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第16章
少年的眼睛亮極了。
忐忑又憧憬的目光,幾乎要在這一刻凝為實質。
從來沒有人用這樣的眼神看過天子。
應長川本應覺得冒犯才對,但是……
“拿着——”
不等江玉珣反應,應長川忽然擡手将長劍輕輕地抛了過來。
劍刃劃破空氣,生出“铮”一聲清鳴。
江玉珣:!!!
這是可以随便扔的嗎?!
少年下意識上前一步,将它接到了懷中。
拿穩後方才發現,這把周劍原來沒有開刃。
怪不得應長川敢直接扔。
明燈之下,琉璃雕成的長龍,似活過來般在劍上游動。
江玉珣仔細撫過劍身——直至此時,長劍仍在因方才那一抛而輕顫着。
“尚方……”
Advertisement
拿到手中他才發現,原來這把劍背面,除了松石拼出的北鬥七星外,還有“尚方”二字銘文!
見此劍,如見天子親臨。
想到這背後意義,江玉珣立刻覺得自己手中的劍又沉了幾分。
能摸到周劍,已在意料之外。
江玉珣迅速過完瘾,便戀戀不舍地用雙手把劍放回了原處。
末了,無比滿足地對應長川說:“陛下,臣看好了。”
這便看好了?
應長川略為意外地朝江玉珣看過去。
誰知正巧對上了少年那雙比方才還要亮的眼睛。
——江玉珣的樂趣,似乎總來得格外簡單。
原主兒時習過一點武,可多年沒有練習,撿起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雖然十分眼饞藏銳殿內各類珍奇武器,但是最終江玉珣還是只選了一把入門的輕劍随身攜帶。
少年在外跑了一天,暫未來得及彙報今日政事。
走出藏銳殿後,應長川便随口向江玉珣問道:“今日可有收到什麽信報?”
少年想了想說:“這幾日除了赈災事宜外,收到最多的便是向陛下問安的書信,今天也是如此。”
夜色濃稠,江玉珣看不清身邊人的表情,只能聽到他問:“哦?愛卿以為他們可是真心在為孤擔憂。”
換作其他人,此時一定會恭維皇帝兩句。
但是江玉珣卻無比誠懇地回答道:“自然不是。據臣所知,有不少人都希望傳言是真。”
少年并非信口開河。
前朝朝政混亂,從上到下都奢靡無度。
習慣了這種生活的人,怎麽可能适應如今的日子?
從歷史上應長川駕崩後,朝臣的真實反應可以看出,朝野上下的确有不少人一直盼着他死。
應長川似乎并不意外:“愛卿呢?”
江玉珣腳步一頓,略為艱難地說:“陛下的确有不少問題……但臣以為,罪不至此。”
救命,我怎麽還審判起了皇帝!
仙游宮內一片寂靜,只餘蟬聲陣陣。
沉默半晌,一向藏而不露的應長川終于忍不住問了句:“愛卿向來如此直接?”
當然不是……
我又沒有九條命,哪裏經得起這樣的折騰?
“臣只在陛下面前如此。”江玉珣實話實說。
應長川略為意外地挑眉:“看來是孤的榮幸了。”
江玉珣:……
夜色下,少年默默攥緊新得來的長劍,恨不得将它交到應長川手中。
累了,直接給我個痛快算了。
大周十日一朝。
上次的朝會因洪災,被應長川下旨取消。
這一回官員們終于照往常那般,早早等候在了仙游宮門口的空地上。
他們手持笏板,身着統一的官服,遠遠望去很是壯觀。
仙游宮的宮門雖大敞着,可是一直等到卯時,仍沒有人通知朝臣進去。
朝會穿的官服不分冬夏,華麗且繁複。
盛夏将至,沒過多久略顯厚重的官服上已有了汗跡。
人群中逐漸躁動起來。
“今日的朝會還開嗎?”
“陛下暫未降旨取消,應當是開的吧。”
“這可說不準……”
此時,江玉珣也按照規矩同文武百官一道,在這裏等候傳召。
說着說着,便有人将視線落在了他的身上。
“江大人,你可知今天這朝會是怎麽回事?”
位列九卿之首的“奉常”盧敬元率先發問。
周圍幾名大臣也跟了上來:“是啊,你常伴禦前,知道的總比我們多吧?”
嘴上雖然這麽說,但是他們心中其實早已經有了答案——天子定然是因傷無法露面!
江玉珣向盧敬元行了個禮說:“回大人,陛下他可能是有事耽擱了吧,還請稍等片刻……”
“陛下向來以政務為先,還有什麽事能大過朝會?”盧敬元顯然并不認同,話語裏已有幾分咄咄逼人的意思。
末了,終于蹙眉将那句衆人都想說,卻又不敢說的話講了出來——
“難不成傳聞是真?陛下聖體當真有恙?”
這一回宮門口算是徹底炸了鍋。
朝臣紛紛向此處聚集,把江玉珣團團圍住。
“陛下此時究竟如何?”
“……這朝還上嗎?”
