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第20章

◎有事◎

結婚沒多久, 齊玉珍明顯感覺輕松不少,每當她要幹點家務活,只要丈夫正好沒事, 就會主動接手。

午飯都做起來了。

農閑時候男人們也要幹重活, 活計收尾的時候能有半天假期。

放半天假, 宋尋舟提早回家做飯。

這是他來生産隊近三年時間,第一次掌勺。

他要做的菜都沒太大難度,由他做出來卻顯得賞心悅目。

午飯三菜一湯, 白糖黃瓜、炒茄子、炒豆角、番茄蛋湯。

茄子豆角炒成了很有食欲的顏色, 黃瓜碼得整整齊齊,白糖是他花錢票買的,他自己不小氣, 撒了不少白糖,白糖化成糖水後,黃瓜不知道多爽口甜蜜, 番茄蛋湯湯色清澈,齊玉珍提前嘗過, 味道鹹淡适宜,好喝。

除了茄子, 別的菜都是家裏小菜園子種出來的, 花不了幾分錢,硬是被他做成很貴的樣子。

如果三年都沒做飯還能做成這樣,說明以前在家裏經常做飯。

愛做飯嗎?

她可沒聽說過丈夫出身廚神世家, 恐怕是覺得自己做飯幹淨, 堅持自己做飯了。

兩個弟弟跟着姐夫一起回家的, 親眼看到姐夫做飯過程, 齊玉珍是在他們之後到家的, 回家的時候還帶了幾根唐妞送的茄子。

爸媽回來前,齊玉蓮是最晚回來的,看到飯菜的樣子就知道不是出自哥哥姐姐之手,不出意外是姐夫做的。

Advertisement

她還悄悄問了姐姐,姐姐給了肯定的回答。

齊玉蓮:“爸媽快點回來吧,再不回來菜都要變色了。”

盡管爸媽常說等不到他們就自己先開飯,幾個孩子還是默認等爸媽回來再吃。

齊玉珍:“只要不冷掉就行,現在天氣熱,菜不容易冷掉。”

齊玉蓮:“再等十分鐘,爸媽還不回來,我出門去找他們。”

不用他們等十分鐘了,五分鐘後爸媽一起回來了。

齊洪軍袁秀彩也發現午飯的不同,齊洪軍沒出聲,袁秀彩問女婿,午飯是他做的嗎?

宋尋舟:“媽,不是我一個人做的,今天有時間就跟着玉珍和弟弟們一起做午飯。”

齊濤明替姐夫說一句:“我們和姐姐都沒幫什麽忙,洗菜炒菜基本是姐夫一個人來的。”

姐夫人真好啊,明明是自己做的,還把功勞分給別人。

齊玉珍:“我有幫忙洗茄子,茄子是唐妞送我的,下次我也送點菜回去……大家肚子都餓了,先吃飯吧。”

午飯色香味俱全,很快被吃完了。

吃完午飯,爸媽出門,宋尋舟要去洗碗,這回齊玉珍沒讓,叫他回房間休息:“你要相信我,我會把碗洗幹淨的。”

“我不是不相信,只是洗碗而已,我來就行,前面幾天,我不是天天在洗嗎?”

齊玉蓮都不好意思了:“我和哥哥們洗吧,姐姐和姐夫趕緊去休息,我們會洗幹淨的。”

姐姐和姐夫衣服分開洗了,吃飯沒分開吃,除了洗衣服外的家務,仍是幾個孩子輪流做,這一周時間,姐夫只要有時間都會主動洗碗。

就算姐夫自願洗碗,愛洗碗,也不能天天讓他洗。

要慶幸他們一家人都有良知,換成無良人家,姐夫這樣的人,要被磋磨得不成人樣了。

“你先回房間,我晚點有事找你商量。”齊玉珍支走宋尋舟。

宋尋舟只好先走人了,齊玉珍留在廚房,沒動手洗碗,而是盯着弟弟妹妹們洗碗:“你們姐夫沒住進來前,姐姐還沒覺得什麽,姐夫住進來後,姐姐覺得不能太慣着你們了,太慣着你們,以後要被養成小懶蟲了。”

