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高三的學生争分奪秒進入複習沖刺期,而高二的學生們這學期也即将參加學業水平考試, 他們肩上的壓力也不小。
裴裕也有點兒緊張, 下了課水也顧不上喝, 争分奪秒地補着老師上課的筆記。旁邊的程澤賢見了,沒說什麽, 拿上兩人喝完豆漿的玻璃瓶,去了走廊盡頭洗了瓶子後裝上熱水。
等到上課時, 程澤賢把玻璃瓶遞給他:“可以抱着暖暖手。”現在天氣還是冷的, 裴裕記筆記不愛戴手套,他的手又容易冷。
反應過來的裴裕接過暖熱的玻璃瓶, 露出笑容:“嗯!”他垂下眼眸,手心的暖意一下子蔓延開來。
市裏鎮上的好幾個高中開學了, 但初中、小學還得再過一個多星期, 等到三月初才開學。那個時候大學生們也差不多陸陸續續回校了, 宋女士的“幸福多吃點”小店預計是在三月三日正式開業。
裴裕和程澤賢白天在學校上完課、晚自習認真寫完作業後,一回到家兩人就相約一起進入農場裏收集水果和蔬菜, 給宋女士開店做準備。
兩人先是去火龍果地裏收了一批個兒大的火龍果,這時候早早就開花結果的香蕉也可以采摘收獲了。
百香果藤上有數不勝數的大大小小的青綠果子,一個個渾圓光滑,最大的和拳頭差不多大小,但是這一大片的百香果都還沒有成熟。過不了幾天,它們就會變成好看的紫紅色,那時候摘下來就可以直接吃果肉或是泡水喝了。
那群從迷霧外飛進來的蜜蜂好像就駐紮在蜂箱裏不走了,滿架的百香果花兒凋謝後, 蜜蜂們很快就找到了新目标:芒果花、金銀花。
走近藥草地後,一陣陣清冽幽香就湧上來,那就是金銀花的香氣,初開的金銀花是白色的,漸漸地會變得金黃,一簇花金銀相間,煞是好看。
這些金銀花是年前就和那一批草藥一起種下的,抽長出藤條後裴裕也沒怎麽管理,它們自己頑強得很,吸收了養料就瘋長,因為沒有給它們特地搭架子攀爬,所以長出來的金銀花藤條都很野,一團團濃密地根本擠不進去。
也幸虧不用裴裕他們自己動手采摘,不然還不知道要怎麽收那躲藏在一層層藤條枝葉裏的金色小花。
金銀花清熱解毒,金銀兩色的花兒摘下來後曬幹,可以和菊花、冰糖、枸杞一起煮水喝,裴裕在附近土地裏種的山菊花也開了,一朵朵比拇指指甲蓋還要小,黃燦燦的,聞着味兒卻是比一般的菊花要濃郁。
裴裕幾天前就看見山菊花和金銀花陸陸續續開了,為了給蜜蜂們多采些花蜜,他也不急着采收,反正到最後金銀花和菊花都是要曬幹的。
至于其他僅僅采收草葉、藤條和根莖的藥草,裴裕則把它們都[一鍵收獲]收割下來,曬幹的曬幹、保鮮的薄荷放商鋪,收完大半的草藥,土地又空出一片。現在已經開春了,裴裕想着可以種些龍眼樹,這周有空他就去看看樹苗。
“雞好像下蛋了,我去看看。”程澤賢和他說了一聲,裴裕“哎”了一聲,他才進了百香果棚底下的雞窩裏,新買的那二十五只小雞仔都長大了,其中二十只母雞陸陸續續開始下蛋,裴裕拎着籃子一口氣全收了,轉頭又去撿鴨蛋。
Advertisement
這一群鴨子經常下水玩兒,還屢次想要越界偷偷溜去淺水池塘裏,因為肥美的蝦蟹誘惑力太大,它們總是探頭探腦的,還沒來得及跨過去,就被小機器人轟趕了回來,灰溜溜回到池塘裏。因為是放養的,農場裏的環境也相當好,不管是雞蛋還是鴨蛋,質量都相當好。
