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第59章

◎零嘴◎

“沒想到做得有模有樣, 還以為只是學生們小打小鬧。”奶奶看到校集市很是意外。

宋蘭馨也很意外,沒想到集市上賣的東西不少:“除了不賣肉,好像什麽都賣。”

齊玉珍:“沒有那麽齊全, 就是本來可能不想買東西, 逛完一圈忍不住花點錢了。”

五人開始逛集市。

齊玉珍自己逛集市屬于能免費試吃就一定要試吃, 特別合胃口的會買一點,不是很合胃口就不買了。

然而今天在集市上,看到什麽都想買點給爺爺奶奶嘗嘗。

小姑子在邊上說爺爺奶奶不吃的, 她來吃, 齊玉珍就更放心買了。

爺爺奶奶要付錢,她也不讓付,要自己付。

每次在爺爺奶奶無奈笑着說她一句的時候, 丈夫都會适時為她說句話。

玉珍對喜歡的長輩是這樣的,她自己老家的親人要是能過來,她也是什麽零嘴都想買來給他們嘗嘗。

“好羨慕食品專業的學生, 我都想念食品專業了。”宋蘭馨咬着果丹皮,略感羨慕。

俞念之前說過類似的話, 早知道選食品專業了,比種玉米種番薯有趣多了。

齊玉珍當時回答俞念, 食品專業和農學專業關系密切, 食品需要的重要原材料不就來自田地嗎?

這會兒不需要說明農學專業的重要性,她想說:“不用羨慕的,我們吃着開心, 做的人就不一定開心了, 任何興趣當工作來做都會顯得很無趣……我偶爾也想着當初報食品專業該多好, 感覺炒瓜子比種地觀察作物長勢好玩些。”

Advertisement

爺爺奶奶笑着聽她們的小孩子發言。

逛完集市, 宋尋舟提着的籃子已經收獲滿滿, 回去的路上,宋蘭馨嘴巴都沒閑着,不是在說話,是在吃零嘴。

大概和爺爺奶奶相處的一點時間,宋蘭馨發覺爺爺奶奶并不難相處,思想完全和古板不搭邊,所以在爺爺奶奶讓她別吃了,留着胃口吃午飯的時候,她沒應下來,撒嬌着和爺爺奶奶說自己胃口可好了,這點零嘴影響不了她吃午飯。

回去家裏,宋蘭馨找出家裏的格子盤,格子盤專門用來放年貨的,今天上午買來的帶殼的零嘴都放格子盤裏,沒有殼,用紙包包着的,例如番薯幹,就不拿出來裝盤了。

齊玉珍讓爺爺奶奶休息着,她幫丈夫做午飯。

幫忙做午飯的時候,她有悄悄觀察坐在客廳裏的爺爺奶奶和小姑子。

确定小姑子已經能淡定坐在爺爺奶奶旁邊和爺爺奶奶聊有的沒的話題,她才把心放下來。

如果小姑子一直沒法适應爺爺奶奶在身邊的生活,不光休息日了,她平時也得在午飯或者晚飯時間過來。

宋尋舟看出她的用心良苦:“你信不信爺爺奶奶離開家那天,宋蘭馨要難過沒人做飯給她吃了?”

齊玉珍沒糾正丈夫連名帶姓的稱呼:“我相信的,我知道蘭馨有時候起晚了,都來不及吃早飯,往布包裏放餅幹糖,課間的時候偷偷吃,爺爺奶奶在身邊,對她來說是利大于弊。”

餅幹和糖好吃,天天吃就不一定會覺得好吃了。

她怎麽會不相信。

爺爺奶奶想法開明,不會指責孫女睡懶覺,可能看孫女平時上課辛苦,還希望她能多睡會兒。

宋尋舟:“所以你就放寬心吧,不用管她了,有空管她,不如多哄爺爺奶奶開心。”

“你這話說的,我是為了好處才和爺爺奶奶打好關系的嗎?”