原來從另外一個角度去看“她”,“她”是這樣的。

丈夫可不就以前的她,比她還勤快呢。

“姐姐你來安排,要是洗碗的話,把我安排在晚上,晚上我不用着急回學校了。”齊玉蓮沒意見,她過會兒還要回學校,收尾工作只能交給哥哥了。

姐姐會“變臉”很正常,她聽姐姐的,姐姐說得都對。

兩個弟弟也沒有意見,能偷懶肯定是好事,但不能總是偷懶,不然不用姐姐說,媽媽要說他們了。

齊玉珍:“姐姐下午做個安排,晚飯後會問問你們的意見。”

她說完就看着弟弟妹妹們洗碗,确定廚房收拾幹淨了才回房間,回房間和丈夫商量事。

她進房間的時候,宋尋舟正坐在書桌前翻看記事本。

他的記性很好,卻還有在本子上記事的好習慣。

丈夫的好習慣讓自以為記性不錯的齊玉珍都覺得自己過日子過得太迷糊。

商量事情之前,她有話對丈夫說。

她要開口說話,宋尋舟将記事本合上,看向她。

齊玉珍坐到丈夫身邊:“你做的飯菜很好吃,爸媽弟弟妹妹都覺得好吃,只是我們家人不太擅長表達,所以我作為代表來誇你。”

“你不是更值得誇獎嗎?平時家裏飯菜基本都是你做的,辛苦你了,你做的菜也很好吃。”

夫妻倆互誇了一波,齊玉珍接着說:“以前沒覺得什麽,今天突然覺得不能太慣着小朋友了,以後我們倆要是有了孩子,只能我來當嚴厲的媽媽了。

爸爸媽媽總要有個來當壞人,爸爸脾氣太好,只能媽媽來當壞人了。”

宋尋舟眼裏出現了一抹不易察覺的複雜情緒:“我脾氣太好了嗎?或許是吧,孩子的事不着急,等有了再想。”

“不提将來的事情,眼前的事總要提的,我下午準備弄個安排表,安排洗碗的順序,你不能把所有活搶走,再搶我都要看不下去了。”

“行的,需要我幫忙嗎?”

“不用,等我安排好,你看看有沒有問題,我們先商量事情,安排表晚點再說。”

“還有事情要商量?我以為你要找我商量的就是洗碗的事情。”

“不是,有另外的事情。”

齊玉珍沒有立刻開口,宋尋舟看到手表上的秒針轉了快兩圈:“是不是我某個習慣讓你無法接受,然而你又沒法直接說出口,很苦惱?”

意識到自己讓丈夫等着急了,齊玉珍連忙否認:“不是,是我有一件事要麻煩你,可能會讓你更辛苦,我在考慮到底要不要說出來。”

“不知道還有什麽事情能讓我更辛苦,你不是才覺得我累,要重新安排洗碗的活。”

齊玉珍不賣關子了:“我希望你能教我讀書寫字。”

停頓了兩秒,她接着說:“我不太聰明,所以教我讀書寫字會讓宋老師感到惱火……幹活已經夠累了,還要教笨學生,這下子更辛苦了。”

宋尋舟沒有立刻答應教她讀書寫字,而是先問她:“我們兩個溝通沒有障礙,你懂的東西并不少,而且你已經不在學校了,為什麽還要我教你讀書寫字,你覺得我懂的會比你多嗎?”

“我沒讀過高中,你懂的肯定比我多,這是不用懷疑的,就算我讀了高中,我也不一定能學得比你好,需要向你學習的地方太多了。

你不愛顯擺自己有文化,不代表你懂的少。

最重要的是,你家人都是知識分子,進工廠也能成為勞動模範,到哪都會發光,我以後總會見到他們,不想因為沒文化露怯。

說起來,你學會我們當地的方言了,也要教我你家鄉的方言,我怕學了很多字,自信滿滿見父母,卻被卡在方言上了。”

她問過丈夫,他父母在被下放到工廠勞動改造之前,是做什麽的。

他說他父母是研究員,她不知道研究員研究什麽,丈夫說是物理方向,她不是很懂,就問了是不是高中畢業。

宋尋舟沒說父母曾經出國留學,在國外拿到了博士學位的事。

國內學位制度還沒發展就幾次夭折,如今連高考都取消了,父母現在在工廠幹活,他們也知道他們的過去不能拿到明面上講,為了讓婚事更有把握,随禮金一起來的信件裏說他們在廠裏拿到勞動模範稱號,一切安好,讓他不用惦念家中,安心結婚。

父母特意提勞動模範,大概是想讓根正苗紅的齊家人能對他有好點的印象。

妻子問高中畢業了嗎?他回答的是大學畢業。

齊玉珍不明白研究員,明白大學。

公公婆婆居然是大學生!

