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戰事
陌景憂心忡忡的,便想在昆侖虛四處走走,散散心
走到半途,遇到了一個身着紫衣,滿頭白發的人,連忙前去行禮
“參見東華帝君”陌景半彎着身,恭敬道
東
華帝君低頭看了看眼前的弟子,淡淡道:“你是墨淵的第幾個弟子?”
“在下是墨淵上神的十八弟子陌景,東華帝君有何吩咐?”
“十八弟子啊,對于你的傳聞倒是少”東華帝君看了陌景一眼,視線停留在陌景手中的蕭,淡淡道,使人看不清他此時的心情
陌景聽後,偷偷地撇嘴,道:“回東華帝君,陌景喜好清靜,故鮮少去九重天”
東華帝君看了一眼陌景手中的碧玉蕭,說道:“聽聞你以簫聲出衆,若是有緣,他日給本帝君吹奏一曲吧”
陌景只能道好
東華帝君擺了擺手,到:“本帝君只是無聊,到處逛逛,無需理會,你去吧”
陌景聽後,連忙走開,只是那走的速度比跑的速度還快的他自然沒注意到身後東華帝君充滿興趣的神情
陌景來到無人的一處後,拍了拍胸口松了一口氣
這東華帝君他常常聽折顏提起,也聽說過關于他的諸多事跡
帝君者,無父無母,無名無姓。生于遠古洪荒之亂世,碧海蒼靈之華澤,因地屬東荒,指生處為名,自號曰東華。以萬物為師長,以天地為洪爐,以衆生為磨砺,執蒼何劍,守九住心,以殺止殺,以戰止戰,專注一趣,亦神亦魔。座下七十二座神将,皆一時之豪傑,戰無敗績,兵行必勝,天下遂安。即天地共主之位,定仙神之律法,掌六界生死,號為“東華紫府少陽君”。
後以天地寧久,當更新氣象,另立新君,遂卸君位,擇天族之仁善者傳之。退居太晨宮,不問他事。因其為衆神之首,仍掌萬仙籍錄,凡有登仙品階事,必谒之。
Advertisement
帝善兵事,常着紫衣,發似流泉,目奪星輝,風姿絕勝,至有“倜傥君子,淑女好逑”之嘆。奈何落花有意,流水無情,襄王無夢,郎心似鐵,故雖群芳傾心,卻仍無計可施
如此冷心冷清的人,還是不要招惹為妙,再說了,在陌景看來愛上東華帝君的人都倒了八輩子的黴,如果被東華帝君愛上的人,那就不是黴運可以形容的了,那就是在找死,陌景莫名其妙的想
回到府邸之中,偶然聽到玄女被擎蒼丢到昆侖虛山門口了,恐怕是翼族要對天族宣戰了
而那個玄女被大師兄細心照料起來
但是真正讓陌景在意的是司音的态度,于是連忙往司音的住處趕去,看見了守在門前的九師兄
陌景看見裏面的司音和玄女,就明白發生了什麽,于是就同九師兄一同守在門口
不一會兒,司音便出來了,九師兄也就說出了他此行的目的
“陌景來的正好,你們準備同師父一同去天宮點兵,我與司音,陌景同師傅正面迎敵,其他師兄弟各自領兵防範于翼族與天族的交界各處”
陌景知道自己與司音一起去戰場了,點了點頭,趕緊回去去做準備工作,至于那個玄女還是先放一放吧,畢竟與翼族的戰事更為重要,且讓那個玄女舒服一陣吧
......
戰場之上,翼族未勝卻開始慶賀,這一反常引起了他們的嘲諷與議論
走入大帳內,就看見了師傅同搖光還有天君的三位殿下不知在商議什麽
“這兩位是小徒令羽,司音和陌景,見過瑤光上神和三位殿下”
“昆侖虛十七弟子司音,昆侖虛九弟子令羽,昆侖虛十八弟子陌景見過瑤光上神,三位殿下”他們拱手道
“今夜就到此為止吧”墨淵對旁邊的搖光上神他們說
待瑤光上神他們離去後,司音才問:“師父,為何天宮的人都來了,莫非天宮那邊有什麽不好的消息,連天君的三位皇子都來了?”
墨淵搖了搖頭,表示他們只是來歷練的,引起了弟子的不滿
大戰在即,天君卻派來沒有任何經驗的皇子前來歷練,如此行為不禁寒了他們的心
“令羽,陌景明日你們領軍一萬做前軍,為師更放心些”墨淵沉穩的對他們說,安排布陣
“是,師父”
這是司音積極的說:“師父,那我呢?”
墨淵看了司音一眼“你随為師領中軍”
若水之巅,司音與陌景一同,師父走過來,安慰了心情略低落的司音,并傳授了他們東皇鐘的封印之術
也就在這時,陌景明悟了,墨淵果然是一早就知道了他們的身份,卻不動聲色
等到司音走後,只剩下他們師徒二人了,陌景才吭吭哧哧的表明了自己的目的:師傅對司音的心意
墨淵并不驚訝,微微一笑,此處無聲勝有聲
陌景明白了,提出了另一個問題
“師傅你可會用自己的元神生祭東皇鐘?”
墨淵看着遠方那若水,堅定的回答:“如果事情真的到了那一步,我會”
陌景嘆了一口氣“身為弟子,我沒有資格阻止你,但是你有沒有想到司音呢?”
墨淵沉默了半晌“東皇鐘始終是我造出來的,生祭東皇鐘,我并不會真正的魂飛魄散,只是靈魂受損,修複要耗費大量的時間”
陌景這才放松下來“需要多久?”
“數萬年”
陌景沉默
“師傅,數萬年間不知有何種變數,我覺得......”
總是陌景不說,墨淵已明白了,這是要自己和十七表明心思
“你倒很是關心”
墨淵似笑非笑
陌景狡黠一笑“師傅,你我相處了兩萬年,我可不想在你昏迷的時候出現了別的姐夫呢”
墨淵一笑,忽然說道:“對了,我如果生祭東皇鐘的話,不要把這件事情告訴十七”
“還有如果我生祭東皇鐘的話,替我看好十七,帶她回青丘吧”
陌景沒有問為什麽,點了點頭,目送墨淵離開
“可我寧願不要到這種地步呢?”
陌景遙望若水之巅,楠楠自語,拿起了碧玉蕭再次吹奏
只是這次的簫聲流蕩在若水兩岸,格外低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