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第11章

◎不是誤會◎

姐姐的意思是可以碰桌上的東西了。

齊玉蓮趕緊把宋知青送的年禮藏進廚櫃裏頭,齊濤明沒忍住,湊到妹妹身邊,看看都有什麽。

齊濤聲很想一起看,自持穩重哥哥這一身份,忍住沒去看了。

兄妹倆不敢拿在手上看,怕突然有人進來,所以齊玉珍這角度去看,他們倆看的就是一片漆黑的廚櫃角落。

分明看不太清,卻有望眼欲穿的意思了。

不管弟弟妹妹怎麽看,齊玉珍切好腐竹,去院子裏找宋知青說些話。

把客人晾在院子裏不太好,她剛才切腐竹切得很慢,主要是想如何應對宋知青的好意,已經想好一些應對的話語。

“你的好意我心領了,那些東西我們真的不能收,不然別的東西都拿回去,就留下糍粑好了。”

收下糍粑總行了吧。

她現在只希望媽媽趕緊回來,她不想應付宋知青,讓媽媽來應付。

宋尋舟不倔,換了個說法:“不然你幫我保管着,我想吃就問你要,你們家裏有誰愛吃,吃完也沒事。”

“就算我答應幫你保管,你之後肯定不會找我要回這些東西,我是一根筋,保管到東西壞了都不吃,這不是浪費嗎?”她自己承認是一根筋了。

對待不想接觸太多的人,她就是一根筋,就是不知變通。

宋知青的話只能把小孩騙住,騙不了她。

Advertisement

“不然等袁嬸子回來,看她怎麽處理,她不收我就收回去。”明白無法說服她了,宋尋舟打算讓玉珍媽媽來決定。

“好吧,那我不管你了……你以後不要說那種容易讓人誤會的話了。”她不明白宋知青怎麽突然變成愣頭青了。

他明明是幾個知青裏看起來最聰明最禮貌的人。

“不是誤會。”

齊玉珍:……

她又一次啞言,不知道該如何回應宋知青,只能裝不明白,回去廚房裏。

袁秀彩是下午三點多回到家的,聽兒女們說宋知青送了一些好東西,沒拒絕,收了。

齊玉珍一時有些壓力,讓媽媽不要收下,他們家沒法還人情的。

“過年收禮沒多大關系,換成別個知青還得退了,宋知青沒關系,他家境好,人也穩重,住到大隊裏幾個月就沒鬧過幺蛾子。”袁秀彩認為宋知青的人品是值得信賴的。

有些事情不需要過度解讀。

宋知青也送過會計家東西,全生産隊都知道,大家也沒說什麽,都只有羨慕的份。

看媽媽的樣子,齊玉珍反而不好多說,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誤會:“媽,他送了些糍粑過來,他自己可能沒吃,炒菜之前,我煎點糍粑,做個紅糖糍粑給他吃吧。”

就當是把一小部分禮還給他。

“行。”

媽媽答應了,齊玉珍去切了一片糍粑放鍋裏煎,紅糖糍粑做好,她裝碗裏,順帶拿了雙筷子,端給在院子裏幹活的宋知青。

既然宋知青說話直白,她不妨把話說得更直白:“我以前不是故意躲着你,我們非親非故,走太近容易引起誤會,為了避嫌,你以後別往我家送東西了,你再送,我就要讨厭你了。”

“嗯。”宋尋舟咽下糍粑,應了一聲。

他的反應很平淡,齊玉珍有點懷疑了:“你能完全聽懂我說的話嗎?我有些話用了方言,你可能不太理解我的意思。”

“我能聽懂你不想跟我扯上關系,喜歡你是我自己的事情,你假裝不知道,繼續和之前一樣就行。”宋尋舟直接說出了喜歡你三個字,語調和平常說話沒有任何不同。

溫和到讓人以為是耳朵出了毛病,聽錯了。

齊玉珍知道自己耳朵沒毛病,他确實說喜歡了:“你這樣實在太狡猾了,以後不用等你出現在我身邊,我遠遠見到你就會繞道走。”

她說話的語氣要是叫妹妹聽到了,還以為姐姐在和宋知青打情罵俏。

姐姐還是一如既往不知道如何正确生氣呢。

齊玉珍對宋尋舟的喜歡感到苦惱。

見宋知青不吃糍粑了,她堅持讓他吃完,吃完她要把碗筷洗了。

宋尋舟先把糍粑吃完,吃完問她為什麽。

她知道他在問什麽:“宋知青,你懂的道理比我多,應該明白我們之間不合适,你的條件比我好太多了,可以找到更好的姑娘。”

“你有喜歡的人了?”

