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章

第 7 章

姜雲清漸漸找回了思緒。

她之前只聽說過姜時遇領證,當時她還給姜時遇發了祝福,也知道女孩子的大概情況,只是不知道對方名字。

巧了這不是。

如今對方就在眼前。

空氣安靜的一瞬,幾人終于理清了相互的關系。

王旋做總結性發言:“這真的太巧了,原來大家是一家人啊。”

她看了眼寇蔻,又看了眼姜雲清,了然:“這麽一看,寇蔻和姜老師都算沈總的——”

頓了下。

“妹妹啊。”

寇蔻本來是沈總妹妹的朋友,沈總也是把她當妹妹的。

這麽理解也沒錯。

而且沈總剛剛還說了,姜雲清上次喊他哥哥。

原來如此。

寇蔻也附和:“沒錯,一家人。只是雲清之前在外地,我們一直沒機會碰上。”

餘光裏看到沈晏微微皺眉。

姜雲清猜想,他或許是覺得她不能和寇蔻相提并論。

畢竟寇蔻如今是他真正的家裏人,而她不是。

那天的稱呼也是當着同學媽媽的面,順着阿姨的說法。

她想解釋清楚:“其實他——”

“嗯。”沈晏直覺她又要說出“我的大外甥啊”之類的話,搶先承認。

給了一個吝啬又肯定的音節。

雖然妹妹也不恰當,但好歹比她離譜的定位要好。

“太好了。”王旋笑着和姜雲清打招呼,“寇蔻的課還要多多拜托你。”

姜雲清應下。

寇蔻這才問起:“對了,大哥來這是?”

沈晏對她還是比較溫和的語氣:“想跟你說聲那個節目團隊的事。問了王總說你們在這吃飯,我正好也在附近。”

“唔。”寇蔻點頭了解。

王旋則是不好意思:“您還特意跑一趟,直接微信說一聲就行。”

沈晏沒說後面的事。

後面的內容是:姜時遇喊他要是方便的話,順帶把寇蔻和王旋一起帶到李導那裏,他們要一起開個會,他怕王旋讓司機提前下班了。

眼下。

姜雲清對幾人告別:“那你們忙工作,我先走了。”

“唔,好。”王旋照例問道,“老師怎麽回去?這會兒方便嗎?”

“方便的——”

“我送她。”沈晏同時開口,然後直接和她一起出了門。

姜雲清腳步慢了一拍,然而沈晏已經跟她同步。

完全沒有說“不用”的機會。

身後王旋感嘆:“真羨慕有沈總這樣的親人,真好啊!還那麽霸總,上次他教訓油膩男也好有魄力!”

“你也是老板啊,王總~”寇蔻回她。

“不過我一直很好奇诶。”王旋問她,“他倆長得那麽像,你之前和他們不熟的時候會不會認錯啊?反正我小時候看節目就分不清。”

-

還是那輛熟悉的車,還是熟悉的人。

姜雲清覺得也沒必要賴在原地喊着絕不上車,于是大大方方道謝。

“多謝,又麻煩你送我。”

“不客氣。”沈晏回她一句,“妹妹。”

“……”

這好像是在對前幾天她稱呼的回應。

總覺得現在的沈晏和之前有了變化。

之前他話少、冷酷,很符合小說裏高冷霸總的形象标配中的“冷酷”;

