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第70章

◎消息◎

爺爺奶奶沒給錢, 将兒女孝敬他們的各種票拿給玉珍,叫玉珍買些東西回老家,錢不夠找爸爸媽媽要。

爸爸媽媽忙得沒空

花錢, 錢理當給你們花, 爺爺奶奶是這麽說的。

齊玉珍很慶幸公公婆婆沒一起來看望爺爺奶奶, 被他們聽到自己爸爸媽媽的話,會委屈吧?

她開始是拒絕接過來的,推拒兩次, 丈夫開口讓她接, 她才接下來。

布票用來買成衣,給媽媽妹妹和弟妹買衣服,不給爸爸和弟弟們買。

不給兩個弟弟買純粹是布票不夠。

不給爸爸買是因為給爸爸買新衣服, 他基本不穿,出門都穿破舊衣服。

爸爸不穿,她幹脆把爸爸這份布票用在弟妹身上。

這些年下來, 媽媽和妹妹的體型基本沒變化,她不确定弟妹體型有沒有變化。

如果穿不下的話就給妹妹好了。

“嫂子沒懷孕沒變胖, 體型還和原來差不多,能穿得下。”齊玉蓮直接套上姐姐送自己的的确良襯衫, 姐姐買的大小能給她當成外套穿, 顏色不透,單穿一件襯衫也行。

穿上襯衫,她立刻說出自己的感受:“姐, 這襯衫穿得好舒服好涼快!”

的确良, 的确涼。

齊玉珍:“勞動的時候不能穿, 不是怕衣服不小心劃破或者穿髒了, 主要是穿這種衣服的時候流汗會很難受。”

她有的确良襯衫, 深知的确良襯衫的缺點。

“我知道了,勞動的時候肯定不穿。

我們班裏有同學穿這種襯衫,可好看了!等我去查成績那天就帶上這件衣服。”以前只能眼巴巴看着別人穿,現在終于輪到她穿新衣服了。

妹妹還在寶貝着新衣服,齊玉珍拿出一小包酥糖:“這包裏面有二十顆酥糖,全給你的,姐姐去年答應過你的酥糖,你不要一口氣吃完,最多每天吃一顆,太快吃完,不論你多惦記,姐姐都不可能在接下來幾個月裏給你買糖了。”

沒等妹妹說出感想,齊玉珍掏出送給妹妹的最後一樣禮物,文具套裝。

買不到一整套,自己湊了一套出來,鋼筆、墨水、筆記本、直尺、筆袋五樣。

墨水是在老家城裏買的,從華都帶來實在不便,就怕突然漏了。

齊玉蓮抱住姐姐,激動表達感謝之情。

太謝謝姐姐了!

齊玉珍:“今天才送你文具好像有點晚,不過這些文具上班幹活也能用到,不會白費的。”

“什麽時候送都沒關系,都是姐姐的心意,姐姐,等你今年過年回來,我也給你準備禮物。”

“好啊,姐姐期待你送的禮物。”

送給妹妹的東西都交給妹妹了,她開始給妹妹看別的東西,除了送給弟妹盼妮的一件衣服,剩下的東西都交給媽媽,由媽媽保管,除衣服外,別的算是送給全家人的東西。

等妹妹看完後,她用極小的聲音問盼妮是不是好相處。

如果不太好相處,會和爸媽對着幹,她就不把衣服送給她了。

盼妮給她的感覺還行,但是誰知道她是不是真心待她的家人。

妹妹讀書的時候不常在家,知道的比她這個姐姐多不到哪去,高考結束在家待着,沒着急去幹活,躺在家裏休息,總能稍微了解點盼妮的品性。

畢竟有些人可能會多管閑事,親媽都沒念叨,這些人就念叨考完可以去幹活了,別在家粒當米蟲。

齊玉蓮也用很小的聲音回複姐姐:“比媽媽對我好,但是沒姐姐好,人還行的,姐姐送她衣服,我沒意見。”

嫂子有時候還會為她說好話呢。

“這就好。”

