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第二十章
【勸人學醫天打雷劈:嗚嗚嗚,大佬都好有錢,私信發你們辣!】
崔知悌收到私信過來的書,摸着美須笑得合不攏嘴,拿起紙筆埋頭抄錄,一日後完畢,接到皇後召見的消息。
崔知悌:壞了高興早了。
皇帝風濕犯了,崔知悌候在太極宮外排隊入宮時從內宦口中得知。
他心裏提了一口氣,将懷中的剛抄下來的書握緊。
甘露殿外等候許久,皇後才有空接見他。
“崔卿,本宮還是頭一回得知你擅醫,來為陛下診治一番。”
崔知悌睜大眼睛,在心裏吶喊,娘娘啊,臣這醫術只是興趣,頂多只在閑暇時間研究醫書幫人看病,讓他給皇帝看病……
崔知悌被逼上梁山,他進入內殿,跪下為皇帝把脈,随即他心裏一松,“能治。”
孫思邈被人半路攔截,攔截他的是一群衣衫褴褛的庶民,說是庶民更不如說是去年受旱災影響的居無定所的野人。
去年李皇做下了一件震撼事,親手抓了蝗蟲生吃,蝗蟲有毒是公讓的,抛開劑量說毒性先不提,這事廣傳關中關外,緊跟着李皇感動上天蝗蟲散去的消息傳開。
孫思邈當時在河北,河北道歷經隋末多次洗劫人口可謂是十室九空,親眼目睹這場造神計劃。
蝗蟲退沒退去大家心中有數,史書上都這樣記載了,就當是退去了。
不過,史書可以随意塗抹,失去家園的流民卻無法抹去,不知多少人連稅都交不起化身成為了野人。
“可是孫神醫?”
Advertisement
孫思邈下了驢車,“正是老夫。”
原本警惕的野人大為驚喜,領頭人向孫思邈跪地一拜:“孫神醫,我等去年得了疫症,若不是孫神醫施救早化為白骨,此次來向孫神醫告密,州府中已經有人将您蹤跡向李唐皇室告密,孫神醫萬萬不可再向前邁進。”
孫思邈捋着胡須道:“老夫謝過諸位,老夫此次正是前往長安城。”
野人出現騷動,在這個時代一個村子出現疫症最好的解決辦法是全村都殺了再一場大火将病菌消滅于源頭。
野人也是在疫病初期逃入山林遇見了采藥的孫思邈才得救,雖然病愈了,卻沒了補貼成了官府剿滅的野人。
這次能得知這個消息還是從進山林賣鹽的私鹽販子口中得知,本是想報救命之恩,沒想到孫神醫主動去往長安城。
“那就由我等護送孫神醫一程。”
孫思邈婉拒了,但仍然有幾個強壯的野人尾随其後暗暗保護,孫思邈暗嘆一聲默認了,跟着一臉認真研究起後世的藥方。
這發黴的東西也能治病?
他大為震驚,這次一定要從李皇手中弄點錢來實驗一番,等等,還有牛痘能治天花?
孫思邈并不知他得到的這份資料遠比其他人越多,至于為什麽?
某學中醫學到頭禿的人道:誰讓這是我家祖師爺!
【一顆胖虎:目前還沒有辦法根治糖尿病,只能控制,堅持低脂低糖飲食。】
【秦王繞柱:樓上,角色扮演別忘了,假如說唐朝人,他看得懂低脂低糖是指什麽嗎?】
長孫皇後抿嘴不作聲。
甘露殿的李世民氣呼呼道:“誰言觀音婢看不懂?”
這後世之人連尊卑都不懂,氣煞他也。
說他可以,說他老婆壞話不行!
【周圓:李世民那一脈好像遺傳病比較多,李淵活了七十多歲,再聯系李世民母親早逝,很大可能遺傳了母親這邊的基因。再加上唐朝那會兒連床都沒有,距離地面太近,濕氣太重加重病情,至于李治那更倒黴了,爹有遺傳病娘也有,輪到他好家夥挂滿了負面buff,後來在太極宮還犯上了風濕,跟他老婆活了八十二歲相比簡直就是小可憐。】
【瓜瓜:艹,這樣說來李隆基還繼承了武則天的高壽基因,這可是服丹藥還能活到七十的高壽基因!換成現代還不得分分鐘突破百歲?】
東宮李世民突然Get到了什麽?
他再納女人入宮是不是先研究一下那女人家族平均壽命?
看到未來小妾兼兒媳婦活到了八十二歲,李世民羨慕得口水都要流下來了!
這壽命要是給他能有多好,什麽突厥、吐谷渾、吐蕃都不在話下!
某個離開皇宮便閉門思過順便教育兒子的武士彟背脊一涼。
沒多久就有人送了拜帖,武士彟實在不好推脫,便見了。
等見面聽對方明裏暗裏打聽他父輩爺輩壽命頓時哭笑不得,他父親早逝,按照天音說法他也會在二十年後去世,這樣算來也只活了五十多,跟女兒相比絕對算不上長壽,應該是楊氏傳來的長壽吧。
他剛續娶不久,這個妻子卻比他大三歲,可能活到下下任皇帝繼位,女兒顯然長壽遺傳妻子。
弘農楊氏果然深不可測,本來武士彟對于娶了一個四十來歲的楊氏還心有不滿,這樁婚事是政治婚姻,皇帝李淵拉攏世家,又恰好他沒了原配,便讓他娶了寡居在家的楊氏,眼下知道她為他生了一個好女兒又有些情願了。
很快,長安城出現了一股風潮,什麽風潮?娶弘農楊氏之女的風潮。
這些世家他們平時想娶都娶不到,若是不乘着這次李唐占據長安城,這些寡居在家的楊氏之女連妄想的機會都沒有。
很快朝後,皇帝李淵被近臣暗示賜婚楊氏之女。
什麽寡居無所謂,就算有夫家也是可以合離的。
李淵那叫一個頭痛,特別是好哥們裴寂也暗示他想娶個楊家女人。
老夥計,也不看看你多大歲數了!