這讓她壓力很大。

經過深思熟慮,她決定向丈夫學習。

不想被未來公公婆婆當成胸無點墨的草包。

聽到妻子的話,宋尋舟內心有所觸動:“玉珍,你能站起來嗎?”

夫妻兩人坐在長凳上,齊玉珍以為他要挪長凳,于是站起來,盡量貼着書桌,給他足夠空間挪長凳。

宋尋舟将長凳搬開,讓她轉過來面對他。

齊玉珍轉過去面對他,剛想開口問怎麽了,就被丈夫俯身抱住。

丈夫還将臉貼在她的頸窩。

齊玉珍的手動了動,不知道該放到哪,最後環住丈夫的後背:“怎麽了?”

“謝謝。”宋尋舟脫口而出兩個字。

齊玉珍大概有點明白他為什麽道謝了:“你現在說謝謝,到時候只會頭疼,所以就在空閑且心情平和的時候教我,我會觀察宋老師的狀态,宋老師狀态不對,我是不會讓宋老師教我的。”

學習排在身體後面。

她想學習更多的知識,更想他身體健康。

他道謝,應該是謝謝她有學習向上的心。

宋尋舟眼裏帶着笑意:“當你的老師可真辛苦。”

“是啊,所以我很猶豫,不知道該不該開口。”齊玉珍真心感到苦惱。

丈夫的玩笑話在她眼裏并不是玩笑。

當她的老師會很辛苦,不開玩笑。

因為她不怕老師。

在學校讀書的時候,有問題就問老師,從不憋悶在心裏,老師都有點怕見到她了。

“你以前讀初中的時候學習成績怎麽樣?”宋尋舟覺得既然決定要教妻子讀書寫字,了解她的基礎很有必要。

齊玉珍:“不算很好,畢竟我們教育水平有限,比不上大城市,我連普通話都不會說。”

“所以是班裏的第一名?”她沒有正面回答,他就大膽猜了。

“是,不過我到你們班肯定是倒數的。”

宋尋舟:“勤能補拙,更何況你一點不笨拙,你要是和我有相同的成長學習經歷,我不一定能超過你。”

他不敢托大,也不會小瞧玉珍。

“我讀初中并不太順利,學校停課鬧了幾年,磕磕絆絆讀完初中,如果我後來堅持讀高中,可能就不需要太麻煩你了,我想我的成績以及在學校的表現,應該能拿到學校的介紹信,也能通過高中的入學考試。”

現在讀高中要考試,還要初中學校開的介紹信,學生帶着介紹信到高中學校參加入學考試,至于招不招你,看高中學校的招生計劃了。

當年她覺得讀完初中就夠了,去城裏要走兩個小時路,要考慮住宿吃飯等問題,不太方便,幹脆專心幹農活。

現在後悔已經晚了。

宋尋舟:“什麽時候學都來得及,反正我一直在你身邊,你看這樣行不行,我去城裏給你找高中教材,等我吃透所有內容就開始教你,行嗎?”

“吃透高中三年的所有知識嗎?”她不太确定有沒有聽錯。

她能猜測到丈夫學習很好,不能這麽好吧?

不過也有可能了,丈夫的爸媽是大學生,沒準丈夫讀小學時期就看過大學的書,更何況他已經讀完高中了,高中內容對他來說很容易。

“嗯,各地教材略有不同,不過主要內容是差不了多少的,我已經學過了,吃透也只是再看一遍。”

“一個學期一個學期來,我們平時還要參加勞動,一個月抽不出幾天時間學習的,我怕你勞動的時候都惦記着課本內容,分神不小心受傷了,先學一個學期的,你再根據我的情況制定學習計劃。”

“也行,就按你說的來。”

...

