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第40章
◎米◎
齊玉珍上課第一天的下午就出去實踐了, 說是實踐,主要還是除雜草幹雜活。
他們打理的是自己班級分到的試驗田,在教室的時候, 老師給他們分組了, 十人一組, 分成五組,三組種玉米,兩組種番薯。
正常情況下田間實踐課不會那麽早開始, 她們這屆不正常, 教學計劃也不走尋常路。
齊玉珍和俞念在一個組裏,她們是玉米組的。
種番薯更穩妥,産量相對較高, 玉米的話,不是很确定最後能種出來什麽。
嚴格按照老師給的步驟數據來,不出意外是能長成正常玉米的。
出意外了, 但凡來個暴雨大風天氣,一切都不好說。
老師給的步驟裏包括玉米株距行距等數據, 要不是班裏大半同學都有種田經驗,還真看不懂老師發的步驟上寫的數據是什麽意思。
俞念是城裏孩子, 她在上大學前沒有任何種植經驗, 家裏陽臺倒是種了點菜,爸媽種的,她連澆水都沒澆過。
之所以選農學專業, 主要是覺得農業學校待遇好, 師範也還行, 但她不想當老師。
齊玉珍沒接觸過玉米種植, 從小到大接觸的都是稻米種植, 得虧種植步驟相差不算太大,行距株距理解起來不困難。
下午實踐課是一天裏最後一堂課,實踐課結束,她就跟俞念一起去食堂了。
她還是第一次進自己學校食堂,之前沒來過。
華都農業大學有專屬糧票,只能在學校裏用,齊玉珍不住宿也有糧票。
Advertisement
宋尋舟學校發的糧票不是專屬糧票,在學校食堂能用,在外面食品站也能用,他們學校給學生的補貼更多,所以家裏吃的米飯都是用他糧票買來的。
“好香的味道。”齊玉珍進來食堂,聞到一股濃烈的米飯香味。
俞念已經在食堂吃過飯了,知道飯香來源:“你說的是米飯香味吧,糧食窗口傳來的,那個窗口的米飯要另外交錢,你想吃的話可以打一份嘗嘗,我已經吃過了,确實很香,頓頓花錢吃有點心疼,偶爾嘗嘗不錯。”
糧食窗口上挂了個牌子,寫着糧食兩個大字,非常顯眼。
學校專屬糧票吃普通窗口的飯不用另外花錢,吃糧食窗口的要花錢。
普通窗口飯菜都很素淡,菜主要是白菜和白蘿蔔,還有道炖土豆,菜的重量不算進糧票,糧票只算米飯的重量。
米飯每天定量,沒法多吃,想多吃點菜是可以的。
俞念爸媽對她選農業大學有點意見,知道學校不用學費,還能免費吃飯,什麽意見偏見都沒了。
這個年頭城裏人也是想着能吃飽飯的。
齊玉珍果斷選擇去糧食窗口打飯。
糧食窗口賣米飯和雜糧粥,雜糧粥是甜的,都還熱乎。
這個窗口對齊玉珍來說最便利的是它還賣糧食,賣沒煮過的大米或者雜糧。
雜糧價格稍微貴點。
每人每天限購二兩米,學校發的糧票都是一兩一張,齊玉珍直接買了二兩生米,沒買米飯,順便問窗口師傅,這個米飯想多買點可以去哪裏買。
師傅聽她問起在哪買,話就多起來了,介紹起稻米産地編號,最重要的是普通民衆買不到,專門供應給少部分單位以及他們學校。
齊玉珍問起師傅,這個窗口的生米,能不能用本市通用糧票買?