如今的他依舊是霸總,但是有時候會多了一點……

不知道該用幽默還是戲谑來形容。

這大概就是常說的“三分薄涼三分譏笑四分漫不經心”,他的人設更豐富了。

過年那天,她回去後忍不住想找好友分享所見所聞。

結果翻了一圈列表,沒找到合适的人。

因為她這些年不在本地,所以和高中之前的朋友沒了什麽交集。

大學時期的朋友在畢業後各奔東西,也沒法常見面。

她也沒有和後認識的朋友說她曾經的故事,聊到家庭情況也是一句帶過。

翻了半天軟件,發現她關注的一個博主更新了。

這個博主是她大學的時候關注的,叫“六君子”。

起初是經常發一些茶文化相關的知識,後來也不局限于茶,還有一些其他傳統文化,或者心靈感悟。

配上書法文字頭像,看一眼就會覺得平心靜氣。

最開始,姜雲清會評論、私聊詢問一些專業知識,博主會為她解答。

一來二去眼熟之後,她偶爾的留言也不局限于請教。

不同于別的博主轉發“過新年迎財神”這類相似圖片,“六君子”詢問大家過年期間狀态如何。

還說有問題給他留言。

最後一句是他發博文常用結束語,有沒有人真的給他私信留言也不知道。

姜雲清實在沒忍住,發:[過年期間見到了好多人,心力交瘁。]

這次對方回複很快,仿佛即時聊天軟件:[走了很多親戚?]

[是,又不完全是。可能太久沒回去了。]

對方:[他們很想你吧。]

[也不一定吧。]她打字。

想到哥嫂對她的稱贊,她忍不住:[畢竟一切都是變化的。]

[也許。]對方沒有反駁。

當時姜雲清想,有的親人是真的想念她的,有的可就不一定了。

再說她碰見的不僅是親人。

至于那個人——

起初是覺得,即使是碰面,他們也是在逢年過節的這種場合,身邊有其他人。

很正常的客套,次數也不會太多。

但沒想到真正碰上後,都和預想的場景不一樣。

沉默也挺好的。

此刻。

沈晏偏不遂她的願,開口問:“怎麽和王旋她們碰上的?還成了‘私人家教’?”

而且還是在之前不認識寇蔻的情況下。

“是我一個朋友牽的線。”姜雲清答,“挺巧的。”

和張慕妍的認識是前年,姜雲清在南平的一個茶園跟随師傅學習。

正好碰上去采風的張慕妍和團隊,得知她是個制片人,在做拍攝前期的籌備工作。

張慕妍在那裏的民宿住了幾天,又常找她請教,一來二去兩人就熟了。

後來兩人在微信上也有聯系,張慕妍會問她一些問題。

得知她是本市人,就問她有沒有興趣接個不錯的兼職。

反正她在這裏有房子,回來方便。

姜雲清手機震動,低頭一看是姜時遇來了電話。

大概是已經從寇蔻那裏聽完了來龍去脈,想和她交流一下這個巧合。

于是她接通:“小哥。”

“我聽寇蔻說了。”果然,對方溫言,“這次真的麻煩你了。”

“沒事的。”姜雲清說,“本身也是我的工作。”

“那我再給你發個大紅包。”姜時遇笑。

姜雲清想推辭,于是玩笑:“你現在財政大全還在自己手裏嗎?”

“咳。”對方輕咳一聲,轉移話題,“沈晏在你邊上嗎?”

姜雲清一窘,想問他為什麽這麽問。

難道是覺得他們倆在一起是很尋常的事?

看了一眼沈晏,他正直視前方專心開車。

她本來想說:不在。

結果沈晏突然開口問:“找我嗎?”

“……”

于是姜雲清只能開了揚聲器,又把手機往左手邊遞了一些。

“什麽事?”

兩人聲線有點像,但姜時遇的偏溫潤,而沈晏的清冷。

“喲。”對面再次發出很不符合人設的調侃,“你還真在。”

“……有事說事。”沈晏言簡意赅。

“我哪有什麽事啊?”對面故意,“我說了你也不一定辦。”

“……”沈晏直接,“可以挂了。”

“挂就挂,真是的。”對面顯然并沒有挂。

沈晏淡淡:“這句不是跟你說的。”

“嗯?”姜雲清才反應過來是和她說。

她看了眼屏幕,于是切換成聽筒,小聲:“那我先挂了啊,拜拜。”

“好。”對面又變成溫和,“路上注意安全。”

旁邊沈晏餘光看到她的動作,又覺得有點悶。

她和別人打電話、發信息,好像都很自然。

真把姜時遇當哥的樣子。

但明明他們也不是兄妹。

上課的會館離姜雲清家比較近,車不一會兒就開到梅花山莊小區。

她再次道謝:“麻煩你了,多謝你送我。”