宋尋舟是個行動派,等到下一個休息日,去城裏買課本教材。

他是去縣裏最好的高中買書,現在的課本基本都是一屆傳一屆,高一新生拿到的都不是新書,宋尋舟想買整套高中課本,花錢買,所以學校特意給他挑了比較新的課本。

買書之前,他問了主任有關學歷的事。

想知道自己的妻子已經成年,有沒有渠道拿高中學歷。

比如每個學期來參加考試,達到畢業要求能拿到高中學歷和一紙畢業證書。

需要花不少錢也沒事,他們夫妻都能接受。

齊玉珍今天跟着過來了,丈夫提前問過她的意思,如果參加三年的考試能拿到高中學歷,她願不願意參加。

參加高中生的考試對齊玉珍來說是難事,丈夫不知道考試範圍,她更不知道,能不能考及格都成大問題了。

看見丈夫期待的神情,她說願意。

她想拿高中學歷,想要高中畢業證書。

……需要花很多錢的話,還是不要了,如果主任說可以花錢買學歷,她要扯住丈夫的衣袖,攔攔他。

花錢買學歷容易引起誤會,宋尋舟特意說明,他不是想讓妻子待在城裏發展,妻子父親是生産隊大隊長,拿個高中學歷更方便從事勞動生産工作。

主任倒是沒多心,給了他們答複。

不能。

他們學校只接受應屆新生,縣裏另外一所普高也是一樣的,不接受成年非應屆的學生。

有錢可以買課本,買不到高中學歷的。

不是沒別的道路能走,主任建議他們可以去職業技術高中,這類高中一般不會太嚴格,還能學到技術。

現在的職業高中比普通高中更吃香。

宋尋舟沒聽有聽取主任的意見,堅持買教材回家自學。

課本全部放進編織袋裏,綁在自行車後座上。

走出學校,齊玉珍還誇丈夫細心。

他買教材課本的時候,還買了“知識點”,拿了份必背的內容知識點清單。

宋尋舟:“高中學習就是做題和背書,背書必不可少,你也要背,我會抽背,你背出來給你獎勵。”

“有沒有獎勵無所謂,不懲罰我就好了。”

夫妻兩人說着話,來到百貨大樓。

今天進城找的理由是買雨具,雖然媽媽覺得沒必要買雨具,家裏該有的都有,但也沒阻止他們夫妻進城。

宋尋舟還真有雨具票,雨傘、雨鞋、雨衣的都有,他爸媽知道他下鄉勞動會經常淋到雨,給了他這些票,說是全國通用,他在公社供銷社買雨鞋雨傘不需要票,不過質量堪憂,保險起見,進城還是帶上雨具票了。

百貨大樓買雨具确實需要雨具票,質量好的雨具需要票,質量一般,最便宜的那類不用票。

齊玉珍管着小兩口的錢,她想買質量好的,問過丈夫的意思後,略過最便宜的雨具,在貴的雨具裏挑選。

...

回到家裏已經是下午四點鐘,爸媽不在家,妹妹和弟弟們都在家。

聽到動靜,妹妹玉蓮出來,裝模作樣把曬在院子裏的米收起來。

齊玉珍看出妹妹的小心思:“玉蓮,我待會兒有點事情找你。”

“啊,好哦,我就在房間裏,姐姐來我房間找我好了。”

同妹妹說好,齊玉珍跟着丈夫回房間裏,她從編織袋裏拿出雨具和糖果,書本全由丈夫保管。

宋尋舟拿了一本數學書,數學課本上有革ll命語錄,階ll級鬥争等內容,簡單翻了下前幾頁,他合上書本,去拿幹淨衣服洗澡。

丈夫洗澡去了,齊玉珍拿三顆酥糖三顆水果糖去找弟弟妹妹,每人兩顆糖。

她有話找妹妹說,所以先給弟弟們,最後才去給妹妹。

“姐,我可能…不太行。”齊玉蓮嘴裏含着酥糖,說話聲音有點含糊不清。

齊玉珍聽明白了:“你不想試試嗎?你的學習成績比濤聲濤明都好,試試考高中,考上爸媽肯定會讓你讀的,考不上也沒有影響,而且現在學校太平很多了,你在高中讀三年,能輕松三年呢,高中畢業後可以有更多選擇,知青們情況特殊,但你拿到高中學歷,又是本地人,在當地比知青們更吃香的。”