師傅說不可以,只能是學校專屬糧票。
聊了幾分鐘,她看到有別人過來,先離開了,去普通窗口打今天晚上的晚飯。
知道能直接買米後,她沒在糧食窗口打飯,選擇在普通窗口打晚飯。
俞念沒注意到她和糧食窗口師傅聊天,注意到她到普通窗口排隊。
齊玉珍打好飯,她就朝她招招手,示意她坐過來。
齊玉珍晚飯打的是面糊糊,面糊糊裏有面條和白菜,面條都不是一根一根的了,對愛吃面條的人來說,它已經不配稱為面了。
這玩意兒不用錢,帶着學生證就能吃一碗。
家裏條件再困苦的學生,每天也有學校發的□□票,白菜蘿蔔土豆都能免費吃,沒幾個人願意吃看着不太好吃的面糊糊。
沒人願意吃,齊玉珍願意吃。
“你剛才沒在糧食窗口打飯,是因為太貴了嗎?”俞念好奇問道。
“算是吧,主要原因是限量,不管買生的熟的,都只能買二兩,我就買生米了,我想帶回家和我家那位一起吃,買熟的帶回家再加熱,沒有剛煮出來的香,第一次聞到米香覺得口水都要流出來了。”
俞念一聽:“你老公上輩子救過你吧,自己不吃,還想着和他一起吃。”
齊玉珍:“你不要把他想得太糟糕,我在家不做飯,做飯的是他。”
現在不光親妹妹了,連沒見過尋舟面的同學都對他有意見。
“加分!會做飯的男人,加分!”
現在是會做飯的高冬瓜了!
确實挺加分的,齊玉珍很是認同:“他做的飯味道不錯,我中午在家吃飽了,所以晚飯随便對付一下就行。”
“不錯,難怪這個男人會得到你的青睐。”
“你可以把他當成男人版的我,我們兩人很有夫妻相,他也好說話。”齊玉珍深覺兩人非常有夫妻相。
俞念:“別,男人和女人還是有差別的,男人比女人會裝多了,你怎麽知道他是不是專門裝給你看的,換成別的男人,也願意在你面前裝一輩子吧。
無論如何,從你的話裏可以知道,他不算壞人,身為知青沒有抛棄你,輔導你考上大學,還給你做飯,比世上百分之九十九的男人都好了。”
“他的确是我見過最好的男人了,就是有點愛幹淨。”
“不是有點吧?”俞念直覺不是有點。
玉珍個人衛生做得很好,頭發柔順黑亮,她還能聞到她身上的淡香。
玉珍自己都屬于愛幹淨的人了,被她說成有點愛幹淨……不是有點,是非常愛幹淨吧。
“很早以前可能非常愛幹淨,愛幹淨到冬天都要每天洗澡擦身的程度,在生産隊生活後……你知道的,在田裏幹活不可能幹淨,生産隊條件有限,所以有些習慣就改了。
我們下午去收拾學校的田地沒落得多幹淨,我吃完晚飯去圖書館看半個小時書還得去浴室洗個澡。”
這個話題很快被帶過去,兩人開始聊起玉米番薯,俞念心心念念種番薯。
她不喜歡吃番薯,更喜歡吃玉米,如果讓她自己種,她選擇種番薯。
玉米番薯最後種出來什麽樣,影響實踐課期末分數。
正常情況下四五月份育苗移栽,要到暑假才能收獲,所以實踐課下個學期才出分數。
無論哪時候出分數,都算一門課,考砸了讓人難受。
“玉米組有三組,一共三十個人呢,而且評分标準也考慮到農作物品相,我們種得再差,老師也會酌情給個正常分數,畢竟影響到一組人的成績,非要公平,全班人都種玉米才算公平,我個人還是挺喜歡實踐課的。”
齊玉珍并不排斥在田裏待着,整天坐在教室聽課才叫她煩悶呢,畢竟不是每個老師都能和她家宋老師一樣會教書。
她以為自己會非常喜歡上課的感覺,事實就是,想象很美好,現實有點殘酷。
俞念:“對啊,你說得有理,砸了不是我一個人分數差,是整組人成績都差,大家一樣嘛。”
這樣的想法能安慰到她也挺好,齊玉珍不太認同這種想法,不過也跟着附和了。
...
宋尋舟每天滿課,一周還是有一天休息日的,他的休息日在周日,和玉珍在同一天。
玉珍一周休息一天半,一天是周日,半天是在周三下午,周三下午沒課。
開學後的第二個休息日,夫妻兩人就去爸媽家了。
自然是宋尋舟親爸媽家。
爸媽沒搬回華都的住處,還在廠子上班,夫妻倆坐車一個多小時才到。
宋興華常敏慧夫妻沒固定休息日,都是輪休,今天還在上班,就一對兒女在家。
宋尋祺在寫作業,宋蘭馨則是在自己小房間睡懶覺。
聽到哥嫂過來的動靜,宋蘭馨頂着一頭亂發,站自己小房間門口,問嫂子過來有事情嗎?
