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2章

◎暈◎

齊玉珍沒想那麽遠:“爸爸才剛上任,你就想着爸爸連任了?隊長可沒那麽好當的。”

上一任大隊長連任幾屆,是個負責任的隊長,之所以退下來是今年臺風天做補救工作的時候摔傷了,本身年紀不算小,家人們擔心他的身體,幹脆退下來養傷。

大隊長就得在臺風天沖最前頭,比普通社員更容易受傷。

即使沒摔着,也容易累出病來。

齊玉蓮:“我知道,爸當上隊長後比以前更忙了。”

看到齊家麗過來,齊玉蓮不敢和姐姐閑聊了,繼續賣力幹活。

她沒成年,拿不到成年人的工分,來田裏幹活主要是幫姐姐忙。

幫忙的小孩子偷懶,齊家麗不會指責,齊玉蓮只是不想連累姐姐。

齊家麗不幹農活,日常工作卻不輕松,每天要在隊裏所有田地巡邏查看大家幹活情況,有沒有人偷懶,哪個應該在幹活的社員不見了,都要問清楚狀況。

社員們可以請假,請假要去找大隊長,所在小隊的小隊長以及記分員簽字。

無論上一位大隊長還是現在的大隊長,只要不是頻繁請假,他們都給簽字。

大隊長這邊容易過,小隊長和記分員就不是很容易過了,不是非常要緊的事情,不會給他們簽字。

所以有些人跳過簽字,直接不來了,等着後面被批評教育。

齊玉蓮餘光看到齊家麗朝自己和姐姐走過來,心裏別提多緊張。

Advertisement

腦子裏已經閃過最近有多少時間在和姐姐閑聊。

想不起來,根本想不起來。

“玉珍,湯知青暈倒了,你去照顧一下她。”齊家麗找齊玉珍就是為了這事。

齊玉珍大概猜到湯知青暈倒的原因,問明湯知青在哪後,收拾東西過去。

齊家麗沒跟着齊玉珍一起走,而是留在姐妹倆待的這片田裏,看看第一小隊有沒有缺了誰。

第一小隊成員有大隊裏“位高權重”的人,例如大隊長,例如副隊長,她不管他們身份如何,該參加勞動的,都必須參加勞動,誰也不例外。

齊玉蓮非常想跟着姐姐走,當然只能是想想,最後同齊家麗打了聲招呼,去跟在兩個哥哥身邊幹活。

...

齊玉珍來到第四小隊的位置,看到了躺在樹底下的湯知青。

知青來了沒幾天,各種狀況常有發生,她走過去,湯知青閉眼皺着眉頭,看來并沒有失去意識。

齊玉珍過來前帶了幹糧,還倒了一杯水,湯知青的水壺裏有水,她就把早上烙的餅給湯知青,水留着自己喝。

不用聽知青們自己說,她從妹妹嘴裏聽來不少有關知青的事情。

五個知青性格各異,做飯的事情上并沒有達成一致。

安琳在第三小隊,秋收期間隊裏提供午飯,她選擇到齊二丫家吃早飯晚飯,自己的口糧和糧票給齊二丫家,再另外每頓補一分錢。

主要她跟齊二丫一個小隊,兩人能說到一塊去,于是毫不猶豫選擇二丫家了。

湯知青性格比較悶,會說話,但不愛說話,存在感一直很低。

一共兩個女知青,安琳吃飯的事情解決,湯知青的沒解決,讓她和三個男知青協商做飯幹家務的事,完全不可能。

知青們第一天來的時候,看穿着就知道家境各有不同,安琳最早開了去社員家裏吃飯的頭,薛國樹和宋尋舟也分別去社員家裏吃。

有關宋尋舟,更确切說,他是打了飯自己到田邊去吃,不在會計家裏待很久。

他們生産隊的會計文化水平在隊裏算比較高的,而且知道變通,不會像齊玉珍一家,直接說明不接受知青來家裏吃飯。

會計家不避嫌,樂意知青來家裏吃飯,他們掙到點錢票,知青吃到飯,有什麽不好的。

剩下兩個知青,最苦惱吃飯這事的應該就是湯知青了,齊玉珍聽妹妹說岑知青早晚飯吃自己從老家帶來的餅幹等食物,湯知青沒帶什麽吃的,又不想去社員家吃飯,只能一天一頓午飯,吃隊裏提供的大鍋飯。