她今天去了城裏,知道應屆畢業生的身份很重要,暑假結束,妹妹就要讀初三了,可以試着拼一把。

只是參加考試,考不上沒任何損失,考上了利大于弊。

姐姐的話讓齊玉蓮很心動,思索過後:“姐,我想考高中,但是你能不能先別告訴爸媽,等我考上了再說,考不上的話就當什麽事情都沒發生。”

“不可以瞞着爸媽,想讀高中,需要找學校開介紹信,開介紹信應該會通知家長,瞞不住的,有介紹信才能參加入學考試。

你得讓爸媽有個心理準備,你還是學生,沒有掙錢的能力,讀高中需要的錢和糧食得爸媽出,他們需要提前為你的以後做打算。

不用有太大壓力,我們家爸爸媽媽比大多數爸媽開明,你考不進去,他們也不會發火。

考高中的事,姐姐去說,姐姐開口,比你自己開口容易多了,反正本來就是姐姐的意思,你就表現出很難,只能勉強試試的樣子。”

“這個可以,姐姐你幫我說。”

姐妹倆商量到媽媽回來為止,聽到媽媽回來的動靜,齊玉珍先離開妹妹房間。

“現在是尋舟在裏面洗澡?”袁秀彩小聲問女兒。

“是他。”

“你弟弟妹妹也不學學你們,閑着就早點洗澡,非得拖,拖到天黑洗多不方便。”袁秀彩實在看不慣幾個子女愛拖延的毛病,還是大女兒大女婿讓人省心。

齊玉珍直接進入正題:“媽,我有個事情找你商量,有關玉蓮的,我希望她能讀高中,讀高中需要初中學校開介紹信,還得去高中參加入學考試。”

“你妹妹在初中的成績有好到能讓學校開介紹信的程度?”袁秀彩沒怎麽關注小女兒的成績。

齊玉珍:“玉蓮成績不錯的,只是平時不愛說成績的事。”

“這樣啊,只要初中那邊能開介紹信,就讓你妹妹去參加高中考試吧,能考上最好,以後工作輕松點,畢竟是本地人。”袁秀彩也想到本地人這個身份了。

母女倆談論玉蓮讀高中的事沒有放低聲音,躲在房間門邊的齊玉蓮聽到了,姐姐說完事就跟媽媽進廚房了,她在自己房間裏磨蹭了幾分鐘後,進去廚房。

見妹妹來廚房,齊玉珍給媽媽和妹妹留個談話空間,先離開了。

回到房間,齊玉珍把雨具都抱在懷裏,過會兒拿給媽媽。

夫妻倆只給自己買了雨靴,給爸媽買了雨靴和雨衣。

她給爸媽買的鞋碼都比他們實際的鞋碼大一碼,這樣不容易擠腳了。

“要等等再送過去?”宋尋舟洗完澡回來。

齊玉珍:“是啊,玉蓮應該在和媽說讀高中的事,我過會兒去廚房。”

她知道讓妹妹讀高中最大的難度是妹妹自己,她自己願意讀高中,別的都好說。

“我聽到了,我想你有這樣的性格,和爸媽的開明脫不了關系。”宋尋舟聽到母女倆在院子裏說話的聲音。

齊玉珍:“想讀高中不是壞事,只要不做壞事,我爸媽都不會反對,時間差不多了,我去送雨衣雨靴。”

她還沒洗澡,身上帶着汗味,就不湊近丈夫了,先去送雨衣雨靴。

來到廚房門口的時候,齊玉珍就聽到妹妹在說以後讀高中有出息了,會好好孝敬爸媽。

姐姐過來,齊玉蓮不再暢想未來,要看姐姐買給爸媽的雨靴和雨衣。

媽媽當場試穿,雨靴合腳,雨衣也比較适合媽媽的身形。

齊玉珍買的是分男女款的雨衣,媽媽穿的女款雨衣長度到她小腿,配上雨靴剛好了。

“雨衣的帽子能收口,繩子調整松緊,打個結,下雨大風天的時候,帽子不容易被吹掉,就是不好戴鬥笠了。”齊玉珍給媽媽介紹雨衣的一些小細節。

穿雨衣扣上帽子,鬥笠上的繩子不好綁在下巴位置了。

齊玉蓮:“鬥笠在大雨天不頂事,不如這雨衣好使,試試擡手臂,看看雨衣袖子方不方便擡手,擡手方便的話,再在外面披上蓑衣,想淋到雨都難,媽,不出門的時候,雨衣借給我穿。”

