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第24章
六月一過,七月如約而至。
在民間,七月有個很隆重的節日,那便是七月初七的乞巧節,又稱七夕節。
相傳,在每年的七夕夜晚,是天上織女牛郎鵲橋相會之時。
宋汐杳小時候聽阿娘說過,織女美麗聰明、心靈手巧,所以女孩們在這晚上會對着天上明月,擺上時令瓜果,朝天拜祭,乞求仙女能賦予她們聰慧的心靈和靈巧的雙手。
又因七夕算是情人之間相會的日子,是以,世間癡情女子會在七夕當晚,對着星空祈禱自己的婚姻美滿幸福。
宋汐杳想,若是神女真能聽到千萬凡人姑娘的心聲,人人都要向她求份美滿姻緣,神女又怎顧及得過來呢。
好姻緣也需自己去用心經營才會幸福的,宋汐杳如是想着。
又說,臨安本就是江南的繁華之地,對于這樣浪漫又源遠流長的節日,還是相當重視的。
一般在七夕這日,晨起之時,家家戶戶便會早早地拿銅盆去接露水,接着便是一家人沐浴焚香,齋戒半日,為拜七姐做準備。
七夕這天,宋汐杳起得也比往常早了些,如月早早便拿了小銅盆去接露水去了,宋汐杳換好衣裳後才見如月端着盆進來了。
如月見她已經換好了衣裳便笑着福身道:“姑娘醒啦,奴婢去打水進來,姑娘洗洗臉後再抹這露水。”
宋汐杳用清水洗漱了一番後,用幹淨的帕子将臉上的水珠擦了擦,然後用指尖沾上銅盆裏的露水,将其輕輕地塗抹在眼睛周圍,又在手上塗抹了一些才停了下來。
如月笑着道:“姑娘,傳說這七夕節時的露水是牛郎織女相會時的眼淚,抹在雙手及眼上,能使人明眼手巧呢。”
宋汐杳笑了笑,“傻丫頭,這只是傳說而已,不若……你也來抹抹這露水試試?”
說着宋汐杳便拉着如月坐下,她知像如月這般大的姑娘,心裏對美好生活和姻緣定都是充滿期待向往的。
宋汐杳指尖沾着露水為如月塗抹着眼周,接着又掬了一些擦在如月的雙手上,笑道:“塗了這七夕水,也叫我們如月眼明手快,得了神女的眷顧才是。”
如月聽了是既感動又想笑,嬌嗔道:“姑娘,您又打趣我。”
待擦完這露水後,如月突然叫道:“哎呀姑娘,奴婢忘了,咱們還要服侍您沐浴焚香呢,姑娘您等着,奴婢這就去準備。”
其實宋汐杳自己也忘了,畢竟記憶中她也好幾年未曾這般隆重地過乞巧節了,在松陽那幾年,叫她抛掉了許多東西,像是換了人生一般。
在如月的侍候下,宋汐杳又沐浴換了身幹淨衣裳,屋子裏也焚上了香,按着習俗其實這日是要齋戒一整天的,但也可根據自家情況而定,宋府一般就齋戒小半日便是了,像家中男子,大哥讀書,父親政務又繁忙,家中男主子們便是不齋戒也是可行的。
不過宋汐杳還是在院子裏齋戒了半日才過去前廳大院裏找母親,準備晚上拜七姐的東西。
宋汐杳到的時候,母親已經命人搭好了臺子,将準備好的“巧果”都端了上來,宋汐杳看了看,巧果盤子裏有時下最新鮮的瓜果,還有花生,瓜子,糖糕……很是豐富。
文氏邊安排着邊對女兒道:“都已準備得差不多了,待晚上拜了神女後,便可一家人坐下來吃巧果,屆時再對着月兒向神女許願。”
宋汐杳見母親如此操勞,心裏不忍,忙倒了一盞茶道:“母親歇會兒吧,喝口茶潤潤喉。”
文氏見女兒如此體貼,心思細膩,心中欣慰不已,倒也真坐了下來,喝了半盞茶才接着道:“今夜乞巧,為娘便要為我的汐兒向神女乞一份好姻緣才是。”
宋汐杳一聽便紅了臉,撒嬌喚了聲,“阿娘。”
文氏溫柔地笑了笑,擡手撫了撫女兒嬌俏的臉頰,道:“娘的汐兒值得這世間最好的男子。”
這世間最好的男子?
其實宋汐杳不奢望自己能得到這世間最好的男子,她只願君心似我心,也只願一生一世一雙人,他是不是這世間最好不重要,只要真心待她,在她心中便就是世間最好的男子。
這時,她又不免想起了魏亦安,他等了自己兩世,愛了自己兩世,于她而言,他便算得上世間最好的了。
文氏見女兒的神态,不由得會心一笑,母女連心,女兒的心思她還是能看懂幾分的。
“娘的汐兒這是有中意之人了?”
宋汐杳聞言斂眉含羞,過了片刻方擡起頭,眸色澄澈堅定地道:“女兒的心思瞞不過阿娘,阿娘,女兒心中的确有人了。”
“喔?”,文氏驚喜地道:“讓娘猜猜,是不是你魏叔叔府上的魏二哥哥?”
