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第三十三章
“如此一來,他不僅能将宋姑娘所受的委屈還回去,而且還能借機從秦氏身上敲一筆錢,倒是個好辦法。”沈志遠恍然大悟道,“這麽說來,他讓宋姑娘帶衙門的人一同去破廟的原因,并非是要為他們兄妹二人撐腰,而是要讓咱們作證秦氏的确偷了他的東西了?”
“不會。”安子睿搖頭道,“那時,既然秦氏已經到了春明班,便說明她與他早就約好了,宋睦只是在春明班意外遇見了他,不可能與她相約時便提前算計到栽贓嫁禍的這一步。”
沈志遠道:“也許他早就算計好要嫁禍秦氏,只是覺得既然提前遇見了她,便早些下手了,這樣也不會惹人懷疑。”
安子睿也同意道:“這也極有可能。”
見她突然沉默,安川深深地看了她一眼,問道:“許長恒,你覺得呢?”
見所有人的目光又重回到了自己的身上,她沉默了瞬間後道:“若是宋睦一開始便準備算計秦氏,那他為何要選在破廟那般偏遠的地方?在大街上不更引人矚目嗎?”
安子睿略一沉吟後,道:“也許地點是秦氏定的,也許宋睦并不想得罪雲府,只想等事發後與秦英私了拿錢而已。”
“若是破廟是秦氏定的,倒也有可能,畢竟她的目的與宋睦的不同。不過,若是宋睦想私了,他便更不可能讓宋姑娘帶着衙門的人過去了,畢竟若是咱們秉公執法,秦氏必然會被定罪,他不僅只能拿回金扳指,而且還會得罪雲家,他也不能保證咱們一定會徇私,不是嗎?”許長恒遲疑着道,“更何況,那日秦英被素姑迷昏了,是被龜公從後門送到了破廟,當時宋睦就在胡寧的門口等她,也一定看到了,他肯定跟了過去。而且他并不知道秦氏去春明班的目的是找人替她去破廟赴約,故而哪怕是他曾跟丢了,也一定會依約去破廟找她,照着時辰算,在宋姑娘過去前,他有充裕的時間能趕到破廟,可為何宋姑娘只在破廟見到了秦氏卻并未看見宋睦?如果宋睦去了破廟,為何沒有拿走金扳指呢?那會兒破廟也未下雨,即便金扳指是秦氏被龜公送到破廟的時候落在院子裏的,只要他肯用心,也未必不能找到,更何況,那枚金扳指還可能是他殺人的證據。”
沈志遠琢磨道:“這倒也沒什麽奇怪的,宋睦去了破廟後,先是知道宋姑娘去過了,然後又發現金扳指不在秦氏的身上,他定然十分惱怒,故而殺人,但是逃走的時候太過慌亂,所以沒來得及找到金扳指再離開,這也都在情理之中。”
她卻搖頭道:“可是,若宋睦是為了金扳指殺人的,他應該在動手前會向秦氏讨要扳指,而秦氏根本不知道他在說什麽,自然也不會給他。這樣一來,宋睦便很有可能對秦氏動手,她的性子又頗為清高,一定不從,那她的身上應該會留下掙紮甚至打鬥的痕跡,可她的衣裳還有身上都沒有任何與人争鬥甚至被翻找過的跡象,不是很奇怪嗎?”
這次,安子睿也覺得她說的有道理,問她道:“那你覺得,事實是如何呢?”
不由自主地看了安川一眼,發現他也在看着自己的她立刻低了眉眼,遲疑着道:“屬下覺得,宋睦不一定去過破廟。”
沈志遠一驚:“這是什麽意思?難道你覺得他不是真兇嗎?”
“我覺得,若是他去過破廟并見過秦氏,”她默然承認,道,“現場不應該是那般模樣。”
一陣沉默後,安川平靜開口道:“子睿,你去春明班一趟,直接去找素姑,問她知不知道秦氏的衣裳裏有個金扳指。另外,志遠,你帶着金扳指,去一趟雲府,問問他們那枚金扳指是不是秦氏的。”
Advertisement
安子睿與沈志遠得了令,很快便離開了。
院子裏剩下了他和許長恒兩人,他站起身來,走到了她面前,問:“你去破廟找金扳指,為何不告知大家?”