她不奢求自己能擁有一件,能借媽媽的穿幾次就行。

媽媽應了。

齊玉珍沒打擊妹妹,以往妹妹出門的時候,媽媽出門,妹妹在家的時候,媽媽還出門。

能借穿的機會太少了,用不着雨衣的晴天倒是可以穿上體驗一下。

雨衣雨靴都拿給媽媽了,齊玉珍抓緊時間去洗澡。

她回房間拿幹淨衣服的時候,丈夫正坐書桌前看書寫筆記,很是專注的樣子,她沒打擾,拿好衣服離開。

等她洗完澡出來,他還是和她離開時一樣,坐在書桌前看書做筆記。

她默默将兩人的髒衣歸到一起,準備拿出去洗了。

“你頭發還沒擦幹,我去洗衣服,你先擦頭發,等我洗完衣服再來幫你梳頭發。”宋尋舟注意力終于從書本轉移出來了,準備去洗衣服。

齊玉珍沒拒絕,把髒衣籃子交給丈夫,跟着丈夫出去。

外面還有陽光,她在陽光下擦頭發,頭發更容易幹。

兩人洗完澡再洗衣服,時間也才五點出頭,天還亮着,沒到吃晚飯的時間。

宋尋舟讓齊玉珍坐在書桌前,坐在他之前坐的位置上,他拿了一條幹毛巾幫她擦頭發,擦幹再梳頭發。

“宋老師,我可以翻開書本看看內容嗎?”齊玉珍雙手解放了,坐着也無聊,想翻書看看。

宋尋舟搬了張椅子坐在她身後:“你看好了,有不懂的字可以問我,不懂的內容暫時先別問,等我看完再教你。”

齊玉珍不看有關數學的內容,先看自己熟悉的內容,她初中的時候就背過上面各種語錄,到現在都沒忘記。

她看書認真程度完全不輸宋尋舟。

齊玉珍一直看到妹妹在院子裏喊吃晚飯才回神。

頭發已經梳好了,她只需要紮在一起。

将頭發紮好,齊玉珍去吃飯前,特意幺污兒而漆霧二八一更多資源歡迎加群說明:“我前面在看語錄,語錄以前背過,現在也沒忘記上面的字,有關數學的字就認不全了,你別以為我沒問題問你是因為我都會了,我不會,真不會。”

“即使你問我,我也不一定知道那個字怎麽念,別把我當成無所不知的人了,我們夫妻互相學習。”

“我喜歡互相學習的說法。”

“我也更喜歡這種說法。”

出了房間門,夫妻兩人默契不再說話,有關學習的話題等吃完飯回房間聊。

...

齊玉蓮待在廚房裏,不住看着廚房門,心裏略有些焦急。

不光她在廚房,哥哥姐姐們都在廚房。

他們已經在廚房待了半個小時。

又過去十幾分鐘,敲鑼聲終于響起。

鑼被敲響,發出很大的聲音,敲鑼社員嗓音也很響亮,他們待在廚房裏就能聽清楚內容。

聽不清楚內容也知道是什麽個事情了。

搶收。

今年春天播種的稻谷原本過幾天收割,排水工作都做好了,然而昨個太陽一直被烏雲遮蓋,今天天空飄起了小雨毛,還有微風吹拂。

雨下得小,風刮得也小,然而作為老道的農民,預感臺風要來了。

爸爸身為大隊長,中午吃飯的時候就告訴他們搶收的打算。

吃完飯,爸媽去找幾個幹部召開緊急會議。

本來夏收前給大家休息,男女都不用幹重活,養養精神以迎接夏收的到來。

臺風打亂了所有計劃,會議開完,就有人敲鑼通知大家盡快去田裏搶收。

要是再晚兩天,收割難度更大,糧食也會損失更多,沒時間猶豫了,要和臺風賽跑。

廣播還沒通知臺風即将到來,沒有臺風預警,只能靠大家的經驗了。

“玉珍,玉蓮留在家裏是吧。”敲鑼通知沒多久,齊家麗就帶着自己的工分記事本上門了。

她要統計人數。

齊玉珍點頭:“是玉蓮。”

