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第六章

朱元璋又雙叒踹倒了椅子,“混去你奶奶滴嘻嘻!這樣的大明功臣就算貪了又如何?”

立下不世之功的忠臣,哪怕是洪武年間,老朱他再厭惡貪官也願意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永樂皇帝扼住了朱瞻基命運的頸脖,“小子,你告訴你爺爺我,挑這麽個王八犢子做繼承人是怎麽想的?是覺得你爺爺我坐上皇位很容易?”

朱瞻基委屈:“孫兒不知道呀!”他不相信這是他的兒子,千萬不要知道孩子母親是誰,他一定會保持距離。

宣帝苦笑一聲,對着圍着他的衆大臣,特別是三楊,“朕愧對太宗!愧對先皇!”他年近而立才得這麽個兒子,疼寵有加,什麽好的都想給他,沒想到把人給養廢了。

楊士奇等人跪下,“是臣辜負陛下托付未能教好太子!”

宣帝搖搖頭,“太子親小子殺賢臣,不分是非,三歲可看老,朕不能一錯再錯下去。”太子未來所為全天下人都看到了,若是再立他,恐怕國基不穩,這樣連挽救大明的國之柱石都殺,還有何等賢能敢在他在位時輔佐他?恐怕願意冒頭的都是投機奸邪之輩,若他偏聽偏信,大明就真亡于他手!

他後悔道:“朕悔之晚矣,不該年輕氣盛廢掉皇後!”也不該立太子太匆忙,這個孩子不類父!

“咳咳,将郕王帶過來。”

宣帝強撐着起身,向幾位老臣請求:“請衆位卿家再幫朕一次。”

“陛下何至于此,那蠱惑人心的小人王振已誅,太子尚年幼,可好好教導……”

宣帝紅了眼眶,“朕是大明罪人,不能再罔顧私心了!”他把太子捧上帝位,可這孩子坐不住!

“陛下,皇後跪在殿外求見!”小宦官驚慌跑進來。

宣帝想起心愛的女人,他忍住心痛哽咽道:“皇後……廢除皇後之位,複立胡氏為後,朕若不幸。送孫貴妃陪葬朕側。”

【豬騎朕:這世界還有不貪的人?不可能,當官不貪,還不如回家賣紅薯。】

Advertisement

【星光:說來于謙被殺後,那些抄家的官員闖入于家翻箱倒櫃啥都沒翻出來,老于同志窮呀,除了日常用品,啥都沒有,這些官員不死心,這可是一品大官,怎麽會沒有錢財?古代那會兒抄家可是個賺外快機會,自己撈一點手下分一點,誰也不會說出去,沒從于家翻出金銀這可不行,不是白跑一趟嗎?于家被翻了個底朝天,發現了一個緊鎖着的房間,抄家的官員那叫一個激動,打開後一下傻眼了。

緊鎖的房間裏只有兩件東西,朱祁钰表彰于謙賜他的蟒袍和寶劍,是他從未拿出來炫耀的兩樣禦賜之物。所有人都不敢相信,于謙是真的兩袖清風。

一如他死前留下的那首詩,千錘百煉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朱元璋熱淚盈眶,激動後世能有這樣一位德才兼備之人守護大明,又惱恨生不逢時!

這樣的大才生在洪武年間該有多好?真該讓胡惟庸之輩瞧瞧,什麽才是铮铮鐵骨的清官!

永樂皇帝大叫一聲:“好!”

“哈哈,好孫子,這樣的大德之人你可要把握住!”

他不一定能擁有,但孫子可以,這是國之棟梁!

朱瞻基深深将于謙這個名字記在腦海中。

突然朱棣冷哼一聲,眼裏閃過殺意,“大孫,你來問,那朱祁鎮之母是何人?”

一股危機突然冒出來,朱瞻基心裏有了不好念頭,這朱祁鎮不會是他和孫妹妹的孩子吧?

朱瞻基手微微顫抖在祖父的盯視下問出了這個問題,很快他松了一口氣,“爺爺,我打賞的錢被退回來,無法再發評論。”

【明英宗:爹,是你嗎?你別聽那些人胡說,王大伴根本不是那些說的那樣,還有兒子已經知道未來了,這次出征做好的充分準備,絕對不會讓您失望。】

大明各位面皇帝:你給(咱)朕住手!

【永樂皇帝:朱祁鎮那小子所在時期的文武大臣,朕是朱棣,朕命令你們立刻廢掉朱祁鎮,改立朱祁钰登基,內務交由于謙,軍事交由英國公和成國公統管,蒙古再打到京城,你們提頭來見朕!】

【明宣帝:祖父!是孫兒不孝,生出這樣不孝之子差點斷送我大明江山危機。】

永樂皇帝表示并不想理他,他正在打孫子。

朱元璋氣得胸口疼,左思右想,一咬牙沖着一旁的太子道:“從咱私庫裏再調一百金過來。”

一旁批閱奏章的朱标頓了下,給旁邊宦官使了個眼色,他就說他爹忍不住,這錢是省不了的。

【朱元璋:誰告訴咱,朱祁鎮他老娘是誰?咱現在就把她祖宗皮剝了!】

永樂大帝眼睛一亮,還是他爹老辣,本來他打算問的,這不是慢了他爹一步嗎?

