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吳氏宗祠

吳氏宗祠

手機屏幕明明滅滅,白蓮劃開鎖屏,點進了高冷的聊天界面。

對面發來了幾張随手拍的風景圖。

天空是晴朗的湛藍,鄉野道旁生長着郁郁蔥蔥的草木,畫面邊緣渲染着野花和果實的缤紛色彩,陽光下仿佛萬物都自帶濾鏡。

白蓮盯着聊天界面中的幾張圖片,越看越覺得眼熟。

這路、這樹、這花……不是剛剛才走過的嗎?

-

南巷村郊野的小路上,一個身量修長挺拔的年輕人正和一位氣質優雅的年長女性并肩而行。

年長的女士舉手投足間透露出久居上位者的強大氣場,五官端方明麗,神态卻沉穩平和,有着一種從容不迫的大氣之美。

高冷再次舉起手機,鏡頭對着眼前的鄉野景色,卻遲遲沒有按下快門。他眉頭微皺,指尖在屏幕上來回劃動着擺弄焦距,不斷調整着畫幅的角度。

旁邊的年長女性幾次轉頭欲跟高冷說話,卻都見他在拍風景,忍不住打趣道:“高冷,我怎麽不知道你什麽時候喜歡上拍風景照了?”

高冷動作一頓,面不改色地按下快門:“最近喜歡上的。我以前都沒發現過南巷風景這麽好看,非常适合拍照啊。”

“這樣嗎?”女士瞥見他手機屏幕上一閃而過的聊天界面,只見高冷向對方發送了好幾張圖片,卻沒得到回應,忍不住調侃道:“是喜歡上了拍照記錄生活,還是在追女孩子,借機開啓話題?”

高冷耳尖微紅:“媽——只是朋友碰巧來南巷了,向她推薦一下風景而已。”

“朋友來南巷了?你還有朋友?”高冷母親眉毛一挑,語氣中詭異地帶着幾分興奮:“這麽巧,怎麽沒邀請她來我們家坐坐?”

高冷假裝沒聽清親媽的吐槽,輕輕帶過:“……是我在A大的同學,她們是跟老師來做田野調查的。”

高冷母親若有所思:“嗯?我怎麽好像聽明明也說起過……”

“她就是之前小姨給明明找的大學生家教。”

“原來是她!”高冷母親饒有興致:“前段時間我還好奇怎麽我那些同事朋友都過來向我打聽明明的家教,這小姑娘真是很不錯。我就欣賞這樣搞事業的女孩子……”

高冷不再接話,過了一會,狀若無意地轉移開話題:“您也幾年沒有回來看過宗祠了,我前幾天已經先跟舅公來過一趟,宗祠還是被維護得挺好的,只是有些地方需要例行修繕了。”

高冷母親的注意力果然被轉移開:“嗯,我确實也有一段時間沒回來了,修繕的工作還有辛苦這邊的親戚了,也還會再有一筆款回來做資金,之前政府那邊一直在鼓動我們開放宗祠做景點,我想了又想啊……”

母子倆一邊說着例行修繕的事情,一邊朝宗祠的方向走,很快就遠遠看見了吳氏宗祠那标志性的檐頂和牌匾。

只是視線下移,卻見宗祠門前聚集着一大批年輕的身影。

兩人心中奇怪,加快步伐向前,快要走到宗祠附近,卻見人群邊緣,一抹纖細的白衣身影正好回頭,看清來人後,驚呼出聲:“高冷?”

高冷神情也有些錯愕:“白蓮,你們怎麽在這?”

一旁,高冷母親視線在兩人身上來回打轉,嘴角微勾。

白蓮早就注意到了高冷身邊那位陌生的年長女士,不知道為什麽,對方總給她一種莫名的熟悉感。白蓮怔怔地朝她打招呼:“您好,我是白蓮……”

年長女士興味盎然地看向白蓮的眼睛。

“我們是A大歷史系的學生,是來南巷做田野考察的,剛剛我們的帶隊老師在跟同學們講解,正好說起吳氏宗祠,剛巧又見旁邊指路牌上寫着吳氏宗祠就在附近,我們大家就一起過來看看。”

不遠處,宗祠門前不斷傳來同學們望鎖興嘆的遺憾叫聲,白蓮面色微微尴尬:“因為老師以前在南巷做田野,也進過一次吳氏宗祠,說是裏面有很多史料價值很高的碑刻,所以同學們都很好奇。不過我們也知道宗祠不輕易對外開放,所以就在外面看一看就好,希望您不要介意。”

旁邊的同學們也注意到這邊陌生來人的談話,聲音稍靜下來。劉教授和方老師見狀,也朝三人走來,正要來看看是怎麽回事。

聽罷白蓮的解釋,那位面容陌生的年長女性面上笑意溫和,卻生出一派明豔動人之感:“原來是這樣。你們來一趟也不容易,白蓮同學還是我們吳家人的朋友,也沒能好好招待你,宗祠确實很長時間沒開放了,那我們今天就帶大家進去參觀一下吧。”

劉教授和方老師剛剛從門口過來,正好聽到這麽一句,不覺喜上眉梢:“兩位是南巷吳氏的後人吧,謝謝你們,真是麻煩了!”

