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第十三章
凡是看到這句話的人不約而關注評論區。
後世人這般厲害,一句話就能解決?
【權少女:召喚風系魔法師朱棣!】
什麽鬼?
明朝的人都一臉見鬼表情。
朱棣,他們都知道,這風系魔法師又是什麽鬼?
【權少女:我可沒瞎說,大唐就缺了朱棣。你們看朱棣登基後将靖難寫得跟位面之子劉秀一樣,多次死裏逃生時都會有一股神秘大風來相救……】
【大明戰神:我大概明白了。】
【周圓:沒看懂。】
【大明戰神:意思是說朱棣要是穿越去了唐初,會将招風這技能帶過去。】
【權少女:哈哈哈,風一刮冷氣流來了,雨一下,旱災解決了,蝗災也解決了。】
【星耀同行:冷汗·JPG,這個笑話好冷。】
永樂皇帝一個倒仰,這些後世之人缺了大德,他不過是誇張了些,想證明自己是受上天垂青,用得了将他拉出來反複抽打嗎?
東宮中李世民被酒給嗆到,這是什麽見鬼答案,這朱棣又是誰?
李世民受于權限限制,目前只看了關于自己的兩個視頻,他也很關心旱災蝗災問題,畢竟這也是他未來要面對的難題。
Advertisement
“再取些黃金來!”
跟後來當上皇帝要養兵養百官接濟百姓變窮了的李世民不同,現在的李世民不僅不窮還頗有富餘,李唐剛占據長安城,接手了大興宮,從隋朝那裏繼承了不少好東西,李淵對兒子也大方,李世民不缺錢,分給手下後還剩下不少。
所以他出手也比另一個自己大方很多,一箱金飾全投了天音,讓他的等級來了個大跳躍,不僅明朝的兩個視頻向他解封,他也擁有了可以再次發言的機會。
“孤要懸賞解決天災辦法,只要後世之人的建議被采納,這些都可當做酬勞。”
片刻後,評論區一道評論置頂,後面跟着懸賞藍色字樣。
評論區原本瞎聊的觀衆立馬轟動了,這是哪裏來的冤大頭,看着挺眉清目秀的。
【星耀同行:咳咳,有傳聞說這個up主視頻下有(冤大頭劃掉)大佬出沒,沒想到是真的。大佬看看我,我為你360度轉圈!】
【大明戰神:嘿嘿,我就是上一個幸運者。】
評論區陷入沉寂,未再有人發言。
已經頗受打擊的李建成渾渾噩噩起身向李世民告辭。
他無法肯定自己未來能比李世民做得還要出色,也無法心甘情願讓出太子之位,他要回去好好想一想。
“大哥……”
李元吉追了出去。
李建成停下腳步沒有回頭,“三胡,事已至此,讓本王好好想想吧!”
他現在還沒從三胡未來打着先幹掉李世民再幹掉他的刺激中回過神來,畢竟這會兒什麽都還沒發生。
只是他知道,他和三胡再也回不去過去了。
李元吉見李建成腳步匆匆走遠,恨恨一捶牆壁,他回望殿內臉上露出陰狠之色,腳步蹒跚往太極宮而去,一進入殿他就高呼一聲。
“阿耶,太子他要殺我!”
