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 2 章
蔣小雲罵韓筝筝她大哥癞□□吃天鵝肉的事情不到幾個小時的時間就傳遍了全大隊。
對于社員們來說,每天枯燥的勞動過後,八卦議論別人家的事情就是每天的興趣所在。
他們一方面覺得蔣小雲這個女知青說話太不中聽了,覺得蔣小雲瞧不上他們鄉下人。另一方面,他們又暗地裏看韓家笑話。
韓筝筝一天的勞動過後,回到家就被爹媽罵了。
“你怎麽做事的?由着你大哥被那女知青罵?”
韓筝筝更加覺得委屈,她今天突然就失去了好朋友,現在還被爸媽罵。
晚上吃飯的時候韓筝筝沒看到自家大哥:“媽,大哥呢?”
“別提了,他今天被全大隊的人笑話了,都說他不知天高地厚,竟敢癡心妄想對蔣小雲存着那心思,”韓媽媽唉聲嘆氣,“他一下工回來就躲在房間裏不出門,随他去吧,他現在心裏不好受。”
“筝筝,你說實話,為什麽蔣小雲今天會這麽罵你大哥?是不是你和她鬧僵了?”韓爸爸心裏愁啊。他兒子都25了還沒個對象,是大隊裏年紀最大的光棍了。
韓筝筝搖頭:“一周前還好好的,可是前幾天她突然躲着我不怎麽和我說話,然後今天突然就發火了。爸,小雲不是故意要罵我哥的,她可能是最近心情不好。”
“都這時候了你還幫她說話?我告訴你,你以後不準和她玩了。”韓媽一摔筷子,開始訓斥着女兒。
韓爸搖頭,對着女兒叮囑道:“你再和她接觸接觸,看她是不是家裏發生了什麽不愉快的事。那個蔣小雲确實長得不錯,看她平常的穿着家境應該也不差,又是個城裏的姑娘。你和她好好接觸接觸,那麽好的姑娘,要是成為了你嫂子,該多好啊。”
聽老伴兒這麽說,韓媽也突然改變了态度:“是啊,你和蔣小雲關系那麽好,咱們以後要是成為了一家人,豈不是天賜的緣分?”
韓筝筝點點頭:“我會去找小雲說說的,爸媽,你們安慰下大哥,讓他別生小雲的氣。”
“你大哥好歹是個大男人,不會和女人一般計較。再說了,蔣小雲有脾氣是好事,這兒媳婦兒有脾氣才能管好男人。”
Advertisement
被韓家惦記着的兒媳婦兒早換了個芯子了,蔣小雲如今可不是那個好惹的原主。書中韓筝筝一說起要讓蔣小雲成為她嫂子的時候,原主雖然心裏不願意,但是又性子弱弱地不敢吵鬧,只是害羞地讓筝筝不要再那麽說了。
是,畢竟韓筝筝是書中可愛善良的女主,所以書中說她讓原主嫁給她大哥沒有其他的想法,就是覺得原主人很好,要是嫁給自己大哥就太好了。
可現在的蔣小雲只想對書的作者豎個中指,竟然她現在是有自己思想的女配了,那就由不得作者安排。
在外面閑逛了許久,快天黑了才回去的蔣小雲看到了桌子上社員家給自己留的晚飯。
大隊裏沒有修專門的青年點讓知青們居住,這些知青都是住在各個農戶家。
蔣小雲住的地方是四代同堂的一家子,原主和這戶人家關系比較一般,因為後面原主發現這戶人家的大叔老是關上門打自己老婆,所以原主很是害怕這戶人家。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家老是被打的女主人是個老好人,對任何人都好。原主在這裏這兩年,這個女主人雖然沉默寡言一副苦瓜臉,但是總會給原主留飯留菜,在發現原主不會搓衣服的時候還會幫原主把床單和被套都幫忙洗了。
這天晚上,男主人又因為一點小事開始打女主人了。以往原主都勸過女主人離婚,但是女主人性子懦弱不願離開,總覺得離婚了的女人不值錢等等陳舊的思想,後來原主也便作罷。
蔣小雲沒有要勸這女主人離婚的想法,這種人陷入自我感動中,十頭牛都拉不回來,她力氣沒牛大,懶得拉。
打到深夜還沒消停,蔣小雲忍不住了,打開門去廚房拿出一把菜刀開始砍男女主人家的門:“大半夜的還讓不讓人睡了!”
那菜刀一刀刀砍在門上,把男主人吓得不敢再有所動作。
OK,解決,蔣小雲回去好好地睡了一覺。
第二天一早,蔣小雲扯了個哈欠開始去洗漱,那邊本來在洗漱的男主人看到蔣小雲過來,吓得躲遠了。
從女主人做的一盆饅頭裏面拿了兩個饅頭,蔣小雲背着軍跨包去上工。
蔣小雲遲到了,她去的時候組長已經在訓人,趁着組長訓人的時候蔣小雲偷偷溜進了幹活的隊伍,假裝無事發生。
訓完了人,組長轉頭一看,就看見蔣小雲一邊幹活一邊和旁邊的大嬸們聊天,那模樣十分自然,要不是組長确定自己記性很好,他還真的要被蔣小雲給忽悠了。
“蔣小雲,9月2號,遲到半小時,我會讓記工員扣你工分。”組長開始在本子上記錄着什麽。
蔣小雲撇撇嘴,自認倒黴。
“看到了沒,這是咱們連隊的玉米地,”連隊隊長帶着一個男人過來,正在給他介紹,“咱們連隊種植産物有大豆花生水稻和玉米,那些豬牛羊養殖廠都在管理區,然後咱們農場有啤酒廠和麥芽廠…”
大家開始小聲議論:“看到這男人的穿着沒?那是勞改犯的無領囚衣。”
現在正是農活忙的時候,附近的勞改農場把這勞改犯送到了這勞作讓他好好改造。
蔣小雲知道這男人,書中提起過幾筆,說是這勞改犯在大隊裏改造的期間出事死了。作者安排這男人出場,就是為了給韓筝筝留下深刻印象,讓她知道生命無常得好好愛惜生命。
感受到了蔣小雲的視線,那‘勞改犯’突然回頭看了一眼,和蔣小雲的視線對上。
啧,饒是蔣小雲上輩子見過不少來她這裏做心理咨詢的男人,她還是被這‘勞改犯’眼神中的七分憂郁三分憤懑給感傷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