文氏一猜一個準,宋汐杳點了點頭,“是他。阿娘,于女兒而言,他便是這世間最好的男子。”
文氏驚訝女兒對魏亦安的評價如此之高,對于魏亦安她自然是滿意得不能再滿意了,若是兩個小輩有意,他們做長輩的便也是樂見其成的。
“汐兒,那他……”
宋汐杳知道母親要問什麽,“阿娘,我們……我和他心意相通,他待我,極好。”
按着慣例,晚上在家中拜完七姐後,閨閣女兒們便可以出府去游玩一會兒的,這也算是為數不多的閨中女子們可以公明正大出門去游玩的日子。
也因着七夕情人之節的由頭,些許美好的姻緣便就是在這個浪漫的夜晚促成的。
宋府自然也不例外,拜完神女後,文氏帶上家中女眷們,又叫了些随從跟着這才出了門,家中有三個女兒待字閨中,這樣的日子也合該出去走走見見的。
臨安街上,熱鬧非凡,街道的兩邊皆挂着彩色的燈籠,月光如水,将整個臨安都籠罩在朦胧的美之中。
一行人逛了一段後,文氏也覺得将姑娘們拘在自己身邊是有些無趣了,于是便分了随從給每位姑娘,讓她們自己去玩兒去了。
不過自然也定了時間,一個時辰後便要回來,然後一同歸家。
宋汐杳本想陪着母親逛的,可無奈母親說讓她也去逛逛,這裏有随從和姑姑,還叫她玩得開心些。
于是宋汐杳只得告別母親,而後帶着如月去其他地方逛了。
街上到處都彌漫着乞巧節的氣息,這乞巧節要說除了拜七姐祈願外,也是還有些很有趣的活動的,比如香橋會和鬥巧。
香橋會也是乞巧節的舊習俗了,所謂香橋,便就是用各種粗長的裹頭香搭成長約十五尺,寬約一尺半的橋梁,橋上裝上欄杆,于欄杆上又紮滿五色線制成的花作為裝飾。
等到入了夜,人們祭祀雙星,乞求福祥,然後将香橋焚化,象征雙星已走過香橋,歡喜地相會了。
至于鬥巧,則是用“穿針乞巧”“喜蛛應巧”等玩樂的法子來判定鬥巧者巧拙的“蔔巧”方法,女子玩的居多,也算是為女子增添了不少樂趣。
宋汐杳和如月邊走邊說着話,兩人更像是姐妹,沒有一點兒主仆的做派,如月像個孩子似的,一會兒指她看這兒,一會兒驚喜着那個。
“姑娘姑娘,你看那牛郎織女木雕像,做得好生精致啊,竟像是真的一樣。”
宋汐杳聞言忍不住笑了,“傻丫頭,你怎麽知道做得像,誰又真的見過那牛郎織女?”
如月聽了也覺得好像是這麽個意思,于是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道:“奴婢以前聽說書先生講過,也看過些話本,不過現在聽姑娘那麽一說,也覺得有幾分道理,奴婢想啊,許就是因為他們是仙人神女,是神話傳說,人們便默認為他們是俊逸美麗的,當然了,還有他們至死不渝的愛情。”
宋汐杳點了點頭,如月這話她倒是極為認同,小丫頭聰明,一點便透,宋汐杳真真是愈發喜歡了。
宋汐杳低頭看了看腳下,繼而擡眼卻是頓住了腳步,迎面走來眼含笑意的人不是魏亦安又是誰,宋汐杳像是被定住了一般似的,只能靜靜站在原地等着對面的人向自己靠近。
魏亦安緩步朝着宋汐杳走去,看着小姑娘明顯有些驚訝的樣子,他心尖微顫,連眉梢眼角都帶上了笑意。
他心心念念的姑娘,此時眼裏都是他,正等着他向她走去呢。
魏亦安走到宋汐杳身邊,如月很有眼力見地換了位置退了兩步,好讓兩人并肩而行。
“怎麽?見到我很驚訝?”
魏亦安如是低聲問道,聲音裏還帶着些低沉的笑意。
宋汐杳斂眉笑了笑,道:“嗯,是有些,不過你怎知我們會在這裏?”
“我一路找了過來的。”他說這話的時候極為輕松,卻叫人聽出了重視和認真。
宋汐杳擡眼看着魏亦安,魏亦安也看着她,兩人對視沒有說話,忽而,宋汐杳眉眼彎彎笑了起來,魏亦安亦是如此,兩人最終什麽也沒有說。
卻是此時無聲勝有聲。
兩人逛了一段路,然後選了一家雅致的茶館坐了下來,一邊喝茶一邊等着看牽牛織女星,安靜又美好。
魏亦安溫聲與她說着書院裏的趣事兒,宋汐杳手裏拿着一把輕羅小圓扇輕輕扇着,此情此景,她突然想起了曾在書裏讀到過的一首詩,很是應景。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這邊魏亦安和宋汐杳品茶看星,而就在茶館的另一邊,有人正好也看見了這脈脈溫情的一幕。
趙如堇看着斜對面坐着的那對璧人,果真般配,郎才女貌,可謂是羨煞旁人。
當然也羨煞了他,他曾經也是想過的,或許他能有一絲絲的機會,可最後竟連這個念想也斷了,趙如堇自嘲地笑了笑,終究是沒有那個緣分。
如此良辰美景,他只願她好。
接着,趙如堇用手指沾了茶水,在桌上寫下了一句話,而後靜靜離去,仿佛從不曾來過這裏。
“願你遇良人,予你歡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