東宮中李建成和李元吉一走,晉王府和齊王府的屬臣坐立不安,李世民未開口說結束,他們也不敢主動告辭。
殿內人心各異,裴寂看看這個看看那個,不多久李淵身邊的小宦官早來,他樂呵呵起身跟李世民告辭。
裴寂剛走,光幕評論區出現了新的評論。
【周圓:古代天災無解呀,特別是旱災水災,就算咱們這時候,還是不是出現各種自然災害,只是現代物質豐富,國家給力,不是受災區,普通人都感觸不深。】
【權少女:是呀是呀,古代又不像咱們,真旱得厲害,還能整個人工降雨救救急,至于水災那只能參照咱們設立洩洪區,唐初那時候人口不多吧,可以考慮将地勢低窪的地方人口牽走,雨水一大就開閘洩洪。】
【龍哥在:開啥閘,不是說幹旱嗎?将災民召集起來以工代赈,在幹旱地方多修建水庫,雨水可以保存起來嘛。】
【星耀同行:哪有你說得那麽簡單,隋炀帝濫用民力,男丁大批大批死,打仗又死了一批,當時河北十室九空可不是說說而已,不然李世民登基以後為什麽朝寡婦下手,強令寡婦改嫁?還不是人口太少!災難情況下,老人孩子婦女是弱勢群體,讓他們去挖水庫不是要人命嗎?】
唐太宗李世民:……
什麽叫朝寡婦下手?這叫國策!有了人,他才能招兵解決心腹大敵突厥。
【家有半畝地:沒錯,古代搞基建沒點人口是搞不成的,我記得我小的時候我爸每年都要消失一段時間,長大後我才知道去上河工,別看我們國家大大小小河渠不斷,那都是一代一代人扛着鐵鍬挖出來的,哪像現在一臺挖掘機就能幹好幾百人幹的活!】
【星耀同行:旱災無解,水災考慮找洩洪區,不過蝗災還是有希望解決,可以抓蝗蟲吃,既能解決糧食不足問題又能解決蝗蟲。】
【周圓:@太子李世民你可不要被帶歪了,蝗蟲這玩意有毒,吃了會死人的!】
太子李世民心想我又不傻,怎麽可能吃蝗蟲,蝗蟲會吃死人誰不知道?
不是吧不是吧,真有傻子吃了?
另一個位面,甘露殿李世民倒在席上,“快,快叫太醫。”心跳得好快,是不是毒爆發了?
他去年吃了蝗蟲,當時太醫并沒有檢查出問題來,現在他很不舒服,是不是當時毒潛伏未發,現在爆發出來了?
【拒絕加班:@周圓蝗蟲形成蝗災的時候是不能吃,但不代表不能飛的時候不能吃。】
【拒絕加班:大佬看看我,治理蝗災就那幾個法子,蝗蟲産卵會選擇濕潤的河岸、湖邊、田埂等土質疏松的地方,為什麽幹旱多伴随蝗災,因為幹旱水少,河流成低窪變成蝗蟲繁育聖地,一場雨就能令大批蟲卵孵化,秋天時可以考慮将這些地方土挖一挖将蟲卵曬死,就算曬不死冬天也能凍死一部分。同時考慮多種麻類、豆類植物,這些蝗蟲不愛吃。
而一旦孵化出來這時候還沒有長出翅膀的幼蟲可以靠家禽出場,每只雞一天可以吃1000多只小蝗蟲,鴨子的食量比雞還要大,不僅能吃蝗蟲還能連土裏的蟲卵也吃掉。現在已經很少聽見蝗災,是不是感覺距離我們很遠,只在以為在古代才會出現?那是因為蝗蟲還沒飛到內陸,被養殖大戶出動的雞鴨大軍幹掉了,12年那會兒我在內蒙古出差,親眼目睹一車一車雞往草原拉,全國三百萬只雞出動,治理了1400多萬畝草原的蝗蟲,直接将蝗災苗頭撲滅。
蝗蟲大批遷徙階段,這個時候往往褪去青色轉變成褐色或黃色,同時會産生劇毒避免鳥類捕捉,可以選擇在開闊的場地點燃火堆吸引蝗蟲撲火或靠人去捕抓。】
甘露殿內太醫未檢查出什麽問題,只餘有打仗時留下的暗傷,李世民揮退太醫,歪坐案前一臉嚴肅思考,他去歲吃的蝗蟲是什麽顏色來着?
他緩出一口氣,既然沒吃出問題,應該是綠色沒錯了。
【家有半畝地:上周回老家,還有人開着車收蝗蟲,速凍後拿去做雞飼料,養出來的雞肉質就是香。】
【拒絕加班:@太子李世民大佬給多了,這些資料随便上網查查就能找到,真不值這麽多打賞!】
【周圓:古代解決蝗蟲的絕招不是在蝗蟲來之前先将糧食收了嗎?】
【喵的報恩:多養點蛙類,這些也是蝗蟲的天敵。】
【拒絕加班:@太子李世民大佬我這裏有前段日子好奇買的電子資料,一同發給你吧。】
東宮,光幕彈出提醒。
【您收到一份《末日求生合集大全》是否接收?】
李世民愣了一下,“是。”
很快一份近三十本書打包的電子書解壓出現在光幕上。
排在最前面的是《赤腳醫生手冊》《自然災害指南手冊》,他手不受控制地打開第二本,只粗略看了一眼,滿臉激動到漲紅,這這……
竟然是指導人如何在遇到災害時自救,雖然很多他并不是很理解,但毫無疑問,這些對大唐很重要,如今新生的大唐對這些自然災害無處了解,全都跟天人感應聯系到一起。
太子李世民接收書立刻被光幕公告給所有異界觀衆,特別是光幕還将書封面截圖放給大家看。
甘露殿中李世民雖然看不見書中內容,可光看書上的名字就知道是好東西,他嫉妒到面目全非,為什麽他先提出的問題,得到這些好處的是另一個人?