宋知青和薛知青選哪家吃飯并不是秘密,別的有關知青宿舍的事情,幾乎都出自安琳之口。

比如薛知青不愛幹淨,晚上打呼聲音賊響,女知青房間都能聽到他打呼的聲音。

再比如岑知青多精明的一個人,公共區域有垃圾,自己看不下去又不願意撿起來扔掉,知道是誰扔的,不敢管人家,就讓湯知青來收拾。

只要不惹安琳,安琳就不會多管閑事,岑偉挑軟柿子捏,湯穗不想多生事端,趁着沒人的時候把垃圾收拾掉了。

随手扔垃圾的是薛知青,他沒有宋知青高大,體格算健壯,遇事從不往心裏擱。

岑知青不清楚他的底線,不敢輕易惹怒。

岑薛兩個男知青,無論是誰都讓人心累。

五個知青,貌似就數宋知青性格最正常。

齊玉珍:“湯知青,我給你帶了半塊餅,你舒服點了就坐起來吃餅緩緩。”

湯穗沒失去意識,說了句謝謝,慢慢坐起來,先喝口水,緩了緩之後,吃起齊玉珍帶來的半塊餅。

齊玉珍這次過來的目的可不只是給人送吃的。

知青們來到人生地不熟的生産隊,隊裏怎麽可能讓他們活活餓暈過去,給每個知青發了口糧,宿舍有做飯的竈臺,湯知青家裏條件再不好也不至于在隊裏餓暈過去。

她來做思想工作的,勸說湯知青做飯,不是給別人吃,是給自己吃。

見湯知青在啃餅子了,齊玉珍細聲問道:“湯知青,你是要把口糧攢起來寄給家人嗎?”

有竈臺有柴火卻不做飯,她猜想是不是要把口糧寄回家。

湯知青看起來是五個知青裏家境最普通的。

湯穗否認:“不是。”

“你在宿舍真的不吃早飯和晚飯嗎?”

“不吃。”

“所以是不想和人說太多話,為了避免交流,幹脆不做了?”

“差不多。”

齊玉珍能理解湯知青這樣的人,于是盡力用普通話說了一長段,有些內容不知道普通話怎麽說,就夾着方言:“不能不吃飯,每天幹活,很辛苦的,不如這樣,我帶你去找飛飛姐,飛飛姐和你差不多,也不愛主動跟人說話,問問她家願不願意幫你做飯,兩邊都沒問題就約個地方,飛飛姐把飯交給你,會馬上離開,她不會跟你閑聊,不會胡亂打聽你的事情。”

飛飛姐和湯知青差不多,能溝通,不願意溝通,不愛湊熱鬧。

別人說飛飛姐膽子小,悶葫蘆,齊玉珍覺得用悶葫蘆形容沒什麽,膽子小可不見得。

飛飛姐跟性格特別外向的濤源哥結婚,兩家人以為飛飛姐會外向活潑許多,并沒有,飛飛姐更不愛和人說話了,有事就讓丈夫上。

非要面對人多的場合,她躲在丈夫身邊或者身後,話讓丈夫說去,她不說。

齊玉珍和費飛飛關系不錯,齊濤源是她堂哥,費飛飛是堂嫂,只是她們更習慣稱呼飛飛姐而不是嫂子。

聽到不會和她閑聊,不打聽她的事情,湯穗沒異議了。

齊玉珍等湯知青吃完半塊餅,喝了幾口水後:“真的是餓了,不是別的原因吧?別的原因暈倒,我帶你去公社赤腳大夫家看病。”

“是又餓又累造成的,以前沒這樣過。”湯穗不想去看醫生。

“行,你以後要是身體不舒服,來找我,我陪你去看醫生,我家弟弟妹妹生病都喜歡我陪他們一起去,他們不敢去看醫生,我陪着就不那麽怕了。”

“嗯,謝謝。”

作者有話說:

文裏只是提及方言,不會真的出現方言字句喲。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