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放假
放假
不需要為成績擔憂,也沒有繁多的血學業負擔,林承希這個暑假可謂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
在家休息了一天,林承希隔天就随林地虎前往深市。
途中,秉承着蚊子腿再小也是肉的想法,林承希又兼職了泡面、鹵蛋的生意。
見林承希忙上忙下,比成年人還要幹練,曹建國眼帶羨慕,“承希這孩子一看就是有出息的,虎哥以後有福氣啊。”
人到中年,後半輩子的奔頭可不就是下一代麽。
這大半年來,足夠他們了解林承希。雖不知這小子具體賺了多少錢,但往來的貨物量在那杵着,想來是不會少的。
而且,比起掙錢,學業還沒耽誤,這就是本事了。如今整個車隊,誰不羨慕林地虎有這麽一出息的兒子啊。
林地虎憨憨地笑着。
這謙虛的話說多了就成變相的炫耀,未免遭人眼,他現在都少說多聽,只放在心裏樂呵樂呵。
只是,眼底的興奮、自豪将真實情緒洩露得徹徹底底。也是,有這麽個出息的兒子,為人父母再怎麽得意也不為過。
“分數線什麽時候出來?”扒了一口飯,曹建國又道,“不過以承希的成績,想來也不用擔心分數線,一中是沒跑的。”
林地虎心裏也是這麽想的,只是說出口的話到底收了點,“分數線還得要段時間,希望能被一中錄取吧,這樣我和他媽也少了一檔子事。”
閑聊間,林承希很快就下來。
林地虎第一個發現,瞥了眼林承希空蕩蕩的手,問道,“賣完了?這次怎麽這麽快。”
時值暑假,車上的小孩子比往常多了幾倍有餘,多是在外誤工的父母接放假的孩子過去團聚。
Advertisement
這大人可能會節儉,忍住口腹之欲,可有孩子在旁邊,幾乎只要孩子一個眼神,就無比大方起來。
只是,看着這一幕,哪怕東西都賣出去了,林承希心情也有些沉重,不免想起另一時空的妻子、兒子。
父母愛之深,為人子時,他尚不能理解,直到有了孩子、做了父親,他才漸漸懂得。
只是,如今……
隔天傍晚,大巴車徐徐抵達深市住所。
剛下車,林承希就看到候在小橋邊的黃玉明,和林地虎打了聲招呼,林承希就快步走過去。
林地虎看了眼黃玉明,沒反對。只是佯裝有事,停留了會,見兩人只在小橋邊談事,并沒走遠,才放心進了院子。
“中考考得怎麽樣?”等林承希走近,黃玉明關心地問道。
他從沒想過有一天他會和一個初中生合作做生意,但世事就是這麽出人意料,有些人生來就天賦異常,無關乎年齡,讓人嫉妒都嫉妒不來。
“還行,”沒繼續在這個話題打轉,林承希反問起服裝店的事,“上次那批式樣的衣服銷量這樣。”
這些都是他根據記憶裏的流行趨勢挑選的,只是,到底時間久遠,林承希也不确定有沒有記混。
“目前賣得不錯,還想說按着這次的樣式再進一批呢。”
雖然這幾年深市的發展日新月異,已有現代大都市的雛型,但論時尚、論潮流還是缺了點味道,而林承希挑的衣服款式恰好補足了這一塊市場。
大半年的打拼、琢磨,黃玉明對自家服裝店的定位越來越清晰,重質保量,争取在時尚、高檔這一塊殺出一條血路。
“明哥,你覺得我們要不要創立屬于自己的服裝品牌。”
随着人民生活的提升,對美的追求也越來越盛。未來不出十年,不,甚至連五年都不需要,大大小小的服裝品牌就如雨後春筍般冒起來。
趁着現在市場還沒有規範起來,抓住機會,先一步樹立品牌意識,未來可能省去很多彎路和不必要的支出。
“自己的品牌?”
黃玉明被林承希的提議吸引住心神,愣了一會後,一顆心瞬間激動得澎湃起來。
在這之前,他從未想過自創品牌,或者說,這根本就是不敢想的事。可現在,被小他一輪的林承希點出,黃玉明突然迸發出蓬勃的沖勁。
如果一個孩子都有這樣的雄心,那他有何理由、有何面目滿足現狀、固步自封?
努力再拼搏一把,最壞的結果也不過把這些年的奮鬥成果輸得一幹二淨。可當年,他能從負載累累到現在,那重來一次又何懼?
