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第99章

軍帳四角皆是用鐵釘死死釘在地上的,有的時候士兵也會将刀、劍等物貼帳放置。

按理來說它的承載力不成問題,但是這絕不代表人也可以靠在帳上。

方才還在擔憂他“傷勢”的江玉珣迅速閃身,并用審視的目光掃向應長川……定烏穆高大草原的陽光,将應長川的皮膚曬得多了幾分蜜色,相比起一月之前,他身上的肌肉似乎愈發清晰。

最主要的是應長川的動作流暢利落。

哪裏有一點點受傷的意思?

好啊,又騙我是吧?

我就知道後世那些負面傳聞,也不全是空穴來風。

江玉珣久違地在心底裏黑了應長川一下。

手雖然還被應長川锢着,江玉珣卻還是忽然站直身,并義正詞嚴地搖頭道:“不想。”

他這聲頗大,在剎那間穿透氈簾傳到了軍帳外。

表情變化更是快過了翻書。

然而今天應長川似乎是不打算和江玉珣講道理了。

在“不想”二字傳到耳邊的同時,應長川已經單手卸下了自己身上那件戰甲。

江玉珣的指尖,就這樣毫無預兆地貼在了對方的胸口之上。

……傍晚時分,天氣一點點轉涼。

與泛着寒氣的玄甲不同,在觸到他胸膛的那一刻,江玉珣的指尖甚至如被燙到一般輕麻了一下。

軍帳內燈火通明,以至于江玉珣清晰地看到了應長川眼眸中的笑意。

不用猜都知道,他絕對又在逗自己。

時間已經不早,修整結束的士兵們一個個離開軍帳,并三五成群向篝火旁而去。

他們的腳步聲與吵鬧聲一道傳到了江玉珣的耳邊。

今晚的宴席規模雖然不大,但是身為皇帝與将領的應長川必然不會缺席。

江玉珣小心低下了頭,忍不住偷偷地笑了一下。

——應長川先不仁就別怪我不義。

“……既然陛下這麽說了,我也不是不能勉為其難。”

說着說着,江玉珣忽然擡起另一只沒有被锢于應長川掌心的手,一道貼在了他的胸前。

開玩笑,自己可是現代人!

怎可能這麽輕易就被應長川吓到?

到底已是初夏時節,應長川身上的戰甲下只有一件薄衫。

江玉珣的指尖于此刻透過衣衫,觸在了他胸口那道年幼時留下的猙獰傷疤上。

多年過去,刀疤不但仍清晰可見,甚至于觸碰起來也很明顯。

原本只想逗回來的江玉珣,下意識隔着衣料輕輕地撫摸起了那道長疤。

雖然知道這道傷已經痊愈多年,但是這道格外明顯的痕跡仍使江玉珣的動作莫名地輕了幾分。

就像一片羽毛,在這裏蹭來蹭回去。

輕垂着的眼簾遮住了那雙墨黑的眼瞳。

應長川眼前只剩下江玉珣那還在随着他的呼吸一道輕輕顫動的睫毛。

……似乎下一刻就要化為蝴蝶振翅飛走。

胸口處的酥麻之意,如細弱的電流瞬間流遍全身。

應長川又想起了江玉珣的睫毛輕蹭在自己掌心的感覺,與溫柔的呼吸。

方才緊緊锢着江玉珣的那只手,不由松開了些許。

冷色眼瞳中的目光卻變得格外炙燙……

江玉珣壓根就不知道應長川在想什麽。

察覺到他終于松力後,江玉珣立刻将腕自對方掌心抽了出來。

——看吧,我就知道這招有用!

江玉珣不由長舒一口氣,唇角也在此刻微微揚了起來。

軍帳外不遠處突然傳來一陣歡笑聲。

江玉珣下意識轉身看向那個方向,末了快速向後退了兩步。

他在衣擺上蹭了蹭手心,忽然擡頭說了句:“時間不早,宴席将要開始。呃,那我先走了?”