她以為這種事情也要提前禀明,心虛地道:“屬下也只是猜測,心想若是一無所獲,還要連累其他人,故而便沒有明言。”
她是從胡寧的話中推測出對秦英潑水的人是宋睦的,也因此猜到了那枚扳指很可能還在破廟中。因為金扳指的分量并不重,藏在袖袋中并不易被發現,而且素姑與胡寧有宿怨,既嫌棄她,也嫌棄她的衣裳,應該不會去翻看她穿過的衣裳,而将秦氏送到破廟的龜公在做虧心事,又早就得了秦氏身上的金銀,不太可能會再去翻她新換的衣裳。至于秦英,她換衣裳實屬無奈,對那件衣裳也不會在意,所以,除了親手藏金扳指的宋睦外,應該沒有人知道這件事。
如若秦氏無論在生前或死後都沒有被人翻過衣裳的話,那枚金扳指很可能還在她的袖袋中。
但在驗屍或是搜證的時候,都沒有什麽金扳指,她便想,也許它被掉在了什麽他們沒有仔細翻找過的地方。
“捕班人少,所有人都該一心,唯有如此,才能事半功倍。”安川雖然并未苛責于她,但語氣卻是毋庸置疑的,“以後,無論你心裏的猜疑再不可思議,也都要說出來,明白嗎?”
她立刻受教:“屬下明白了。”
“行了,你也累了,先回去休息吧。”他轉身離開,淡淡道,“剩下的事就交給其他人來做吧。”
已經是午後,雖然晨時還有些烏雲蔽日,但此時卻已經豔陽高照,曬得人厲害。
縱然在春明班時并未做什麽,而且還睡了一夜,但也許是因為之前在破廟翻土太耗費力氣,她覺得有些疲倦,整個人撲在了床榻上後,不過片刻便立刻入睡了。
這一次,她又是被熱醒的,而且醒來的時候,又發現自己被蓋上了一床被子。
安川就坐在屋子裏的桌案旁,正優哉游哉地飲着一杯茶,見她醒了,平靜道:“看來,你昨夜的确累得厲害,又是只有這一個不必動手的法子才能叫醒你。”
顧不得額頭上冒出的汗珠,她連忙從床榻上爬了起來,端正正地站在了床邊,恭敬問道:“不知安捕頭有何吩咐?”
“方才,志遠拿着金扳指去雲府,”安川擡眼瞧了她一下,道,“可雲家的人連大門都沒有讓他們進,只說他們二爺吩咐過,以後若是衙門有任何事要見他,必須只能由你一人過去,其他人都不行。”
她愣了一下,這才想起雲向迎之前的确這麽說過,不過她當時并未當真,更沒有将此事認真地告訴衙門裏的其他人。
沒想到他竟是當真這麽做的,可是,這又是為何?
她只好如實道:“上次去雲府時,雲二爺的确對屬下提過此事,可是,屬下當時以為他只是在說笑,故而并未當真。”
“雲向迎說過的話,何時會在說笑。”默了一默後,安川道,“既然他是這麽說的,你便再去一趟雲府吧,将扳指,還有其他事情問清楚。”
看來,雖然雲家這個要求荒唐且無理無據,但他還是決定妥協了。
她猶豫了片刻,問道:“屬下還請安捕頭明示,要問什麽事?”