劉教授又看向白蓮,笑容那叫一個慈眉善目和藹可親:“白蓮同學,真是不得不佩服你,與人為善這點很好,繼續保持啊哈哈!”

白蓮震驚不已,還沒回過神來,“啊……謝謝您……”

我這麽大面子?

那邊,高冷母親已經和兩位老師聊上了,正相談甚歡地一起向宗祠大門走去,身後跟着一遛眼巴巴的同學們。

高冷留在原地,盯着白蓮一臉驚訝反應不過來的模樣,輕笑出聲:“愣着幹什麽?一起進去吧。”

随着大門與地面接觸的沉沉摩擦聲,吳氏宗祠的樣貌緩緩展現在衆人眼前。

映入眼簾的首先是一個大氣恢弘的寬闊院落,院內衆多高大莊嚴、雕刻精美繁複的石碑聳立,紋理斑駁,空氣中仿佛都漂浮着歲月的厚重煙塵。

同學們陸續發出小小聲的驚嘆,迫不及待地四散開來,在面積廣大的院落中觀察起來。

劉教授沿着院落四周的圍牆緩步走着,雙眼緊緊盯着牆上線條複雜的紋路,與周圍同學交談起來:“你們看看,這是什麽?”

“是文字嗎?”

“我看不像,倒是像圖騰紋飾。”

“是地圖吧!”

……

整座吳氏宗祠占地面積極大,一衆師生入內後便四散開來,各自興致勃勃地查看自己感興趣的地方來。

宗祠側門進來一位吳氏族老,是常年看管吳氏宗祠的長輩,高冷正要上前,高冷母親朝他一擺手示意他不用管,自己過去跟族老商談起來宗祠維護事務來。

高冷欲言又止,又停下步伐。在原地站了一會,猶豫着沖白蓮道:“我帶你參觀參觀?”

許是因為得以進了吳氏宗祠,白蓮對他的态度格外友善,巧笑嫣然:“好呀,麻煩高冷學長了!”

高冷差點被她白皙臉頰上的淺淺酒窩晃了神。

兩人并肩而行,穿過院落,進入了宗祠主建築的正門。

木質雕花大門莊嚴而華美,精細複雜的镂空雕刻無聲顯露着這幢建築過去的地位。

門被“吱呀”一聲輕輕推開,門後廳堂縱深極高,聳立梁柱高大華麗,頂部懸挂衆多黑底金匾,神聖威嚴感撲面而來。

白蓮視線掃過高高挂在頂部的牌匾,每塊牌匾之上都用金漆刻寫着不同族人獻與宗祠的敬語:

“家國共榮——京市吳氏後裔敬獻”

“光前裕後——港市吳氏後裔敬獻”

“知恩思源——花國吳氏後裔敬獻”

……

一塊塊牌匾上所寫的地域範圍遍及全國,乃至世界各地,黑底金漆仿佛無形中縱橫交錯成文化根脈,跨越重重山川海峽,又凝聚于一方廣闊而又渺小的宗祠。

白蓮微微仰頭,視線略過一句句雖短小卻語意萬千珍重的短語,久久未語。

高冷在白蓮身後落後一兩步,沉默了一會兒後輕聲道:

“我母親這一脈,算起來應該是明代吳承瑛的直系子孫。當年南巷吳氏從他開始發展壯大,後來宗族開枝散葉,族人慢慢又從南巷發展到其他各個地方。但可能是因為宗族內部一直很強調凝聚力,雖然不在南巷,大家對南巷根脈的認同度還是很高,後來民國宗祠修繕,各個地方的族人紛紛出資,這些牌匾就是當時紀念宗祠重修獻的。”

白蓮側耳認真聽着,又問:“所以宗祠建好以後以後,又經歷過幾次修繕,有沒有相關的文獻記載呢?”

高冷想了想,“這個倒沒有特別的印象,我可以回去以後找找看,不一定有留存。”

白蓮點點頭表示理解。

兩人繼續并肩走着,身後的古樸華美的宗祠牆上的紅字标語遺存着歲月的傷痕。

“以前抗戰的時候,正好是太婆那一代,當年很多A市的人避難流入南巷,我太公的家族也是在那個時候短暫地遷到了南巷,和我太婆相識,解放以後,她們就一起回到了A市。”

“那從那個時候開始,你們家就一直定居在A市了?”

“是的。不過因為A市和B市離得很近,所以宗族活動的時候,她們還是會經常回南巷的。”

高冷主動向白蓮講起了家族歷史,雖然和白蓮的調查項目無關,她倒也聽得饒有興致。

兩人有一搭沒一搭地聊着,慢慢走過龐大的吳氏宗祠,身邊不斷掠過二三聚集觀察宗祠建築、碑刻、文物的同學,在若遠若近的人□□談聲中,私語宏大的宗族敘事或小而微的個體愛情。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