話音一落,還不等對方給出答複,江玉珣便拉開了軍帳的氈簾。

不過轉眼就消失在應長川的眼前。

有晚風在軍帳敞開那瞬間,自帳外湧了進來。

帳內的燭火随着這陣風一道舞動,應長川不由一點點攥緊了手心。

清晰感受到身上那陣燥熱後。

此刻的他忽然明白了何謂自作孽……

鎮北軍駐地雖然大,但也經不起數萬個人圍坐在一起吃飯。

宴席即将開始,衆人分散坐在處于營區各個角落的篝火旁。

與江玉珣同坐一處的,都是參戰的主力将領,以及留守在鎮北軍駐地的朝廷命官。

時間已經不早,太陽一點一點下山,暖色的篝火将桌案上的肉食照得油亮油亮。

随應長川趕了一天路的将領,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此時遠處其他士兵已經開宴,喝酒吃肉好不快活。

聽到從四面八方傳來的歡笑聲,那将領終于忍不住擡頭向江玉珣行禮,并問他:“江大人,不知陛下可是還有政務要忙?是否需要吾等協助?”

周圍幾人齊刷刷地将視線落在了江玉珣的身上。

直将他看得心虛起來……

他下意識轉身,并裝模作樣地看向自己與應長川所住的軍帳方向。

“陛下恐怕是在忙着軍務吧……”江玉珣一邊說話一邊端起了手邊的酒杯,并借此遮掩唇角與略微僵硬的表情,“沒關系,衆位大人先用餐吧,一會大家還要早早休息。”

話音落下之後,他便抿了一口烈酒接着帶頭拿起了筷子。

按理來說,天子不來便不能開宴。

但江玉珣的話音落下之後,衆人竟然也動作流暢地随他一道動起了筷來。

似乎早已默認了他能代天子作出決定,

吃着定烏穆高大草原上特有的牧草和沙蔥長大的羊羔,肉裏沒有一絲半點的膻味。

剛剛烤好的羊肉外焦裏嫩,唇齒之間滿是從未嘗過的清甜與鮮嫩。

身為天子和将領的應長川,從來不會虧待這些與他一起打天下的武将。

然而無論軍中的夥食多好,出門在外仍是以果腹為先。

尤其不能因為吃飯而耽誤了行軍打仗。

因此席間的這幾名将領,可謂是結結實實地饞了将近一個月時間。

羊肉的香氣早把他們的饞蟲勾了起來。

一口下肚,更是罕見地将天子還有其餘事情全都抛到了九霄雲外。

“喝酒,喝酒啊!”同在席間的定北大将軍高高舉起手中的杯盞,“我大周得此大勝,吾等理應豪飲一番!今晚一醉方休!”

“将軍說得是!”江玉珣對面的将領也在此刻舉杯,并大聲重複道,“都開懷暢飲啊——”

受此氛圍影響,就連向來小心的莊有梨也跟着他們一起一杯一杯地喝了起來。

“江大人,”喝多了的定北大将軍的臉早泛起了紅,已向周圍人輪流敬過一番酒的他起身看向江玉珣,并用無比認真的語氣說,“我大周軍隊的實力自不容小觑,但此番能夠以如此快的速度打敗折柔,還是多虧了江大人當初提出的火火器……哪怕是為了此事,我這個當将軍的也該好好的敬您一杯酒!”

說到興頭上的他眼圈還泛起了紅。

此時篝火旁早已熱鬧得不像話,衆人要不是在喝酒吃肉,要不便是與同僚攀談。

幾乎沒有人注意到定北将軍正在向江玉珣勸酒。

江玉珣只得端起杯子起身向他回禮道:“将軍大人實在是客氣了,單單是火器一項就絕非我一人之功。更重要的是背後為其付出努力的丹師、工匠,還有士兵。”

“好,好!江大人說的有道理,那就敬所有人——”江玉珣的話音一落,定北大将軍便仰頭幹掉了碗內的酒。

甚至還擡手示意江玉珣自己的碗內已經徹底空掉。

——此刻定北将軍的确是醉了個徹底,假如現在的他還有一分清醒,都不敢在“陛下的人”面前如此勸酒。

借着火光江玉珣低頭看一下手中酒杯。

鎮北軍駐地內的酒杯也比昭都的大,端在手裏如簡直碗一般闊氣。

想到自己驚人的酒量與酒品,江玉珣忽然有些絕望。

……應長川人呢!