他才是急需這些書的人!
後世之人好沒理,當着衆多臣子的面,李世民眼眶紅了。
【權少女:只治理蝗蟲有什麽用,治标不治本,旱災不解決,還是得死人。】
【阿努:我不記得是哪本小說寫過,主角穿越到貞觀年間,解決旱災方法好像是四處打井,雖然不能滿足灌溉糧食,起碼保住了人有水喝,再種些抗旱的農作物渡過難關。】
【最愛肉夾馍:陝北地來報道,關中應該是在省中部西安、鹹陽、寶雞那一帶,中部大部分是盆地,地下水源比我們這邊還要豐富,去年幹旱我們這還打井來着,不過中部區域那情況你們也是知道的,地下埋着不知道多少古墓,真打井說不定又挖出墓來,若是換到唐朝應該沒這個擔憂,打井确實是好辦法。】
【喵的報恩:旱災可以考慮打井,挖水庫。水災只能考慮把人遷走,蝗災滅卵,養雞鴨,人捕捉,燒火堆吸引,不過養雞養鴨是個大問題,古代可不會人工孵化,只靠雞鴨孵化形成不了大規模。唐朝那時候吃羊肉、水産才是主流,雞鴨無法大規模飼養,靠雞鴨吃蝗蟲解決蝗災,別想了,一旦聚集起來蝗蟲都是成百上千億只,所以主力還是得靠人抓。】
李世民揉了揉眼眶,看向房玄齡。
房玄齡:“陛下可下旨鼓勵民間養雞,再由官府收購。”
長孫無忌:“不可,朝廷無法支撐這些額外支出。”
李世民:“……朕是想知道朝廷可有人能人工孵化出雞鴨?”
【拒絕加班:蝗蟲其實還是很好吃的,嘶溜!可以烤着吃、煎着吃、炸着吃,水煮就不用了,但可以考慮鹽水煮後再曬幹後磨成粉保存,這可是高蛋白,在古代絕對是頂級營養品,吃多了還能治療夜盲症!】
什麽?蝗蟲還能治療夜盲症?!
光幕前凡是領過軍打過仗的人不約而同命人抓螞蚱。
【最愛肉夾馍:蝗蟲粉呀,養雞、養鴨、養魚,現在市面上的蝗蟲粉都是人工飼養,去鄉下收的反而很少,畢竟現在農村種地都打農藥,收回來的蝗蟲說不定帶有毒性,古代沒這個煩惱,雖然說油炸最好吃,不過沒糧食的情況下拿水煮也沒問題,能填飽肚子就行。】
【周圓:唐朝那會兒想炸可能都沒那個條件,那時候油都是來自動物吧?植物油好像宋朝才有的。】
【貓的報恩:你這是陷入了誤區,我國植物油出現時間最早追溯到東漢,唐朝時就已經有芝麻油、大豆油、茶油,只是在宋朝時得到大規模推廣。鐵鍋的出現确實豐富了我大中華餐桌。】
植物油、鐵鍋!
李世民盯着光幕,實在無法将這樣聯系在一起,但是毫無疑問出現這兩樣能出現在後世人口中肯定是好東西。
程咬金瞪大眼睛,鐵還能做鍋,可真是稀罕事,他回去試試,看看這鐵鍋做燒的牛肉跟瓦罐煮的有何區別!
【大明戰神:咳,你們不覺得跑題了嗎?】
李世民:我不覺得,你們繼續啊!
【喵的報恩:其實說這麽多,我還是抱着@唐太宗李世民@太子李世民這兩位是真人想法,哥哥,你們要是真人,求求你們把歐洲給拿下吧,我一點也不想學英語!】
兩位被Cue到的李世民不由自主坐直了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