裴裕生怕雞蛋被孵成小雞仔,每次都是趕着熱乎就要把蛋收走。
程澤賢撿完雞蛋後想了想,看看忙着澆水,又要盯着水塘裏的鴨子的小機器人,心裏浮現個想法。
他走到菜地前和裴裕說:“阿裕,我們試試給小機器人設置,以後讓它幫忙收雞蛋鴨蛋吧,不然哪天我們來遲了沒趕上收蛋,蛋就不能用了……”
“嗯嗯,我試試看。”給小機器人設置撿蛋的任務其實和收垃圾是差不多的,只不過少了後面的處理程序,小機器人收下雞蛋鴨蛋後只需要一直存放在它的儲物袋裏,等着裴裕進來農場取出來就行了。
這不算是太難的程序設定,裴裕連接上平板,給雞鴨蛋拍了照後上傳到小機器人裏,很快就設定了機器人自動收蛋的程序。
“好了!”裴裕說完,兩人就看見小機器人停下澆水的任務,飛到雞窩前,搜尋一番,竟找到了三個雞蛋——這是剛剛程澤賢都沒有發現的。
裴裕把雞鴨蛋放好,和程澤賢一起去看奶牛,兩頭小奶牛現在已經長得又高又大了,它們偶爾會被裴裕從牛棚裏放出來,看着它們在寬廣的土地裏悠閑地散步、吃草,在裴裕一不留神之際它們就把新種的紅薯嫩葉吃了大半,還試圖啃食帶刺的火龍果樹枝。
“再過一陣,它們差不多能産奶了。”裴裕說道,他現在有了奮鬥升級的小目标了,自然不像之前那麽漫無目的、随遇而安,下次升級要是能有個牛奶加工廠就好了。他看了資料,人工手動取生牛乳不大好,容易混雜細菌,污染牛奶。
木屋裏的三對兔子不久前就已經開始分開飼養了,小時候還能放在一起混養,長大了的兔子比較敏感,而且它們也有各自的領地需求,不久後還要繁殖後代,一對對分開養是必須的。裴裕這三對兔子都是當種兔養的,以後都靠它們生下更多的小兔子。
“橙子,我們去捕獲第一批蝦蟹吧,都長這麽大了,明兒讓我媽做一頓蝦蟹煲嘗嘗……”裴裕說着,忍不住已經開始想象起了那鮮美誘人得蝦蟹煲的滋味。
“好,我拎桶。”程澤賢以前還不知道,近來生活好了些,他才慢慢發現,原來裴裕就是所謂的吃貨,只要能吃上一頓好的,心情都會變得很愉悅。
兩人走到淺水池塘邊,裴裕看了眼池塘,那些原本小小只的河蟹早已經變得又大又肥,揮舞着大鉗子橫行霸道,攀爬到紗網頂端,伫立不動,又或者是企圖跨過池塘岸邊的高高圍欄“越獄”。
有了星雲,裴裕和程澤賢自然不是親自動手抓了,他們倆看了眼池塘,就把目光轉向了平板,上面還是簡單的立體線圖,在淺淺的池塘和河岸上,清晰可見地分布着密密麻麻的兩種形體的生物,大青蝦和大河蟹,有的甚至是重重疊在了一塊兒,看起來怪瘆人的。
“已經很大了啊。”裴裕感嘆着,同時手下已經毫不猶豫地戳戳點點,一下子就從池塘裏捕獲了十只大螃蟹和三十多只青蝦,張開大鉗子的河蟹比巴掌還要大,而每一只青蝦也是同樣的肥美。
程澤賢用桶接好了捕獲上來的蝦蟹:“明天可以大飽口福了。”
宋英麗第二天看到後院裏兩個水桶中的蝦蟹,瞬間明白過來,當天去集市上買了些雞爪回來,午飯就給他們做蝦蟹煲。
她做了整整一鍋,分了一半給橙子他奶奶,中午放學回來的兩個人迫不及待就奔向各自家裏,心滿意足地吃起來蝦蟹煲。印象裏這應該是宋女士第一次給他們做蝦蟹煲,但是裴裕卻覺得好吃得停不下來。
這一砂鍋的蝦蟹煲用料很多很足,媽媽她還特地買了雞爪一起炖,用蚝油、料酒等腌漬後的雞爪炒香後炖煮得稀爛,輕輕一咬,雞爪的骨頭一下子就在口中碎了。