【一顆胖虎:我剛問了朋友,糖尿病患者含有糖分的食物都不要吃,主食大米少吃,盡量吃粗糧,另外含有油脂多的牛羊豬肉也不要吃,盡量吃雞鴨魚肉蛋,預防的話盡量運動,這種病症也和肥胖有關。】
李世民低頭看看富态的肚子,自從不打仗後他的身體日益肥壯,啊這……
想到美味的羊羔肉、蜜糖……
不吃肉吃甜食他做皇帝還有什麽意思?
長孫皇後凝眉,想到了丈夫和次子,“二哥武藝還是要撿起來。”青雀倒是簡單,多盯着跑跑。
她再次命人取來黃金。
【貞觀長孫皇後:床是指睡榻嗎?】
【瓜瓜:嘎嘎,唐初應該沒有床吧?圖片。JPG 這是我家工廠出的家具大全,大家有想要的可以找我訂貨,我們家除內蒙、西藏、青海、新疆、海南以外其他地區都包郵!】
明朝皇帝們對後世的床和椅子不感興趣,倒是某位主職木匠的皇帝看了眼睛發亮。
“床還能這樣簡潔,椅子竟然可以做成骰子形狀?”
長孫皇後看到圖很快認出來了,這不就是矮腳榻嗎?不過是寬了許多。
還有那高高的墊子是何物?
枕頭竟然不是玉造和金織的,軟枕睡起來不悶熱嗎?
她略過床看向椅子,這椅子倒是好,民間有兩條腿凳子,胡人傳來,很少,因庶民穿着開裆褲,坐凳子實在不雅,椅子看着不錯,坐着比跪坐肯定舒服,長孫皇後命人私下打造幾套。
待客用不上,私下還是可以用。
外間的雨不知何時已經停了,烏雲散去,金烏炙烤着大地。
長安城無人開心,本想積攢點雨水,結果連碗都未滿。
灞河大半河道幹涸,只靠近黃河主流還有些水。
此刻不少庶民正在幹涸的河道周邊忙碌,這些不知官府組織服役的庶民,長安城周邊良田已經被瓜分,前些年雖然實行了均田制,因旱災的原因連種都扒出來吃了,不少人抛荒。
一些劃給貴族的庶民日子就好過很多,糧食種不出來好歹能幫主家幹活混個水飽,雖然還是茍延殘喘但好歹活下來了。
眼下這些庶民歸于西安王田莊周邊村莊,歸于西安王那實封的八百戶,每年上交的糧食要交給西安王。
前幾日西安王田莊的管事喊他們每家出一人幫着挖水渠,給粟米,附近庶民趨之若鹜,還有不少流民也跟着混進來。
好在西安王府管事心善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不少流民靠着每日稀粥活了下來。
西安王府組織人挖水渠只是長安城附近一角,更多城內貴族跟着學,在知道未來災情不斷,無法多費民力的情況下,只能修修邊角。
貴族不缺糧,關中旱災,不代表其他地方也是旱災,在知曉嶺南那瘴氣滿布之地是種糧的好地方,已經有那嗅到先機的世家門閥先行一步。
要說皇帝能不知道那肯定是不可能,不過能不費一兵一卒就能借助世家之力開發嶺南,這種好事他當然裝作不知道。
最主要的是……
李世民看着私信中的煉鋼之法嘴都要笑歪了,不過是試着拿一金随意打賞了一位後世之人,就輕而易舉拿到了先進的煉鋼之法。
後世人可真大方!
李世民看着光幕眼神放光,好像打開了新世界大門。
等拿到大唐輿圖,他想到了一個好點子,李世民搓搓手私信了另一個自己。
【唐太宗李世民:窦建德、王世充等人都應該看到天音了吧?你那邊危矣四面環敵,他們肯定會聯手先除掉大唐,我可以将過往經歷都告知你,連敵人性情一同告知,還有後世大唐輿圖,可以讓你知己知彼!】
東宮中李世民挑眉,沒錯他已經接到李密逃來長安城的消息。
瓦崗寨敗了,不久前王世充打破李密,李密已經抵達虎牢關。
【太子李世民:你想要那些書?】
他還能不了解另一個自己想法。
李世民眉開眼笑,沒錯,那可是救災之書,放在另一個自己手裏沒用武之地,但他就不同了,正好用上。
【太子李世民:可以。】
只是傳給對方時發現天音有限制。
【唐太宗李世民:嘶,傳一本書要十金?】
太子李世民很不解,嘀咕一聲:“未來孤很窮嗎?”
【太子李世民:這些我出,另外你要再補些未來信息,你看着給。】他大方将手續費全出了,剛搜刮完隋皇宮,他不缺錢財。
甘露殿內李世民回憶了一下曾經暴富的自己,打仗太耗錢,生生把他耗窮了。
不知道天音能否傳遞實物,讓另一個自己還有兒子接濟他一些浮財!
東宮中太子李世民已經拿到了另一位成功人士李某某的個人小傳。
看到一半,他一拍大腿惋惜道,“李密光自己來有什麽用,好歹把我那些未來大将秦叔寶、程咬金、徐世積一同帶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