他不來吃飯跑到哪裏去了?

見應長川還不來,與定北大将軍客氣完後,江玉珣有些僵硬地朝對方笑了一下,接着如慢動作一般僵硬地擡起了手臂垂眸看向碗內清澈的液體。

在篝火旁放了一會兒的烈酒,酒香變得愈發濃重。

江玉珣雖然不善飲酒,但他清楚手中東西的威力。

定北大将軍盛情難卻。

就在江玉珣打算咬牙一口幹掉杯中烈酒的時候,忽有一人出現在了他的背後。

不等江玉珣反應過來,那人便擡手從他手中取過了酒碗。

此時夜色已深,天上灑滿了星子。

篝火也随着夜風一道輕輕的晃耀,并落在了酒碗之中。

江玉珣不由愣了一瞬,他轉身向後看去——

沒有按時赴約的天子,不知何時出現在了這裏。

他換上了一身普通的绛紗袍,手中則端着方才自江玉珣手中取過的酒碗。

“……陛下?”又一陣夜風襲來,吹醒了還在愣神的定北大将軍。

在他意識到不妙的同一時間,應長川已經笑着向他點頭。

末了就替江玉珣一口氣幹喝掉了這杯烈酒,并放下酒碗走向席間。

在落座的那一刻,應長川輕笑着随口對一旁的定北大将軍道:“阿珣酒量不佳,孤替他飲。”

天吶。

“阿珣”二字如一道驚雷劈向定北大将軍。

剛才還端着酒碗穩穩站在原地的他身體不由抖了一抖。

仕途與生命走到盡頭的絕望感,在剎那間湧上心頭,臉也在瞬間變得漲紅漲紅。

真的是見了鬼了!自己怎麽把這一茬忘了?

……陛下和江大人可是那種關系啊!

自己竟然當着陛下的面向江大人勸酒,簡直是活膩了。

定北将軍的臉紅過之後又青一陣白一陣,剛才還在開懷暢飲的他再也笑不起來了。

席間格外熱鬧,直到這一刻其餘人才發現應長川已經來到此處。

剛才正在喝酒的少府費晉原愣了一下,不由疑惑地看向應長川。

頓了幾息,方才想起行禮這回事。

見他要起身,已經端起酒盞的天子笑道,“不必多禮,今日随意便是,”話音落下之後,應長川終于再次看向了仍杵在這裏的定北大将軍,并随口朝對方道,“将軍也坐吧。”

“是,是陛下……”

應長川的氣場雖然強大,但在他來到這裏之前衆人已經喝了不少酒。

故而天子雖已駕到,但是席間的氣氛卻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

推杯換盞間,仍不免有人借着酒意疑惑地看向應長川。

……奇怪,陛下身邊重臣皆坐在席間喝酒吃肉。

他怎麽可能是在忙軍務?

身為天子的應長川從不遲到,這破天荒的一次實在是無法不令人疑惑。

放在往常,應長川絕對不會在意這群大臣在想什麽。

但是今日他卻破天荒地放下了手裏的酒杯,并微微側身對坐在自己身邊的江玉珣問:“愛卿可知方大人在疑惑什麽?”

應長川的聲音不大不小,正好夠衆人聽清。

被點到名的方大人立刻正襟危坐,一臉緊張地看向江玉珣。

理論上來說,江玉珣現在應該為同僚遮掩一下,或者幹脆說自己不知道以躲避這個問題。

但是在debuff的影響下,他卻忍不住攥緊了手裏的筷子,并下意識回答道:“回陛下的話,方大人應當是想知道您為何來得這麽晚?”

坐在不遠處的方大人瞬間驚恐得瞪大了眼睛。

手中的烈酒都随着他身體的抖動而灑在了桌上。

江大人倒是沒有說錯,但是……身為朝臣,怎可問天子這些私事?

這不是活膩了嗎!