她沒回答這個問題,只要答有喜歡的人,應該就能躲開他的喜歡,可是說有之後,後續可能會帶來不少麻煩:“你應該口渴了吧,我給你倒碗水喝。”

找了個借口,齊玉珍匆忙回到廚房。

“姐,你跟宋知青說什麽悄悄話呢,那麽長時間才回來。”齊玉蓮打趣起姐姐來了。

齊玉珍面不改色:“還不是讓宋知青以後別再往我們家送東西了,無親無故的,讓安知青知道,不曉得該怎麽想了,媽,你也是的,怎麽能接受呢,白白欠他一份人情。”

安知青,對不起了,這時候只能拉你擋槍。

“也不是不能沾親帶故。”袁秀彩知道自家女兒看着溫溫柔柔的,實際是個有主意的人,只能這麽嘀咕一句。

齊玉珍頓時氣惱:“媽!”

袁秀彩:“知道了。”

見媽媽不再說話,齊玉珍去給宋知青送水。

齊玉蓮挨到媽媽身邊,小聲問媽媽:“媽,你答應讓姐姐和宋知青結婚了?我同意這門婚事!”

她就是一棵牆頭草,現在已經完全站宋知青這邊了。

袁秀彩:“話可不能亂說,媽媽什麽時候答應了,不過看來看去,也就宋知青配得上你姐姐了。”

“他們結婚的話,宋知青是不是要住我們家了,那姐姐就不用離開家了。”

“不知道知青們什麽時候就回家了,你也別想着這些事情,你姐姐不願意,說什麽都白搭,快去幹活,再磨磨蹭蹭的,年夜飯要吃不上了。”

...

接近五點的時候,安琳和薛國樹過來吃飯。

之前說好讓他們下午五點來吃飯,宋尋舟是特殊情況,他自己自願過來幫忙,來得比較早而已。

晚飯分兩桌,齊玉珍和三個知青坐一桌,齊洪軍袁秀彩和三個兒女坐一桌。

這樣的安排對知青們來說也更自在,兩桌飯菜都一樣,他們給了錢和糧食,就沒有區別對待的意思。

四個人坐的四方桌,一人坐一邊,齊玉珍左手邊是安琳,右手邊是宋尋舟,對面坐的是薛國樹。

宋尋舟吃飯期間沒說話,安琳和薛國樹有說話,誇飯菜好吃,別的沒講太多。

吃完飯三人一起離開,齊玉珍待在家裏幫忙收拾。

飯後有不少親戚來家裏,待在廚房跟爸媽說話,兩個弟弟出去玩了,齊玉珍跟妹妹待在房間裏。

齊玉蓮待在房間裏就不停後悔,後悔下午沒有找着機會摸把糖或者拿包餅幹揣兜裏。

現在宋知青送的東西已經被媽媽鎖起來了,她想偷摸拿走一點已經毫無可能。

悔,太悔了!

齊玉珍偶爾應和幾句。

“姐,要不要出去走走啊,除夕夜這麽早就睡覺。”齊玉蓮晚上都沒刷牙洗臉,就指望着還能吃到什麽東西。

齊玉珍在洗完碗後就洗漱了,這會兒也沒事情要做,正脫下棉衣準備上床睡覺,聽到妹妹的話,解扣子的手一頓:“那我陪你出去好了,你想到哪玩,去集市嗎?”

“我想去集市逛逛,今天可是拿到一毛錢壓歲錢了。”

一毛錢對一個小學沒畢業的孩子來說,不算小數目,齊玉珍沒有念叨妹妹,将棉衣扣子扣好,出門前跟爸媽打聲招呼,走到家裏大門外,她才開口讓妹妹陪她去個地方。

姐姐沒說去找誰,但知道地點是知青宿舍後,齊玉蓮心裏第一個想法就是姐姐去找宋知青了。

“姐,你別介意了,媽都做主收下了,她是大人,吃過的鹽比我們吃過的米要多,人情世故也是比我們懂得多,不會因為宋知青送的東西就把你許配給他。”

妹妹猜得沒錯,确實是去找宋知青,齊玉珍依舊認為:“你以後別随便收別人東西,別人送你東西,先問爸媽能不能收,爸媽說能收才能收。”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齊玉蓮:“我又不是兩歲的小孩子,我已經十二歲了,懂很多道理的。”

“你不是兩歲的小孩子,你是十二歲的小孩子。”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