爸爸說過每家每戶沒有勞動能力的老弱病殘就待在家裏別出門,像是他們家這種全家都能下田幹活的人家,留下一位女性家庭成員在家幹家務做飯。

隊裏前不久安排的幾家人輪流做飯計劃作廢,由留在家裏的家庭成員送飯到田裏給各自家人吃,大隊不管飯。

知青們情況特殊,索性他們幹活仍舊不利索,按他們自己的節奏就行。

搶收期間不給午休了,社員們需要抓緊時間收割稻谷。

齊玉珍他們家,留家的不二人選自然是玉蓮。

玉蓮即将讀初三,已經是會做飯洗衣服的年紀,留在家裏最合适。

齊家麗記下來後就去下一家。

齊玉蓮早知道自己要留家,有些焦慮:“姐,不然我也跟着下田吧,我可以早點回家做飯。”

妹妹想要參加搶收的心是好的,然而齊玉珍沒法答應下來:“不用,你就留在家裏幹家務,搶收是很累很累的工作,外面雨很可能越下越大,你只待一個小時都受不了,累得不想幹家務了。

別想着去搶收,專心留在家裏做飯燒熱水,姐姐和姐夫房間裏的兩個熱水瓶就放廚房裏了,你要記得裝滿熱水。”

搶收累,一個人做所有家務也累,妹妹不适合累上加累。

齊濤聲也附和姐姐的話:“你就待在家裏,之後做飯洗碗洗衣服的活全由你來了,不輕松的。”

齊玉蓮被說服,确實是這麽個理:“姐姐和姐夫的衣服需要我洗嗎?”

家裏話最少的宋尋舟搖頭說不用,她洗爸媽和兩個哥哥的就夠了,姐姐和姐夫的自己洗。

齊玉珍:“就這麽說好了,尋舟,我們回房間做些準備,很快要出門了。”

“嗯。”

齊玉蓮和兩個哥哥也回各自房間做準備,兩個哥哥拿雨具,齊玉蓮回房間把要做的事情記錄下來,省得忘記了。

作者有話說:

預收文《她不是我妹妹[年代]》求收藏呀~

【文案】

一日,馮起躍收到來自家裏的信,信上說他妹妹将在五月十五號來部隊探望他,讓他當天中午去火車站接人。

問題來了,他沒有親妹妹,信裏提到的妹妹是哪個表妹堂妹?

...

十五號當天,馮起躍正好有空,記着接妹妹的事情,去火車站接人。

沒等他回憶完表妹堂妹們的長相,不遠處傳來活潑嬌俏的女聲,對方喊了幾聲哥,語氣很是熟稔。

馮起躍确定對方不是自己的妹妹,被聲音吸引一瞬後,依舊站得筆直,目光搜尋妹妹。

周棠走到馮起躍身邊:“哥,你在這當門神呢?咱們快走吧。”

面對自來熟的年輕姑娘,馮起躍沒問她是不是認錯人了,而是在想這個姑娘是否遇到危險。

若是遇到危險,他必須出手相救,不然對不起自己的良心,對不起穿在身上的軍裝。

...

就在馮起躍狀若不經意觀察周圍的時候,周棠另外拿出一封信交給他。

馮起躍看了信的內容,終于知道眼前的姑娘是誰,在他臉快黑下來的時候,戰友催他接到人就趕緊回去。

“她不是我妹妹……不是親的。”馮起躍根本不方便和戰友說明他們甚至毫無血緣關系。

說明了,絕對會産生誤會,然而事實也和誤會差不多。

為了姑娘的名聲着想,他不挑明。

戰友:“早知道你沒親妹妹了,不用特意跟我解釋。”

“……嗯。”馮起躍主動接過“妹妹”的行李。

周棠假裝看不懂“哥哥”的想法,從籃子裏拿出出門前做的燒餅:“我做的燒餅,哥,你們分着吃。”

“謝謝大妹子。”戰友替馮起躍接了籃子。

“不用謝。”周棠語氣輕快。

馮起躍:……要不你倆當兄妹好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