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子衿
子衿
先前的暗自歡喜,化作了仇怨。
竹汜的哀怨,經落淚傳遞給我。
後來的時日裏,那人不再只是獨自經過,有時會和妻子同行。
随着時光流逝,竹汜的怨也逐漸淡去。
她之後的情緒,我已無法感知,因為她很快便出嫁了。
梅子樹下,再也沒有一人枯坐,只為等一人路過。
由愛生怨,我是不能解,家人親情也多複雜。
有一女子,被父親兄長捆綁,投入河中。
因為系着沉石頭,她無法浮上水面,被生生淹死。
而這沉石,便是我的一塊碎片——我雖無害她之心,她卻因我而死。
作為修行者,沾染此因果,我欠她一條命。
世人生命短暫,她的容貌昳麗,卻輕易化作了白骨。
我盡心維護她的靈魂,不讓她成為被縛水中、須找替身的水鬼。
殺害她的人,也一直在我的掌控中。他們搬到了村子邊緣,落在山腳。
天命無常,他們一夜便被泥石掩埋,只稍許時日,村子也遷走了。
Advertisement
此前,我只知男女之愛有因,卻不知,原來父母之愛,亦有因。
情之愛也——
苜妱推開窗,便見一抹楊柳色。院外高大的楊柳垂下枝條,悄悄溜進院中幾枝。
柳枝在微風中蕩漾,似佩玉的青绶帶,拂過她的心,微癢。
她走出門,見楊柳似他,着一身青裳,腰間佩玉輕輕擺動走來。
她登上城門樓,極目眺望,想找到穿青衣的他。
樓下人熙熙攘攘,她在城樓上獨自徘徊。
縱然她不曾去找他,難道他便要斷絕音訊?難道他不能來嗎?
即使再忙,再不能相見,也能傳書信來,哪怕是只言片語,也不會令她如此煎熬!
他不思念,只有她去找他,才會想起來她嗎?
遲遲不肯交付真情,只留她翹首以盼,這樣的愛,能到何時才枯萎?
尋人未果,一無所獲。她的手輕輕放上欄杆,失落地望着人群,喃喃道:“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思念難以消磨,卻獨留她一人品嘗。
以前只道是書中詩,現在想來,已是詩中人。
詩雲: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縱我不往,子寧不來?
挑兮達兮,在城闕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