青蝦很脆嫩,肉肥美鮮香,不用沾醬油什麽的,因為它們都已經深深地吸收了鍋裏的醬油、料酒等等,香到了極致,吃下去後舌尖還留有青蝦獨有的甜味兒。
至于那肥美的河蟹,把蟹殼掰開後,吸一口蟹黃,啃幾口蟹腿肉,雖然量少,但滿足感卻是一點兒都不少。
除了這些美味的肉,裏面的配菜如土豆片、娃娃菜等也都很是入味好吃。
裴琨吃得大為滿足,和哥哥一起吃了整整兩大碗飯,撐得肚皮鼓鼓的才停下來。
“媽,以後小店裏也會有蝦蟹煲嗎?真好吃啊。”裴琨情不自禁舔了舔嘴唇。
宋英麗笑着說:“這不一定。”
裴裕卻覺得不錯,等裴琨出去了才和宋女士說:“媽,農場裏還有很多蝦蟹,要是你覺得可以試試,回頭我再多捕撈些。”
“整整兩畝塘呢,養了挺多的。”裴裕和她說道。
蝦蟹煲要做的好得花些功夫,宋英麗想着,或許可以限量供應一些……
裴裕開學一周都在忙着學習,而宋英麗也在為正式開店做着各種準備,甚至比她在包子鋪時還要忙碌,裴裕好幾天晚上下了晚自習回到家裏,都看見宋女士屋裏還有燈光。
三月三日很快就來臨了,這一天是裴琨回校上課的日子,是大學生們開學的日子,也是宋英麗的“幸福多吃點”小店鋪正式開業的日子。因為他們都得去上課,自然沒法親眼看着宋女士開店的樣子了。
宋英麗一大早就出門了,她新開的小店鋪幹淨整潔,亮堂溫馨,店牌高高挂着,路人們走過路過都會不由得多看一眼。他們這邊不允許燃放鞭炮,所以只能“悄無聲息”開業了。
昨晚就已經攪打煮好的香醇黃豆漿已經灌滿了豆漿桶,門口的早餐檔口擺着兩口鍋,一個盛着滿滿的大個兒茶葉蛋,另一口鍋則是水煮蛋。因為一直保溫着,熱氣一縷縷湧出來,襯得整個小店也是暖洋洋的。在透明的玻璃櫃格裏,還擺着碼得齊齊整整的芋頭糕、蘿蔔糕等等。最令人意外的是,門邊還有一個爐子,裏面煨着一根根焦香的大紅薯,蜜甜的香氣飄蕩,勾着路人無一不投來好奇的視線。
按理來說,這樣的早點其實不算豐富,給人的選擇也不多,但是平日裏吃多了面包、包子的市民們聞着這香味兒,都忍不住打量起小店鋪和它的主人。到了七點二三十,上班的高峰期來了,周圍住的白領們匆匆忙忙從家裏出來,趕着去坐公交上班。
這時候宋英麗才算是迎來了她的第一位客人,是一位二十五六歲的女子,她只買了杯豆漿和一個水煮蛋,烤紅薯的香氣勾人,茶葉蛋的濃香撲鼻,但是她正在減肥,只能随便吃點。
“謝謝,一共收你四塊五。”宋英麗說道。
女子點點頭,給了錢後接過豆漿紙杯和小塑料袋裝好的雞蛋就走。這個價格和她以前吃的差不多,但是手裏拿着的這個雞蛋卻好像更大更重,而且紙杯裏的豆漿挺香的。這麽想着,她喝了一口熱騰騰的豆漿,不是以往稀淡的摻水豆漿,沒有膩人的糖精味道,她一下子就被醇厚絲滑的豆漿虜獲了。
好喝,喝一口就覺得身心都很舒服。
好像剛睡醒就要匆匆忙忙趕去上班的壓抑、缺覺的疲乏都被一掃而空,整個人仿佛都由內而外煥發出了活力。
快速磕碎雞蛋、剝開蛋殼,白嫩光滑的雞蛋滑出來,吃一口就咬到了飽滿的蛋黃,和嫩滑的蛋白一起吃,那叫一個香啊。她默默地想,水煮蛋要是都這麽好吃,她減肥也能減得痛痛快快了。
在這片地方住得久了,上班族們總是勇于嘗試各種新開的飯店、早餐檔口,他們早出晚歸,抽不出時間做飯,平日都是随意在外面解決或者是叫個外賣。見到新開的店,他們都會忍不住第一時間嘗嘗看,勉強過得去,以後就能繼續吃,要是踩到雷,下次就不會再碰了。
