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章

第 14 章

起初約莫是哪位夫人談起的,說從她的貼身侍女那兒聽到了鴨川旁魚鋪家妻子的事。

“是為天皇采買貨物的川端家也去的魚店。”

那位店家的妻子曾在前些年遭遇火燒、滿面痂痕,川端人好,也曾為其尋醫,卻怎麽都消不掉那疤,聽說連在家都必戴帏帽。但侍女說,那女人去了一趟北面後回來便面色潔淨若月,如今成了人人經過都會看上一眼的美人。

“這樣的事不是多了去?”

“是啊,但妾身那侍女自己去看過,說是果真同傳聞中所說那般。雖說不上國色天香,但同她那年過半百的丈夫站在一起,簡直就像是父女了。”

“就是說不僅沒了痕跡,還美容駐顏了?”

平安京中們夫人的生活,大多是為家宅瑣碎占據,聚會沙龍時才得有空閑,讨論從各處聽來的事宜,再回去将這些轉述于身旁之人。美容駐顏之術本是女子好奇的,但聽聞如同父女般的夫妻,男子們也都紛紛去打聽。

或許是稍微誇大的事實,但一傳十、十傳百,便成了衆人皆知的,到了天皇那兒,不過是要通過某個想說些新鮮玩意兒博得賞賜的近叢的嘴。

“火燒的疤痕連那些奇術士們都沒辦法,更不要說換個容顏。你莫不是拿故事來哄我?”年輕的天皇不以為意。

“哪裏能,”近叢連忙俯首,“您可知那是哪兒的醫師?”

*

兩月後。

有外鄉人來的消息先是從附近的村民們那兒傳來的,說有大地方來的人物正往這邊走。

村民們本過着食不果腹的生活,因“災禍”的到來反而過上了坐食逸飽的日子,雖說也要獻祭,但和遠處的人們不同,在恐懼中還帶着幾分感激,因而若是有可能将兩面宿傩當成敵人的家夥來,便會立刻派人上山通風報信——雖說并無必要。

前來的一行隊伍到大本營門前時,裏梅已帶了人在門口等着。

說不上盛大的隊伍,但也遵循着禮制,還有一箱箱的貨物,看樣子并非是來自讨沒趣讨伐的,或許還有所求。

畢竟萬那邊雖被都城當成鄉下,到底也有一方勢力,請了宿傩去後,更是将“兩面宿傩”一名宣揚了出去。

但裏梅倒是沒料到,這回會是天皇派來的人。

“聽說這邊有一位妙手醫師,”使者說,“天皇大人無論如何,都想同她見上一面。”

裏梅怒氣沖沖推開星來房間的門,是五分鐘後的事了。

冰屋裏都是瓶瓶罐罐,剛來時她還收斂着,如今根本把他的付出當成理所當然,動不動就要他調整溫度,還頭頭是道說出一番道理。

他侍奉的只有宿傩大人,這小孩身影的家夥什麽時候也對他頤指氣使了?她又是怎麽蹦跶到天皇那兒去的?

那遠在天邊被咒術師們包圍着的廢物連宿傩大人一根手指都比不上,但憑他在世人中尊貴的地位,要請也理應請宿傩大人去平安京才是,怎麽會輪到她?

裏梅氣勢洶洶,差點兒沒将星來的屋子直接搞沒了,而當十分鐘後也沒人知道她去了哪兒時,裏梅已經氣不起來了,還是先去先了宿傩大人。

他進殿時,宿傩大人已知曉了此事,是有個想上位的家夥急匆匆地前來禀告。

大殿是兩面宿傩休憩的地方,考慮到他的身形,當時裏梅四處奔波找了不說千百,也有幾十匠人才做得讓他說出了一句“不錯”。這殿是仿東邊的,以柱子支撐,簾帳為門,高聳而寬闊,非常适合宿傩穿行于其間。

平日接待也是在此處,裏梅大多時候都服侍在宿傩左右。

要取代裏梅的位置是不可能的,那些投靠過來的不過是宿傩大人默許才令他們留下,稍一動念讓他們掉腦袋也是無需費力,裏梅自認自己是其中一員,但他稍稍和他人不同。

——他對宿傩是全然到底敬畏,而非屈從于�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