜聲,壓迫胸口的水壓讓人作嘔,混亂,元徹連發洩情緒的罵聲都吐不出,只能按照方才的步驟再一次行動,他又給沈之嶼渡過一口氣,等待暗潮的間隙時,忽然,感覺到衣襟被人扒開,塞進來一個東西。

元徹低頭一看,是那本名冊。

整個施救的過程,沈之嶼都特別聽話,不會像其他溺水者那樣因為着急想要活命而妨礙施救,這還是他除睜開眼以外的第一個動作盡管因為身體的不适力氣有些軟,但動作極為冷靜和果斷,他頭腦清醒,知道自己的在做什麽,沒有絲毫猶豫。

“……”元徹不知道該說點什麽,也沒法在這個環境下說任何話。

他将名冊放在自己身上,是覺得離開不了嗎?

所以想讓自己帶着名冊走?

他怎麽還是不明白!?

下一道暗流來了。

元徹停下思緒,止住沈之嶼的雙手,這一次暗流的力量比上次大了許多,元徹也有了經驗,在沖破水面的瞬間,伸手抓住了一塊礁石,極速将身體順着水流橫置。

“嘩啦啦”

這一次,浪花成了第二道助力,終于卷着他們滾上了岸!

在接觸到土地的那一刻,元徹發自內心地笑出了聲,心道“老子就是命大”,沈之嶼匐在他胸口不住咳嗽,本來被水沖刷得泛白的臉色咳得發起紅,元徹立馬翻身而起,将他上半身提起來跪着挂在自己手臂上,頭朝下,另一只手猛地拍向後背。

“咳咳咳……!”

水吐了出來,濕透的薄紗裙衫貼在身上,将腰窩和脊椎都凸顯出來,與此同時,沈之嶼的顫栗也遮掩不住。

元徹把他翻了回來,抱起往岸上再走了兩步,确保距離河面足夠遠,才讓他背靠着一旁的樹幹坐下休息,自己則抽出袖口的刺刀,反手握在手中,準備去周邊查看情況。

剛邁出一步,衣擺就被人拉住,沈之嶼搖了搖頭,斷斷續續道:“沒有人……沒有摔進水裏……”

元徹是在擔心小厮還活着,和他們一起被沖了下來,并且趁這個間隙潛伏在暗處,對他們不利。

“咳咳……他摔死了,我親眼看見……”

聽到肯定落地,元徹才收回刺刀,極度緊繃後驟然放松,他失力地坐在地上。

頓了片刻,才想起從領口掏出哨子吹響。

接下來就等狼群來找他們了。

今夜天上的月光顏色很亮,可光暈很朦胧,以至于用投下來的月光看人也像是隔了一層紗,朦胧不清,周邊全是樹林,他們應該已經不在京城內了。

元徹成“大”字躺着喘出三口氣後,就窸窸窣窣地爬起來,走向沈之嶼。

“醒醒,別睡過去。”元徹伸手搖了搖他的肩膀,“堅持一會兒,馬上就有人可以找到我們。”

沈之嶼已經閉上的眼睛顫了顫,睜開,扭頭望向元徹。

目光幾乎沒有焦點,仿佛一碰就碎,元徹看得有些害怕,試圖找些話來和他說,引導他把注意力放在其他地方:“你到底怎麽想的,傻不傻?他跳河你也跟着跳啊?”

緩過了最初的不适,沈之嶼淡淡地開口道:“不傻。”

“什麽?”

“丢了可惜。”

“……”

“可惜?有可惜什麽?沈之嶼,人命和一本名冊誰輕誰重,三歲小孩都能知道!你堂堂丞相大人需要教?”

“不僅僅是名冊。”沈之嶼又低頭咳了幾聲,聲音都嘶啞了,“名冊後面,可以牽扯出許多,若錯過了這個機會,打草驚蛇……”

元徹擡手打斷了他的話:“得,朕不是要聽這些。”

“……你想聽什麽?”

元徹也累得渾身酸痛,撐着膝蓋在他身邊盤腿坐下,道:“利害關系朕想得到,朕現在是想和你說說其他的。”

“好。”沈之嶼歪着頭靠向樹幹。

這次倒是特別爽快。

元徹下意識就要脫口“無論有什麽打算,能不能先和大家商議”,可剛開頭第一個字,又覺得按照沈之嶼的狐貍德行,多半是在說廢話,就算答應了,在要緊的事情上,也只會是編一套說法來商議。

這個不行,元徹話題一轉,改口道:“朕要和你約法三章。”

沈之嶼眨了眨眼。

“還有,朕不想苦口婆心一番後發現是在浪費時間。”元徹補充道,“既然說出來了,朕也會考慮你的顧慮,知道輕重,不是在無理取鬧,所以,接下來的話,希望你放在心上。”

沈之嶼淺笑了一下:“說說看。”