“幸福多吃點”的地理位置挺好的,基本上路過這兒還沒買早餐的上班族們都會買上一杯熱氣騰騰的豆漿,再買個茶葉蛋或是烤紅薯,有些胃口大的男人還會一口氣把芋頭糕、蘿蔔糕也一起買了吃。
吃到烤紅薯的人一臉驚喜,覺得像是撿到寶了,畢竟現在這種真真實實烤出來流焦糖蜜汁的烤紅薯已經不多了,而且,這紅薯也太香太甜了吧!
所有的早點都是宋英麗和奶奶兩個人準備的,她們第一次在這邊開店,怕不夠賣,還特地做的多了。一開始小店裏人不多,因為早餐都是簡易帶走的,也沒有一個人坐在店裏吃,看上去倒有些冷清了。
但客流量大,宋英麗看着茶葉蛋、烤紅薯和芋頭糕等在慢慢變少,心底裏也是高興的。到九點鐘,她們店門口的生意基本上就停滞了——上班族的時段已經過去了。
“橙子他奶奶,我去準備準備,這兒托您看着了啊。”
“好嘞。”
宋英麗在門口擺出了牌子,這是用木架框住的小黑板,上面是裴裕用彩色粉筆寫好的菜名:
雙人蝦蟹煲 49
鮮蝦豆腐魚 29
魚蛋炒粉 12
進店消費即可獲贈火龍果汁一杯。
有人不太看好宋英麗這家店,因為沒有核心菜單的一家小吃店,又能堅持多久呢?但是宋英麗卻不這麽想的,她店裏的菜單随着裴裕農場裏的供貨情況會适當改變,這樣會一直給顧客新鮮感。
更重要的是,她很有信心,只要客人們吃過來自農場裏的食材,一定會心心念念的。
十一點十五分後,陸陸續續有大學生從校園裏出來,一整個假期過後,他們也熱衷于去發現周邊新開的小店。看到“幸福多吃點”這家店,大多數人看了幾眼店鋪,再看一眼菜單,都搖搖頭走了。整個過年大魚大肉吃膩了,他們看見魚啊蝦啊就避着走了。
不過沒一會兒,一對小情侶就進了店裏,他們倆看了看招牌,然後選了個位置坐下,男生到宋英麗面前點菜說:“你好,我們要一份雙人蝦蟹煲。”
“好的,請先坐一會兒,馬上給你們準備。”
宋英麗在後廚準備,奶奶已經端着兩杯鮮榨的火龍果汁,給兩位客人送上。
“這是送給你們的,謝謝光臨。”
“啊,謝謝您。”女孩兒似乎挺喜歡這紫紅的果汁,接過來後喝了一口,眉眼的欣喜藏也藏不住。
她低聲和男友說:“好好喝啊。”她平日裏愛喝奶茶也愛喝鮮榨果汁,一下子就能分辨出果汁的好壞。這杯果汁顯然是沒有摻雜一點水分的。
……
不知道是蝦蟹煲的香味兒太濃郁勾人,還是對小店的好奇,“幸福多吃點”的八張桌椅都被坐滿了,後面有人想吃,也只能等着排隊了。
學生們住在集體宿舍,社交平臺也很發達,有好吃的東西一下子就會被無限傳播出去。不過一天,已經有好多人知道了學校側門開了家店,店裏的蝦蟹煲簡直是他們吃過最新鮮美味的一頓,連贈送的火龍果汁也好喝得令人欲罷不能。
“老板娘,你們家火龍果汁有沒有單點的啊?好想買幾杯回去喝……”很快有客人問了。
宋英麗不好意思地笑笑說:“今天的火龍果汁全是要給客人贈送的,數量有點兒不夠,下回再單賣果汁了。”
因為蝦蟹煲還是限量供應的,後面的客人被告知只能點別的菜時,還有些失落,可是等他們吃上炒得噴香的魚蛋粉,總算是心滿意足又心服口服,老板娘這麽“任性”是有真本事的,那細嫩的魚肉絲、焦香的蛋花和炒得均勻入味的米粉,簡直物超所值!