略過大哥,她的眼裏只有大嫂。
齊玉珍:“沒有事情,就是過來一起吃頓飯。”
妻子的話出口,宋尋舟思忖兩秒,選擇用毫無感情的語氣對妹妹說:“你嫂子學校食堂賣一種大米,煮起來很香,每人每天限量購買二兩,只有本校的專屬糧票能買,她學校發給學生的糧票,每天也就二兩的分量,她想讓爸媽和你們都嘗嘗,這兩周就不在學校吃飯,每天攢大米,攢出來一斤多,今天帶過來給你們嘗嘗。”
不光要攢給他爸媽弟妹嘗嘗,玉珍還要攢給自己親爸媽弟妹嘗嘗。
攢給親爸媽的就要攢更長時間了,畢竟花錢寄回老家,只攢一斤回去會覺得很虧。
齊玉珍聽到丈夫的話,有點不好意思:“尋舟……”
“我說的也沒錯,我去看看廚房有什麽菜。”
宋尋祺站起來回答哥哥的問題,家裏只有兩根白蘿蔔,沒別的菜了。
宋尋舟當即決定去買菜,宋尋祺跟着哥哥出門,帶哥哥去買菜。
兄弟倆出門買菜,宋蘭馨去洗漱,洗漱完了拉住嫂子的手,說要帶嫂子去看爸媽,順便告訴爸媽中午不用在食堂吃飯了,回家吃。
家裏沒客人的時候,爸媽在食堂吃飯,他們姐弟也是去食堂吃,很少在家做飯。
姑嫂二人來到工廠,齊玉珍看到在操作機器的婆婆,婆婆見到她們,暫停機器運作,看向玉珍,眼神詢問玉珍有什麽事情。
宋蘭馨完全不意外媽媽的反應,媽媽和自己的心理差不多,都覺得哥哥嫂子過來是“無事不登三寶殿”。
嫂子想藏着掖着不說出來,她可不打算藏着掖着。
前頭大哥替嫂子解釋,她就知道大哥是想讓爸媽知道嫂子攢糧食的事。
讓她來告訴爸爸媽媽吧!
齊玉珍剛想說只是吃頓飯,宋蘭馨就先回答了,把大哥說的話轉述一遍,她說得更有感情,常敏慧都聽感動了:“玉珍啊,你在學校讀書,糧票緊着自己用,自己吃飽飯最重要。”
“媽,我有吃飽飯的,尋舟的糧票夠我們夫妻吃了,所以我想攢些米,帶給爸爸媽媽嘗嘗。”
“好孩子。”常敏慧握住齊玉珍的手。
握住兒媳婦的手後,她才想起來自己的手并不幹淨,趕緊松開。
婆婆把手放下了,齊玉珍又主動握住婆婆的手:“媽,我和蘭馨先回去了,中午記得按時回家吃飯。”
婆婆還要幹活,她們就不耽誤她的工作進度了。
“好,你們先回去吧。”
齊玉珍和宋蘭馨回去,回到家裏後,宋蘭馨帶嫂子進自己小房間聊天。
兩人這回聊的不是怎麽壓着哥哥揍的話題了,聊的都是學校話題。
作為住宿生,宋蘭馨的煩惱可不少。
齊玉珍自己不住宿,也沒法說同丈夫兩人住在家裏有多舒服,就拿丈夫住知青宿舍時期的事情來說。
丈夫住在三人房間,痛苦半點不比小姑子住在十人宿舍少。
從嫂子嘴裏聽到哥哥從未提及的事情,宋蘭馨心裏舒坦不少:“幸好我哥醒悟得晚,要是讓他早點醒悟,早點和你結婚,他這輩子都沒法體會住宿生的苦了,在下鄉之前,他一直都住在家裏的。”
“這麽看來,好像就我沒體驗過住宿的苦了。”
“嫂子,你別體驗了,廁所都得排隊上,別提多難受了,我下個學期不住宿了,我寧願自己一個人住在華都大學附近的家,也不要住宿舍了!”
她讀的玉華大學離華都大學附近的住處不算特別遠,不過還是住學校更方便。
她是為了省事才住宿的,沒想到住宿生活如此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