“第一,以後無論發生什麽事情,都不要強出頭,除非你能确定安全。”

“第二,任何情況下,都不要放棄求生的想法,河底下塞來名冊的事情,朕不願意看到第二次。”

“第三,不要……”

話到嘴邊,元徹忽然看見沈之嶼的唇色有些泛紫,他猛地想起現在雖然已經開春,但夜裏定然是冷的,沈之嶼在河裏泡了一遭,溺了水,全身上下濕了個透,再被風一吹,肯定不舒服。

偏偏還一聲也不吭,非要強撐着挂着笑。

“……”

對,這也是個壞毛病。

沈之嶼見他許久沒說,疑惑的目光送過去,繼而對上元徹有些憤憤的表情。

沈之嶼:“?”

下一刻,他被元徹一把抓了過去。

“喂你做什麽……!”

“老實點!”

沈之嶼的後貼靠上元徹的胸口,一雙手從身後繞出來,環住他的腰,下巴擱在他的頭頂,元徹正直血氣方剛的年齡,又出生在北境的高山雪地一帶,抗凍能力比普通人好上一大塊,就算是在河裏滾了幾圈,也沒有冷,反而因為方才的劇烈運動散發着熱,用來取暖最好不過。

“第三,冷了疼了就要說,不要自己悶着不吭聲。”

最後這一句,再加上動作,暧昧意味比前兩句多了太多。

沈之嶼的笑僵在了臉上。

“和你說話呢,聽到了嗎?”元徹就着繞在他腰的手輕輕地拍了拍。

沈之嶼垂下頭,眼神一點一點地淡了下來,直至濕漉漉的頭發從兩邊落下,将他的臉遮擋。

他沒有搖頭,卻也沒有點頭。

狼群來得很快。

不遠處,已經能聽到奔跑的腳步聲了。

毛孩子們找到了主人,開心得不住搖尾,元徹放開沈之嶼,将他扶去頭狼背上坐好,随後自己也長腿一邁,騎在後方。

“回家吧。”

.

第二日,半晚。

太陽落下去了一半,另一半侃侃挂在山上,拖出又冗又長的影子,天空和大地被紅彤彤的夕光銜接在一起,叫人全身上下都懶洋洋的。

耶律錄帶着溫子遠來到丞相府,溫子遠剛擡腳準備上前敲門,大門就“吱呀”一聲被人從內部打開。

“哥你沒事吧聽說你和狗皇帝一起掉河裏了……媽耶你誰?!”

溫子遠迎上去,又一個極速蹦跶往後,被驚吓的嗷嗷大叫還沒脫口,就被吼了回去。

“小聲點!”

元徹右手食指豎在嘴前,噓了一聲,再指向府內,低聲喝道:“吵什麽吵,你哥在補瞌睡,他睡眠有多淺你又不是不知道!”說完看了眼耶律錄,“查出來了?”

耶律錄點點頭:“都查出來了。”

“行,進來說。”元徹轉身往回走去,還不忘再次提醒一句溫子遠,“別蹦跶!”

溫子遠:“……哈?”

啊不是,他當然知道他哥睡眠淺,但關鍵在于這個人是誰,為什麽這個人會忽然出現在丞相府,也知道他哥睡眠淺,耶律錄還對他畢恭畢敬的?

……

耶律錄對他,畢恭畢敬的?

元徹和耶律錄已經走進去了,剩下溫子遠還立在相府大門口風中凋零,緊接着,原地震驚成了一尊石像。

玉樹臨風溫大人,時隔數月,終于和大楚的新帝碰上了第一面。

“坐這兒,說吧。”

偏院的亭子裏,元徹和耶律錄坐在一起,非必要場合,他倆沒有中原人那樣議事非得在正廳的習慣,怎麽方便怎麽來。

那本名冊上的墨極好,就算是被水泡過,也沒有完全褪色,不過為了方便,耶律錄重新抄了一遍:“排除掉普通的買家,近半年來,這些絲線只在四大家內部培養的殺手裏面流通,屬下今早排查了一下這些殺手的時辰安排,塞選出了幾位,再對照他們擅長的武器,年紀,鎖定了一個人。”

元徹:“誰?”

“四大家楊氏家中的暗衛,這些暗衛沒有名字,只有代號,叫影十四,屬下已經将人控制住了,正關在天牢,随時可以提審。”

這個結果算不上意外。元徹若有所思地點點頭,道:“也就是說,楊氏派人殺了沈之嶼的婢女,并想通過屍體身上的牙印栽贓給我們,挑起我們和沈之嶼的矛盾。”

耶律錄:“沒錯。”

元徹:“可朕覺得,這不合理。”

耶律錄問道:“哪兒不合理?”

