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第 35 章

端着盆子,看着泥濘的黃土地,孫正仁似乎看到了自家大門口的泥坑,每次一下雨,就積滿了水,他爹總是不讓填,說那水從天上來,是龍王爺的恩澤,龍王爺對他孫家有恩,每到下雨的時候,他爹就端上二兩黃酒,在水坑旁祭上。

孫正仁朝盆子裏看了看,那條黑蛇依舊恹恹的趴在那裏,一動不動。若是常人看了,肯定會懷疑這活物的死活,孫正仁卻一直沒起過這份心思。他就是簡單明了的知道,這盆裏的一定是條龍,他要趕緊把這條龍放進河裏。

經過一片桦樹林,孫正仁腦中又突然閃過了一個情景。

黃土高原上的草木不多,有幾棵樹便可稱為林。山裏的樹,哪棵結果,哪棵開花,哪棵的果子甜,哪棵的葉子算,孩子們都知道的清清楚楚,孫正仁也不例外。除了吃,樹還有其他的用處。山上紙很少,用來讀書習字的紙便更少。在私塾剛開的時候,大家手背在身後坐在硬板凳上,每人的腳旁邊都放着一根細長的樹杈。

那樹杈自然有它的妙用。

先生講完字的寫法,孩子們便用這樹杈在地上劃拉,沒有比樹杈和土地更加經濟的紙和筆,“紙”可以随時塗抹,“筆”可以随手拾得,沒有什麽比這更順手了。雖然大家用的都是這樣的紙筆學習,可每個孩子心中都真正的渴望自己能有自己的習帖。

孫正仁雖然沒正式進過私塾,可總是在私塾的窗戶邊悄悄的扒頭偷聽。他的第一本習帖是用對聯的背面縫成的。逢年過節村裏挨家挨戶都要寫對聯,孫家那時人丁興旺,親戚們也都住在附近,這新的對聯貼上,舊的便要換下來。孫老爹雖然自己沒什麽文化,可對文字的東西可是尊重的不得了,換下來的春聯都是撕得工工整整的,連帶着有漿糊的部分都用小刀裁的整整齊齊的。

孫正仁望着這些紅紙便起了心思,纏着他大哥,讓他大哥幫忙把這些舊的春聯都裁成臨帖大小,他自己把裁好的紙片小心翼翼的縫起來,這就制成了他的第一本習帖。寫春聯時用的雖然是好紙,但一年的風吹雨打,那紙早就變的又薄又脆,再加上本來的字跡暈過來,春聯的反面也是墨跡斑斑,這樣一本又髒又薄的習帖,孫正仁拿在手上,卻如獲珍寶般,興高采烈的放在枕頭下。

村裏的其他小孩看見他的習帖,都羨慕的很,尤其是那些已經正式進入私塾讀書的孩子,看見孫正仁手上那個小本子,都眼紅極了,吵着鬧着要自家人幫忙也把年前的春聯收回來訂成本子。可春聯有限,家裏舊春聯再多,也不過訂成幾個本子,用的快的,不出幾個星期,就用完了。本子一用完,大家又只好都繼續在黃土地上練字畫畫,從有本子到沒本子的落差,還是很大的,從孩子們垂頭喪氣的表情裏就能看出來。

孫正仁雖然只有一個本子,卻用的很久、那是因為他有個法子,把一個本子當成三個本子用。第一遍先整整齊齊間隔均勻的在習帖上寫好,第二遍在空隙處用更小的字體練習,等到第三遍的時候,雖然寫帖已被填的滿滿當當的,卻可以用另外一個法子繼續再練一遍。

這個法子是孫正仁跟着孫老大去廟裏時偶然想到的。

孫老大基本上農閑時都會帶着全家上下去廟裏祭拜,這時村裏已經不止一個廟子了。以前的老廟裏依舊供的家神,在私塾旁邊新建了個小廟做龍王廟,私塾對面大家捐錢修了個新廟裏面供着文曲星,山神廟建在了半山腰上。每次孫正仁跟着孫老大去拜祭,都是從村東一直走到村西再爬到山上,即使什麽都不拿就這麽走上一遭下來,尋常人都會累得夠嗆,別說他們還都要拿着祭品,到了廟裏還要使勁磕頭了。

不過孫正仁很喜歡跟着孫老大跑這麽一遭,雖然他二哥三哥四哥有時候後會裝病故意不去。孫正仁第一次去廟裏,就發現自己特別喜歡廟裏燒香的那個味道,站在香爐前,深深吸一口氣,孫正仁只覺得那味道實在好聞的很。另外,矮矮的香案前總會落上許多香灰,孫正仁發現用香灰也能練字。他趁着孫老大不在,就抱着習帖往廟裏鑽。他最喜歡跑龍王廟,因為龍王廟的香火最旺盛,好聞的味道最濃,香灰也最多。

那時候他也就三四歲,正是小娃娃胡天海地漫山遍野瘋玩的時候,別家的娃娃都聚在一起滾山坡,就他抱着習帖舉着小樹叉吭哧吭哧的往龍王廟跑。龍王廟的門檻他跨過去還有些費力,快到龍王廟的時候,他最喜歡使勁一沖,騰空一躍,跳進廟子裏。

白天的時候,廟子裏雖然黑,可廟子外卻亮堂。孫正仁總是跑到廟子裏抓上滿滿一把香灰,然後坐在龍王廟門檻前,背靠着稭稈粘土糊成的牆壁,用選好的細樹枝蘸上香灰,一遍遍的臨摹習帖上面的字。香灰和墨的顏色不同,臨一遍上去就能看出寫的好壞,只是不能在大風天,有一次孫正仁寫的正起勁,忽然刮過一陣風,地上的香灰被吹得一幹二淨,孫正仁不禁埋怨了幾句,什麽龍王爺門口也有神仙不買賬,以後誰還敢來呢,自此之後,那作亂的狂風似乎再也沒有出現過了。

可以說,孫正仁的第一本習帖,是在龍王廟前完成的。外面是燦爛的陽光,後面是黑洞洞的龍王廟,孫正仁用香灰臨摹了習帖的最後一個字,他決定把習帖埋起來,作為永久留戀。之所以要埋起來,因為二哥告訴他,把好東西埋起來,是讓人家發現不了的最好的方式。他在龍王廟前據門檻右側三寸左右的地方,自己用大石頭挖了個小坑,把習帖放了進去,填土埋上的時候,心裏竟出現了種又悲壯又得意的感情,就好像默默的告訴這個世界,看,這是我的習帖,可也不得不對這本無法再使用的習帖,說聲再見。

就是在那一天,孫正仁從龍王廟回家的路上,發現了一片桦樹林。

同類推薦