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二十回夢中憶前塵往事
第二十回 夢中憶前塵往事
秦小燕躺在床上,默默地發呆,沒過多久便昏昏沉沉地睡了過去。
過了大約一盞茶的時辰,陸青離帶着一位醫生回來了。那醫生給秦小燕把了脈,留下了一張藥方子,便離開了。陸青離把醫生送出門,又把藥方子抄了一份,讓小二幫忙去藥鋪抓藥。
沒隔多久,秦小燕醒了過來。“我還是想知道……你是怎麽會知道當時我在那個地方的?”
陸青離解釋道:“因為鐘逸軒後來又給我送了一封信,再一次提醒我要注意。他這個人,我是很了解的,平時他一般都是那副吊兒郎當的樣子,如果不是确實有什麽重要的事情,他是不會這麽小題大做的。所以當時我就感覺有點不對頭了,然後我就想去找你。”
秦小燕躺在床上微微點了點頭。陸青離接着道,“我本來想和你說,我們一起去外地避一避風頭,如果有什麽事情,等武林大會正式召開的時候再回來。那個時候,人一多,也不會出什麽大事。我去找了你們的老板,她告訴我你剛出去打醬油了。我還是放心不下,就追着你去的方向想找到你。後來的事……就是這樣了。”
“還有,”陸青離想了想,又加了一句,“剛才我必須得親自去找醫生,因為我認識他,此人的性格也有些古怪。”
“哼,醫生的職責不就是治病救人麽?難道他還要挑三揀四?”秦小燕雖然很是虛弱,卻仍然勉強說笑道,“難道其他人要看病他就不來?哪裏像個醫生的樣子。”
“不是這麽說嘛。你等一下,我叫小二去煎藥。”
“還是謝謝你……這麽關心我。麻煩你了。”秦小燕終究是有些不好意思,畢竟她一向是不喜歡給人添麻煩的。
“說什麽呢,你給我好好養着,其他事都別管。等你傷養好了以後,我們一起去四處游玩,嘿嘿……”
“瞧你想啥呢,笑的這麽邪惡。”
秦小燕昏昏沉沉地睡了一天一夜。
在夢中,她回到了曾經和師父、師母居住的地方。
那是一座幽靜的山中,一間不大不小的木屋。平日裏,師父就在後山練武,也是在那裏傳授武功給她和師弟。師弟比她小好幾歲,那時候她已經是十幾歲的少女,而師弟還是個天真爛漫的孩子。
她見到師弟歡快地向她跑來,“師姐!師姐!娘親已經燒好了午飯,我們一起回去吃飯吧!”
她笑着揉揉他的頭,忽然想逗逗自己的小師弟,故意擺出一張苦瓜臉,“可是,師姐一點也不餓呀。”
“啊,這樣啊?”師弟仰起頭望着她,從她的懷裏掙脫出來,“師姐,不要揉人家的頭啦,把頭發都揉亂了!師姐,師父說過,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的慌!咱們還是一起回去吃午飯吧!要是不吃午飯,下午餓了,師父來考我們的時候,師姐不是沒有力氣了嗎。”
“好呀。”她的眼中盡是笑意,拍了拍他的肩膀,“我們一起走。”
現在她很是渴望重新見到師父和師母。盡管她是永遠不可能再在現實中見到自己的師父了,但是以後……以後她一定要帶着阿離姐去見師母和師弟。
忽然間她感覺有些恍惚,仿佛回到了過去的時光,又仿佛時光并未流逝,她仍然停留在兩年前的那個時候。那時她還是個無憂無慮的少女,除了偶爾向師父撒嬌,抱怨一下“習武真累”之外,并沒有更多要犯愁的事情。那時候,師父和師母都還在她的身邊,一家人的生活雖然簡單樸素,卻很是甜蜜溫馨。
她忘記了“現在”,把自己完全當成了過去的自己。
回到屋子裏,不出她所料,師父和師母都已經坐下了。她望着一桌子比平日裏明顯豐盛的飯菜,有些詫異地張大了嘴巴。随即她又覺得這個動作很不淑女,連忙捂住嘴,求助地望着師母,“今天是什麽日子?”