“首先,這個栽贓太簡單了,一眼就能看出來;其次,沈之嶼和朕之間,在外人看來,本就是死敵,他沒必要再用這些事情來挑起矛盾,多此一舉了;最後,這個矛盾對楊家、或者說四大家來講有什麽好處,朕和沈之嶼無論哪一方倒下,對他們而言都無濟于事。”

耶律錄道:“要麽是他們知道了你和沈大人之間并非死敵,要麽他們要通過你和沈大人之間的厮殺,別有所圖前者不太可能。”

畢竟元徹和沈之嶼在京城落腳的時間并不長,不該知道的人也都死了。

那就是別有所圖。

四大家還能圖什麽?無非是權勢。

還有哪些人能帶給四大家權勢呢?

元徹忽然目光一亮,沉聲道,“是李亥。”

元徹,沈之嶼,四大家,三方并不能撐起這一場局的分布,好似桌子缺了一條腿,立不穩。

可若将李亥帶入局中的話,這一切就非常好解釋了。

四大家想推李亥上位,以鞏固他們世族大家的地位和權勢畢竟若是元徹一日在皇位上,北境部族就始終壓中原人一頭,元徹也定然不會像李氏皇族那樣,縱容四大家靠吞噬國庫助長自家錢包。

四大家對元徹皇位的不滿并非首次,上一世,他們也經常在背地裏挑事,但元徹忙着和沈之嶼周旋,這些靠着門第而非實力官居高位的人他根本沒放在眼裏,惹急了,就直接派出鬼戎軍鎮壓。

重生後,元徹脾氣收斂了許多,沒有動不動就砍人,到給了這些人當跳梁小醜的機會。

耶律錄依稀聽過這個名字:“前朝留下的那位小皇子?”

元徹點了點頭。

稍後,他又搖了搖頭。

還是不對。

這個說法,能解釋現在這個局面,卻不符合之前的狀況。

四大家若要和李亥牽扯上,必定是兩方一拍即合,任何一方有異議都不可能達成聯盟,但在元徹的記憶中,上一世,李亥非常依賴沈之嶼,沈之嶼也非常關照李亥,生怕自己傷了姓李的一分一毫,最後這姓李的小子死了,甚至還要給他殉葬。

而自先帝起,沈之嶼與四大家是政敵,沒有人不知道。

那麽,李亥怎麽可能既依靠沈之嶼,又和四大家牽扯上關系?

在耶律錄疑惑的眼光中,元徹眉頭緊縮,越想越覺得可怕,一個讓他都難以置信的猜測浮現在腦海。

兩方駁論,定有一方是錯的,眼前的事實鐵證如山,李亥确确實實和四大家已經勾結上了。

那麽錯誤的只會有……

“子遠?在這兒站着作什麽?”

元徹被沈之嶼的聲音吸引,沈之嶼已經醒了,他今日穿了一件水墨色的寬袍,整個人看上去柔和許多,還附有文人氣息,溫子遠從石像搖身一變為樹懶,兩步跳去挂在沈之嶼手上,視線瞥着刮了自己一眼,立馬回頭,貼着沈之嶼的耳朵告狀。

元徹:“……”

草率了,這輩子還沒騰出空來和沈之嶼的表弟打照面,剛剛表現得過于熟悉,估計把他吓到了。

沈之嶼聽溫子遠說自己罵了元徹狗皇帝,還被當事人聽見了,鐵定死無葬生之地,他笑了笑,道:“他沒這麽小氣。”

“哥,你怎麽知道他不小氣?”

這話把沈之嶼問住了,繼而驟然發覺自己對元徹的篤定似乎越來越多,連忙虛掩着咳了一聲,轉移話題:“不說他了,你肩上怎麽回事?受傷了?”

溫子遠撒嬌的表情一頓,打着哈哈道:“啊對,對,摔了一跟鬥,運氣不好,摔到石頭上了。”

元徹收回目光,惡狠狠地盯着石桌上的名單。

那麽錯誤的只會有,上一世。

早在上一世,他就誤解了李亥和沈之嶼之間的關系!

事情根本不像他所想的那麽簡單,李亥早就背叛了沈之嶼,沈之嶼選擇扶持李亥的原因也定然不是所謂的私情,他只是被迫的!

而自己竟和他說過那樣的話……

沈之嶼……他心裏到底藏了多少事,他選擇李亥的原因,到底是什麽?他在擔心什麽?

耶律錄弄不清楚元徹的态度,再次問:“陛下,影十四需要留着嗎?還是直接殺了?”

元徹心裏一團亂麻,兩指捏着鼻梁:“朕考慮考慮……”

“留。”

一個聲音打破僵局,兩人同時轉過頭,只見沈之嶼走上前,道:“留着,今晚我去天牢,親自審他。”

作者有話說:

元,驚成世界名畫吶喊,徹:朕好像發現了個天大的誤會!

沈之嶼:?你才發現

上章留言讀者已全發紅包,注意查收~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