心裏有了決斷,黃玉明也沒急沖沖,反而冷靜地道,“暫時先觀望一段時間,真要自創品牌,市場分析、人才、資金、渠道等等都得提前規劃好。”
“嗯,”林承希理解地點點頭。
這種大的戰略改變,需要提前做好各種前期準備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的。林承希此時提出來,也只是希望黃玉明能生出這個想法,而不是說當下就得做啥做啥。
長途旅行還是很累人的,兩人沒多聊,只互通了一下這段時間的信息,就分開。
吃過晚飯,林承希沒出去逛,而是早早地躺在床上,閉目沉思。
他現在手頭上大概有三十萬左右的現金,在這個萬元戶就被人羨慕的時代,算得上一筆巨款。
可這得看用在什麽地方。若單純地作為生活開支,自然是綽綽有餘的;但想以此為資本,進入商海,錢生錢,卻無疑是杯水車薪。
總聽人說打江山比守江山容易,可他要說啊,這打江山容易麽?
不容易!
巧婦都難為無米之炊,更何況是一個國家的建立。要嘛嘛沒有,空有一腦子想法,卻無從下手。
林承希覺得他現在就陷在這樣的困境裏。
賺錢的生意有嗎?
肯定是有的,閉着眼睛,他都能羅列出一大堆。可其中周期短又投入小的,扒來扒去卻近乎于無。
滿腹的心思,壓得人睡不着,林承希只得一遍遍地告訴自己。慢慢來,不着急,不管怎樣都比上輩子好多了,不是嗎。
第二天,吃過早飯,黃玉明約着林承希一起去店裏考察。
畢竟有參與投資,林承希沒拒絕。看了一圈後,又順便查了下賬本。
雖說黃玉明不會弄虛作假,但人心難測、信任有度,過度的放權于人于己都不是好事。
中午,林承希做東,請黃玉明、錢尼龍、胡文忠等人吃飯,緩解小半年沒見造成的生疏感。
席間,觥籌交錯,大家交談得非常愉快。唯一不搭的可能就是擺在林承希面前的不是酒,而是白開水。
到底年齡小,雖說林承希不懼酒精,但考慮到在住處的林地虎,還是不自找麻煩了。幸好,這個時代的風氣還是正的,沒誰會真的在意這個,更別說是拉着一個孩子喝酒了。
“小林,我們公司最近新推出一款輕便型大哥大,你看……”胡文忠邊說着,邊看了眼一旁的錢尼龍。
錢尼龍見機忙從公文包裏拿出四五部大哥大遞過來。
“我們這款産品在重量上至少比市面上輕便五分之一,另外,特意增加的蓋頭設計,可以有效避免誤撥電話……”
後面的介紹,林承希已經心不在焉。
這、這不是手機嗎?雖然和後世的區別還是很大,但雛型已經有了。收起臉上的驚訝,林承希認真地打量手裏的這款大哥大。
現在市面上的通訊工具主要分為三個,固定電話、大哥大、BP機。
其中固定電話普及率最高,但缺點也很顯而易見,對出門辦事的人很不友好。
BP機是這兩年流行的,林地虎就有一個,日常當個寶貝似的挂在腰間。這玩意兒雖然便于攜帶,但溝通起來極為不便,還得臨時找個公共電話回撥過去。
相較而言,大哥大除了貴,用起來是最舒心的。當然,一個貴字,也注定了它普及率不高。甚至,由于科技的快速發展,很快就退出歷史的舞臺。
林承希沉思了會,面帶遲疑地問,“不知價格是?”
大哥大除了用來聯系,更多是充當門面,走出去是身份的象征。海市這幾年富起來的人不少,想來還是有一定的市場,短期內還是有利可圖的。
“這款産品是新出的,不管是便攜還是蓋頭設計,都是市場上獨一無二的。我們對外零售價一律是一萬八,不過,咱們這關系自然是不一樣的,內部價,一萬二。”
一萬二,這個在後世看來高得離奇的價格,放在現在,并不算黑心價。
只是,右手無意識地敲擊桌面,隔了好一會,林承希才開口,“東西好是好,就是市場太窄了,能買得起的人就那麽一小撮。這一個弄不好,我這大半年都白忙活了一場。”
成本高,代表着庫存風險也高。
當初,上面領導是看中大哥大的潛力,才特意組建項目組開發研究。只是,等好不容易出成果了,銷量卻不盡人意。
想到倉庫裏新出來的貨,胡文忠和錢尼龍對視了一眼,皆蹙了下眉。這要是賣不出去,公司這兩年的利潤可就交代出去了。
氣氛,有一瞬間沉默。
見大家都沒說話,林承希才佯裝着為難地開口,“等我這次會海市,先探探市場行情,若是可以,我們再談後續的合作,不過,量可能不大。”
“這、行,那等你好消息,”胡文忠頓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