【崇祯皇帝:回老祖宗的話,朱祁鎮之母是孝恭章皇後孫氏,永樂年間永城縣主簿孫忠之女。】

朱瞻基全身失去了溫度,朱祁鎮竟真是他和孫妹妹的孩子。

【一顆星:瞧瞧我看到了什麽?我滅我祖宗?】

老朱家不約而同不說話了,再說下去就讓後世之人看笑話了,至于其他想發言的連評論區都未開放。

【哈哈:笑不活了,大家都是戲精嗎?還有你們看電視劇都這麽仔細嗎?】

【我是老王:圍觀中……】

“四弟回北平了?”

半路上秦王和晉王分別收到消息。

跟驚詫的晉王不同,秦王很是憤怒,“爹也太偏心了,大哥當太子本王沒意見,現在知曉老四奪走了大哥這一脈的皇位,為什麽不拿下他,咋還放虎歸山?”

既然老四最後登上皇位,他又怎麽不可以,大哥注定早亡的。

秦王看着光幕蠢蠢欲動。

爹要立嫡立長,怎麽也該輪到他。

晉王垂眸,揮退手下,“有老爺子在,老四掀不起風浪。”

在光幕第一次出現時就沒有自己的存在,心裏早有了不祥預感。

大哥那兒子可不是善茬,既然都對叔叔們下手了,怎麽可能視老四為大敵而忽略他?

那只有一個可能……

【朱棡:敢問□□三子朱棡的下場為何?】

【朱樉:老四的子孫也太不争氣了,後世之人,你們看本王怎樣?本王的子孫絕對勝過老四一脈百倍!】

“孽障!”朱元璋掃到剛刷出來的兩條評論,老二還是不死心,不是當爹的瞧不起他,老二志大才疏,還真比不過老四。

相較于不争氣的次子,他更關心三子,滿心擔憂老三的情況。

不同于某個推翻侄子坐上皇位後就瞎改自己才是爹娘最愛的兒子,真實情況,朱元璋除了大兒子最看重的是三子。

他希望三子率領諸位藩王屏藩九邊做大明柱石。

長子安內,三子帶領其他諸子攘外,這是他封藩的初衷。

【豬騎朕:@明宣宗,老兄我收到你的打賞了,這錢給得太多了,我收了心虛呀!】

【大明戰神豬騎朕:額,我也收到了。】

【星光:大佬,滑跪~你還想問什麽,我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宣宗看豬騎朕和大明戰神頭痛。

【明宣宗:幾位名字能換個嗎?】

【大佬說得對:好嘞。】

【爸爸你看我聽不聽話:我改好了。】

朱元璋皺眉,見後世之人只奉承宣宗不理會三兒子,他內心極為不悅,于是他點名聽話的子孫。

【朱元璋:朱棣,你說!】

永樂皇帝看着帳篷頂當做沒看見,只要他不說話,他爹就不會知道他在窺屏。

朱元璋剛要發言,光幕提醒他發言次數為零建議他提升等級。

“太子,再拿百金!”

【朱元璋:別給老子裝死!】

好嘞!

【永樂皇帝:爹,兒子也是剛才看到,這不忙着打瓦剌,爹你要問什麽?問三哥是吧,爹,您先準備好太醫兒子再跟您說。】

【朱元璋:賣什麽關子,快說!】

【永樂皇帝:三哥三十一年因病而死,比您早兩個月,二哥是二十八年被幾名老婦毒殺。至于大哥是二十四年奉命去關中和洛陽視察遷都一事,不久後生病,次年四月二十五日去世!】

永樂皇帝一點也不介意将這些告訴他爹,他深信天命是無法更改的。

若真改了,嘿嘿,另一個自己當不當的上皇帝關他屁事?

剛幻想登上皇位如何如何的秦王整個人都不好了,他連忙發言,結果同樣被提醒等級不足讓他升級。

荒郊野外,上哪去弄那麽多黃金,偏這光幕只收金子,可惡!

晉王早有預料,不想自己竟然是病死,晉王身邊的人騎馬圍過來,“王爺,前方是縣城,您身體重要,咱們進城找大夫為您診斷一番?”

晉王伸手制止:“不必驚慌,十多年後的病,現在如何能查出?不要耽擱了,盡快趕回太原!”

朱元璋倒抽一口氣,捂着胸口搖搖欲墜,這讓他怎麽忍受得了?

好消息,他等活到七十歲,壞消息,得先送走幾個兒子!

他的命怎麽那麽苦,妹子,你咋不把咱一塊帶走?!

老朱捂着胸口倒地嚎啕大哭。

朱标忙命人請太醫。

“爹,二弟、三弟現在都活着呢!”

老朱看着朱标,心更痛了,“标兒,你可不能丢下咱哪!白發人送黑發人,讓咱怎麽受的了?”

朱标哭笑不得扶他起來,“是是是,兒子保證一定先送走您!”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