他不由緊張起來,并做好了應長川表情一變,自己便跪地求饒的準備。

宴席間其他人也将視線落在了此處,并立刻安靜了下來。

一時間江玉珣的耳邊只剩下了葉風吹過牧草生出的一點聲響。

這個問題無聊的不能再無聊,江玉珣不覺得應長川會回答它。

然而今天的應長川卻格外不按常理出牌。

天子非但沒有一點不開心的樣子,反倒是笑着朝衆人道:“此事或許問江大人比較妥當。”

他的話語中頗有幾分意味深長之感。

身為天子的應長川雖然敢這麽說,但是衆人無論有多麽好奇,也不敢真的當着他的面問江玉珣,只得立刻裝作無事發生般應和起來。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我就說呢。”

坐在他身邊的江玉珣則是聽得滿頭問號。

問我?

他遲到關我什麽事啊。

江玉珣不由皺起了眉,他正欲疑惑地看向應長川,下一刻卻突然紅起了臉來。

軍帳內那一幕再次浮現于江玉珣的腦海之中,他不由攥緊了手心,并心虛地移開視線。

……等等,是我猜的那樣嗎?

如果是的話,似乎真的和我有一點點關系……

戰事還未徹底結束,宴席結束之後,應長川便将同樣留守于此,并主要負責儲存、運送火器與相關工作的少府費晉原叫到手邊,問起了相關事宜。

喝了幾杯酒的江玉珣暫時不困,他打算在這個時候清醒清醒。

軍帳外不遠處便是一條溪流。

此時已經入了夏,夜裏的溫度雖然低了不少,但是曬了一天的溪水觸到手上還帶着一陣溫熱。

江玉珣坐在了軍帳後的那條溪流旁,手中還拿着齊平沙剛才交給自己的信報。

——顧野九雖然已經正式加入服麟軍,并成為一名武将踏上了戰場。

但是在內心深處,他仍将自己當做玄印監右部的普通一員看待。

每次遇到什麽大事,他不但會将其禀報給皇帝,也會在天子的默認下單獨寫一封信報交到江玉珣的手中。

不遠處的篝火還未徹底熄滅,江玉珣借着這火光與天上的星光緩緩展開了信報。

方才還有些醉意的他,看到紙上的文字之後立刻清醒了過來。

顧野九在信中提供的信息,要比江玉珣之前知道的更加詳細。

——達厄王本人雖還被困在沙漠之中,并試圖前往巧羅國。

但是大概意識到事态不妙的他,也做了第二手準備:例如派人暗中向折柔王庭而去,為自己探明另一條道路。

信報上的信息不多,到這裏便是全部了。

看完之後,江玉珣不由抿了抿唇,表情也多了幾分嚴肅。

折柔王雖然統而不治只又一個虛名,但他手下好歹也有一點兵馬。

最重要的是折柔王庭是其境內唯一一座城市,它周圍水草豐茂,不必游牧就可自給自足。

甚至除了用三合土制成的堅不可摧的城牆,城外還有一片沙地作為天險,阻隔着周人。

在此戰之前,或許還可以說達厄王不了解大周的實力究竟如何。

然而到了現在,如同過街老鼠一般被追攆至沙漠最深處的他,怎可能不知道這一點?