沈晏目送她進小區。

-

回家後,張慕妍打電話來詢問情況。

“這個世界好小。”姜雲清還沒回過神,“寇蔻竟然是和姜時遇結婚的。”

“诶?你都知道啦?”張慕妍疑惑,“她跟你說的對吧。”

姜雲清回想一下,還是開口:“其實我之前跟你說過的那個人——就是沈晏。”

“不是吧?真的假的?這麽巧?”對方疑問三連。

姜雲清在她看不到的地方點頭:“我沒想到你和他們家人認識。”

制片人給關系不錯的經紀人和藝人牽線,還挺合理的。

誰能想到那位藝人有這層關系。

“只能說太巧了。”張慕妍忍不住感嘆,“緣分,一定是特別的緣分!我也是因為他們家人才認識寇蔻的。”

“是很巧。”姜雲清下意識重複。

張慕妍又問:“那這個會不會影響你……”

當時的兩人看星星看月亮,聊了不少詩詞歌賦與人生哲理。

張慕妍也好奇:“你為什麽不回去呢?家裏人會很想你吧。”

“我家裏……”姜雲清微微嘆氣。

簡單說了下家裏的情況,只是沒說當初發生的具體事情,也沒提到姜沉他們。

“對不起。”張慕妍有些無措,“不該問起這個的。”

“沒事,你也不知道。”姜雲清沒放在心上。

過了會兒,她才輕聲開口:“有個不知道該怎麽面對的人。當初發生了一些事,我可能也做錯了一些事。”

“你們還有聯系嗎?”張慕妍問。

“偶爾。”姜雲清想到微信上的問候,“不算頻繁。”

再後來就是今年一月初,張慕妍找她當私教的時候鼓動她:“你不如趁這個機會回來?”

“這是兩碼事。”姜雲清嚴肅,“我回來也只是為了工作。”

“你先回來嘛,到時候肯定會有見面啊。”張慕妍說,“你老是想着不知道怎麽面對,當事情真正發生之後,你就不得不去面對。”

一定要逼自己一把才行。

“到那時候,你就自然而然地會有反應。”

姜雲清覺得自己大概也是瘋了,竟然認為張慕妍的話很有道理。

……

“我肯定會把這份工作好好完成的。”姜雲清保證。

“……”對方一陣沉默,誰跟她擔心工作啊。

結束通話沒多久,沈晏竟然來了電話。

姜雲清以為是自己有東西落在他車上,于是接起。

“我有一個朋友——”沈晏和她提起。

“?”

這句的開頭就很妙。

姜雲清沒料到他冒出來這句。

沈晏聽到沒有動靜,以為信號不好:“聽得到嗎?”

“你說。”姜雲清嘗試調整了一下。

“準确來說是客戶,要和我們談個合作。”沈晏說正事。

姜雲清邊聽邊點頭,但不明白為什麽和她說這個。

“想問問你還接不接別的兼職。”沈晏說起目的,“這位客戶特別喜歡茶道。”

到這裏,姜雲清已經明白沈晏的意思。

不少商務人士在談合作時喜歡選一些安靜且私密性好的地方。

出了創意菜會館之外,一些茶文化會館也是他們的首選。

有時候可以不喝酒,但不能不喝茶。

不少大老板還是品茶高手。

“能不能請你陪我一起去?”沈晏詢問。

“合适嗎?”姜雲清問。

又是兼職、又是一起去,哪有人去談生意自帶茶藝師表演的啊。

“合适。”沈晏肯定,“主要還是聊天,聊到相關話題的時候能和他說上幾句。畢竟我一竅不通。”

他好像強調了一下最後四個字。

他都說了算“兼職”,又和她專業相關,沒有狠心拒絕的道理。

何況沈晏也幫過她不少忙。

就算不是兼職,也能還人情。

“也行。”姜雲清妥協。

“到時我把時間提前發給你。”沈晏說。

挂了電話之後感覺少問了什麽。

地點呢?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