“今兒個是你的生辰,咱們可要好好地慶祝一番!”師母笑意盈盈地道,用筷子夾起菜放在她的碗裏,“你自個兒都不記得了麽。”
是了,她現在想起來了。
十五年前的今天,是師父把尚在襁褓中,父母雙亡的她抱養了過來,從此把她帶大,一直将她視同己出。由于她的出生日子并不清楚,于是師父師母便将抱養她的日子作為生辰,每年都會慶祝。
她自己是并不在意的,于是今年居然忘記了這事情。但顯然,師父和師母并沒有忘記。她鼻子一酸,眼中竟流出了淚水。她清楚的意識到,這只是個夢境。師父現在不在了……她再也見不到師父了。這只是自己的幻想而已。
秦小燕越想越傷心,最後從抽噎變為嚎啕大哭。師母有些慌亂地把她抱在懷裏,輕聲安慰道,“怎麽了,不哭,乖……”
她怎麽能解釋自己是因回憶到了“未來”的情形而哭呢?只能解釋道,“沒什麽,我想到師父師母對我這麽好……我很感動,所以……就……”
“傻孩子,怎麽這樣說話,這是我們應該的呀。乖,不哭了。”
她好不容易止住哭泣,坐在桌前,思緒又飄回到了更久遠的過去。這些都是她根據師父和師母偶然之間說到的只言片語,一些蛛絲馬跡,自己拼湊出來的。雖然沒有很完整的細節,但大概的故事總是準确的。
師父當年和師娘本是青梅竹馬,兩家也早已訂下了婚事,卻不料師父家中突遭變故,家道中落。師母的家人不願意自己家的女兒嫁給一個窮書生,師父一氣之下,遠走他鄉。據說,他遇到了世外高人,傳授給他武功,等他回到鄉裏之時,武學已有小成。現在想來,這簡直是典型的小說裏的情節。
然而,師母的家人仍然不願意遵守當年的婚約。他們認為江湖中人四處流浪,居無定所,不願意女兒和他一起吃苦。
每次秦小燕聽到這一段,就很想偷笑。師父和師母差不多可以說是私奔的,但是因為本有婚約在先,他們行事又機密謹慎,事先沒有讓任何人發現。所以等到師母的家人發現,為時已晚,只好順水推舟落個遵守約定的美名。
沒隔多久,師父終究是帶着師母離開了。師母的家人在當地勢力不小,師父并不願意被遮擋在他們的勢力陰影之下,便和師母一起,來到了山中,過着“世外高人”的生活。
第二年,她被師父師母領養了。過了好幾年,她又有了個小師弟。當然,這是師父和師母的親生兒子。還記得那時候,自己雖然只有七八歲,但已經有些懂事。那段時間裏她整天考慮的都是師弟出生之後,自己怎麽辦?連每日的練習武功和讀書,她都沒有以前的心情,整日裏只是默默的發呆。
還好,師弟出生之後,她并沒有被冷落。當然,她是姐姐,大的總要讓着小的,但是師父師母對她的疼愛并沒有減少一分一毫。
還記得師父在她十五歲生日的那一天,将準備給她的嫁妝鄭重其事地遞給了她。
師父鄭重其事地說道,她很少見到師父如此嚴肅的樣子,“你的姻緣,大概直到數年以後才能出現。這裏是一份讓你絕對能配得上那個人的嫁妝。你要好好地保存着,直到出嫁。但是,你在出嫁之前一定不能打開這個匣子,不然會有災禍。”
她那時并不明白這話的意思——到現在也不明白。師父似乎是會算卦,能預知未來之事。大約也是從前和那位“高人”學的吧。
她也曾經纏着師父要學,但師父回答,“從你的命格來看,我個人以為,你現在要學這個,年紀還小。不到二十歲,你還是不要學的為上。”她雖然有些失望,但也只好作罷。沒隔多久,新鮮事的出現便讓她忘記了這事。
現在想想,很奇怪,為什麽她會回憶起這樣的一件事?是因為師父當時臉上那嚴肅的表情,讓她幾乎想笑?還是因為,這件事确實很特別?不論如何,一切都已經是過去了。
這樣平靜的生活,終于在一天被打破了。
師父的去世,對他們一家來說,是一個極其沉重的打擊。師母是閨閣女子,并不會武功。師弟當時年紀尚小,大約只有七八歲。于是,她便下定了決心,要憑着自己的力量,查明真相,為師父報仇——如果師父的去世确實有人為的原因。
在秦小燕的極力主張下,師母決定帶着自己的兒子回到娘家。畢竟是自己的女兒和外孫,她相信師母的家人總會收留他們的。至于她自己,只不過是師母和徒兒的關系,一方面他們未必願意收留,再者,她也并不願意過寄人籬下的生活。她覺得,自己的年紀也不小了,寧願以自己所學的武功闖蕩江湖,不願意待在師母的家人那裏。
師母起初并不同意,因為她擔心她獨自一人不能照顧自己。秦小燕反複勸說,再加上當時師母也察覺到娘家人的意思,無奈之下,她也只得同意了。
他們變賣了房産,秦小燕将大部分的錢都給了師母。她覺得,自己總是能有掙錢混口飯吃的法子。但師母和師弟,孤兒寡母的,這一路上要是沒有錢,那才是真正難辦了。
呼……終于更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