“你要是能為了好處做到這份上,何嘗不是一種本事?”

“确實是種本事,我就沒法和我們輔導員打好關系,感覺打好關系了,她更心安理得把自己的工作交給我,我才不當冤大頭。”

理想是美好的,社會是險惡的。

她才不會上趕着大發善心呢。

爺爺奶奶在叫她,齊玉珍停止和丈夫說悄悄話,擦了手後,去客廳看看爺爺奶奶找她有什麽事情。

也沒多大事,就是好不容易剝開一顆核桃,讓孫媳婦一起嘗嘗。

四個人你一點我一點,根本嘗不出多少味道,齊玉珍嘗過後,拿鑰匙開核桃給爺爺奶奶和小姑子吃。

“唉,原來這也能打開?”宋蘭馨自己上手試,發現真的沒費多少力氣就把核桃打開了。

齊玉珍繼續用鑰匙戳核桃尾部凹下去的地方:“不是每種核桃都能用這個法子,正因為這種核桃有方便打開的方式,我才買來給爺爺奶奶嘗嘗,你們剛才怎麽在開核桃,我都沒聽到動靜,聽到動靜就過來教你們開了,原本還打算吃完飯再教的。”

“是我心急想吃核桃,爺爺奶奶看我打不開才幫我打開的,你要怪就怪我吧。”宋蘭馨接話。

齊玉珍故作生氣模樣:“看來只有我是壞人,怪我不早點說出開核桃的方法。”

“想徒手開核桃的話,讓我開也行,爺爺奶奶別費老大勁開核桃了。”宋尋舟站廚房門口插句話,說完又去廚房做飯菜。

夫妻兩人一唱一和的,開核桃話題就過去了。

齊玉珍總共開了六顆核桃,第六顆開好的核桃拿去廚房給丈夫吃。

丈夫吃完核桃後,她回來客廳,問爺爺奶奶下午想在家休息還是去哪逛逛,要去逛逛的話,她陪他們去。

宋蘭馨被嫂子上午的表現影響到了:“爺爺奶奶下午真要出去逛的話,我陪他們出去,嫂子還是和哥哥一起在家裏過二人世界吧。”

“我們每天都在過二人世界,今天休息日嘛,空時間更多,就想陪爺爺奶奶了。”

奶奶:“爺爺奶奶下午不出去了,不用陪,真有事情出去就讓蘭馨陪我們。”

宋蘭馨已經接受和爺爺奶奶住一起的現實了,本來有點難受,現在是适應良好:“別的不說,爺爺奶奶對這裏比我們還熟悉呢,我讀小學的時候就搬走了,等念大學回來,很多地方都不認識,爺爺奶奶回大就跟回家似的。”

爺爺:“蘭馨說的是,爺爺奶奶對這裏挺熟悉的,好些年過去,大沒多少變化,玉珍就不用陪着我們了,有時間你和尋舟多出去走走逛逛,不用陪我們老兩口。”

“我想陪着爺爺奶奶,爺爺奶奶又不常住,常住的話我平時也能來看你們了,這個月有點忙,休息日才有整天時間陪爺爺奶奶,月底爺爺奶奶要離開,我就要下鄉了。”

為避免誤會,她把下鄉的事解釋清楚。

不是知青上山下鄉,是學校的任務,單純去實踐幹活,春種的時候去過兩天,月底要迎來秋收了。

“能看出來嫂子真的很喜歡種田,很期待嘛。”宋蘭馨覺得嫂子說到秋收,歡喜之情根本藏不住。

“我很喜歡收獲的感覺,今年春天,是我第一次見識到一望無際的田野,當時就盼着秋天能看到豐收的景象,感覺看到豐收和看到希望一樣。

我一直很喜歡豐收的場景,豐收代表可以少挨餓,我們那夏天多暴雨臺風天氣,有時候損失大了,還得為了指ll标,把今年收的不多的糧食全交上去,隊裏社員累死累活一整年,最後一粒米都沒分到,只能勒緊褲腰帶生活。”