姐姐沒問,齊玉蓮主動提起三個知青的事情:“安知青和薛知青今年沒參加高考,他們覺得高考比幹活還累,岑偉去考了,不知道結果。”

今年是岑偉三戰高考,齊玉蓮突然希望他能成功考上大學,趕緊離開他們生産隊了。

看到他就煩。

初中時候是怕他,現在是煩他。

安琳薛國樹都沒報名參加今年的高考,齊玉珍不算太意外:“他們倆不參加也沒事,我感覺他們快回家了,去年比我們更南的一個省份,發生了一些事情,知青群起抗争,事情鬧大了,卧ll軌,綁架幹部……被逼急了,知青們什麽事情都做得出來。

現在那批知青差不多都已經回城。

有他們開頭,全國知青應該都會陸續返鄉回城,下次碰到安知青,我會跟她說說這個新聞。”

那批知青的抗争引起全國轟動,只要是有看報紙習慣的人都知道這個新聞,好一陣子占據着報紙頭條位置,事件起因經過結果,對事件的反思,齊玉珍看了很多,覺得無論是哪位撰寫的文章,都挺有道理的。

她個人還是站反對派,反對知青上山下鄉運動。

一百個知青裏,自己自願要求上山下鄉的不會超過十個人,而且她覺得上山下鄉運動對各行各業的發展很是不利,損失不少行業人才。

“那最好了,不管岑偉怎麽樣,我還是希望安知青能早點回家,她在家明明過得很好,被迫在我們這裏耗費大好時光。

我上高中後,知道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很大,我不自卑自己的家庭,我覺得我們家特別好,可是看到班裏條件很好的同學,穿好衣服,經常換新的發繩,我就會想到安知青,她也是這樣的姑娘,可是卻不得已來鄉下吃苦。”

妹妹能共情安知青,齊玉珍很是欣慰,她家妹妹是真的長大了:“嗯,你姐夫也差不多情況呢,如果他們是壞分子,姐姐還要罵他們活該,這種人讀初中高中的時候肯定經常欺淩同班同學,可是他們兩個性格不同,心地卻都善良,本性不壞,姐姐就不希望他們吃苦了。”

“岑偉活該吃苦。”

“他确實是該下鄉進行一番勞動改造,雖然改造結果不怎麽樣。”

...

同妹妹聊了半個下午,晚上,齊玉又開始和爸爸媽媽聊。

和爸爸媽媽聊的話題是有關農村改ll革。

她是來通知爸爸媽媽,未來兩三年,計劃經濟體制應該快退出歷史舞臺了。

爸爸現在還是大隊長,三年一屆,已經連任三屆了。

集體經濟取消,可能公社和生産隊這些稱呼一起取消。

好在他們家爸爸脾氣好,不會因為大隊長的身份在隊裏作威作福,很得民心,不然正式文件下來,爸爸從大隊長位置上退下來,不知道有多少人會來踩爸爸一腳。

聽到女兒告知的消息,齊洪軍沒立刻發表自己的看法,袁秀彩還挺支持的:“改了好,改了好,改了你爸能清閑下來,要是女兒說的沒錯,以後你要從大隊長的位置退下來了,記得別多管閑事,管好自家就行。”

女兒話語說得很淺顯,她也聽懂了,以後應該還是會上交糧食,但是不會讓整個生産隊的人硬湊在一起種田幹活了。

不用心煩哪家人偷懶磨洋工,不是挺好的嗎?

齊玉珍也是分析好處為主,想到爸爸的性格:“爸可以給別人家看看出了什麽問題,就別出力了。”

她先不說農機的事情,省得說了爸媽直接反對,嫌貴嫌沒用。

無論政策怎麽改,她相信爸爸都沒法閑下來,所以決定過幾年尋摸看看,有沒有淘汰下來的舊農機,她想想辦法弄到老家給爸爸用。

改ll革開放對他們的限制越來越少,學校又能穩定往相關單位廠子輸送農機人才,相信接下來幾年技術會不停進步,農機價格也會被打下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