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二月二
二月二
早早的準備好攻略的葉澄雲,最後還是來不及去理發沙龍。
她打算現在帶着自家小寶貝,驅車3小時,到S市遠郊的一處市裏專門扶持的,還保留傳統文化發展的村落裏,體驗正宗的節日魅力。
一連三小時的路程裏,吃飽穿暖的小夏萊特都在後座的兒童座椅上,美美的打着小呼嚕。
民俗村子的外頭修了窄長的小路,周圍是開闊的沒有遮擋的土路,實際的馬路道面積太小,一輛車就占滿了。
所以司機別怕技術不佳,還擔心兩邊沒有任何防護,畢竟頂多開偏了,進了柏油小路邊的土路上,整體上也就髒點車,沒什麽危險。
再加上,這位辣媽算上一世自己的人生年齡,實算駕齡也有7-8年了。
在技術上可以算的是老司機了,開的是很穩妥,最起碼沒把睡着了的小天使晃起來。
銀灰色的城市suv剛開進村頭,接頭就來一聲聲熱鬧又歡騰的爆竹聲。
豔麗的彩紙滿天飛舞,大朵大朵的煙花絢爛又漂亮,提前上空的一道道煙花上空的嘯聲。
鑼鼓喧天的樂聲,熱活朝天忙碌的村民,震撼霸氣又隆重熱鬧的場面,不無代表着村民對美好生活的虔誠期盼和珍惜,人人的臉上也都帶着感謝與快活。
和着火藥硝濃重的冷空氣,迎面撲向下車的倆人,不由的勾起人的童年裏,最快活最人情味的春節回憶。
是在這些年裏都市人身邊已經消失,不曾在意的年味。
現下的任何節日,已成大多年輕國人印象裏,可以吃喝休息和朋友玩樂的帶薪假期,甚至連回家過節團圓,陪伴家人都被放置了一遍。
這些吐槽節日過的越來越沒有味道,也沒有什麽意思和特別意味的人,又何談自己是真正的在過節?
“二月二,龍擡頭,大家小戶使耕牛。二月二,龍擡頭,農家忙着修犁頭。仲春二月二,谷種好落地。”
“二月二,龍擡頭,龍擡頭了,我擡頭。二月二,龍擡頭,吃炒豆,理新頭。”
小路上,溜着順口溜,一手抓着炒豆炸糕小糖糕年糕,理了一頭新寸青的皮小子們,笑鬧快樂的跑來。
早在下車後,被爆竹聲響起,就吓得眼睛圓溜的小夏萊,正式脫離了媽媽的懷抱,小鞋子總算下了地。
白嫩的小臉蛋,圓胖的二頭身,喜慶的紅衣裳,映着漂亮的五官紅光照人,從頭到腳的好看的紅封包打扮,看着就喜人。
一群黑不溜秋,難得穿身幹淨新衣裳的小皮孩子們,一個個都把小夏萊特稀奇的圍看起來。
這場景,葉澄雲也覺得怪有趣的。
不止是好奇湊在一起圍人的小孩們,關鍵是被圍着的主角,小夏萊特一回頭就對着親媽,用緊張又害怕又不敢哭的眼淚包包場外求助。
而壞心眼的親媽,突然領悟了玩劣的大人為何愛逗小孩的樂趣來。
自然開始的對着親崽子的求助,視而不見,心情美美的隔岸看戲。
對于不配合不合作參與救援的親媽,小寶貝自然有報複的辦法。
紅豔豔的小嘴巴一撇,大眼淚包包開始啪嗒啪嗒下起雨,小嫩個的細嗓門還配着啜泣音來,弄的怪可憐勁的。
親媽一看這,對岸的火轉頭燒她這,才知道急了。
想起該抱抱親親哄哄她的小天使了。
結果還沒行動,粹不及防的被人先截胡了。
一群快光頭的小男孩兒們,對着哭的正可憐的小夏萊特,一個個都覺得自責,覺得是自個吓壞了這漂亮的胖娃娃,心裏過意不去。
急的出一腦門的汗,才忙活着想起,把自己手上的兜裏的,好吃的炒豆、炸糕、煎餅、小糖餅、大年糕,齊齊的往紅封包衣裳的兜兜裏裝。
太多太滿的好吃,墜着沉沉的重量,一如他們對胖娃娃的愛護喜歡。
大概終于感受到了,這些比自己大好多歲的哥哥們的友好和喜歡,頭一次不用哄的嬌嬌兒自個止住了聲。
對着總算不哭,開始對一幹好吃的笑眼彎彎的小夏萊特。
一張張皮膚黑黑,笑起來牙白白的哥哥們,稀罕的摸摸胖胖短短的小手,粗粗圓圓的小腰,怎麽都挺高興的。
捂着香噴噴的小口袋,小夏萊特的衣領子都快濕,一直眼巴巴帶小星星的看着親媽。
背景板樣,在一旁哭笑不得的親媽,看着這完全不用語言溝通,一下子完全號脈清楚,還快速搭建的友誼哭笑不得。
不然怎麽說孩子最懂孩子呢?
“噼裏啪啦……”
“噠噠~噔噔锵锵……锵。”
“嗚~”
“是起龍頭啦~”
“胖娃娃,快來!跟我們來!看大龍喽!大龍會飛的!”