她知道爺爺奶奶出身名門望族,卻不是不知人間疾苦的老爺太太,于是沒有顧忌說出這番話來了。

宋蘭馨絞盡腦汁在想自己過的苦日子,她覺得挺苦的,但因為爸媽有本事,即使被下放到工廠進行勞動改造,還是憑借一身本事給家人掙了個飽肚。

她受的苦和嫂子受的苦比起來,不值一提了

爺爺奶奶經歷過大富大貴,也經歷過人間疾苦,人生經歷比蘭馨豐富坎坷許多,對于玉珍的想法,他們能理解,安慰起玉珍來了。

齊玉珍從不仇恨善良的富人,爺爺奶奶安慰她,她反過來安慰起爺爺奶奶來了。

在她眼裏,爺爺奶奶就是很了不起的人,自己了不起,還培養出了不起的孩子們。

她不管貪官污吏死活,只是看不得國之棟梁受苦。

爺爺奶奶的經歷可以用苦難來形容,該被安慰的是他們。

宋蘭馨這時候終于能插話了:“感覺嫂子比爺爺奶奶更像爺爺奶奶呢。”

奶奶笑着說:“我都以為玉珍是我的長輩了。”

齊玉珍沒問自己說話真的很老氣嗎,而是說:“我說話就是這樣的,我媽也說過我,有時候還覺得我沒大沒小的,竟然說教起長輩來了。

說教有用倒好了,關鍵我說教沒用,不愛惜身體的毛病就是改不過來,有時候都不管身體狀況,硬要拼命幹活,他們可以不改掉,我說我的就是了,嫌我煩也要說,我又沒法天天在他們耳邊念叨。”

特指爸爸,媽媽比爸爸懂得變通,不會和爸爸一樣,總是一根筋。

宋蘭馨:“我一直覺得嫂子很厲害,都能收服脾氣古怪的哥哥,就沒有嫂子收服不了的人。”

“脾氣古怪的哥哥來喊吃午飯了。”宋尋舟站廚房門口喊吃飯,這回沒氣惱妹妹亂說話了。

見哥哥神色正常,宋蘭馨放心大膽起來去吃飯,她是四人中第一個沖去廚房的,為了不顯得很沒禮貌,嘴裏說着要給爺爺奶奶盛飯。

宋尋舟心想,妹妹和玉珍待久了,總算學到點玉珍和長輩相處的伶俐勁了。

不至于沒頭腦惹長輩生氣。

經歷過挨餓受凍的日子,爺爺奶奶沒有食不言寝不語的死規矩,吃飯期間叮囑玉珍月底參加秋收要小心些。

奶奶:“針尖對麥芒這句俗語可不是玩笑,手套之類都要戴好,小心被劃傷了。”

“對哦,嫂子,你們學校發手套嗎?我吃完飯拿爸媽的勞保手套給你,他們之前在工廠幹活,攢了不少勞保手套。”

齊玉珍:“我也不知道發不發,應該會發的吧?蘭馨給我拿一雙好了,拿走後要記得告訴爸爸媽媽。”

“我會告訴他們的,我不告訴他們,他們也發現不了……對了,嫂子,你們老家幹活發手套嗎?”

宋尋舟替玉珍回答了:“工廠單位才發勞保手套,農民沒有的。”

下鄉那些年,手沒少被禾葉毛刺劃傷。

他是可以寫信讓爸媽寄手套,為了合群,不得不裝樣子了。

宋蘭馨:“那我和爸媽說幾句,他們不用的手套就送給嫂子爸媽吧。”

奶奶:“嗯,是該送給親家,收割的時候哪能沒有手套,又不是精細活,做精細活戴手套難受,收割稻子小麥,有手套能少受點傷。”

爺爺:“都寄給親家好了。”

宋蘭馨:“既然爺爺奶奶替爸媽做主了,我吃完飯就去把手套都找出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