安川并未直接回答,而是輕飄飄地道:“你覺得所有有疑點的事。”
但等她到了雲府的時候,才被告知雲向迎此時并不方便見他,故而讓她在二房稍等片刻。
哪知這一等,竟出不去了。
在等了大概兩刻鐘後,她曾想先行回去,但卻發現二房的大門已經被從外面關上了,而無論她如何搖鈴,都沒有人來給她開門。
二房的院子既深又幽,除了風吹鳥鳴的聲音,還有鈴铛叮鈴作響外,便幾乎再也聽不到其他的聲響,有一剎那,她覺得自己似是闖入了一座孤島,無人能找到她,她也出不去。
在發現無論她做什麽都無人回應後,她終于放棄,決定等着。
但即便是等,也不能只是幹等着,既然此時此地并無他人,她便可以在這院子裏随意走動,倒也自在。
雲家二房的院子的确很大,大到前院似是一片小樹林,到處都種着高聳入雲又枝繁葉茂的大樹,她在其中繞來繞去,險些迷了路,而且竟沒有找到一處可以坐下來歇腳的地方。
又回到了她剛才等着的東廂房會客廳後,她又将屋子仔細地瞧了一遍,除了能看得出這裏的物件家具樣樣都很貴外,便再也沒有其他結論了。覺得有些無趣,她想了一下,決定再去秦英之前所住的北廂房看一看。
她擔心那屋子的門已經被鎖了,故而并未抱太大希望,可沒想到門其實只是虛掩着,被人一推便開了。
但讓她意外的是,裏面的擺設已經全然與上次來的時候不同了,不僅所有的家具擺設都換了,而且連秦英的東西也都不見了。
看來,雲向迎雖然對秦英的死有所傷懷,但卻還是這麽快便撤掉了她曾住在這裏的所有痕跡,而且動作還很快。
她不由想到了一個詞。
人走茶涼。
若是秦英還活着,至少表面看來,這間屋子一直還等着她,但一旦她不在這個世上了,雲家便連她生前用過的東西都迫不及待地丢掉了。
長長嘆了一口氣後,她的餘光瞧見了挂在東面牆上地一副山水畫,那幅畫她上次也見過,應該是這屋子裏唯一一個沒有被換掉的東西。
那幅畫足有一人高兩人寬,上面還題着一首詩,看那畫風與筆跡,與秦英在西平街私宅所作的那些字畫風格迥異,她心中稍有好奇,便走了上去。
上面所畫的山水極有意境,大概是高山流水小橋人家,旁邊的小詩題目簡單明白,“盼兮”,其中的含義她大概也能揣度幾分,應該是說隐于山水的日子雖然平淡,但若遇有情人在山水間白頭偕老,那再平淡無奇的日子便都值得期盼。
顯然,這是一首向一個女子表達情思的情詩,而讓她吃驚的是,那首詩的署名,竟是雲向迎。
看來,他應該對秦英曾經真的在意過,故而才會特意為她題詩作畫吧。
因着心中也懷疑雲向迎,她不由對那首詩多留意了幾分,見上面有個字似是被灰塵給蒙住了,便伸手想拂去。
但原本應貼着牆的畫卻因她的手指碰了一下而向後動了動,她心中驚訝,忍不住将那幅畫從旁邊輕輕揭起來,往畫的後面瞧了一眼。
原來那幅畫并非挂在牆上,那後面竟是一道門,恰比畫要低些窄些。
她甚為訝異,沒想到這屋子裏竟還藏着一道暗門。
秦英是否知道這件事?這道門又通往哪裏,與她的死有關嗎?
其實,若論動機,雲家的人也有殺她的可能,只是沒有什麽證據。
她只是稍一遲疑,手便已經朝暗門推了推。
幾乎悄無聲息地,那道小門被推開了。
她稍一低頭,一手掀着畫,從門口鑽了進去。
暗門的那邊并非另一間屋子,而是另一個院子。
剛才她已經在二房的院子裏溜了幾個來回,很肯定那個種滿大樹的院子除了院門的那道牆外,其他地方都蓋着屋子,并沒有通往其他院子的門,可是,秦英屋子的這道暗門,卻的确是通往後院的。
而且這個後院看起來似乎比前院還要大,極其幽深,還是種着各種各樣的大樹,不過樹林中有幾條石子路,向林子深處蜿蜒而去。
她擡腳走了過去,總覺得自己不像是身在鬧市之中的普通人家,而是在某個郊外野林中漫步,因為這裏實在是太安靜了,全然沒有一絲塵世喧鬧的氣息,但不知為何,她隐約能聞到一股子清新的草藥香味。
沒過多久,石子小路忽地便到了盡頭。
呈現在她眼前的,是一片湯泉,并不大,被從四周伸展過來的樹蔭遮擋得嚴嚴實實,方才她聞到的藥香便是從裏面飄散過來的。
而湯泉的中央,有一對石桌石椅,無論桌腿兒還是椅子腿兒,都高出水面,石桌上擺着文房四寶與幾本書,有一個人坐在石椅上,正提筆往放在石桌上的文書寫着什麽。
他的上半身并未穿衣裳,雪白的外衫就搭在椅背上,而下半身雖然穿着褲子,但褲腿兒被卷到了膝蓋之上,而湯泉的水面恰好就在他的膝蓋下面。
雖然他低着頭,但只看了一眼,她還是便認出來坐在湯泉中央的那人便是雲家二爺雲向迎。
因為太過意外,她不由愣怔了片刻,但很快便反應了過來,立刻轉過了身,打算在他發現自己前一聲不響地原路退回去。
“看都已經看過了,”就在她剛剛轉過身時,身後傳來了雲向迎似是含着隐隐笑意的聲音,“許捕快就打算這麽一走了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