一群孩子又像開始來時那樣,快樂熱鬧的往回跑,還不忘着新夥伴。
葉澄雲跟在後面,一點不擔心親孩子,畢竟那7-8個男孩可是幾乎快把小寶貝給抱着輪流跑。
她覺得也是難為這一群瘦瘦的小個子們,畢竟小夏萊特的實心重量她也是時常感受,有些心疼他們。
我國的民間認為龍是吉祥之物,是和風化雨的主宰。
故而舉行敬龍祈雨,放生,儀式,以求一年吉祥豐收。
更有剃龍頭、祭祀、敬文昌神、 舞龍、唱大戲,放龍燈,起龍船,迎春神游等等活動,全國各有各的南北節日的樂趣。
村裏有祠堂,早上的敬神祭祀,葉澄雲帶着小夏萊特來的晚參與不了,現在就等着壓軸重頭戲舞龍表演。
大龍的擡頭也是在的祠堂,仿古的建築物建的很古色古香,占地面夠大。
考慮到了,每年一次村裏最重要的活動和全村收入都在這一節日上,完全走的旅游客流量最大化的設想。
現在裏外都三圈的圍着舉着手機相機的游客們。
也難怪剛剛那群孩子,見村裏來陌生人都不會怕,一個個熱情的很。
很明顯,這位新手媽媽,對家孩子的魅力了解的還不夠深刻。
如今也舉辦不少于10次的舞龍節目的村裏很有經驗,從大空間的祠堂起頭,一路沿着村路表演,順便帶着游客們參觀村裏各項民俗景點,多多展示,好讓平時也有游客來村。
一頭大龍,龍頭龍骨龍身龍尾實木制作,直至數百米,皆只求其形神态俱像,其身巨大,得靠數十位高壯青年全力支撐才能活動起來。
不說全龍制作精良,龍身龍鱗鱗次栉比,描畫細致入微,龍頭大而霸氣,龍目氣勢威嚴。
待一幹鑼鼓鞭炮響徹正午的天際時,如一訊號起,整條巨龍一動,氣勢當下便一變,潛龍游行,不論頭身爪尾立即鮮活起來,動身靈動,氣勢磅礴。
動則髯雲乍起,爪立撕天,雷驚電間.矯首浪還沖的氣勢,直壓當場,瞬間震住所有人心。
其形當真,龍行生雲,翩若驚鴻。
龍行踏绛氣,天半語相聞。
這刻也明了,為何華夏人會有以龍傳人身份自稱的驕傲。
一場舞龍游行,讓所有人都覺得不虛此行。
日頭偏了下,餓過了中午,全心沉浸在盛大龍會的精彩。
衆人才在往會走的路上,被村民們早就準備好的一樣樣美食,一陣一陣噴香的風勾的饑腸辘辘的肚子反應過來。
在回祠堂的大路上,準時擺開的各類小吃數量多的讓人心花怒放,眼前看的享受,鼻子聞得香味,只怕到了這時不滿足肚子的話,後頭就該悔青腸子了。
“滋啦~”
色清味香的農家純正自榨花生油一加熱,呼嚕嚕的小泡泡升起來,早早切好,上料調味的各類白面果子,紅色糖餅子雪白糖糕兒都齊齊的滑入油鍋。
只放進去一會,就被帶着炸香味的熱油,包裹上了金黃酥脆的外衣,不受熱的內裏當下融軟糖化成,柔軟甜蜜的內陷。
一口下去,熱氣挑起了舌尖味蕾,美味緊追其後,豐富、軟糯,甜蜜,酥脆,噴香,實在挑不出比這更讓人着迷滿足還奢侈的味道了。
“滋啦啦啦~”
白胖的肉餅子直接按在了平面的熱煎鍋上,滾滾的油香,炸酥了外頭,熱力一烘,裏頭帶着些油脂的肉餡,融成了帶香焦脆的鹹肉餅。
“彭……”
長的跟大口袋帶着鼓風機一樣的爆米花,是兒時最喜歡有趣的聲音了。
抓着倆手滿滿吃的,帶着滿臉的小夏萊特。
葉澄雲自己興奮的,跟着一群孩子捂着耳朵,滿臉期待好玩的圍着,看着動作果敢的老人一把帥氣的按下機器。
“彭……”
炸出了股有焦香味的白胖胖甜米花,瞬間擠滿了一整個大口袋。
這種兒時純手工爆米花,滿滿一口下去,自身的天然甜味,可比外面那些不知道放了什麽添加劑的爆米花香,不知道強多少倍,怎麽吃都不膩,越嚼越香口。
“媽咪~龍龍!龍龍畫!”
一蹦跳三高的小家夥,頭一次自動丢開自家媽媽手指做的牽引繩。
着急忙慌的扒拉着,面前圍着結結實實的大腿們,小腦袋一頭汗的直往前沖,擠得腦袋上的帽子歪了都不帶扶的。
看着撅得高高擡起的圓滾滾小屁股,不顧其他,奮力往前鑽的自家崽子,葉澄雲頗為感嘆的看着,有些長的,不遜于平常廟會規模的民俗村小吃攤們。
讓人自豪的民以食為天的大華夏啊,真有會放過什麽,都不會放過吃的好時機。
有關吃的習俗延時到今日數量簡直不要太多。
有面條、馄饨,餃子,炸面果子,煎餅子,粘糖餅,炸油糕,糖糕,烤年糕,爆玉米花、鹵豬耳朵,切肉,炸春卷,咬春餅,糖畫,糖葫蘆等南北方各不同不少的節日美食。
可以說到了現在,二月二春龍節的各類節目,或多或少因為各種原因,只能去繁簡化的只保留住一部分。
可吃的卻随着時代的變化,仍在繼續增添各類風味不同的數量。
如今還算有錢,不愁好吃的沒錢不舍得買的親媽,只頭痛怎麽把家裏的小胖砸騙回去。
“這小吃攤會開到什麽時候啊?”
愁人。
看着前頭這會天都黑了,還流連夜市企圖當家的小胖砸,這一刻葉澄雲快要愁禿了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