就算他真的順利回到折柔王亭并獨守于此,那也不是什麽長久之計。

但是如今的達厄王已經顧不得那麽多了,對他來說能多活一天便是一天。

夜風吹過溪流,帶來一陣涼意。

在這裏坐了半天的江玉珣一點點從溪邊站了起來。

他下意識看向折柔王庭所在的方向……

夜色中,一切都是那麽地模糊。

此刻江玉珣所在的世界裏,似乎只剩下了一眼望不到盡頭的草原,和緩緩流淌的溪水。

折柔王手裏能用的兵馬不多,最重要的是他還只是一個半大的孩子。

知道大周與折柔開戰之後,他便龜縮在王庭之中沒有任何表示。

若不是今天顧野九在信中提到此事,江玉珣甚至差一點就要忘記他的存在。

他與身邊貴族所打的,或許就是這個主意。

哪怕是為了澤方郡百姓安全着想,也絕不能放任王庭這個巨大的隐患繼續發展下去。

中原人行軍打仗,格外講究一個“師出有名”。

雖說這場戰争是百年屈辱過後的反擊和自衛,但是大周仍不會随随便便南下王庭。

如今達厄王打算轉道王庭,對于大周而言是一個機會。

——一個徹底攻下折柔,不讓其有任何喘息與複活可能的機會。

不遠處傳來一陣鳥鳴。

江玉珣拿出絲帕仔細擦幹指間的水珠。

在《周史》中記載,達厄王做了差不多的事情。

他在将要戰敗時退向王庭,可還沒有到達那裏,便死在了應長川的劍下。

原本的歷史中,怡河之亂嚴重消耗了大周的核心區域昭都平原的實力。

甚至于在那之後,被納入大周版圖不久的爍林和從前的西南十二國也鬧出了不小的動靜。

那七年來,大周腹背受敵、戰亂不休。

與現在的情況完全不同。

因而最後一場仗也打得格外慘烈。

後世通過《周史》上的一點記載推測出,除了長期過勞以外應長川很有可能便是在那一仗中受了重傷,或是傷口感染未能得到妥善處理,最終于幾個月後駕崩于昭都羽陽宮內。

想到不久前軍帳內那一幕,江玉珣忍不住用腳尖碾了碾溪邊的青草,并憤憤不平道:“……你就繼續吓唬我吧。”

如今歷史已經發生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

應長川雖然仍和史書中記載的那般勤政,并時不時随機抽一個大臣與自己一道加班。

但是他似乎天生精力旺盛,看不出半點過勞的樣子。

反倒是江玉珣因原主過去的病而體虛,稍一熬夜便像個幽魂般面色蒼白。

想到這裏,他忍不住重重地嘆了一口氣。

——真是人比人氣死人。

江玉珣的嘆氣聲不大,但軍帳外這片空地實在太過安靜,以至于令他的聲音清清楚楚地傳到了不遠處剛走出軍帳的應長川耳邊。

“愛卿嘆什麽氣?”應長川走來拍掉了江玉珣衣袖上的碎草,接着輕輕捏了一下他的耳垂小聲道,“一個人在這裏想什麽呢。”

軍帳附近守滿了士兵,他們雖背對此地而站,但是被人發現的恐懼還是令江玉珣忐忑不安。

他趁着應長川放手的間隙向前走了一步。

确定兩人之間的距離已經正常之後,江玉珣方才長舒一口氣,借着星光朝應長川笑了起來,并直白道:“我在想陛下啊。”

他的聲音不大,正好夠兩人聽清。

說完之後,還笑着輕輕地朝天子眨了眨眼睛。

星河落入奔流着的小溪之中,并反射在了江玉珣的眼底,照亮了那雙墨黑的眼瞳。

自己方才本就在想應長川,且兩人如今這關系……一月沒有見面,想一想也沒有什麽不對的。

剛剛才扳回一城并站在帳外的江玉珣,膽量也變得格外大。

甫一開口,江玉珣或許還有幾分慣有的心虛。

但是說着說着,話語裏就多了幾分振振有詞之态。

應長川的目光果然在瞬間就發生了變化。

他上前去将江玉珣摟在了懷中,并在懷裏人因緊張而顫抖的那一刻笑了起來。

應長川似乎一點也不擔心此時有好奇或是叛逆的士兵轉身看向自己和江玉珣所在的方向。

他吻了吻江玉珣的耳尖,接着啞着聲音貼在對方的耳畔問:“想孤什麽?”

兩人的身體在此刻因擁抱而緊緊貼在了一起。

在小溪旁坐了一會的江玉珣體溫變得有些低,抱在懷中格外舒服。

應長川忍不住一點一點收緊手臂。

這個問題在江玉珣看來也沒有什麽不能回答的。

他不由自主地想要轉身看向對方的眼眸,最終卻只在應長川桎梏下艱難地扭動了一下,未能順利調整姿勢。

好吧……

雖然看不到他的眼睛,但是受《周史》記載影響仍有些緊張的江玉珣不由真誠地開口道:“臣在想,陛下的身體還好嗎?”

江玉珣沒有看到,抱着自己的人忽然皺緊了眉。

他的語氣雖然認真,但此時的氣氛實在不對。

在今日之事與氣氛的雙重影響下。

那句話落在并不知曉自己歷史結局的應長川的耳朵裏,忽多生出了一兩分危險的歧義……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