宋英麗和奶奶兩個人忙得不亦樂乎,還趁着下午悠閑,把黃豆給泡上了。
到了晚上的夜宵時段,這次來的人可多了。他們都很好奇,這小店晚上會供應些什麽。晚上的夜宵,是奶奶的絕活兒,紅薯芋圓糖水。一大盆的芋圓、薯圓挨挨擠擠,顯得特別可愛,底下則是紅薯塊。
除了糖水,店裏還有豆漿、魚丸,大家都暗暗給“幸福多吃點”取了個外號叫“小食堂”、“大雜燴”,吃一碗甜滋滋的糖水,嚼着Q彈爽滑的芋圓,胃都被喂得歡喜。
宋英麗想到奶奶年紀大,店裏也是只有兩人在運作,原本計劃十點收檔,也先讓奶奶搭公交車回去。但第一天沒估摸好,等到關了店門,已經是十點半了,她差點兒就沒趕上最後一班車。
忙了一天,宋英麗回到家時腰酸背痛,但心裏是滿足的,她一打開門,就聽見屋裏廚房傳來裴裕的聲音。
“媽,你回來啦。”裴裕都已經洗完澡了,宋女士才回到家。他剛燒好水,還加了點藥草藤條,打算給媽媽泡泡腳、解解乏。
“哎,回來了。”宋英麗說,“媽今天遲了點,以後會早點回來的。你明天還要上課,早點睡吧。”
裴裕點點頭:“媽,我剛剛燒了水,等會兒給你泡腳。”
“謝謝阿裕。”宋英麗心一軟,笑着應答下來。
趁着泡腳,宋英麗和裴裕說了今天開店的事兒,裴裕聽得入神,她還在裴裕面前清點了一下今天的第一天開店的收入,因為忙得腳不沾地,她也還沒數過錢,一數發現居然有732!
裴裕看着媽媽有些驚喜,心底裏卻心疼,媽好像比以前還更辛苦了。所有的東西都要媽媽和橙子的奶奶兩個人準備,店裏也只有兩人一直忙。裴裕心想,下次升級要是有別的加工廠折疊空間開放就好了。
宋英麗發現兒子好像沒有多少喜色,關切地問道:“阿裕?怎麽了?”
“沒有……媽,您太辛苦了。”裴裕說。
“這不算什麽,阿裕別擔心,媽很開心,也不覺得累。”宋英麗說,“你早些休息,媽也很快就睡。”
當晚到了農場,程澤賢也瞧出了裴裕的心思,和他說:“這算是宋姨的事業,她自己心裏有數,辛苦是一時的,以後會慢慢好起來的。”
“嗯,你說的對,我媽她自己也懂。橙子,我們快去把東西準備好,也早點歇息吧。”
“幸福多吃點”的豆漿瞬間變成了附近居民早餐必點的東西,他們都很喜歡這醇厚濃香的豆漿,而且也不貴,一杯豆漿兩塊錢,喝得味蕾滿足、渾身舒服,誰不愛喝呢。
宋英麗現在得多準備兩大桶豆漿,才能供應得上大夥們得需求。
裴裕知道後,還特地多種了一畝地的黃豆。
也不知道是誰開始發現,喝了他們家的黃豆漿,皮膚都變得光滑了不少,氣色都變好了。這等神奇魔幻的功效大多數人還是聽聽笑過,不過沖着豆漿的口感,他們也樂得買上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