少年一句句耐心解釋,但聲音均被淹沒在了衆人的質疑之中。
被擠到一邊去的莊岳,正欲開口替江玉珣解圍,忽有一陣蒼老的聲音,自不遠處傳了過來,将他想說的話全堵了回去。
“盧大人為難他做什麽?侍中大人也不過是秉公辦事罷了。”
話音落下,宮門外衆人便齊刷刷地轉過身,向來人行禮:“下官參見丞相大人——”
說話間,滿頭銀發、長須飄飄的丞相,終于顫顫巍巍地被人從馬車上扶了下來。
眼前這位丞相,也是前朝遺老。
當初正是他率領百官,将應長川擁立為帝的。
因其年事已高、德高望重,皇帝特許他上朝前可以在馬車內等候,不必與衆人一樣候在宮門口暴曬。
“快免禮,”丞相走了過來,略微不贊同地對盧敬元等人說,“我知道你們關心陛下安危,但是圍着侍中大人又有何用,還不速速散開?”
那幾人對視一眼,終于四散開來。
見狀,丞相又撫須向江玉珣看去,話鋒也随之一轉:“朝會的時間已經到了,也總不能讓諸位大人一直在此候着吧?還請侍中前去通報一聲,讓衆臣進宮面見陛下。”
衆人随即應和:
“還是丞相大人考慮周到。”
“陛下若朕聖體有恙,我們這些做臣子的,也應去關心關心。”
來了,圖窮匕見!
确定應長川重傷像消息是真後,丞相終于等不及了!
江玉珣不由興奮起來。
應長川雖然沒有直接說那日刺殺主謀是誰。
但是回過神來的江玉珣,早已經猜到——幕後主使十有八九就是眼前這位假仁假義的丞相。
……雖然暫不知道他這麽做的目的是什麽,但歷史上的他,就是在這一年因刺殺皇帝而獲罪,最終被處以極刑的。
那天的刺客不但人數衆多、訓練有素,且還能提前得知皇帝的行蹤,并等候在半道。
想來想去,只有丞相能夠做到。
見江玉珣仍不退讓,盧敬元看了一眼丞相,接着竟直接大膽,帶幾名朝臣走向宮門。
守在附近的禁軍立刻将他們擋在門前。
一時間,雙方竟在行宮外對峙起來。
江玉珣随之走上前去,站在行宮大門口問他:“盧大人這是要強闖仙游宮?”
“不然讓我們幹等着嗎?”
少年笑道:“大人不覺得如今的場景,像是在逼宮嗎?”
“你——”盧敬元的臉色當即難看起來。
江玉珣的話,戳到了他的痛點。
身為一名極其專斷獨裁的皇帝,應長川或許能對朝臣的無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但絕不容他們有不臣之心。
然而他手段過分強勢,大部分人就算有這個想法,也只敢壓在心裏。
平日裏壓根看不出來。
天子不只想處理丞相一人,更想将這群人全都找出來,并一網打盡。
應長川将計就計、假裝重傷,就是在等他們冒頭。
果不其然!
見應長川“身受重傷”平日裏只會裝鹌鹑的朝臣,終于裝不下去了。
“盧大人別花時間跟他廢話了,不過一名小小侍中,如何擋得住我們?”
“就是!誰知道他攔我們,是不是包藏禍心!”
“吾等見陛下有要事相奏,可不能再耽擱下去了。”
受傳聞影響,禁軍也紛紛猶豫起來。
見此情景,盧敬元直接撩開衣擺,作勢直接入宮。
江玉珣立刻擡手,擋在他身前:“強闖宮室乃大罪。”
盧敬元不屑道:“一個雜官而已,何來資格攔我?”
《周律》雖然嚴明,但那都是建立在應長川還在的基礎上的。
現如今,皇帝本人都生死難料,還理會什麽律法不律法?
說話間,盧敬元腳步未曾有半刻停頓。
緊随其後,又有十幾個人跟了上來。
“資格?”就在衆人踏向白玉長階的那一刻,少年的聲音忽然自他們背後傳了過來,他笑着看向盧敬元,“身為侍中,我的确沒有資格阻攔盧大人。”
江玉珣的話,忽令盧敬元心中一寒,同時生出些許不祥的預感……
他腳步一頓,緩緩地轉過了身來。
同在此時,江玉珣忽然從身側抽出一把長劍。
伴随着寒光,未開封的劍刃已在此時,輕輕點在了盧敬元的脖頸之上。
他臉上當即便失了血色,同時被定在原地,一動也不能動。
盧敬元瞪大眼睛,顫抖着垂眸向劍上看去。
——金色的劍身上,依稀可見北鬥的紋路,與“尚方”二字銘文。
這…這把劍……是怎麽到江玉珣手中的!
看清少年手裏的東西後,仙游宮外瞬間一片寂靜。
就連丞相,也下意識攥緊了手中的象牙笏板。
沒事,沒事……
這把劍八成是皇帝自知狀态不佳後,留給江玉珣用來震懾朝臣的。
如今皇帝自身難保,一把劍又有什麽可怕的?
衆人紛紛屏息安慰起了自己。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仙游宮內銅鐘忽被敲響。
伴随着陣陣鐘鳴,衆人耳邊突然傳來一聲通報:“聖上有命,宣群臣進殿——”
江玉珣笑了一下,緩緩收起長劍:“看來陛下的事已經忙完了。”
他朝盧敬元伸手:“盧大人,請吧。”
聖,聖上不是重傷不愈麽……
怎麽會在此時,宣衆人上朝?
作者有話要說:
#應長川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